茶叶褐色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发布时间:2019-09-01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摘 要:茶叶的质量和产量直接关系到茶农的经济收入,关系到茶区的整体经济利益。茶叶病害成为茶叶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文从茶叶褐色叶斑病的症状表现出发,阐述了茶叶褐色叶斑病的危害,并论述了茶叶褐色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对茶叶褐色叶斑病害防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茶叶;褐色叶斑病;综合防治;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S435.2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0833093
  茶叶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饮品,深受百姓的欢迎。各式各样的茶叶,满足了人们对于营养、口感及其消夏解暑的功能需求。近年来,茶叶病虫害一直困扰着茶农,影响着茶农的收益,甚至将茶区的整体经济效益拉低。尤其是茶叶褐色叶斑病,轻者影响茶叶的色泽和外观外形,重则造成严重减产。因此,探讨茶叶褐色叶斑病的防治技术是十分必要的。
  1 茶叶褐色叶斑病的症状表现
  茶叶褐色叶斑病是茶叶感染尾孢属中一种半知真菌产生的病害。这种病害具有近3个月的潜育期,一旦大面积发生,危害较大。茶叶褐色叶斑病多发于茶树中上部的老叶上,每年春、秋两季危害居多。多从叶片边缘发病,为褐色小斑,后扩大至半径为0.70cm左右的半圆形病斑,病色始终为褐色。斑点边片后形成大的褐斑。病叶病健交界处不明显[1]。与冻害有些相似,但其明显不同是受害后期病部出现黑霉层,叶背部斑色浅,呈黄褐色[2]。
  2 茶叶褐色叶斑病的危害
  茶叶褐色叶斑病病发后,茶树中上部先发病,下部叶片发病机率较小。发病时,从叶边向叶内扩大,轻者导致叶片颜色不均,绿叶中夹杂着褐色小圆斑,影响茶叶色泽和外观形状。重症叶具有易脱落的特性,往往导致茶叶减少。如果茶树感染较重,则整株茶树的产量将降七至九成。茶叶减产导致茶农经济收入直接下降,再加上茶叶品质不佳,市场价格受到影响,同样导致茶农经济效益下降。
  3 茶叶褐色叶斑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3.1 抗病品种的选择
  茶叶不同品种对于褐色叶斑病的抗性表现直接关系到茶叶的产量,由于茶褐色叶斑病主要发生于低温高湿条件下,因此,可以选择在低温高湿条件具有较强耐受性的品种进行栽培,如绿茶中的眉占(又称梅占)、福云系列、毛蟹等品种,乌龙茶(青茶)有铁观音、黄观音等品种。这些品种除了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外,产量高,茶质好,而且特别适合本地区种植。通过茶树的自身抗性,对褐色叶斑病进行预防。即使发病,其危害程度也不会很高,从而能够降低茶农的损失。茶树抗病品种选择时,最好到当地正规的茶苗苗圃引进,以保证品种纯正,无退化现象。
  3.2 精细化管理栽培
  茶叶褐色叶斑病的发病条件是温度偏低,湿度偏高。于早春和晚秋季为发病高峰期,对这些发病条件进行精细化管理与控制,能够有效的降低茶叶褐斑病的发病机率和危害程度。褐色叶斑病的致病真菌不耐高温,因此,春秋两季,可以采取扣棚措施进行茶园提温,将温度控制到30℃左右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并且适当降低浇灌,将园内积水及时排出茶园。另外,一定要做好越冬茶树的营养供应和控制好越冬前的采摘比例,使茶树处于健壮的生长态势之中。一定要边采边养,边养边防。秋季除了上述控制技术外,还要适当进行肥力的补充,加强茶树的越冬营养储备,提高茶树自身对褐色叶斑病致病真菌的抗性,降低真菌的感染率和发病率。最好是应用特制的有机肥,即将酵素菌与农家有机肥进行混合沤制,让茶树得到充足持续的营养供应。
  3.3 种植结构调整
  对于茶园褐色叶斑病多发区,进行科学的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即进行退茶还耕。退茶还耕虽然降低了茶农在茶叶种植上的经济收入,但却可以从其它经济农作物或是特种农业种植中获益,从而补足损失甚至呈现经济效益高于单纯种茶的态势。退茶还耕主要适用于茶叶生产易受病虫害侵袭的茶种植区。由于茶叶种植较单一,病虫害危害较重,茶农经济效益不明显。此时,进行种植结构调整,能够有效的降低茶农的生产风险,依靠多元化农业种植整体提高经济收入,带动受害区经济重新进入发展轨道。尤其是茶褐色叶斑病大片发生,连年发生的茶种植区,更应该从种植结构的调整方向入手,从根本上解决茶尾孢属真菌的危害问题,从而保证其它茶树正常生长,降低农药使用率,为绿色茶叶生产,为优质安全茶叶生产开辟道路。
  3.4 生物防治
  现代茶叶生产需要迎合消费者对于茶叶品质的需求,生产无公害、农药残留不超标的茶叶,在茶叶病虫害发生时防治要以生物防治为主要防治原则。由于茶尾孢属染病真菌尚于研究之中,它的生物防治手段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与解决。
  3.5 物理防治
  对于褐色叶斑病的物理防治,主要以修剪病死枝叶为主要手段,收集病落叶,同时将出现霉层的病叶进行集中销毁降低其进一步感染其它部位或是其它茶树的机率。利用黑光灯对害虫进行诱杀,将害虫迁移或取食传染的路径进行封堵,以降低其它茶园或茶树的感染危害。采取遮雨遮风措施,将真菌孢子随风或雨漂移的可能性进行控制,从而降低其继续危害茶园。另外,茶园一定要注意防冻,因此冻害发生后,茶树的生理机能下降,抗性降低,感染尾孢属真菌产生茶褐色叶斑病的机率大大提升。因此,一定不能大意,要做好茶园防冻措施。
  3.6 化学药物防治
  现阶段,虽然茶叶病虫害防治以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但针对褐色叶斑病的致病菌为半知真菌的特殊性,化学药物进行茶褐色叶斑病防治仍为重要的防治策略。但是在选择上要以低毒、低残留、无重金属离子等为择药原则。目前药剂的发展较快,针对褐色叶斑病的特性,药剂分保护型药剂、消灭型药剂和治疗型药剂3种。保护型药剂如液尔多液等,其搭配比例为1:1:200倍液,应用时,要在茶树易发病前期进行喷施,在茶叶老叶和成叶上形成一种铜制剂保护层,尾孢属真菌正常萌发受限,从而达到防治的目的。消灭型药剂如锈灵,主要作用是抵制真菌不能产生孢子,使之无法继续危害茶树,达到茶褐色叶斑病的防治效果。真菌没有孢子,就等于种子没有胚芽一样,不能进行继续生活,自然就不能继续危害同株茶树。治疗型药剂如甲基托布津,可以将发病真菌的菌丝进行消融,从而达到抑制真菌继续蔓延的效果。春季采摘前或早春、晚秋发病初期及时喷洒70%含量的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或50%含量的可湿性粉剂苯菌灵15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也可用0.6%~0.7%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12%含量的乳油制剂绿乳铜600倍液喷施。夏季少雨时节采用50%含量的可湿性粉剂苯菌灵1500倍液喷施,或36%含量的悬浮剂甲基硫菌灵600倍液喷施。
  4 总结语
  茶叶褐色叶斑病是茶叶生产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其病叶易脱落,病叶随风或雨极易造成附近茶树或茶园感染致病真菌,导致茶褐色叶斑病的发生面积不断扩大。而且发生褐色叶斑病的茶叶,无论是品质上还是产量上,都对茶农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需要从农业种植策略出发,配合化学防治方法和物理防治方法等,采取综合防治策略,才能有效的对茶褐色叶斑病进行防与治。
  参考文献
  [1] 徐云,梅红,林莉等.茶树病害诊断与防治专家系统研制[J].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2003,19(02):93-100.
  [2] 戎文治.茶褐色叶斑病(Cercospora sp.)调查研究[J].茶叶,1983(01):30-32.
  [3] 刘源,甄西河,刘永. 番茄灰叶斑病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J].吉林蔬菜,2010(05):56-58.
  [4] 马新中,赵刚,王宏臣. 生叶斑病综合防治技术[J]. 安徽农学通报,2009(04):67-69.
  [5] 赵保祥,于兴昌,赵晓玲. 玉米弯孢菌叶斑病的发病因素及综合防治技术[J]. 山东农业科学,2001(04):56-58.
  作者简介:吴华成(1968-),男,汉族,大专,农艺师,研究方向:茶叶。

相关热词搜索:叶斑病 综合防治 褐色 茶叶 技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