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演员与导演于一身的淮剧表演艺术家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传承人是非物质遗产知识与技艺的承载者和传播者。作为活态文化传承载体的传承人很少以文本形式记录他们的艺术生涯, 因此,运用“口述”研究方法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日益受到学者的青睐。本文以“口述”研究方法对淮剧传承人曹阳的学艺、演艺、授艺等情况进行研究,以期为淮剧传承人研究提供可资借鉴的资料。
  【关键词】淮剧艺术;传承人;曹阳;口述史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1007-0125(2018)15-0018-03
  采访时间:2018年1月23日
  采访地点:滨海县淮剧团
  曹阳简介:男,1957年出生,国家一级演员,盐城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盐城市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滨海县淮剧团团长。曹阳同志主演的小戏《三请石爷》曾获国际小戏艺术节剧目、导演和表演三项金奖,也是全国唯一获三项金奖的演员;曹阳创作的大型淮剧《唢呐声声》获第31届国际戏剧节剧目创新奖,现代大戏《苍茫大地》获江苏全国京剧现代戏剧本创作大赛三等奖(第三名)。他主演的淮剧《三秀才》参加第六届中国艺术节获优秀演出奖和贡献奖,并获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百场奖、双百场奖,同时多次获省戏剧节、淮剧节、小戏小品大赛优秀表演奖、优秀导演奖和盐城市政府文艺奖,被省文化厅表彰为省文化先进工作者。
  一、淮剧世家,三代传承
  曹阳是江苏淮剧届鲜有的三代传承人,他出生淮剧世家。家庭的浓厚艺术熏染,自身的天赋与勤奋,一种天然生成的淮剧艺术情愫与内在的艺术追求在曹阳的艺术血液中凝聚、流淌、升华,造就了淮剧界著名的演员与导演于一身的淮剧表演艺术名家。
  在我们江苏淮剧界三代传承的唯独我一个,像好多淮剧名家最多是两代。爷爷曹月红是当时淮剧有名的四小名旦之一,他是淮剧曹家班的班主。解放后,曹家班响应政府号召并接受政府管理,改为射阳淮剧团。奶奶是当时有名的淮剧施家班的施雨兰,是演小花脸的。父亲曹彬和母亲郭玉蓉都是当时著名的淮剧表演艺术家。我的舅舅是解放前有名的淮剧郭家班的。我们这三代都是在淮剧界有一定影响的淮剧世家。
  虽然曹阳的爷爷奶奶和父母亲都是淮剧名家,但曹阳一开始接触并学会很多唱段的戏曲不是淮剧,而是京剧。在当时特定的年代中,即文革时期,京剧样板戏成了戏曲的主要呈现形式,那个年代的人基本都受到京剧样板戏和革命歌曲的熏染。曹阳真正走上淮剧之路是滨海成立淮剧团并招收学员的机遇,在那个年代能成为一名文艺工作者是非常荣耀的事情,这个职业受到很多青少年的青睐。
  父亲在文革期间被打成走资派下放到商店工作,平反后调到射阳淮剧团工作。1973年,滨海成立淮剧团,父亲从射阳淮剧团调至滨海淮剧团并担任筹建工作。我当时在初中二年级读书,16岁招进滨海淮剧团。当时考滨海淮剧团时唱的不是淮剧,是京剧。当时我不会唱淮剧,因为文革期间父母亲被下放,对唱戏失去希望,当时就不让我唱淮剧。但那时流行京剧样板戏,在这种社会艺术文化氛围中,我不知不觉地学会了很多京剧唱段。后来我就凭借着我的京剧唱段考进了滨海县淮剧团,开启了我的戏曲之路。
  二、随团学艺,崭露头角
  16岁的曹阳被招进滨海淮剧团后进行了艰苦地学习与训练。戏曲的基本功与唱腔训练成了每日必修功课。随着技艺的增长,每一个淮剧演员都想演主要角色以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刻苦地训练和用心地体悟,曹阳成了当时那一批学员中最早登台演主角的演员,从此,演艺道路逐渐走向成熟。
  随团学艺学了四年,刚进剧团时每天的任务就是练功,当时的教学是口传心授,有专门的老师带着我们训练。这样持续了四年。记得是1977年,我们这一批学员可以跟团演出了。经常到农村为农民演出并体验农村生活。我是我们那一批学员最早上台演戏的,当时演的第一部戏是《小店新风》,还有《两张发票》。真正担任主角是《小刀会》中的刘丽川这个角色,当时我是C主角。后因主演徐彩魁老师嗓子出了问题需要治疗,这时团里就让我来主演。我接收《小刀会》演出任务后排练了一次就顺利过关了。当天的演出非常成功,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主演。后来古装戏解禁,剧团开始排练古装戏。由于主演《小刀会》的成功,当时剧团排练《秦香莲》时我就担任主演韩奇的角色。这部戏到上海挂牌演出三个月,挂牌名单中就有我,当时非常兴奋。
  三、 敢挑重担,大胆创新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地方政府将将更多精力投放在经济发展方面,以致于形成了“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社会发展态势。面临这种局势,曹阳临危受命,1985年担任滨海淮剧團副团长,1987年担任滨海淮剧团团长,为淮剧艺术及淮剧团的发展呕心沥血,大胆创新,为滨海淮剧团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1987年担任滨海淮剧团团长时,淮剧演出市场已严重滑坡,,当时剧团财政非常紧张,全团七十余人要生活,工资无法按时按月发出,演出设备也陈旧破烂,剧团人员人心惶惶。我是当时剧团的希望,大家都盯着我曹阳。当时我真是一筹莫展,陷入人生中的最大困境。为了淮剧发展,为了剧团发展,我别无选择,只能担当。就这样,我带领全团人员,齐心协力,同甘共苦,度过了一个又一个风雨交加的春秋岁月。
  身为淮剧团团长的曹阳不仅在管理上负责全团的日常各种繁琐的工作,还要在业务上思考和提升剧团的演出活动和质量。为了淮剧团的生存与发展,曹阳重点在打造精品剧目上下足了功夫。在这个过程中,曹阳不仅要参与创作,还要参与表演,更重要的是担任导演任务。
  我作为淮剧团团长,由于剧团人员流失严重,行当难以凑齐,一个新戏排演,人物行当总是不全,怎么办呢?我就说我来演吧。我从小生、老生、小丑一直演到黑脸的包拯。演出中,有的戏比较适合我的戏路,这样我很顺手。有的戏完全不适合我的戏路,我只能大胆创新,凭借扎实的表演基础,闯过了一个又一个难关。这一闯救活了淮剧团,同时也拓宽了我的戏路。记得当初计划排演由我、徐红珠、宋道林作为主演的《包公探阴山》这出戏时我四处筹资,后来在我们努力下,这部戏演出非常成功。正是这部戏救活了我们这个困境中发展的剧团,后面三年的日子对于我们这个淮剧团来说日子好过一些了。

相关热词搜索:淮剧 表演艺术家 导演 演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