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变迁

发布时间:2017-01-25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的变迁篇一:历史文化变迁

历史文化变迁

我国改革开放的历程一直伴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思维的不断创新而进行。云南发展和开放的历程也是思维创新的历程。云南是全国最先提出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省,一系列面向东南亚、南亚开放的大思路都出自云南。建设“第三亚欧大陆桥”、“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的国际大通道”、创建“昆明合作组织”、开辟印度洋出海通道、“立足两个次区域,面向两亚”、“泛亚合作”等开放的创新思维都来自云南。云南开创了澜沧江—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的先河,首创了孟中印缅地区经济合作论坛、中国—南亚商务论坛。“昆交会”、南亚国家商品展等一系列重大商务活动的成功举办,激发了周边国家与云南合作的热情,云南成为与周边国家常来常往的热点地区。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启动之际,云南又迎来了建设面向西南开放重要桥头堡的新机遇,更加需要我们大胆创新,勇于突破,实现云南的跨越式发展。

在桥头堡建设的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我们将面临来自国际国内的空前挑战。从发展的国际环境看,一方面,后金融危机的影响还在持续,美元的不断贬值、发达经济体的低迷、世界原油的波动、农产品供给的紧缺、原材料价格的上涨等,无一不影响到桥头堡的建设。另一方面,原材料、石油、农产品的大量进口,低端制造业产品的大量出口,50%以上的对外贸易依存度,表明我国经济对世界市场的依赖程度已相当高。从国内环境看,在区域发展战略和区域政策的激励下,东中西部都在加快发展,竞争激烈。所以,云南需要以更加创新的思维、更加大胆的勇气,推进改革开放。

在转方式调结构中创新,为建设桥头堡奠定基础

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云南发展模式的特点:一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导向。在全国计划经济的布局中云南是一个提供能源、原材料的大省。二是以国有经济为主体。由于长期以来资源开发产业主要由国有企业经营,使云南的非公有制经济始终得不到快速发展。全国非公有制经济占GDP的比重在2005年就达到65%。截至2006年,在全国40个传统工业行业中,私营经济已在27个行业中经济比重超过50%以上,在轻工纺织、普通机械、建筑、运输、商贸服务等行业已占70%。可是同期在云南全部工业总产值中,集体、私营和个体经营的企业的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仅为30%,外商和港澳台投资企业的产值占5.3%,这两项合起来,也只有35%。这就使投资结构单一、民间资本不活跃、经济缺乏活力,成为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三是以生产上游产品为主。工业结构偏重于高耗能、高污染、高消耗产业,高附加值的下游产业得不到培育和发展。四是资源原材料和生活资料的定价机制,使云南长期处于资源产品和工业品的价格“剪刀差”的不平衡状况。这种发展模式,使云南不断走入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中,开发自然资源生产初级产品技术结构低水平产业结构低度化,形成低回报、低积累、高代价的发展模式。宝贵的自然资源换取的是依赖资源发展经济带来沉重的资源代价和脆弱的环境承载力,以及产品进出价格的不平衡带来的发展滞后。这种模式一方面使可持续发展受到严峻的挑战,另一方面使云南很难积累起雄厚的工业基础和发展高附加值工业的资本和技术基础,其发展的后劲受到影响,难以达到快速发展的需要。

桥头堡建设中的产业结构调整,需要对已形成的资源性产业分类,有针对性地制定科学合理的开发规划。对于矿产、水电等,要在不影响资源的整体保护、地质构造改变和沿线环境破坏的前提下开发,尤其不能过度开发。对于生物资源的开发,在保护它的可再生性的基础上利用和开发。对于旅游资源和民族文化资源,应在自然和文化遗产保护的前提下开发。

从工业结构的调整看,应逐步缩小初级产品和原材料产品所占的比重,要通过引进技术力量

和有实力、有优势的大企业等方式,增加精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所占的比重。要大力发展机械制造业和光机电产品,这是提升产业结构的关键。机械制造业的前后向带动作用很大,云南在机械装备制造业等重工业和光机电产业上有一定基础和特色,要利用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的机会,加强上述产业的技术改造和企业重组,使云南的工业结构升级跃上一个新台阶。

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考虑大项目与关系民生的产业的发展相结合的问题。云南的交通、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已走在全国、西部的前列,但从老百姓的收入看又是排在全国的后位。一方面我们拥有与发达国家媲美的现代化的交通基础设施,另一方面云南仍然是贫困地区。对云南来说,桥头堡建设是需要激发全社会劳动者积极性的长期的事业,其首要任务之一,是要让人民共享发展和建设的成果。因此,要注重发展那些能给老百姓带来收入的产业、那些收入关联度大的产业,如特色农业、轻工业、加工业、传统服务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要特别重视旅游、文化、信息、商业、物流、金融等现代服务业,这些产业的发展是利省利民的。

云南发展方式的转变还在于能否使多种所有制经济得到大力发展。所有制结构的多样化,是经济是否有活力的重要表现。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的基础设施和重要的矿产资源、水资源等自然资源的领域,必须由国家控制,由国有企业经营或国家控股。一般性的、可再生资源开发领域和竞争性领域,如太阳能利用、生物、旅游、医药、机械、电子以及一般加工制造业等,可以让国有经济退出,或调整其布局和结构。要进一步放宽民间资本的市场准入领域,广泛动员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的积极参与,形成多元投资主体、多渠道投资来源,改变政府是投资主体、主导经济的格局。

在构建开放型经济中创新,寻求桥头堡建设新突破

桥头堡建设需要以更加创新的思维,促进对内对外的大开放,借助开放来调整经济结构和发展经济,使云南真正发挥自身的区位、产业和文化优势。

从对内开放来讲,应该包括对省外和省内的开放。从对省外的开放来看,首先是要承接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嫁接东部地区的成熟技术,扩展机械工业和出口加工业,共同面向东南亚、南亚市场。其次是引进国内大企业、大集团,利用优质资源整合力量,增强企业竞争力。要以更加开阔的胸襟和视野,允许省内的优质国有企业和国有控股企业被国内的优质企业整合,只要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和云南经济的发展,就要放手、放权、让利于企业。对省内的开放,主要是向非国有经济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和领域,加大对中小企业在贷款、税收方面的支持力度,进一步调整国有企业布局和比重。对于有能力、经营好的企业、产业,如旅游集团、医药集团、生物制药业、光机电加工制造业,应进一步调整国有控股的比重,最大限度地调动企业积极性,增加非国有经济的比重。

从对国外的开放看,云南是“走出去”的前沿,要有“走出去”的长远规划和政策导向,不仅支持企业走出去,还要策划各类“经济开发区”走出去,到驻在国合作建设工业园区;不仅产业走出去,还要使文化走出去。在面向国外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开放中,要在观念上注意两个转变:第一,开放是双向的、互惠互利的,不是单向的和只出不进的。在走出去的同时也要以尊重、平等和学习的姿态去引进、接纳和借鉴周边国家的文化和优秀成果。在希望他国给予机会的同时,也要给予别人机会;在你的企业获利的同时,也要让当地人民受惠。第二,云南的对外开放是在中国对外开放30多年基础上的开放,不是从头做起的开放,我们不是孤立的先行者,身后有东部先进地区强大的产业支撑。要以开放的胸怀去接纳和联合国内、国外最优秀的企业,实现优质资源的

整合,共同开拓东南亚、南亚市场,开拓世界市场。改变产品结构、技术结构和产业结构不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管理水平低下,以及人才缺乏等问题,云南尤其要注重依靠外力来调整结构,这样才能在较快时间内实现跨越式发展,迅速提升企业的国内国际竞争力。我们不是只盯着云南本地产品的出口,不是只考虑云南有什么产品可以在周边市场有竞争力,而是要把眼光放到全国的产品上。要结合云南实际,探索一条云南特色的开放型经济之路。

在体制改革中创新,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在经济体制改革方面,要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促进非公经济发展为重点,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推动要素价格改革取得突破。社会体制改革方面,要通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社会管理,创造和谐发展的制度环境。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为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多元文化发展和对外文化交流提供动力和支持。构建以云南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创新文化“走出去”模式。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一是完善政府职能的转变,真正使政府管社会和公共服务,不参与经济活动;管市场监督,不运营市场。二是要形成服务桥头堡建设的对外开放体制模式,整合省级行政管理架构,提高政府效能。三是建立科学评价干部政绩的机制,强化对干部创新、开放和学习绩效的考核。

在集聚人才和引智中创新,为桥头堡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桥头堡建设是一项涉及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建设的中长期系统工程,需要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需要长期的人才和智力储备。一要实施创新的人才工程,大幅度提高人才的待遇,形成人才政策的高地,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业干事的积极性,形成人才集聚的态势。二要高度重视引智和智库平台建设工作,把云南建成面向西南开放的科研和国际交流基地,吸引和利用国内外智力资源为桥头堡建设服务。桥头堡建设是一个涉及对内对外开放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是一个外向型的基地。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搞好境内的规划,还要处理好与境外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关系;不仅需要对周边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有长期的跟踪研究,掌握大量信息和政策,及时把握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还需要与周边国家政府和智囊机构保持沟通、交流,开展合作研究,为桥头堡建设提供前瞻性、战略性和具有可操作性的决策咨询成果。

云南,人类重要发祥地之一,千百年来,伴随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云南各民族融合、演变、发展,走过了漫长的历史,自战国时期建立滇王国以后,行政建制和区划经过无数次的演变,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云南。

元谋人:

大约170万年前,原始人群时期的人类就生活在中国大地上。云南元谋人是我国历史上迄今为止所发现的最早的猿人。到新石器时代,居住在滇池、洱海附近的人们,已能使用石斧之类简单的生产工具,从事原始的农业生产,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建造简易木结构房,并逐渐形成较大的村落。

庄跤入滇:

公元前三世纪,庄跤通过黔中郡向西南进攻,“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建立了滇国。庄跤等将较先进的文化和生产技术,带进了云南,促进了云南的发展,

标志着云南从政治上与内地联系的开始。

秦开五尺道: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在云南设置郡县,开“五尺道”,从四川宜宾至云南曲靖附近,因路宽仅五尺,故称“五尺道”。五尺道的开辟沟通了首都咸阳经四川与云南东部的联系,并委派官吏入滇治理,使其成为秦帝国的组成部份。

汉武开滇:

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年),汉武帝派将军郭昌率巴蜀之兵临滇,设益州郡,下属24县,郡府设在滇池县(今晋宁县),云南为其中一个县,县城设在今祥云县的,“云南驿”。汉王朝调整了郡县,改变部落相立,不相统属的状况,带进了一些封建生产关系。这一时期青铜工具的使用,牛耕的出现进一步提高了农业耕作水平。高超的冶炼技术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各种青铜器物品的出土,显示了民间艺术家们的精湛技艺。大群被放牧的牛、马、绵羊和山羊与家畜猪、犬一道,标志了滇国发达的畜牧业。汉武帝还派唐蒙扩建“五尺道”,改名“西南夷道”。汉王朝还组织人力开凿博南古道,日趋频繁的商贾往来,促进了西南与东南亚各国,尤其是与缅甸、印度的国际贸易与文化交流。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汉武开滇。诸葛亮治南:三国时期,现在的云南及黔西,川西南的部份地区统称为“南中”。公元225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统三路大军亲征云南,他采取“不以力制,而取其心服”的政策,当进入滇西地区洱海(大理一带)时,迅速平定了云南奴隶主贵族发动的叛乱,降服了当地大姓孟获,对孟获“七擒七纵”,使盂获心悦诚服地投降,井发誓永不造反。因此诸葛亮很快平定南中,云南成为蜀汉的一部分。

爨氏据滇:

公元317年司马睿称帝,建东晋,东晋初年,由内地迁至云南的爨(音窜cuan)势力逐渐强大,爨琛自主为王,统治滇池地区,爨氏历统治400多年,把滇池地区称作昆川(或昆卅),并与随、唐王朝保持经济文化联系。

六诏统一:

公元738年贞观时期,唐王朝扶持蒙舍诏统一“六诏”,建立以洱海为基地的“南诏国”,诏主皮罗阁被封为“云南王”,南诏历传13王,统治200余年。

段氏建立大理国:

公元937年,段思平灭南诏建大理国,公元1117年,宋朝封大理首领为“云南节度使”,政治中心在洱海区域,以大理为都城,相传22世,共统治316年。在大理国统治期间,鄯阐城(今昆明)逐渐成了滇中最繁盛的一座城池。其间留下了著名的“孔雀胆”的故事。

元跨革囊:

公元1253年忽必烈率军征云南,破大理国,1267年封第五子忽哥赤为云南王,1271年其子被害身亡。公元1274年忽必烈派赛典赤·赡思丁到云南。公元1276年,元朝已正式建云南行中书省为全国11个行省之一,从此“云南”正式作为省级行政区的名称。政治中心由大理迁至昆明。赛典赤到云南后,在经济上制定赋税,发展生产,兴修水利;在政治上,一改过去残酷屠杀的做法,代之以善民族关系,兴办教育、安定政治形势的政策。突出的如五百里滇池,原常泛滥成灾,赛典赤征召民工,凿开海口,疏通螳螂川,使滇池水由海口经螳螂川流入金沙江通过长江汇人大海,海口使滇池水位保持平衡,既不会干枯,又免除水患,使滇池周围皆为良田。赛典赤任云南行政长官六年,社会安定、生产发展。于公元1280年病故于昆明,死后“百姓巷哭”、“号泣震野”。今昆明市五里多小学内有赛典赤墓,历代常有人悼念。公元1290年首封皇长孙甘麻刺为云南梁王,是全省最高统治者,他的避暑行宫就在西山三清阁。

明建政权:

明朝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朱元漳派傅友德、沐英平定云南,攻克昆明,灭元朝梁王,在云南建立明朝政权,统治278年。

吴三桂进攻云南:

明末,以李定国为代表的大西军,曾拥护流亡皇帝永历帝以昆明为根据地为抗击清军。清顺治16年(公元1659年)吴三桂进攻云南,永历帝及其随员逃至缅甸,公元1662年,永历帝朱由榔及其子被吴三桂从缅甸逮回,绞死在昆明金蝉寺,(今华山西路“逼死坡”),明朝最后一代王朝覆灭。清朝康熙年间,吴三桂的分裂判乱被粉碎。(即历史上的“三藩”叛乱)清代后期,杜文秀,李文学等先后起义,震撼全省。鸦片战争以后,云南受到帝国主义的威胁与侵略,各族人民奋起反抗。

建立民国政权和讨袁护国:

1911年10月30日(即农历九月初九日)蔡愕率众举行“重九”起义,11月1日,起义官兵在五华山组织了“大中华国云南军都督府,”推蔡锷为都督,李根源参议院院长兼军政部总长,建立民国政府,推翻了清朝在云南250多年的统治,1915年12月25日,蔡锷、唐继尧等领导发动了护国运动,点燃了全国讨袁护国的革命之火。1926年,云南建立了中国共产党组织。1945年12月1日,为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统治,昆明举行了“一二·一”学生运动,遭当局残酷镇压,4人遇害,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一二·一”惨案。1949年12月9日,国民党云南省主席卢汉率兵起义,云南和平解放,建立了云南省人民政府。

云南历史文化名人唐继尧在昆历史遗迹的变迁

民国春秋2011-07-11 19:06:30作者:陈秀峰文章来源:发布者:陈秀峰阅读次数:53繁體中文

历史的变迁篇二:古罗马历史的变迁

古罗马历史的变迁

河口镇中学 孟宪启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条条大路通罗马。”这两条谚语充分见证了罗马的发展历史和罗马文明在欧洲的影响。

罗马位于意大利半岛中部,濒临地中海,其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罗马的特殊历史,也成就了其特别的文明、文化,对欧洲乃至整个世界文明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公元前6世纪末,意大利半岛中部就出现了奴隶制共和国,这就是罗马共和国。罗马共和国设置两名执政官掌握权力,协议处理政事,执政官每年改选;设有元老院掌握国家实权,元老院是由贵族和退任的执政官组成。这种组织机构、权力机构在当时是非常前卫的,有代表性、民主性,同时也有集中性、权威性,所以办事效率很高,罗马共和国国力提高也很快。

罗马共和国建立不久,平民进行长期的反对贵族的斗争,罗马公民逐步得到了政治和社会方面的全部权力,罗马小农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罗马的军事力量也进一步加强,从而走上了扩张的道路。到公元前3世纪前期,罗马共和国的疆域扩展到除北部波河流域的整个意大利半岛。

公元前3世纪中期到公元前2世纪中期的100多年的时间里,罗马与西地中海强国迦太基进行了三次大规模的争夺战争,最后罗马打败了迦太基,完全控制了西地中海。同时,罗马向东扩张,又控制了东地中海,到前2世纪中期,罗马称霸地中海。

罗马的扩张战争,使其奴隶制经济高度发展。当然也埋下了种种危机。战争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人们生活在战争的阴霾里,整天提心吊胆,飘泊不定,时刻面临被抓丁、征粮、掠物和战死的恐惧,贫富悬殊巨大,财产分配极为不均,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尖锐和激化,民怨沸腾,这样就导致了大量奴隶逃亡和起义(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摘:历史的变迁),小农经济破产,被征服地区的人民的反抗。最后,盛极几个世纪的罗马共和国就逐渐走向衰落。

公元前27年,屋大维建立元首制,独揽各项大权,罗马帝国所取代了罗马共和国。

罗马帝国建立后,继续秉承了罗马共和国的遗风,不断发动侵略战争,扩张自己的领土。到 公元2世纪,罗马帝国已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地中海成了它的内湖。

公元395年,强大的罗马帝国走向分裂,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定都罗马,东罗马帝国定都君士坦丁堡。

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在它的废墟上,日耳曼人建立起许多封建国家,其中最重要的国家是法兰克王国。8世纪前半期,法兰克王国掌握实权的宫相查理·马特实行改革,建立采邑制,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 751年,老宫相查理.马特之子丕平任新宫相,在罗马教皇的支持下,夺取王位。

国王丕平之子查理统治时期,发动50多次扩张战争,夺取了欧洲大片土地。800年,查理被罗马教皇加冕为皇帝,称为查理曼,法兰克王国因此称为查理曼帝国。

834年查理曼的三个孙子因为难以化解的矛盾在凡尔登缔法条约三分查理曼帝国。这三部分后来发展为法兰西、意大利、德意志三个封建国家。

7世纪,东罗马帝国向封建社会过渡,11世纪末,封建制度确立。东罗马帝国是当时欧洲的文化发达地区。从7世纪起,东罗马帝国的领土不断缩小,14世纪时,东罗马帝国只保留了巴尔干半岛的一小部分和爱琴海北部的一些岛屿。 1453年,东罗马帝国为奥斯曼土尔其帝国所灭。

历史的变迁篇三:九大到十二大的历史变迁

九大到十二大的历史变迁

一、九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分析

中共八大以后,由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国际国内形势的分析偏差、对阶级斗争的判断失误,八大二次会议修改了八大正确的政治路线,使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偏离了正确轨道。八届八中全会远离了八大路线,八届十中全会将阶级斗争扩大化,八届十一中全会开始了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发动。

1969年4月,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共九大召开。此时,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集中制遭到破坏,江青、林彪等人利用大权乘机把他们帮派体系的追随者塞进党内,造成了九大代表在组织上的严重不纯。林彪在九大上所做的政治报告,以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分析文化大革命!的准备和实施,强调其成就,中共九大通过了林彪的政治报告,从而进一步使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合法化。

20世纪50年代末,中苏关系出现裂痕,到1969年,两国两党之间关系的公开恶化,已经持续了10年。1969年春天,战争的阴云越来越浓,苏联边防军几次出动坦克、装甲车和直升机,入侵我国黑龙江省虎林县境内的珍宝岛,造成了流血事件,我边防军被迫奋起反击,逐出入侵者。2

在此次大会上,整个会议始终充斥着极“左”观点和狂热的个人崇拜。首先,报告公布了此次会议的八大政策: 一、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准备, 二、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过程,三、关于认真搞好斗、批、改,四、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政策,五、关于我国革命的最后胜利,六、关于党的整顿和建设,七、关于我国和外国的关系,八、全党、全国人民团结起来,争取更大的胜利。由此可以看出,前六点都是对文化大革命的召开进行介绍,并对其具体过程、斗争方式、如何巩固都做了具体的阐述,占了总格大会内容的四分之三,如此“恐怖”的做法使得“文化大革命”能祸害全国十年之久也就不奇怪了,文化大革命的彻底正名也从此次会议开始,并在全国各地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此外,在这次报告里,有这样一些字眼,令今天包容并举的时代的我也感到不可理喻,比如“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走狗”;“亿万群众炮打刘少奇资产阶级司令部”;“根本问题是政权问题,是领导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的问题”;“《毛主席语录》随身带、认真学、认真用”;“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不搞上层建筑的革命,不发动广大工农群众,不批判修正主义路线,不把一小撮叛徒、特务、走资派,反革命分子揭露出来,不巩固无产阶级的领导权,怎么可能进一步巩固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呢?”??从这些字眼里,我感到的是吃惊还是吃惊,如此大的一场全国性政治报告,内容却紧紧只围绕政治运转,而在八大已经明确的“要发展经济,满足人民物质需要”的政策都去了哪里?而且关于对刘少奇同志,这个政见不合者的语言攻击也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走狗,达到,卖国,这对一个共和国的前任主席缺乏起码的尊重,单回想起彭德怀、老舍、贺龙的遭遇也就觉得了然了,但是再回首看这些往事的时候,心里感觉还是很不是滋味,这完全看起来就像一场闹剧,像一群“野蛮人”的政治游戏,充满了暴力与煽动。而且文章通篇都在论述阶级斗争的重要性,大有“以后阶级斗争也能当饭吃的思想准备”。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在目前已是不争的现实,但在当时,完全掉了个个,政治决定经济,当然这也有历史的局限性在里面,在此不作大的评论。 针对这次九大的召开,还有一些轶事,起草这次政府报告文件的正是张春桥与姚文元,这两个人在日后四人帮中担当绝对主力;这次出席九大的代表未经过选举,相当多的代表是1

21 《历次党代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兰州学刊》,2008年第五期,第61页 《中共“九大”轶事》,《党史纵览》,2008年4月,第31页

由革命委员会的造反派头头“协商”或者是由上级指定的;大会召开的时间也令人匪夷所思,中共党章规定,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每五年举行一次,八大是在1956年开的,到召开九大时已经过去13年了;九大4月1日至24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秘密举行,不仅外国使节和记者完全不知道,连北京市民也被蒙在鼓里。执政党以地下党的方式举行全国代表大会这也是一绝,直到会后公布的新闻公报,国内外才获悉中共九大已经举行了。看了这些轶事,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闹剧,缺乏严肃性,从文件起草,到代表选举,以及开会时间的不确定性,秘密的“地下党”开会方式,给人一种“见不得人的感觉”,在这种神神叨叨的背后就是各种权利势力对权力的追逐。

二、左倾错误的膨胀到瓦解

1971年9月8日,林彪下达了发动武装政变的手令,企图杀害毛泽东。阴谋败露后,林彪、叶群、林立果于9月13日乘飞机外逃叛国,摔死在蒙古温都尔汗。1973年8月,中共十大提前一年召开。由于准备仓促和国内政治气候依然不正常,党的十大虽然揭露并批判了林彪反革命集团的罪行,但仍然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进一步发展了左的错误。

1976年,朱德、周恩来、毛泽东先后去世,全国亿万人民沉浸在悲痛之中。但江青一伙反革命集团却迫不及待地加紧篡党夺权的阴谋活动。以毛泽东遗嘱为令牌,在上海准备武器弹药密谋造反夺权。最终,以华国锋、叶剑英为核心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执行党和人民的意志,采取断然措施,于10月6日果断地逮捕了江青、张春桥、姚文元、王洪文。至此,“文化大革命”十年内乱至此结束。1977年8月,面对粉碎四人帮之后百废待兴的局面,中共十一大提前召开。这次大会,在揭批四人帮,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奋斗目标等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但是,大会领导依然坚持“两个凡是”的错误的指导方略,十一大并没有完成拨乱反正的任务,致使左倾错误又发展了一段时间。

1978年12月召开了第十一届中央委员第三次全体会议,这次会议具有伟大的历史转折意义,它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使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重新开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探索和发展。这次大会重新确定了中国共产党正确的思想路线: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正确地分析了历史,决议对建国以来党的重大历史问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毛泽东的功过是非和毛泽东思想基本内容与指导意义作了总结和评价。这次会议巩固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形成的发展方略,同时对以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为一大批知识分子、领导干部恢复了职位与名声,对国家的长远发展与社会安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43

三、十二大召开的历史背景及理论创新:

自从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艰苦努力,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指导思想上完成了拨乱反正的艰巨任务,并且在各条战线的实际工作中取得了拨乱反正的重大胜利,实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为了总结过去6年的历史性胜利,进一步肃清十年内乱所遗留的消极后果,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确定继续前进的正确道路、战略步骤和方针政策,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5 3 《中共九大一绝:执政党以地下党方式举行大会》,凤凰网,

http://news.ifeng.com/history/phtv/tfzg/detail_2009_11/27/330501_0.shtml

4《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中央全会重要文件选编(上)》,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北京: 中央文献出版社,1997,第28页

5 《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新华网,

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3-01/20/content_696962.htm

十二大报告的语言具有不同于以往的特点:一是以拨乱反正和现代化建设为语词主线,不同于九大、十大报告充满革命与阶级斗争的语言,也不同于十一大报告在继续革命与经济建设上摇摆的过渡性语言;二是文风简约朴实,具有深入浅出、夹叙夹议的风格;三是去陈言而新意迭见,没有絮絮叨叨的老话,也没有发号施令的空话,而是以精炼的字数概括出内容丰富而充满创见的新话。6

在我看来,这次政治报告创新有以下几点:

一,解放思想,给人以希望。在粉碎四人帮之后,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空前加高,但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中要求解放思想之后,人民的对社会主义信仰危机也加大了,但是在报告中出现了一些这样的字眼“当我们回顾过去六年的战斗历程的时候,很自然地会想起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期间发生过的两次历史性转变,一次是由北伐战争的失败到土地革命战争的兴起,一次是由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到抗日战争的兴起。在那两次转变中,当党和人民的力量遭到惨重损失,革命陷于危机的时候,国内外敌人都曾认定我们必将彻底失败,我们自己队伍里也曾有不少人动摇悲观。但是,党并没有被巨大的困难所压倒。在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一大批杰出人物领导下,党以超乎寻常的革命胆略和革命毅力,顽强地继续战斗,独创性地寻求适合中国特点的革命道路,终于扭转危险的形势,使革命事业获得新生,开创了胜利发展的新局面。”7这些话无疑对人民群众具有广泛的安抚作用,能给人以希望,让人民大众知道,困难是暂时的,我们一定会走出泥淖的。

二,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执政理念。报告中还明确提出了“从当前实际出发,大力推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继续建设社会主义民主及法制”,这与中共八大当时提出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明需要”,这体现出,共产党已经不仅仅满足于让人民提高生活水平就好了,而且还要促进人民精神层次的需要,实现了由过去的单一角度(仅仅是经济或是政治角度)到多个角度(政治、经济相结合)的转变。这也是第一次明确提出要构建精神文明建设。

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报告中提出了交通领域与能源领域的问题,并指出,必须加强能源开发,大力节约能源消耗,同时大力加强交通运输和邮电通讯的建设。这样的能源政策即实现了“开源”,也实现了“节流”,对现在的能源政策也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而且,这样科学化的政策也为后期“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起了重要作用。同时报告里还提出了“,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这说明当时国家领导已经注意到了人口的无限制扩张对教育、资源、经济发展的压力。

四,尊重客观规律,促进决策科学化。首先,针对经济发展方面,提出“正确贯彻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原则”;针对所有制的问题,提出了“关于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经济形式的问题”。这些决策都是最终当时国情的基础上做出的科学决策,计划经济受地域、政策影响较大,不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是符合市场价值规律的。而且,在当时的社会,由于人口膨胀,大量农村城镇出现了大量的闲散劳动力,而国有企业却无法完全消化这些劳动力,所以开放一些市场领域,对缓和社会矛盾,实现国名经济的发展是有很大促进作用的。

如同邓小平在十二大开幕词中所说这次大会将是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以来的一次最重要的大会,十二大报告也是党代会史上自七大报告以来最重要的党代会报告。正如七大报告是指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总纲领,十二大报告是指导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纲领性文献。十二大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经济建设的战略目标、 战略重点、 战略布置和几个重要原则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6 《回归与超越:中共十二大报告的理论创新》,耿化敏,《党史研究与教学》,2008年第4期,第30页 7 《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8《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页 8

的发展踏上了新的征程。从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邓小平紧密结合在了一起。大会通过的新党章,清除了“十一大”党章中“左”的错误,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七大和八大党章的优点。正如邓小平所评价的,“十二大的作用与我们党的七大一样。七大把革命引向胜利,十

10二大将把建设引向胜利”。 9

四,小结

在我看来,九大与十二大就像两个极端。

九大忽视人民群众具体需要(提高生活水平,维护社会安定),忽视经济发展规律,对当时国内外情形估计的过于严重,是一小撮权力欲极强的不安定分子上演的夺权战争,毛泽东本人也对情况估计不足,调查不够详细,类似报告中“提到的对党内分子不应只留下一种声音,要留下反对声音”、“不得刑讯逼供”等提议都被束之高阁,会议的参加者,具体的政策的这行者由于都是造反派头头,他们就是靠暴力夺权上台的,他们不会完完全全的服从于中央政策的正确领导,政策执行方面像极了宋朝时的王安石变法,即使政策再有用,在别有用心的执行者修改下也会变得面目全非,但是两者不同之处在于,王安石变法确实有作用,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九大的政治报告中充斥的全是阶级斗争,并将文化大革命这种反潮流的运动合法化,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并造成中国经济水平在之后的十年中不仅毫无发展,更加大了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历史差距。所以,在“左”倾思潮和个人崇拜气氛的笼罩下,所提出的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虽然,十二大报告中也有一些问题,比如“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核心的精神文明”引起了社会上的激烈争论导致这一说法被迫放弃不用;又比如,虽然市场经济的地位得到承认,但是当时计划经济还是占有主导地位,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被严格限制在一定范围内。但是,受当时历史的局限性,以及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我觉得这些也都不再是问题了。十二大的召开,对粉碎四人帮之后取得的历史性胜利进行了总结,肃清了“十年动乱”所造成的消极后果,并对日后开创社会主义现代会建设的新局面提出了新的政策,方针与步骤,第一次明确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提出要促进精神文明事业的发展。在经济建设方面提出重点仍是促进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且要总重市场规律与价值规律,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在所有制上,也明确提出要坚持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形式,还要进一步坚持自力更生和扩大对外经济技术交流。所有这些都安定了群众思想,同时积极面对问题,寻找创新思路,也使得共产党的执政水平再次得到升华。

9 《历次党代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历程》,《兰州学刊》,2008年第五期,第61页

10 《中共历次代表大会中心议题确立的前前后后(下)》,卢文华,《党史纵览》,2008年01期,第35页

相关热词搜索:变迁 历史 历史的变迁作文 上海的历史变迁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