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中药材产业发展情况

发布时间:2019-08-30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 近年来,张掖市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和全省设施中医药大健康产业行动计划的重大机遇,立足生态环境优良、气候条件适宜、药材资源丰富的有利条件,充分发挥中药材生产“投入少、收益高、能节水、易调茬”的优势,中药材产业发展前景良好,已成为祁连山浅山区贫困人口脱贫致富的富民产业。
  关键词 张掖市 中药材 发展情况
  一、发展优势
  (一)气候条件相对适宜
  张掖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段,境内海拔1200~5555米,属于温带干旱气候类型。张掖市全年平均气温6.7℃,全年无霜期120~179天;年平均降水量130mm,年平均日照时数3000小时左右,太阳总辐射量为148.42千卡/cm2。全南北之间较大的海拔落差及雪山草地、绿洲湿地、荒漠戈壁等生态资源的梯度分布,为各类药材生长提供了不同的生态空间。同时,市内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大气透明度好的特点也为周年生产多种优质中药材提供了优良的光热资源条件。
  (二)生态区位优势明显
  张掖是坐落在祁连山和黑河湿地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城市,境内有大小河流26条,年径流量24.8亿立方米,地下水资源1.75亿立方米,黑河一出山口便浇灌着万顷良田,配套的排灌体系,洁净的水源、清新的空气、良好的生态,为发展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
  (三)产业发展基础良好
  《甘肃道地大宗中药材优势区域布局目录》把民乐县列为全省唯一的板蓝根优势种植区域,张掖市所产的板蓝根经甘肃省药品检验所鉴定,浸出物含量达40.4%,根条粗壮均匀、条长口白、粉性足、无污染,倍受广大药商青睐。在板蓝根、黄芪、甘草、孜然等主栽中药材产区种植技术成熟、经验丰富,自然条件优越,已形成了适宜本地的板蓝根、黄芪、甘草等中药材种子质量标准和栽培技术规程。同时,中药材产业链条逐步延伸,产品加工初具规模,标准化生产水平逐步提升,产品知名度、市场影响力逐步扩大,中药材生产已成为带动主产区群众脱贫致富、培植地方财源、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
  二、发展现状
  (一)产业布局不断优化
  近年来,全市中药材产业发展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订单种植为主要措施,引进国内外中药材加工流通企业,通过土地租赁、股份合作等多种方式,按照“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大力发展中药材标准化生产。逐步形成了民乐县一、二、三类生态地区,高台县骆驼城乡、罗城乡、黑泉乡、南华镇,甘州区碱滩镇、石岗墩滩,山丹县东乐乡,肃南县明花乡,临泽县板桥镇、平川镇、鸭暖乡、蓼泉乡为主的15万亩板蓝根、8万亩黄芪、3万亩甘草生产基地。2016年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39.77万亩,其中,甘州区3.1万亩,临泽县1.05万亩,高台县3.04万亩,山丹县2.07万亩,民乐县30万亩,肃南县0.5万亩,中药材总产12万吨,总产值13.8亿元,平均亩纯收入达2000元以上。中药材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区域特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标准化水平不断提升
  按照建基地、稳面积、定标准、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市县两级农业部门立足生产实际,紧盯市场需求,加大试验示范力度,先后引进推广移动喷灌、机械化挖掘、工厂化育苗等中药材种植新技术、新成果21项,引进和推广四倍体板蓝根、小叶板蓝根等中药材新品种10多个,全市建成中药材千亩示范点11个,建成中药材种苗繁育基地27800亩,中药材种植种类达到70个。同时,组织有条件的中药材生产加工企业做好中药材基地及产品认证工作,全市认定无公害中药材生产基地10.5万亩,宏泰药业、本草源农业科技开发公司、华瑞农业取得中药材GMP认证,祁民药业取得GSP认证,诚泰药业4000亩板蓝根取得扬子江药业集团GAP认证,中药材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建设步伐趋于稳健。2009年张掖市民乐县被列为全省中药材种植主产县和全省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示范县,并被授予了“中国板蓝根之乡”的称号。
  (三)药材加工业发展迅速
  市县两级始终坚持把引进龙头企业、提升加工能力、开发衍生产品和延伸产业链条作为培育壮大中药材产业的突破口,连续多年出台一号文件,扶持发展中药材加工业。先后建成永正药业、华瑞农业科技公司、神威药业民乐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宏泰药业等12家大型中药材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近5万吨;林河果汁纳他霉素生产、宏泰药业中药材颗粒加工等精深加工项目积极推进。组织成立了民乐县中药材行业协会,加强中药材种植的指导和管理,扶持成立中药材生产、加工、销售等各类合作经济组织714家,通过在企业、合作社和农户直接建立高效的组织形式和利益联结机制,有效地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
  三、发展制约因素
  (一)区域分布不均,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
  虽然张掖市中药材种植品种多,但达到千亩以上规模的只有板蓝根、黄芪、甘草、孜然等几种,且在区域布局上主要以民乐县为主。加之在中药材生产中普遍存在种源混杂、良种选育工作滞后、栽培技术和模式落后、农业新技术推广应用率不高、技术力量不足等问题,直接影响到药材种植的效益和张掖市道地中药材优势的发挥,导致中药材标准化生产技术普及率低。
  (二)龙头带动不强,农户抗风险的能力弱
  目前,张掖市专门从事中药材产品初加工、分级包装、贮藏企业数量相对少,中药材加工大型龙头企业规模小,加工能力相对不足,产品缺乏深度开发,附加值不高,统货出售占据比重较大,受中药材贮藏量少且期限短、市场变化快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和农户的利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三)产销联系不紧,优质资源难以有效配置
  由于信息服务网络不健全,缺乏稳定的销售渠道,大多数药农参与市场的程度不高、信息不灵、应变能力弱,常根据市场现价或主观判断确定種植品种,遇到市场出现不稳定时,容易形成“一缺就上,一上就多,一多就下,一下就缺”的怪圈,造成了市场交易双方的利益失衡,影响了技术、资金、自然资源等优质资源的合理规划和配置效率。

相关热词搜索:张掖市 中药材 产业发展 情况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