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记录城市正在进行的历史] 西安比较大的城中村

发布时间:2020-03-23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2009年11月,在武汉市规划局召开的城中村改造规划会议上,规划局公布了二环线以内的城中村改造时间表,计划在三年之内共拆除54个城中村,2010年,将有7个村完成拆迁任务,范围囊括江岸区、江汉区、汉阳区、洪山区,7个城中村全部位于武汉的内环线内。
  拆除城中村,征用土地进行城市建设,从上世纪50年代便已开始。基于武汉展开大型重工业企业的建设,大量征用城市周边的农田,失去土地的农民聚居在企业周边,形成大小不一的自然村落。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效益高、交通便利和配套相对完善的大型企业聚集地,成为某一行政区的中心,自然村变成了被高楼大厦包围的城中村。
  武汉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直接导致了城中村数量的增长。在2004年开始第一批的城中村“试点”改造之前,有统计数据显示,在数十年城市用地的围裹下,武汉市“攒下”147个行政村、15个农林单位,总面积约200平方公里。
  城中村还承担着城市的一部分功能,提供私房供打工者租住。按照政策,村民们可凭农业户口,分得一块宅基地用做私房,随着城市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的涌入,原本村民自住的私房,因为价钱低廉,成为打工者租住的首选。
  与打工者一道涌入的还有黄、赌、毒,城中村属于三不管状态,成为滋生社会问题的温床。2004年1月,武汉时任市长李宪生在政协会议上直斥,城中村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毒瘤”,同年,武汉市展开城中村改造的立法和启动工作。
  借鉴广州等地的经验,武汉城中村改造方案目标为:一是改制,将村集体经济改为现代股份制企业,村民也是股民,二是撤村,撤销村民委员会,组建社区居民委员会。在此基础上,改革户籍制度,将村民户口变成城市居民户口,并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体系。
  在被动地卷入城市化后,农民的身份再次发生改变,一部分人变成了城市居民,一部分人仍保有农业户口,成为不种粮食不种菜,只做房子的村民――做上几栋楼房,每月收取高出城市平均收入水准的租金,成为村民们最大多数的选择。
  大规模的拆迁开始之后,村民的小富即安被更多的财富替换。政府实施大额补偿,城中村由此创造了一批财富神话,坊间传闻里,一次中等规模的拆迁,就能诞生上百个千万富翁。因为突如其来的巨大财富,城中村失去了原有的平衡,违规建房、补偿纷争、暴力拆迁……在不断爆出重磅新闻之后,却很少有人将目光投向城中村的普通人,作为原住民,他们经历着怎样的变革,有着怎样的烦恼。
  面对这“一片片”即将消失的村落,《大武汉》希望在财富纷争、人心异化之外,真实而诚恳地记录这段进行中的历史,在全国如火如荼的城市化进程中,给武汉留下一个相对清晰的片段。
  但当我们走进城中村时,却发现这并非易事,与普通人相比,身份和财富都急剧变化的村民们变得谨慎小心,甚至敌视陌生人,他们不愿意曝光自己的生活,如同拒绝走入城市的核心一样,他们保有着独立于城市的习惯,并习惯对这个城市冷眼旁观。
  得益于读者的帮助,我们探访了汉口、武昌、汉阳的若干个城中村,采访到若干位村民,选择了其中四位村民作为报道对象,这是四种各具代表性的城中村生活。
  要特别说明的是,依据武汉市拆迁的政策,现有的城中村改造,大多为原地还建,用标准化小区的模式安置原城市中的村民,这意味着,村民们依然会保留原有的生活圈子和生活方式,出于对被采访者的保护和可以理解的原因,文章中的人物姓名,居住地点多为化名。■

相关热词搜索:正在进行 城中村 记录 城中村记录城市正在进行的历史 历史记录怎么查 本手机历史记录怎么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