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武商的投资逻辑

发布时间:2019-08-2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对于零售股,我之前曾设定过一个关注点,就是想等到关店潮出现的时候再看,因为当你不能肯定整体需求会向上的时候,只有寄托于供给的下降速度,这点和其他行业不同,因为零售业的去产能速度比较快,也比较容易有集中的进出效应,但目前零售业还难言进入了去产能阶段。
  考虑到这个行业集中度还不算高,仍旧存在很多效率不高的经营体,那么对于拥有绝对优势的巨头来说,如果能有被错杀的机会,或许不需要等到整个行业的景气提升亦可提早关注,当然这就需要我们对估值以及业态和竞争力有更充分的把握才行,需要精选个股。
  将整个行业的上市公司拿来比较时可以发现,市场将其划分为三个估值阵营,如果我们理解了市场背后的逻辑的话,就比较容易注意到鄂武商(000501.SZ)了。
  电商的颠覆力度没那么大
  很多人不看好零售业,除了一些成本竞争等各个企业都要面对的(大家都要面对的问题往往就不是问题),主要就是电商的冲击,而这点对鄂武商贡献主要利润来源的部分业态影响或许没有那么大,毕竟休闲娱乐餐饮是电商所不能替代的,由此带来顺带的消费就是摩尔城及其他综合体的优势所在,而如果其他商业形式在不景气中萎缩,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好的业态可以得到更多的人流。
  电商是否能颠覆零售旧模式?首先得判断新模式目前是否真具有颠覆力量,如果新模式已走向传统,连自己都要费力去寻找生存和经营控制点的时候,再指望它来颠覆别人其实是比较难的,这种情况下更应该出现的是补充融合而非替代与颠覆。
  其次,如何判断颠覆性呢?我觉得主要看其对旧模式的杀伤速度以及其自身是否有足够的经济效益。比方说汽车业在颠覆马车业的过程中,汽车业是有过全行业奇迹的,大部分参与者都能迅速崛起,即便是经营不当、成本控制不力的企业在旧模式被终结前都可以有个较轻松的发展期。爆发迅速、个体奇迹不断、以不可阻挡之力快速终结旧模式的,我们才能说它是具有颠覆力量的新模式。在手机颠覆呼机的过程中,也是众多小手机企业最滋润的时期。而目前,在电商已发展十年的情况下,九成卖家仍不能形成经营利润,生态链各环节不能与平台同步前进,你指望它再有颠覆性力量实在很难具有说服力。
  反过来看零售旧模式。实体零售的经营品类并非是一个固定的标靶,它完全可以通过调整品类等方式来完成应对,像万达计划减少服装类增加生活服务类、最近银泰又搞都市农场等特色体验,都体现了实体零售经营风格的易调整特点。零售的品类转型和其他行业不同,不需要付出很多代价,除了地理位置不好转移外,其他一切都可以转变,综合体类型的更可以有多方向结合点。
  零售业是最早放开竞争的领域,品类和风格的动态调整本来就是常态。电商只能冲击个别品类,实体店的形式作为社会的必然是不可能动摇的。未来电商和实体店应该是个分工、补充、配合协调以及共同提效的互动格局,像O2O业务就是一个很好的结合模式。并且,现在市场热衷的文化娱乐产业,其实也都需要有实体店作为载体来实现,更多更好的影院、玩具店、创意店、文化中心都是要与实体零售结合的。也就是说当前市场热衷的很多方向其实都可以是综合体类终端的新增长点。所以我们不光要看到新旧间的冲击,也要看到两者结合下所带来的新增长点和积极作用。
  跨省扩张未必可取
  在目前高租金和业态转型的情况下,我们应尽可能选择有大比例自有物业,且处于当地不可替代的顶级商圈和消费者高认知与区域最强竞争力的综合体,以及近两年存量业务增速明显好过同行的公司,如此一来,鄂武商很自然就进入视线。
  虽然综合体业态未来供应计划较多,但考虑到其他业态及租赁店的收缩,以及新增供应的后发劣势和过热供应仅在局部城市不会像其他行业有跨区域冲击问题,我们也不必过分担忧。武汉广场附近未来两年将新增恒隆和万象城,有人担心会产生类似广州太古汇对广州友谊这样的定位覆盖与冲击,但太古汇和友谊不在同一区位,友谊业态也较落后,而武汉广场却可以提升、稳固商圈,产生集聚效应,毕竟由于物理限制,其他要素都可随需要调整,惟独地理位置是无法改变的命门。加上中国零售习惯与美国有很大不同,商圈发展的重要性是排第一位的。且鄂武商有先发优势,多店的层次集群且已囊括绝大部分高中档品牌,不存在定位颠覆。况且以目前股价进入的投资者有比实业对手更低的安全投入,只要股价低到能覆盖不确定,那不确定因素也就没有多少可怕的。
  从实业角度看,新开发一个实体按投入算大致可做到1倍PS,成熟后比较理想的经营效果也最多达到0.5倍PS,期间还要面对较长时间的孵化导入期和经营上的不确定,并且新开发区域的位置一般比不上现存门店,所以从情理上来说不如直接在二级市场收购划算。只是由于国内好的百货大多为国营,都是地方金蛋,当地政府不愿意失去控制权,而中国的零售由于品牌的区块代理等原因还不到以全链优势为主要竞争力的环境,这使得中国百货业更多以地理位置和日常经营为主要的竞争点,很大部分取决于与政府关系和支持力度,也导致收购方一般不愿意违背政府意愿强行并购而丧失该地的政府关系,这也是我不关注跨省域扩张百货的原因。
  至于万达的成功,虽然与其经营模式有关,但良好的地方政府关系也是很重要的因素。
  所以,如果没有迹象显示国有股权的机制会有明显改变,我们就很难期望实业扩张行为受资本市场价格影响从直投改为并购,那么两套标准的并行恐怕还会持续较长时间。既如此,我们对业态、商圈和管理有可能被边缘化的企业,即便股价再低也要回避,因为其低价或许是警示信号而非机遇。
  扩张成长方面,过去市场对租赁扩张更偏爱些,认为速效快、资金沉淀少、转身容易,但优劣相随,近期表现不如意的公司也主要集中在这些群体。而自建模式对综合体类业态则更适合些,因为商业地产的门槛非常高,最好是先做商业规划再招商然后以此展开建设,这些自然在一个体系内完成比较好,而解决资金沉淀的方式可以通过出售相关住宅写字楼的形式完成,这样可以享其利而不受其害,特别是配套写字楼的方式,我觉得更好,一来可以保证非假期的餐饮客流;二来可以缓解假期的停车高峰,像鄂武商的武汉广场过去就是如此形式,只可惜公司未来好像没有这样配套开发的打算,只愿做纯商业部分,当然这样可以减少一些非商业类风险,但在资金效率上就会打些折扣。

相关热词搜索:逻辑 投资 鄂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