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练笔之“练”点

发布时间:2018-07-05 来源: 感悟爱情 点击:


  【摘 要】课堂小练笔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学习课文让学生随机地学写一些小片断小段落。它具有篇幅小、形式活、出手快、效果好等特点。它不仅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巩固写作方法、技巧,而且其內容丰富,表达形式不拘一格,学生可以自由发挥,写出自己的个性体验和感悟,因此深受学生的欢迎,使他们乐于接受,轻松习作。
  【关键词】课堂练笔;读写结合;因文而异;形式多样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但习作教学仍是语文教学中的棘手问题,如何提高学生习作水平也仍是许多语文老师的困惑。许多学生一提到写作文就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学生中还普遍存在以下几种现象:
  第一:学生缺乏写作兴趣、热情,把写作视为一项不得不完成的任务,马虎应付,感受不到写作带来的快乐。
  第二:由于缺乏写作兴趣,对生活缺少深入的体验、感受、思考,作文中能触动人心灵的内容较少,而虚构的内容较多,缺乏个性感悟,言之无情。
  第三:文章中空洞无物、词语贫乏,常常是词不达意,言之无序。在教学中,我们一定要重视因文而异,拓展学生练笔空间,为孩子广开“写”路,巧妙地练,恰到好处地练。
  一、练在语言的经典处,将范文的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仿写是引导小学生领悟作文方法的有效途径。宋朝朱熹曾说:“古人作文作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善学者既久,自然纯熟”。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提高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依样画葫芦中,能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也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例如,《桂林山水》一文按“总—分—总”的写作顺序来写一处景物,第二、三自然段在介绍漓江的水、桂林的山的特点的同时展开联想,抒发感情,句式表达上则了运用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教师在指导学生了解文章的写法、句式后,即可引导学生仿写。因学生水平不同,可不做严格规定,学生可模仿“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来写一个句子,如“校园真美啊,……”,“教室里真静啊,……”……也可仿写整个段落或整篇文章的写法,这样即学即写、学生意到笔随,挥洒自如。如《富饶的西沙群岛》课文的第二、六自然段都是“围绕一句话”写具体的。教学时可以以这两段为例,为仿写铺平了道路。在指导仿写时,可先给出一个中心句:公园里百花盛开,美丽极了。然后问学生:你打算写哪些花,从哪几个方面写,学生从各个角度描绘了花的多和美。之后,老师又问:除了写花,你还想写什么?显然,学生的思路打开了,写的内容丰富了。学生有写花的、有写操场热闹的、有写晚餐丰盛的,而且写得都比较具体,达到了训练要求。通过这样的“小练笔”,学生就会积极运用课文中段落的表达方式和规律,把课文的表达方式内化为自己的写作技巧。
  二、练在理解的深入处,提高了学生读写的能力
  课文中常有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的高度概括抽象却与中心密切相关的词语,若能让学生展开想象,通过练笔把它还原成具体可感,触手可及的鲜明形象,这样可以让学生从另一侧面,深化对课文的感悟和理解。如《詹天佑》里有一句话:“消自一传出来,全国都轰动了,大家说这回咱们可争了一口气”其中“轰动”一词比较概括和抽象,特级教师黄桂林老师这样引导:“‘轰动’是一种什么样的场面?如果你置身于这一场面之中,能具体描写出‘轰动’的情景吗?”学生有的描写:“消息一传出,顿时,大街上彩旗飞扬。鼓声震天,大家奔走相告,欢呼雀跃……”有的描写:“消息一传出,大家欢聚在一起,孩子乐得拍手跳,老人捋着胡须笑,青年男女高兴得载歌载舞……”如此借具体情境反映“轰动”的内涵,不仅检验了学生对课文内容蕴涵和情感蕴涵的理解程度,还有效进行了具体写作的训练,提高了学生读和写的能力,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三、练在内容的延伸处,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
  不少课文,具有供读者想像的语言空间,在教学中,巧妙把握教材延伸点,引导进行内容的延伸,情感的升华。
  学了《滥竽充数》这则寓言后,一位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南郭先生后来的生活怎样呢?他还吹竽吗?学生纷纷发言,一个学生说:南郭先生知道自己混不下去了,于是拜请高师,刻苦学习吹竽,终于学业有成,还成了一位著名吹竽手。另一个学生说:南郭先生下岗后,实行转岗,学习烹饪技术,成为一名高级厨师,在一家大宾馆就业。还有一个学生说:南郭先生逃走后,整天无所事事,流浪成一名乞丐,沿街乞讨,好不凄凉……学生争相发言,叙述着内心的想法。学生个个都想一吐为快,写作欲望已被充分激发,于是纷纷埋头写作 ——《南郭先生后传》,连平时最怕写作文的学生,此时写起来也觉得十分有意思。
  四、练在开放的多元处,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一个好的课堂练笔,还得提倡开放性评价。练笔是学生自主读书、思考的产物,只要是源自内心真实的感受、感想,哪怕是不全面的,甚至是有问题的,教师也不必求全责备,应当有民主的胸怀,大力提倡不唯书、不唯上、不唯师的精神,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大力发展学生的健全个性。
  总之,课堂处处是作文,只要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把握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主阵地,适时适度的小练笔,既让学生在轻轻松松中掌握了写作技巧,提高了写作水平,消除了对写作的畏惧感,更对学生言语生命的成长发挥着持续的、潜移默化的熏染陶冶作用。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和文本发生着深层次的对话,将文本的言语表达不断内化、创造,这些言语实践所带来的欣喜,定会令语文的小练笔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参考文献:
  [1]卢秋萍,《阅读教学中适宜随机进行的小练笔》,福建教育,2001年第3期。
  [2]黄天鹏,《多种形式的小练笔》,小学语文研究,2002年第8期。
  [3]黄桂林,《于永正老师课堂教学艺术研究》,,2005.7.28
  注释:
  1.转引自:张继红,《中国古代诗歌教育简史》第三章,

相关热词搜索:练笔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