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的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1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小说的历史篇一:真实的历史比小说更精彩

真实的历史比小说更精彩

书评人 王奇生(北大历史系教授)

在台湾,王鼎钧是家喻户晓的散文大师。而大陆读者则知之甚少。2008年我去台湾访学,“中央研究院”一位朋友推荐我看王鼎钧的回忆录《关山夺路》和齐邦媛的回忆录《巨流河》。我将两书的繁体版一并购回,一并读完。也许是自己专业的偏好,我更喜欢《关山夺路》。2010年,见北京三联书店出版了齐邦媛的《巨流河》,却不见出王鼎钧的书,心中有些“不平”。一次和三联的编辑饶淑荣闲聊,便“质问”他们社何以“重齐轻王”?饶是一位有心人,很快与远在美国的王鼎钧先生取得联系,并获得简体版版权。最近终于看到三联书店将王鼎钧回忆录四部曲一并推出,自己也有一点小小自得。

获历史认可是最大愿望

他希望自己的回忆录获得高级的历史认可

作为一位历史研究者,我向来对文学家写的回忆录怀有职业性的警惕,之前读过《往事并不如烟》和《大江大海》一类名家名作,感觉其文学趣味大于史学的价值。王鼎钧的回忆录,则与之不同。前不久,《南方都市报》记者采访王鼎钧先生,有意请其比较历史学家黄仁宇的回忆录《黄河青山》与文学家齐邦媛的回忆录《巨流河》。王先生委婉地说:《黄河青山》似乎没有文学抱负,《巨流河》似乎没有史学抱负。我是大体同意王先生的这一看法的。我对访谈中王先生的另两句话,印象极为深刻。一是他把作品分成三级:初级是职业认可,中级是社会认可,高级是历史认可,“我在20世纪写成的文章,要想列入21世纪的书单,必须升高到历史认可。”另外一句是:“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出版这四卷回忆录,以前的写作可视为跳高、跳远前的暖身,以后的写作是海浪扑向沙滩的回波。”

作家晚年写回忆录,一般将其作为自己的“最后一本书”,而王鼎钧则是将回忆录作为自己写作的“最大愿望”、最高抱负。正因为此,他从1992年开始,历时17年才陆续出齐他的回忆录四部曲,而写作的时间还要更长。尤其是第三卷《关山夺路》写国共内战时期,前后只有三年,而他自称从捜集资料、消化数据、调整心态,到最后完成,前后花了十年时间,以至于他感慨《关山夺路》这本书,“是我生活史上的关山夺路,也是我创作史上的关山夺路”。一个作家如此郑重其事地写回忆录,在世界文学史上也不多见吧。

借着自己写出当年的能见度

他不仅写了自己一生平凡与不凡的经历,同时也描述了中国百姓的颠沛流离

王鼎钧强调他写的不是“自传”而是回忆录。“自传”侧重写自己,“而我写回忆录不是写我自己,我是借着自己写出当年的能见度。”他的目的是要反映时代风云,记录时代变迁。所以,他在书中不仅写了自己一生平凡与不凡的经历,同时也描述了一个时代的大历史,描述了几十年间中国政治的沧桑巨变,中国百姓的颠沛流离。写“自传”与回忆录的人,多为“大人物”。而“大人物”写回忆录,多写自己成名成功的伟绩。而王鼎钧的回忆录则不同。四卷回忆录,第一卷《昨天的云》写青少年时代在山东家乡的生活,第二卷《怒目少年》

写抗战时期在大后方的中学生活,第三卷《关山夺路》写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内战,第四卷《文学江湖》写1949年至1979年间在台湾的生活。

也就是说,王鼎钧用了四分之三的篇幅来写青少年时期(24岁以前)在中国大陆的生活和见闻,而他1949年到台湾之后的30年(24-54岁),是他走上文学之路,并成长为散文大家的最得意的壮年,本应浓墨重彩地写,而他却只用了一卷的篇幅来“轻描淡写”。他强调自己写的是一位“小人物”的回忆录。他更多地写世事的沧桑,而不是个人的名利得失。他试图呈现一个小人物在动荡剧变的历史年代难以自主的命运。他以其职业性的敏锐观察,将乱世的各种人情世态与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描写,并以具体的情境事例,将自己数十年累积的阅历感悟,一一述出,平心静气,边叙边议,不见煽情,不见呐喊,却触及灵魂。

细节呈现如临其境

此类的细节场景,非亲身经历者很难想象出来

书中的许多细节呈现,让人如临其境。抗战中后期,日军在沦陷区边缘设置长长的封锁线,严格检查过往行人。沦陷区青年试图超过封锁线到大后方去。检查哨所的伪军,很容易识破那些企图蒙混过关的青年学生。一位女学生眼见前面很多学生因编谎话而受阻,情急生智,在伪军上校耳旁悄悄说了一句:“我们是到阜阳升学的学生”。没想到伪军上校听了这句实话,很是爽快:你早说这句话,不早就过河了吗!王鼎钧的观察是,伪军上校这样做,为的是证明他也是中国人,表明他是身在曹营心在汉。

书中还描述了这样的“故事”:国共内战时期,有一段时间在部分地区形成拉锯战。在拉锯的地区,一个村子有两个村长,一个村长应付国军,一个村长接待共军;一个小学有两套教材,国军来了用这一套,共军来了用那一套;一个乡公所备有两幅照片,一张蒋先生,一张毛先生,国军来了挂蒋像,共军来了挂毛像,有时拉锯太快、太频,乡长只好做一个相框,正反两面,一面蒋,一面毛,随时可以翻过来。

诸如此类的细节场景,十分鲜活地再现出那个时代的风貌,一般档案文献与官方正史中很难见到,非亲身经历者很难想象出来。正所谓真实的历史比小说更精彩。

回忆录多种多样,大人物的回忆录难以见小,小人物的回忆录难以见大;史学家的回忆录常常重实不重文,而文学家的回忆录又常常重文而不重实。王鼎钧先生的回忆录大体兼得其长而避其短。

小说的历史篇二:小说推荐_历史类

历史类:

新宋 9分 作者:阿越 缓缓拉开厚重的历史长卷,一一呈现恍然若生的人物,展现恢宏大气的穿越历史和十字路口中的彷徨与无奈。唯有《新宋》沉凝厚重的笔调,能为读者娓娓道来。

北唐 7分 作者:蚕室废人与《新宋》相似的制度文,不同点在于作者选择用弯刀和强弩来推行他心中完美的制度,而所有的读者,都是在追随这场实则枯燥无比的社会实验。全书厚重有余,灵动稍显不足。

二gui子han奸李富贵 9分 作者:无语中这是神书!掩卷长叹,对主角只有一个“服”字。

顺明5分 作者:特别白这是一本值得推荐的作品,因为它直观展示了原本平实朴素的文字在注水之后,居然能肿胀到如此难以置信的程度。

战国福星大事记6分 作者:冬天里的熊日本战国穿越小说中的佼佼者。故事的吸引力和作者的笔法都像倒吃甘蔗——甜的在后头。

大汉帝国风云录6分 作者:猛子 猛子的作品一贯以大气布局和朴实文风见长,而人物形象塑造和情味的把握为其至短。本书同样延续了上述鲜明特se。

大争之世6分作者:月关这是月关自曝其短的作品。书名气派甚大,最终出彩的却依然是闺中画眉诸事。仿佛憋足了劲想写关西大汉持铜琵琶、铁棹板;不料却迎来二八佳丽的红牙拍板、香风小扇。

回到明朝当王爷 8分 作者:月关文字流畅圆润,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鲜活生动,颇有《鹿鼎记》的神韵。但是月关在构思时喜好恢宏结构,而在实际落笔时却只擅长小场景、小细节的毛病也暴露无遗。

朔风飞扬8分 作者:阿弩盛唐的边塞诗风骨遒劲、豪放而悲壮。本书承接了边塞诗的艺术特点,充溢着阳刚雄浑之美,是真正的男儿豪情之作。

请叫我威廉三世 4分 作者:天空之承毫无政治头脑和经济学常识的战争狂人,以极度YY的方式统治了全世界。

隋末逐鹿记4分 作者:梧桐疏影 作者竭力想营造出具有鲜明个人风格和巨大压迫感的主角,但笔力略显单薄、有画虎不成之嫌。情节倒是可以一kan。

品花时录2分 作者:英年早肥游走在抄袭和借鉴之间的作品,作者一路走好!

随波逐流之一代军师8分 作者:随波逐流 文笔细腻、颇具古风雅韵;情节设置多有独具匠心处;主角清高淡泊的性格也很有特色。但或许因为太过注重清丽的风格,导致读者阅读时总有股隔离感,很难真正获得代入的愉悦。

北美1776

小说的历史

5分 作者:黄初读者kan书,往往喜好的是力挽狂澜的使命感、立不世功业的成就感、令万众仰望的光荣感和本我意愿实现的满足感。这本书完全没有,充斥的只有为蝇头小利而奔忙的苟且。

江山美se 7分 作者:墨武文字水准上佳、情节扣人心弦,背景设定更是宏大,勘称佳作;只是后期略显拖沓,陷入能放不能收的局面,未免白璧微瑕。

普天之下5分 作者:肖申克117 主角身为汉人,却身处蒙古大帝国极盛的年代,周旋在草原和中亚的群狼之间。这是极受争议、其实也极具价值的题材。可惜作者最终未能延续这一设定,作品迅速地沦为寻常的中原争霸文,可惜了。

商业三国6分 作者:赤虎无论文笔、情节、立意都有其独树一帜的风采,而网络上汗牛充栋的争议和批评,不也恰恰证明了该书的成功?

战国逆风记 9分 作者:荆轲守 优美精炼的文字下,隐藏着作者横暴的心态,偏偏这隐隐浮现的戾气恰与众多读者内心深处对日本的情绪相合,于是更觉高潮迭起、激爽万分。

陆海巨宦 8分 作者:阿菩种田文里情节最精彩、情节文里最擅长种田!协调展现了政治、军事、经济等方方面面,还有那么一点不落俗套的爱情故事当作调剂,阿菩的写作功底着实深厚。

我们的二战7分作者:西斯武士 腹黑而恶趣味的双主角、偏向翻译体的文字和好莱坞电影似的幽默情节构成了一部成功小说的基础,如果作者不是那么沉迷于小圈子里的自娱自乐,想必本书会更加出se。

北洋4分作者:戒念 一部脱离政治经济基础,只为了满足作者对于远洋大舰队酷爱而敷衍出的数百万字大作。

巴伐利亚玫瑰 6分作者:FazoR豪华食材、细腻做工、独特口感——《巴伐利亚玫瑰》就像奥地利的皇室甜点般独具风味。只是,那个年代该有的钢铁和热血,似乎被作者完全无视?

新二战风云 2分作者:六角小猪巨量的平庸文字构建出一个披着俄国外衣的中国故事。偶有一些闪光点,却都是复制了几部前苏联战争小说的片段。作者未免高估了自己的写作水平,也低估了读者的阅读面。

异时空-中华再起 7分 作者:中华杨近代历史穿越文的开山扛鼎之作,其大气朴实的笔触、严谨的情节推进和恰到好处的金手指,都被后来者一次次的模仿。

复活之战斗在第三帝国 8分 作者:锋锐由于战史知识贫弱,某些情节变得格外欢乐。但不可否认,它具备网上诸多穿越第三帝国作品中少有的文笔;更是其中唯一一部具备故事性的。

回首东顾6分作者:人间五月天多年后回忆这部作品,那种厚重的历史感依旧呼之欲

出,但是故事情节太多没谱,无疑压低了整体水平。

一八九三 9分作者:Agincourt 在大时代波澜壮阔的史诗背景下,小人物偷偷拨动着历史前行的轨道。充满黑色幽默、具备独特世界观的有趣作品,非常值得一kan。

篡清 8分作者:天使ao斯卡 遭受诸多诟病的狗血文风恰恰是我喜欢的。人物不立体、但鲜明;情节未必合理、但激情;再加上宏大的背景,足以令人唏嘘感叹了。

铁血帝国9分作者:月兰之剑栩栩如生的人物群像、真实可信的种种设定、黑暗残酷的政治斗争和热血澎湃的战争场面共同构筑了波澜壮阔的大时代史诗,本书是当之无愧的经典巨著。

蚁贼9分 作者:赵子曰 书中有太多太多慷慨豪杰、悲欢离合、跌宕起伏,读之令人泪欲涌、血将沸,拍案长呼叫绝。前期行文朴实严谨稍嫌滞重;后期风格趋向激情,尚未完本,热烈期待下文。

恶汉4分作者:庚新全书不脱三国类题材的种种老套,唯一的新意在于暴龙型主角设定的奇凸。

深原—-乱世英杰传8分作者:黑色秦风 在五胡乱华这一极度混乱的历史背景下,引人入胜的故事在作者流畅而细腻的文笔铺陈下徐徐推进、清晰明了。无论背景架构、情节节奏、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具备相当的水准,是水平远远高于其名气的大作。

桓侯再生 2分 作者:知宇之乐 通过降低全体出场人物的智商,成功塑造了张飞智勇双全、无所不能的形象。

战国之上杉姐的家臣 6分作者:康布罗纳起初令人感到新奇有趣的文字在无数次重复后终究令人厌倦了,何况那些字词组成的本来只是些不着四六的恶搞和调侃。但是上杉姐的形象我很喜欢,真的。

诸夏2分 作者: 修戈文字之干瘪枯燥简直令人发指,全书没有形成任何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仅凭这两点,已经失去了好小说的基本要素。

长风 8分 作者:紫钗恨对于熟悉民国史的读者来说,本书中有太多值得会心一笑的地方,当前民国背景第一的网络作品,当之无愧。

卑鄙在汉末4分 作者:神圣智狼热闹而搞笑的消遣作品,除此绝不承载任何社会意义人生意义,认真读你就输了。

黄沙百战穿金甲 6分 作者:小桥老树 在穿越五代的小说中,本书质量尚可。小说架构完整,情节的设计也中规中矩。可是病句破句不计其数,作者的文字水准着实有待提高。

1851之远东风云 6分 作者:纳尔逊勋爵这是一部披着合理党外衣的投xiang主义作品。我不喜欢kan胸无大志的小混混穿越回man清抱列强的大腿,哪怕这个混混的手段再高明。

1911新中华6分 作者:天使ao斯ka 严格来说,本书既无人物塑造,也无故事架构,其实质是无数热血桥段拼凑而成的ji合,热血洒得太多,就成了gou血。

真髓 10分作者:魔力的真髓人物形象之丰满、故事情节之引人入胜、文笔之精雕细琢在网络小说中堪称罕见,是三国背景历史小说当之无愧的第一!

一统三国8分 作者:司马风格独特、别具古韵的文字和张弛有度、高chao迭起的情节再加上英雄主义的澎湃激情,使本书成为三国穿越小说中的奇葩。

明8分 作者:酒徒 酒徒的作品无论情节、文笔都勘称一流。但其中总是带着太多殉道者的自我陶醉、太多的说教意味和太多喋喋不休的灌输。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7分 作者:司雨客 那些关于老去英雄的pian段蕴涵着作者的感情在内,由此显得烁烁生辉。而真正的主角和主线故事反倒苍白无力。

大话hong楼梦7分 作者:张德坤作者的文笔洗练而充满跃动的美感,张力十足!而并行世界的设定显然也是下了功夫的。可惜未能善始善终,迅速烂尾。

新三国策6分 作者:晶晶亮文笔朴实细致,人物刻画真实,主角的成长历程自然。但是情节设置稍显平淡,顺水推舟者多而奇峰突起者少。

英雄的时代5分 作者:脉搏奔流文笔流畅自然但略显单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因此细致有余、浓墨重彩远远不足,后期更显苍白无力。

边戎8分 作者:阿菩作者如厨师掌勺做了条鱼:头极俗而尾极烂,却有着肉厚味浓,堪称佳肴美馔的中段。

神洲狂澜7分 作者:圣者晨雷 印象中第一本真正有严谨创作态度和良好写作手法的纯架空争霸文;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整体背景设定都颇具特se。

大风歌9分 作者:张旭阳本书是真正古意盎然、极具历史沧桑感的武侠小说,文字朴实苍劲,情节大气雄浑,作者扎实的历史功底更令人叹服。可惜作者号称停笔一年后,转眼快十年过去了,那壮丽的史诗依旧只有一个开篇。而我却从青年期待到了中年......

我是阿斗,我不用人扶7分 作者:司雨客 那些关于老去英雄的片段蕴涵着作者的感情在内,由此显得烁烁生辉。而真正的主角和主线故事反倒苍白无力。

大话红楼梦7分 作者:张德坤作者的文笔洗练而充满跃动的美感,张力十足!而并行世界的设定显然也是下了功夫的。可惜未能善始善终,迅速烂尾。

新三国策6分 作者:晶晶亮文笔朴实细致,人物刻画真实,主角的成长历程自然。但是情节设置稍显平淡,顺水推舟者多而奇峰突起者少。

英雄的时代5分 作者:脉搏奔流文笔流畅自然但略显单薄,故事情节和人物塑造因此细致有余、浓墨重彩远远不足,后期更显苍白无力。

边戎8分 作者:阿菩作者如厨师掌勺做了条鱼:头极俗而尾极烂,却有着肉厚味浓,堪称佳肴美馔的中段。

神洲狂澜7分 作者:圣者晨雷 印象中第一本真正有严谨创作态度和良好写作手法的纯架空争霸文;几个主要人物的形象塑造和整体背景设定都颇具特色

大宋金手指6分 作者:圣者晨雷文字与架构均无可挑剔,但是情节设定太过波澜不惊,自始至终主角都没有面临过真正的威胁,甚至最大的敌手成吉思汗恍如孩童般被随意拿捏;爽则爽矣,却未免少了起伏跌宕的韵味。

窃明10分 作者:灰熊猫以现实主义的冷静笔触,描绘出英雄主义的豪迈故事,宣泄着民族主义的奔放情感:为什么我的眼中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的深沉!

高衙内新传 8分 作者:斩空作者对文字的把握和对节奏的掌控都堪称一流,作品的精彩程度与书名的恶俗程度恰成反比,不容错过。

清明上河图7分 作者:淡墨青衫 淡墨青衫是个奇人。几部作品水准落差之大,简直难以想象。本书堪称他的巅峰之作,情节文字都无懈可击。

三千美娇娘 8分 作者:紫钗恨打着种马旗号的优秀讽刺小说,通篇充满了对于现实社会种种黑幕的嬉笑怒骂,爆笑过后,恰足以引发掩卷叹息。

以**的名义 6分 作者:管杀不管填我熟悉的该时期法国名人只有拿破仑而已,作者开篇就把拿破仑给做了……

我的二战6分 作者:奶猫 这本书本应在二战穿越类小说中占据重要地位,可惜作者有出色的文笔,也有相当的二战史功底,唯独没有严肃和坚持的创作态度。

光绪中华 5分 作者:妖熊 作者对于堪称中国历史上最腐朽的满清王朝倾注了心血,写就一部在水准以上的百万字巨著。可是作为读者的我,在文中每次皇帝万岁的赞颂中只收获了难以压抑的厌恶感。

汉生指南 6分 作者:白竹猪 开头颇有几分意趣,穿越主角和家庭成员之年的互动充满人情味和温馨感。进入争霸环节后迅速落入俗套,好在文笔的流畅程度不差,尚可一观。

小说的历史篇三:寻找小说中的历史

寻找小说中的历史:重构鸠摩智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

历史的奇妙之处在于,千百年之后还可以借助小说家之手,打动千万人的心。金庸正是这样一个善于借用历史的小说家。他用自己的笔勾勒了充满传奇的江湖世界,并将不同的历史背景投射到这个世界。然而,许多读者虽被这个江湖世界所惊奇,却容易忽略它背后真实的历史。若能重新从小说中去发现历史,将能够丰富我们对小说本身的认识。本文正是基于此目的,来寻找小说中的历史,并以《天龙八部》中的吐蕃番僧鸠摩智为例,来重构他所处的时代及其生平。

鸠摩智所处的时代

通常,对一个人物所处时代的了解往往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个人的很多行为,小说中的人物同样不例外。金庸先生自己说,《天龙八部》的“故事发生于北宋哲宗元祐、绍圣年间,公元1094年前后。”[1]那个时候,萧峰是30岁上下,而在30年前,发生了牵涉书中多处恩怨情仇的雁门关一役。也就是说,整部《天龙八部》的故事,大多发生在1064—1094年左右。因此,就让我们回1094年前后的中国,去看看那个时代的中国是怎么样的。 1094年的中国存在着数个政权[2],他们分别是:控制华东、岭南、关中、华北大部的大宋,这个汉人为主体的国家在宋仁宗(他便是民间故事“狸猫换太子”中的?太子爷)?统治时期(公元1022-1063年在位)拥有当时世界上最多的常备军,125.9万人,但军队数量的庞大并不代表着国防力量的强大,大宋经常遭到来自北边的大辽和西夏的入侵,为了避免战争,大宋不得不每年向大辽和西夏交纳一笔叫岁币的求和款项;控制东北、外兴安岭、库页岛、蒙古高原、华北部分地区的大辽,这个由契丹人统治的多民族国家应该是当时世界上军事实力最强大的国家,常备军约有20—30万。宁夏、陕甘青一带的西夏,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国家,1038年由党项族首领李元昊建立。吐蕃王朝在末代国王于公元846年朗达玛死后,一直处于分裂的状态,因此《天龙八部》中所称的吐蕃国早已不存在。高昌回鹘,这是维吾尔先民建立的国家,统治着现在的吐鲁番、哈密及天山一带,此地是逍遥派的所在;东喀喇汗王国,这是一个突厥人的国家,统治着新疆的西部及南疆地区。大理,位于云南、贵州、四川南部一带的小王国,从公元937年开始,由段氏统治了300多年。

1094年的中国,正处于矛盾爆发的前夜。大宋经历100多年的承平,积弊日深,一位立志改革的皇帝宋神宗在他的宰相王安石帮助下刚刚推行了一场清除积弊的改革。遗憾的是,改革失败了,这很好解释了当时的丐帮为什么会成为天下第一大帮,经济不景气导致乞讨的人急速增多。30年前的1064年,是宋仁宗去世的第二年,他的继承者宋英宗有精神病,北宋政权有了一个短暂的困难期,这解释了为什么慕容博此时制造导致雁门关惨剧的契丹侵宋谣言会被诸多中原武林人士相信。9年后的1103年,宋神宗去世,33年后,这个王朝将被来自东北的新崛起的女真人政权金国灭亡。

立国近两百年的大辽(也叫契丹),也到了它灭亡的前夜。辽道宗耶律洪基当皇帝的第八年发生了一场由皇太叔、天下兵马大元帅耶律重元父子主导的叛乱,虽然叛乱在耶律洪基义弟前任丐帮帮主萧峰的帮助下平定[3],大辽却已元气大伤。此时辽国还统治着被认为是属于汉人土地的幽云十六州(包括北京、河北北部、山西北部的狭长地带),幽云十六州是在150多年前由一个中原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人的,宋朝的汉人一直梦想收复该地,然而他们的朝廷却屡打败仗,他们不得不虚构出了一些与契丹人作战的英雄——杨家将来满足自己的幻想。契丹军人一些不好的习惯,比如打草谷——抢劫,经常让生活在宋辽边境的宋人愤怒不已,为此宋辽官方之间虽基本保持友好关系,但民间中原武林人士一直视大辽为死敌。在《天龙八部》中,当中原武林人士得知乔峰是契丹人后,纷纷要求杀掉乔峰也就不难理解了。1094年,萧峰在长白山认识的好朋友、大辽的掘墓者金国创始人女真人完颜阿骨打已经26岁,他的弟弟金太宗完颜晟将在31年后灭掉耶律洪基孙子天祚帝耶律延禧统治的大辽。

1094年的西夏皇帝夏崇宗李乾顺才11岁,政权由太后梁氏所统治,后者是好战分子,经常与宋开战。这位梁太后也让辽道宗耶律洪基很头疼,5年后,耶律洪基派人将她毒死。西夏是个小国,却是个开放的国家,西夏人既跟宋人打交道,也跟辽人打交道,还跟吐蕃人打交道,他们注意延揽人才,号称汇聚天下武学人才的一品堂能够在西夏存在是有其道理的。

注重人才的西夏甚至让一百多年后战无不胜的成吉思汗止住了脚步,他病死在对西夏的战争中。

大理国的1094年并不太平,14年前奸臣杨义贞发动叛乱,谋害了后来成为四大恶人之首的段延庆(延庆太子)的父皇段义廉,后由大臣高智升平叛,立了宗室段正明为帝,号保定帝,这一年,高智升之子高升泰废掉保定帝自立,第二年又将皇位交给保定帝之帝段正淳,13年后,段正淳避位为僧,由儿子段誉继位。大理的皇帝崇信佛教,先后有9位皇帝避位到天龙寺为僧,包括段正明、段正淳、段誉以及《射雕英雄传》中的南帝段智兴。也许佛陀保佑了这个国家,大理是最晚被灭掉的国家,即使灭国之后,大理段氏依旧在元明两朝帮助中央的朝廷统治云南等地。[4]

与大唐并存了两百多年的吐蕃,从846年倡导灭佛的末代赞普朗达玛被杀后就一直处于分裂状态。到1094年,已分裂成数个小国,星宿派所在的星宿海位于一个与宋朝关系不错的小国唃厮啰国境内,因此可以明白为什么书中丁春秋经常参与中原武林的纷争。吐蕃的再次统一将要再等上一百多年,由蒙古人来完成。长达数百年的分裂,也是吐蕃佛教再度兴盛的时期,被称为藏传佛教的后弘期。作为藏传佛教四大派最老的宁玛派在此期间形成,鸠摩智属于这一派。需要指出的是,宁玛派并无“火焰刀”这门鸠摩智习用的武功绝学,藏传佛教噶举派倒有一门秘法叫“拙火定”,也许是“火焰刀”的原型。鸠摩智号称大轮明王,却不是活佛。藏传佛教活佛转世制度的创立者二世噶玛巴活佛噶玛拔希要在110年后才出生,而一世达赖喇嘛则要297年后才出生。

高昌回鹘是一个地广人稀的国度,依附于大辽,国力较弱,这也许是为什么一个强大的武林门派——逍遥派能够自由自在的存在于天山的重要原因。值得一提的是,高昌回鹘早期信仰的是摩尼教即明教,在金庸的另一部小说《倚天屠龙记》里,明教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他们具有克里斯玛人格魅力的年轻教主张无忌复兴了该教,并起来推翻了元朝的统治。

东喀喇汗王国在《天龙八部》中并没有多少份量。1094年前后,这个原本信仰佛教的国家正在进行伊斯兰化,这股伊斯兰化的浪潮在此后的900多年从西向东席卷了新疆东部、甘肃、青海、内蒙、宁夏、陕西,将大量佛教徒变成了穆斯林,期间也伴随着残酷的宗教仇杀。

虽然1094年的中国,政治上依旧处于分裂,在宗教上却是基本统一的。除了占国土很小一部分的东喀喇汗王国正在进行伊斯兰化,中国的其他地方都处在佛教的影响之下。各国皇室都是佛教的坚定支持者。吐蕃、大理自不必说,西夏也延请来自吐蕃的僧人担任他们的帝师、国师,参与军国大事,这一制度被日后的元朝所袭用。大辽的辽道宗耶律洪基本人是虔诚的佛教徒,因此被不少信仰孔孟的儒者批评为佞佛,但耶律洪基的信仰却也帮助他极力维持辽、宋、西夏之间的和平。大宋的皇室对佛教颇有好感,特别是后族,崇信佛教者更是不在少数。因此,佛教将一个分裂的中国统一了。

鸠摩智的出场

与我们想象中的出场不一样,虽然鸠摩智在《天龙八部》的第十回《剑气碧横烟》即出现[5],但他的出场却是在第四十二回《老魔小丑 岂堪一击 胜之不武》。当时,日后号称“南慕容、北乔峰”两大武林高手慕容复和乔峰的生身父亲慕容博、萧远山刚在天下高深武学典籍的汇藏地——少林寺藏经阁外切磋完武艺。萧远山离开后,可能同是在藏经阁偷看少林武学典籍的鸠摩智因钦佩慕容博的高超武艺而主动与慕容博搭讪。鸠摩智自我介绍说,他是“吐蕃国密教僧人”。其后,为了取得慕容博信任以便向他学习武功招式,鸠摩智更是对慕容博坦承相告自己的背景:“慕容先生,小僧在吐蕃国密教宁玛派出家,因与吐蕃国黑教邪徒争斗剧烈,从上师处学得?火焰刀?之技。?火焰刀?能以内力凝聚于手掌掌缘,运气送出,威力非小。”[6]鸠摩智此处提到的黑教是吐蕃的原始宗教——苯教,在佛教传进来之前便已存在。佛教与苯教早在吐蕃王朝时期就已纷争不已,最终导致了吐蕃的解体。

让鸠摩智钦佩的慕容博是鲜卑人后裔。鲜卑人是活跃在公元3世纪——7世纪的中国北方少数民族,他们原先生活在早先由匈奴人控制的土地上,在西晋灭亡后进入中原,先后建立了十数个政权,包括前燕、代国、后燕、西燕、西秦、南凉、南燕及北魏、北周等。在鲜卑人的政权中,燕、魏、周最为强盛且有名。燕国即是慕容博先祖所创立的国家,北魏则由鲜卑族另一支拓跋氏创立(拓跋氏中最有名者是北魏孝文帝,他进行了鲜卑人汉化的改革),后者于公元395年在参合陂将燕国军队击溃,燕国旋即灭亡。燕国灭亡后,慕容氏一直图谋复国,为了掩盖自己的复国野心,慕容氏甚至将家迁往江南的姑苏城,并将自己的居所称为参合庄,纪念亡国之战。在公元10世纪,慕容家出了一个武学奇才——慕容龙城,创立了一门叫“斗转心移”的绝技,可以将敌人攻来的招术转为己用反攻对方,因此,这门绝技又以“以彼之道,还施彼身”享誉武林。遗憾的是,慕容龙城正打算起兵之时,北宋创立者赵匡胤已经黄袍加身,很快统一了中原,慕容家的野心落空了。慕容家的复国大计往往被清醒的武林人士认为是黄粱一梦——不可能实现的事情:这除了已有人捷足先登统一了中原外,另一个重要因素是鲜卑族本身已经大部汉化,慕容家失去了民族主义动员的基础。要承认的是,鲜卑族的战斗力是极强大的,公元18世纪中叶,自称祖先为鲜卑人的锡伯族由乾隆皇帝命令,从辽东经蒙古迁徙了数千人到今新疆伊犁州察布查尔县驻守边疆,这是后话。

传到慕容博时,依旧醉心于复国大计的他认为要复兴大燕,必先宋辽先开战,引得天下大乱,才有可乘之机。当得知辽国朝廷中有一位叫萧远山的大臣屡屡反对侵宋,阻挠了自己的复国大计,他便策划除去萧远山。终于有一次,慕容博从自己在辽国的亲信处获悉萧远山不日将携妻儿前往武州(今山西神池县)为岳父拜寿。他立即向中原武林泰山北斗——少林寺传递虚假消息,说辽国将派出高手南下袭击少林寺,掠夺藏经阁内武学秘籍,还授辽国兵将,以备侵宋之用。少林寺僧人得讯后,召集中原武林人士,在萧远山必经之地设伏,其中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由日后成为少林方丈的玄慈和丐帮帮主汪剑通率十九名中原武林人士把守。萧远山一家果然途径雁门关,遭到伏击,妻子被杀,萧远山伤心过度而跳崖,在落下过程中,他把尚处襁褓中的独子抛了上来。这些中原武林人士此时已发觉事态不对:这一家契丹人并不似要去少林寺掠夺武学典籍的。他们救走了他的孩子,后来这孩子继承汪剑通衣钵,成为丐帮帮主,他就是乔峰(后恢复原姓萧)。这一荒唐的战役被称为雁门关一役。慕容博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 小说 历史军事小说 历史小说推荐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