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22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突出的增长点之一,也是我国产业链向中高端方向调整取得较好成绩的城市群之一。近年来,生产技术的专业化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使得生产性服务业开始迅速成长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联动愈发紧密。通过对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得出结论: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存在联动发展,但两者之间的联动尚处于初期阶段。
  [关键词] 长三角地区; 生产性服务业; 制造业; 联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 F269.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616(2015)03-0072-07
  长江三角洲地区(以下简称“长三角地区”)是以上海为龙头包括江苏、浙江共两省一市的经济区域,同时也是我国产业结构较齐全,经济发展保持较高增长速度的区域。
  随着世界经济的演变,国内外的宏观发展环境和格局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固定资产投资、出口、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这“三驾马车”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减弱。长三角地区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和要素价格波动的双重压力,面临着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自身竞争优势弱化的双重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则需要加快长三角地区经济转型升级,提高区域创新能力,推进产业结构优化。但是单纯依靠以制造业为支柱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为继,需要依靠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协同发展的路径,这其中的关键之一在于加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力度。伴随着国际分工日益细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制造业的发展尤显重要,生产性服务业作为制造业的重要支撑,是制造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制造业水平和竞争能力的增强,不仅仅来自于制造业自身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与发展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关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研究文献综述
  生产性服务业的产出品不是用于最终消费,它是制造业继续进行生产的中间投入。它的形成与制造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联,在一定程度上是制造业为追求高的生产效率而采取的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方式的结果。
  在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时,现有文献更多的是讨论两者之间联动发展的过程,对于两者之间联动发展机制的研究有着不同的视角,归纳总结后可以分为三种,分别是分工视角、竞争力视角和生态群落视角。
  按照以分工视角为出发点的研究,格鲁伯和沃克(1993)利用奥地利学派的生产迂回学说来阐述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的关系。他们基于Fisher提出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概念,重新诠释了生产性服务业在迂回生产中所扮演的角色。在他们看来,生产性服务业实质上是充当了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的传送器,大大提高了最终产出的增加值对于生产过程的导入。[ 1 ] 陈宪和黄建锋(2004)认为,社会分工深化的结果之一是促进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随着企业面临的需求日益多样化以及竞争强度的越来越大,原先作为企业内部的研发、咨询、营销等从属于服务部门的职能逐步分离出来,由独立的市场主体来运行。于是,生产性服务业逐步由“内部性”转变为“外部性”,这是专业化分工逐步细化、市场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必然结果。[ 2 ]
  按照以竞争力视角为出发点的研究,Illeris(1989)、Perry(1990)、Coffey(1991)等人从竞争策略的角度分析了生产性服务业外部化的问题。他们的共同核心观点是,面对不确定性,企业会通过外购、分包等方式来分散风险,将资源集中在最具有竞争力的环节,以此来增加企业的灵活性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 俞雷(2010)分析了美国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认为美国制造业为了提高竞争力,降低成本,将原先由内部提供的服务外包,从而影响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产业人口结构。[ 4 ] 郑吉昌和夏晴(2005)则利用价值链模型,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联动发展的机制。指出价值链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上部为企业的辅助活动(如企业的人事管理、技术研发、采购和组织建设等),下部为企业的基本活动以及一般意义上的“生产经营活动”(如销售、储运、售后服务等)。他们根据这种企业的价值链将企业的生产活动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在这三个环节中,上游和下游两环节基本上都属于生产性服务业。[ 5 ]
  按照以生态群落视角为出发点的研究,有学者提出经济群落是生态系统中的一种特定的组织,它们之间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有内在的联系。Riddel(1986)认为,在服务业中,生产性服务业是黏合剂的最主要成分,正是由于生产性服务业才使得服务业群落能和其他群落共生融合,形成一个有机的经济群落。生产性服务业群落与制造业群落之间是相互交融的。[ 6 ] 容和平和王跃婷(2010)提出,生产性服务业的价值不仅体现在其自身作为利润源泉的价值,更体现在其作为各个专业化生产环节的纽带而产生的黏合剂功能所带来的价值,生产性服务业的无形产出体现为“产业结构的软化”,它能够把大量知识资本引入服务的生产过程当中,是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竞争力的基本源泉,其发展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7 ]
  二、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
  (一)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总体分析
  在以制造业为核心的第二产业带动下,长三角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开始了迅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也在不断提高,生产性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国民经济价值型投入产出表中的服务投入结构是生产性服务业投入占总中间投入的比重,是指国民经济中各产业部门所使用的服务投入在服务业总中间投入所占比重,解释了生产性服务业具体投入到哪些产业部门。服务投入率是生产性服务业占服务业总产出的比重,是指国民经济各产业部门服务投入占各自总投入(总产出)的比重,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此外,生产性服务业占国民总产出比重以及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反映了生产性服务业与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8 ] 根据江苏、浙江和上海1997、2002、2005和2007这四年的投入产出计算生产性服务业占总中间的投入比,以及占服务业总产出和国民总产出比来衡量长三角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并用生产性服务业的投入结构来衡量其结构特征结果见表1。

相关热词搜索:联动 服务业 制造业 长三角地区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