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校园暴力事件反思中学的生命教育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感恩亲情 点击:


  【摘 要】随着大众媒体的发展与传播,校园欺凌越来越以具体化的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大量触目惊心的事实引发社会各界的关注与思考。笔者深入中学校园进行实地调研,从生命教育的角度进行反思,多维度地思考对策为减少校园暴力事件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校园暴力;生命教育
  近年来中学生群体中的暴力事件屡见报导,其手段之残忍,爆发频率之高,波及范围之广令人触目惊心,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据最高人民法院统计,2013年到2015年,我国各级法院审结的100件校园暴力案件中:针对人身伤害的暴力已经占到88%之上,实际造成被害人重伤、死亡严重后果的高达67%。这一切已引起了国家层面的高度重视,为此2016年4月28日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专门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要求各地各中小学校针对发生在学生之间,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伤害的校园欺凌进行专项治理。中学生本应是阳光向上的少年,中学校园本应是学生自在的成长乐园,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为其染上阴霾。我们不禁思考:中国的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是什么造成校园暴力现象频发呢?带着这些问题课题主持人走访了郑州市第六十中学进行了实地调查,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反思,以期为遏制校园暴力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一、生命教育与校园暴力的关系
  古人说过“生死事大矣”,生与死是人类产生的万千年来一直探寻的话题,文学、宗教、生命科学等领域都对其有不同的阐释与说明。最早将生命话题渗透到教育中去的实践者具体不可考,被认为是正式将生命与教育结合提出生命教育这一名词的开端,可追溯至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J· Donald Walters提出了“Education for life”关注青少年的暴力、吸毒等问题,并建立了阿南达智慧神活学校来践行其教育思想。发展至目前美国的生命教育在内容上已经极大地丰富,有身心健康教育、品格教育、抗挫教育等等,在教育途径上采用课程与实践相结合,有亲身体验法、角色扮演法等等。澳洲在上世纪80年代成立了国际性机构“life education center”主要关注毒品、暴力与艾滋病。英国在上世纪90年代将生命教育规定为跨领域课程,在本世纪初纳入学校的正规课程。在我国生命教育的研究兴起于90年代,叶澜黄克建等学者都对其理论做出了不同的阐述。言而总之:教育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和新课标都提出要将人作为全面发展的生命体来看待,生命教育就是这样一种全人的教育,不仅包括对生命存在的关注,还包括对生命价值的探寻。意在教育学生学会尊重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成全生命,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自我对话、与人对话、与世界对话。
  校园暴力一词在我国至今没有官方的明确定义,多指蓄意通过多种形式对学生造成的生理或心理的伤害,包括校内和校外。造成校园暴力的原因有很多,家庭、社会、学校三方教育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影响。笔者走访了郑州市第六十中学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对调研结果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生命教育的缺失是校园暴力频发的重要原因。
  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在郑州市第六十中学存在校园暴力现象,有超过10%的同学都表示自己亲身经历过不同程度的校园暴力。68%的暴力现象发生在校外,校园内多发区则主要集中于厕所、操场这些监控死角。调查问卷在问及有关校园暴力可造成同学们身体及心理伤害的多种形式中,76.67%的同学认为在他们身边的暴力形式中语言暴力是主要形式,66.67%的同学认为躯体暴力是最主要的暴力形式。值得一提的是约24%的同学都提到了冷暴力这种校园暴力形式,主要表現为冷淡、轻视、疏远和漠不关心等,这种暴力形式虽没有对被施暴人造成直接的身体伤害,但使其精神上和心理上受到侵犯和压抑。在如何认识和对待校园暴力现象的问题上,认为“污染了校园环境,一定要严肃处理”和“对学生的身心造成了影响”的同学共占到了92.67%,这说明绝大多数同学对待校园暴力有正确的认识。只有4%的同学持漠然态度认为不关自己的事情,其余3.33%的同学认为这是正常的校园生态链。尽管这是少数的现象,但也证实在中学生群体之中确实存在对于同学之间交往关系的错误认识和校园暴力事件的隐患。同时这种漠然的态度也体现在对尊重生命的思考上,有8%的同学都表示“管不着他人,对自己负责就行了”这种不关心他人生命的现象同样是对校园暴力事件的纵容。当问及“偶然碰见校园暴力,你是否会上前制止”时,仅有10%的同学表示会上前阻止。其余90%的同学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不关己事高高挂起的态度,选择了“不一定”和“不会上前管闲事”。校园暴力事件不是单一的偶发事件,常以重复性的形式发生。有时是一人欺负一人;有时集体欺负一人。在调查学生遭受暴力后的处理方式中显示大部分同学都能够采取正当途径解决问题,87.3%的同学表示会选择告诉老师、家长或选择报警的途径。也有同学表示会默默忍受,在问及忍让的原因时,超过70%的同学都认为是怕举报后那些人会变本加厉的报复,也有8.6%的同学指出忍受的原因不想把事情闹大,同学知道了可能受会嘲笑。施暴者不以为然、不以其错,作为无辜且弱势的一方却出现这样退让的心态,这不得不引人深思。弱势的一方有时也以报复的形式使事态严重化扩大化,调查显示超过4%的同学表示在受到欺凌后,会选择召集小伙伴进行报复。
  二、生命教育缺失是校园暴力事件频发的主要因素
  根据调查的数据分析,笔者认为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是影响校园暴力频发的主要因素,归根结底就是学生在所处的三方教育环境中缺乏对生命应有的思考。这种对生命的思考不仅包含对生命的认知,还包括对生命的理解、欣赏、体验与态度,思考生命的尊严与价值。生命具有长度具有宽度亦具有温度,生命的温度体现在人生命的独特性——人是具有情绪情感的,这都体现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学生的暴力倾向与行为、收到伤害后的做法、问卷中学生体现出的不同程度的漠然等现象都是在生命教育层面的缺失的反映。

相关热词搜索:反思 暴力事件 生命 中学 校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