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知识点

发布时间:2017-02-09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高考历史知识点篇一:2015高考历史总体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1课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文明初期的政治:早期政治权力是一种强权;早期政权和神权的结合;社会不平等更突

出表现为政治压迫。突出标志是金属器具的使用、贫富分化的产生、文字的成熟、城的出现

和礼制的初步形成。

二、夏商的政治制度

1、约2070 建立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起源于商。

2“公天下”变为“家天下”;战争;神权和王权密切结合。

三、西周的分封制:约1046年,周武王 建立周朝,并实行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

1封于宋)

2、内容

3有惊人的稳定性和延续性。后期: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受破坏(典型例子:“楚王问鼎”),

大国兼并小国,周天子权威逐渐削弱,分封制崩溃。

三 西周的宗法制

1、西周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直接演变而来,用规定宗族内的办法,来

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核心是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3、宗法制保证了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的稳定和团结。

4、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防止争夺,

稳定统治。

四、西周礼乐制度:维护政治的安定,保证社会的和谐,有深厚的文化内涵,有久远的影响。

被看作是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春秋时期,传统政治秩序受到冲击,“礼崩乐坏” (“楚王问鼎”)。

第2课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

一、秦的统一:1、“六王毕”(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结束春秋战国以来数百年

的割据混战局面。

2、“四海一”:公元前215年蒙恬北击匈奴,设九原郡,修直道、长城;统一岭南(灵渠);

治“西南夷”(五尺道)。扩大了统一帝国的规模,推动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

3、作用及影响:形成发展,巩固国家统一,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强化皇帝的专制权威,激化矛盾,秦朝短命而亡。

二、郡县制全面推行 :

1、内容:郡(郡守)—县(县令)—乡—里—亭。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

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逐步削除地方割据势力,

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2、意义:有利于避免或削弱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维护国家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的巩

固,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三、完备的中央官制

1、确立皇权的至高无上:首创、

事)。三公九卿: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事,下设诸卿,如奉常、郎中令、卫尉、太仆、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内史、少府、中尉、将作少府);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命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2、“”制度可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但前提是君主专制,君主不接受,任何正确

的政策也不可能施行。

3、汉承秦制

四、焚书坑儒(公元前213—公元前212):焚书令、挟书律

1、目的:加强思想专制,巩固王朝统治。与秦统治者欣赏和实践法家专制思想有关。

2、影响:达到了思想专制的目的,一定程度上巩固了王朝统治。但它是文化高压,钳制了

思想,摧残了文化,开后代思想文化专制的恶例;是秦朝暴政的表现之一,是秦朝灭亡的重

要原因。

第3课 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从汉至元制度演变的特点是,中央皇权权力增强,相权权力削弱;地方权力逐渐减弱,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在中央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在

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两对矛盾,一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另一个是

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 。

二、监察体制

秦: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系统,中央政府和郡一级行政机关内都有专门负责监察的官员;汉武

帝将全国划分为13个监察区域(13州部),设州刺史监察地方,中央由御史大夫主管监察,

地位仅次于丞相;唐设御史台,明设都察院。

因专制制度本质所决定,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监察机构和官员贪脏枉法的情

形司空见惯。

三、选官制度

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

2、察举制: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推荐予以任用。时目之一,最初的标准是德行才能。魏晋南北朝时代,以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为基础

选拔官吏,“中正”所评定的品级成为授官的凭据。这种制度相对封闭,权操于上,民意无

从体现。

3、科举制:是考试选官的制度,隋唐以后成为主要选官制度。:破除了世家大族

垄断官场的情形;将“天下英雄”诱入最高权力者能够控制的范围之中;保证了专制政府行

政人员的来源,有相当文化素养的士人从政,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促成了普遍持

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消极作用: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乎儒学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八股取士,被选拔

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的人。

第4课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一、明朝

1、中央:废除丞相,废除行省(原因:丞相制度妨碍了君权集中,导致社会动荡),权分

六部,明成祖时正式设立内阁制度(原因:明太祖“人主以一人御天下,不可无辅臣”),

内阁大学士开始参与军国大事的商讨。此后,内阁的地位逐渐上升,但内阁不是行政或决策

机构,不可能制约皇权。

2、地方:设三司 ——布政司 ();都指挥司;按察司 ()

二、清朝

1、雍正帝:()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特点:简、速、密。军机

大臣是由亲信满汉官员充任,他们每天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 。军机处实际是皇帝御旨的传

达机构。另有密折制度。

2、边疆政策:清朝:尊重、笼络,大事集权、小事放权,因地制宜(P19)。设理藩院主管边疆民族事务。土尔扈特部回归说明了中华民族有很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

力。明代时开始的“改土归流”到了清代特别是雍正年间在西南地区大规模地施行,大大强

化了中央政府的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3、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积极、消极):

(1)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有利于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使皇帝

的决策具有个人独断和随意性的特点,助长了官场的因循守旧之风,导致官僚主义、贪污腐

化之风盛行,阻碍社会进步。(3)明清之际,西方许多国家先后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

建立起资产阶级的君主立宪制或民主共和制,为资本主义工业化开辟了道路,跨入生产力迅

速发展的新时代。而清朝统治者却继承明制,把君主专制制度推向高峰,中国社会的进步因

绝对专制的君主权力和日益腐败的官僚系统受到严重的阻碍,发展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

家,以致无以抗御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4、面对近代化浪潮,晚清统治者慑于内外压力,进行了一些政治制度改良,但都只是官制

改良,并未从根本上触动专制主义皇权。民国的建立结束了帝制,为中国政治的历史性进步

开辟了道路。

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1课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

一、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背景:中国逐渐衰落,面临严重社会问题;以英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呈现蓬勃发展的势头。根本原因:列强为了夺取 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直接原因:虎门销烟(1839

年)

(2)过程:第一阶段:1840年战争爆发(广州→定海→天津);第二阶段:1841年战争国强占了 香港岛)

(3)结果: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割香港岛;(破坏土主权完整)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协定

关税(破坏了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南京条约》附件:攫取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

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等特权。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

(4)影响:社会性质:中国中华民族与外国资本主义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矛盾。革命任务:反侵略反封建。

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年广州→1858年天津→1860年北京(火烧

(1)原因:列强为了扩大侵略权益

(2)结果:《天津条约》、《北京条约》(割土150多万平方公里。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3、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1)原因:日本向帝国主义过渡(导火线:东学党起义)

(2)结果:失败,原因是清政府的腐败,李鸿章避战求和的政策

《马关条约》(1895 开放:日本在中

国开设工厂(列强开始资本输出)

尾声:三国干涉还辽;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

(3)影响: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表现帝国主义阶段的侵略特征:土和资本输出。

4、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年)

(1)原因: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帝斗争高涨。导火线:

(2)结果:《辛丑条约》:赔款:4.5亿两白银(本息9.8亿两);设立“”(破坏主

权);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毁炮台,准许外国驻兵;惩办与列强作对的官吏;改

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3)影响:中国,清政府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

具。

5、列强入侵影响:由原本主权独立的国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1)人权:无视中国人民基本生存权;毁坏中华文明遗产。(2)政治:破坏领土、领海、司法

等主权完整。(3)经济:掠夺财富;倾销商品、掠夺原料;通过政治借款、勒索赔款、设厂

筑路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二、瓜分危机

1、背景:《马关条约》的刺激;19世纪末,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侵略。

2、表现:瓜分狂潮——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美国“门户开放”政策列强暂时

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第2课 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一、鸦片战争中:1841广州三元里人民抗英,

二、左宗棠收复新疆

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出现边疆新危机

2、经过:1875—1878左宗棠军事收复,消灭阿古柏,除伊犁外新疆重回祖国怀抱,英、俄

侵略新疆的阴谋破产。

曾纪泽外交谈判中据理力争,中国收回伊犁但被割占了西部7万平方公里领土。1884年在

新疆设行省。

三、甲午中日战争中

1、黄海海战:丁汝昌、邓世昌、林永升、叶祖王圭

2、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邱逢甲、徐骧义军和刘永福黑旗军

四、义和团运动

1、背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2、经过:旗号:“→建立联军司令部。

结果:遭中外共同镇压而亡,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性质:反帝爱国运动。

五、中国军民抗御外敌,坚决维护国家主权,捍卫民族尊严,是列强未能把中国变为殖民地的主要原因。

第3课 伟大的抗日战争

一、日本侵华原因:灭亡中国称霸西太平洋是日本既定国策;要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国民政府全力围剿红军

二、经过

1、开始标志:P34知识链接)

2、大屠杀 (年); 731部队(在中国;“以华制华”,殖民统治,经济掠夺,奴化教育

3、中国抗战:

(1)抗战路线--中共:全面抗战路线(依靠全民族或人民抗战);国民党:片面抗战路线(依靠政府和军队抗战)

(2)国内抗战--中共:敌后战场;开展敌后游击战;百团大战(1940年,意义) 国民党:十九路军上海抗战(1932.1);长城抗战、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1933);西安事变(1936) 正面战场--凇沪会战(打破日军计划);太原会战(平型关);徐州会战(台儿庄);消耗日军有生力量二九运动(1935.12.9)(3)国外抗战 :中国远征军;华侨支援

(4)抗战胜利: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

三、评价:

1、胜利意义:中国一百多年来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贡献。

2、胜利的原因:全民族抗战是胜利的根本保证。

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1课 太平天国运动

一、背景:鸦片战争后,外来侵略加剧了阶级矛盾;洪秀全受基督教影响创立了“拜上帝教”。

二、经过:1851年金田起义(开始)——永安建制(初步奠定政权)——1853年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军事上的全盛时期)——1856年天京事变(由盛而衰)——1864年天京陷落(失败)

三、文件:

11853年颁布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土地分配方法: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产品分配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空想性:体现了绝对平均主义思想,幻想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实行均贫富,无法调动人们的劳动积极性,只是空想。

2、1859年干王洪仁玕提出):目的:振兴太平天国。内容:政治、经济、文教三方面。进步意义:它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是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人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局限性:不能满足农民的要求,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加之处于战争环境,并未实行。

高考历史知识点篇二:高中历史必修一、二、三知识点总结(完整版)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二、三知识总结必修一

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第一课考点

重点:西周的宗法制与分封制

1、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我国的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始于:夏

2、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原始社会过渡到奴隶社会的重要标志

3、分封制

特点:周天子是诸侯的共同主子,诸侯是周王的臣属。

意义:加强统治,巩固王权

4、西周宗法制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

影响:保证贵族的垄断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5、西周的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6、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和分封制一起,构成了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主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难点:秦朝创建中央集权制度的作用和影响

1、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皇帝制度:①“皇帝”称号的由来 ②皇帝制度: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 ③皇帝制度的核心内容:皇权至上、皇帝独裁

(2)中央政府的三公九卿制和地方推行郡县制

①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国与家同治)②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是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的根本性变革。

郡是秦朝中央政府辖下的地方最高一级行政单位。

3、巩固统一的措施:①颁布秦律②统一度量衡、货币和车轨③统一文字

4、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

(1)对秦朝的影响:①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初步奠定祖国疆域,巩固国家的统一 ③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 ④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人民的专制统治,秦朝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

(2)对后世的影响:

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的政治制度具有很大的开创性,它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加强与完善。

第三课考点

重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两汉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汉承秦制 “中朝”和“外朝”

2、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 逐步形成三省六部制

3、我国古代三省六部制的完善是在:隋唐时期

4、宋朝的政治制度特点:不断削弱和分割宰相的职权,进一步加强皇权。

5、宋朝的“二府”:中书门下是最高行政机构;枢密院是最高军政机构。

参知政事——副相,分割宰相行政权

三司使——管理财政,分割宰相的财权

6、元朝的中央政治制度的特点:综合汉蒙政治制度,加强皇权有新发展

中书省——最高行政机构

枢密院——最高军事机关

元朝时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的机构是:宣政院;

7、中国省制的开端是:元朝时的行省制度;

元朝行省制度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重大变革。

郡县制(秦朝)——郡国并行制与州郡县三级制(汉)——州县两级制(隋——宋)——行省制度

8、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

(1)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是它的发展轨迹。

(2)在中央政权中,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加强。在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中央严格控制地方政权,不允许有独立的行政体系存在。

(3)地方官吏必须服从上级,地方服从中央,最后听命于中央。

第四课考点

重点: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1、中国宰相制度的废除是在:明太祖时;

解决了君权与相权的矛盾——君主专制强化

2、明朝废除宰相制度后,为了减轻皇帝工作压力增设了:内阁;

3、宰相制与内阁制的区别: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其地位十分牢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并无决策权。

4、区分明朝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内阁制的本质不同:

内阁是皇权专制的产物,它维系了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了君主对全国有效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5、我国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的标志是:清朝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6、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影响:

积极作用: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政治保障。

消极作用: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单元: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第一课考点

重点: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与 《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1、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强国的是:英国;

2、鸦片战争的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在于把中国变成其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英国决意打开中国市场)

直接原因:林则徐的虎门销烟

3、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于:1840年到1842年;

4、第一次鸦片战争时,中国人民自发反侵略典型事例是:三元里人民反侵略斗争;

5、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中英《南京条约》,

6、《南京条约》中“五口通商”“关税协定”等反映了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目的。

7、第一次鸦片战争对中国影响表现在三个变化:

(1)社会性质变化: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矛盾开始转化为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前者成为中国社会最主要矛盾。

(3)革命性质变化:由农民革命转变为反帝反封建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7、鸦片战争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

8、焚烧圆明园的事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1960年)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时

9、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过程:

(1)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56——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国被迫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同样条约,使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加深。

(3)(1894——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被迫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标志着外国对中国的侵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程度大大加深。

(4)(1899——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1901年被迫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0、台湾问题整理:1895年《马关条约》被日本割占,1945年日本投降回归中国,1949年蒋介石盘据台湾,1950年美国侵朝战争把第七舰队开进中国台湾海峡,1979年全国人大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方针,八十年代初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解决台湾问题。

第二课考点

重点:全民族的抗战

1、卢沟桥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的开始,是中国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开始。

2、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的全民族抗日战争。统一战线的建立是由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的,是符合中华民族全民族的利益的。

3、抗日战争始终存在着两个战场和两条路线,即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和片面抗战路线;由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和全面抗战路线。

两个战场相互配合、相互支援。

4、国民党在抗战初期认真抗日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

5、太原会战中的平型关大捷(1937年9月25日)是抗战以来的首次大捷,典型地说明了国共两党军队的合作抗日。

6、日本侵略者制造的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

30多万同胞被日本鬼子杀害。南京大屠杀是日军对中国军民犯下的滔天罪行,史实确凿,铁证如山。

7、1940年百团大战是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大规模战役。

8、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 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增强了全国人 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9、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全民族的抗战。

10、全民族抗战的表现——国民党正面战场和中共敌后战场的配合抗日。

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第一课考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

太平天国运动的作用

1、太平天国运动:1851年--1864年;

2、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等创立的拜上帝教结合了:西方基督教教义、中国儒家思想、农民平均主义;

3、1851年,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4、永安建制(永安分封诸王)标志着太平天国初步建立政权。

5、1853年定都天京,太平天国形成和清朝对峙的局面。

6、定都天京后,太平天国组织了北伐、西征、东征

7、太平天国革命纲领:早期有《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建国纲领,是几千年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也是无法实行的空想;后期有《资政新编》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8、太平天国运动失败标志的是:1864年7月天京的陷落;

9、太平天国运动的性质: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运动。

10、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作用: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几千年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是中国人向西方学习资本主义的最早的探索;对后来的民主革命有重要影响。

第二课考点

重点:辛亥革命爆发的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评价辛亥革命

难点:三民主义、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的局限性

1、上海和日本东京成为中国革命 知识分子宣传民主革命思想的中心。

2、第一个资产阶级的革命团体——兴中会(1894年)3、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4、中国同盟会(1905年):政治纲领:驱除达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民权、民生)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历史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新阶段;

中国同盟会的性质: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5、辛亥革命爆发的标志和时间: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

6、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7、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是: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8、辛亥革命的结局:

失败:(1)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篡夺;

(2)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9、辛亥革命的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0、辛亥革命的历史作用:

(1)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的共和国。

(2)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3)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使民主共和深入人心。

(4)冲击了几千年的陈规陋俗,推动了平等、自由、解放意识。

(5)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影响了亚洲革命和表现了亚洲的觉醒。

(6)开始了比较完整意义上的反帝反封民族革命,是中国20世纪三次巨变之一。

第三课考点

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

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26、中国近代史第一次彻底地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和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五四运动;

27、中国第一个共产党组织是:陈独秀建立的上海共产党组织;

28、中共一大决定党的中心任务是: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29、中共二大制定了:最高和最低纲领;中共三大决定国共合作;

30、标志国共合作形成是: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3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南昌起义;

32、毛泽东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包括: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33、成为党和红军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遵义会议;

第四课考点

34、制定全面抗战路线的会议是:洛川会议

35、八路军创立的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是:聂荣臻建立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36、

高考历史知识点

基本消灭国民党主力的三大战役是: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第四单元: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 与祖国统一

第一课考点:

37、标志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是:1949年新中国的成立;

38、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39、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40、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正式提出是在:1964年第三届人大周恩来提出的;

41、中共领导下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爱国统一战线;

42、我国对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第二课考点

43、新中国历史上最大冤案是:刘少奇冤案

44、香港澳门回归日分别是: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

必修二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方式的变革

(1)原始农业:汉代:刀耕火种,曲柄锄,一牛挽梨,二牛抬杠,战国时,牛耕技术和铁制工具。

(2)我国农业进入了“耜耕”耧车或“石器锄耕”阶段的标志。

(3)地主阶级农民阶级是基本的阶级,赋税和力役是剥削的主要手段

(4)水利工程:李冰的都江堰郑国的郑国渠 汉代,井渠 唐代,立井水车 长江流域,高转筒车 宋代,水转翻车 明清:风力水车

工官匠户:垄断性 :仅限与贵族与皇帝 高超性 封闭性 缺乏积极性 特殊性 奢侈性

2、我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

高考历史知识点篇三: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2016高考历史必考点总结

1【高频考点1】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内涵、特点及影响

(1)宗法制是以血缘关系为维系纽带、具有宗族色彩的政治制度,其最大特点 是嫡长子继承制,对后世影响深远。

(2)分封制是以宗法制为核心的中央对地 方的管理制度,体现了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特点。 2【高频考点2】 古代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的措施

(1)中国古代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主要经历了分封制(西周)、郡县制(秦)、郡国并 行制、文官知州通判制(宋)、行省制(元)等重要制度。

(2)由分封制到郡县制,反映了地方官吏任用原则由宗法血缘关系到中央行政任命的变化,体现了中国古代政治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的完成;从郡县制到行省制度的实施,是对地方管理方式的转变,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其演变趋势是地方权力日渐削弱,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3【高频考点3】 三省六部制特点、影响及演变

(1)特点:三省六部制的特点:①相权三分;②职权分明;③节制君权。

(2)影响:①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 失误。②三省六部制分割了相权,加强了皇权。③三省六部制使封建中央官 僚机构更加完善,历代沿用。

(3)三省制演变:宋代只保留“中书门下”,与枢密院、三司并称“二府三 司”;元代废三省制,只保留中书省,行一省制;明代分中书省之权归于六 部。

4【高频考点4】 宋明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宋代设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的军权、财权;明代废除丞相,后设置内阁 内侍机构;清代设置军机处,君主专制达顶峰等。其演变趋势是君权不断强 化,相权不断被削弱直至废除。

5【高频考点5】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及趋势

(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主要有先秦世官制、汉代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 中正制、隋唐开始直至1905年废除的科举制。

(2)其演变趋势是选官标准由世家门第逐渐发展到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 发展到公开考试;人才选拔逐渐趋向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 原则。

6【高频考点6】 近代前期列强侵华的背景、影响及特征

(1)背景:欧美资本主义发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

(2)影响: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 化进程。

(3)特征:①甲午战争前列强侵华反映了工业革命后掠夺原料产地、商品输出的特征;侵华主要国家是工业革命中经济实力强的英法美等国。②甲午中日战争及甲午战争后的侵华,反映了向帝国主义过渡过程中的资本输出的需要;侵华国家增多;主要是从瓜分中国到逐步扶植代理人。

7【高频考点7】 辛亥革命的结果与影响

(1)结果:推翻了封建帝制,成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临时约法》但革命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

(2)影响:从文明史观、现代化史观看,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为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从社会史观看,辛亥革命进一步推动了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从整体史观看,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对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

8【高频考点8】 抗日战争

(1)“九一八”事变,日本开始局部侵华,中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2)1937年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共同抗战。(3)1945年,中国人民取得了近百年来反抗外来侵略第一次伟大胜利,中国的国际地位有所提高。

9【高频考点9】 中国共产党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贡献

(1)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毛泽东思想。

(2)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历了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结束了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新中国。中华民族获得了独立,开始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历程。

10【高频考点10】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民主政治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党制度。

(3)中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基本的民族制度,实现了民族平等,保证了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有利于实现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1【高频考点11】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与成就

在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立的国际背景下,建国初期的外交成就非凡。即:一个原则,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两大会议,即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三大政策,即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一边倒。

12【高频考点12】 中美、中日关系改善的影响

(1)打破了长期以来因美国孤立遏制中国而形成的外交僵局,促进了我国外交事业的发展。

(2)加强了中国同世界各国的联系,便利了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进一步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3)有利于构建相对和平稳定的外部环境,有利于中国同世界各国进行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4)加强了各国之间的联系,有利于保持国际社会的稳定,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二、中国经济文明

13【高频考点13】 古代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1)耕作方式:中国古代经历原始社会的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耕作方式转变,铁犁牛耕成为中国古代主要的耕作方式。这种耕作方式决定了中国古代基本生产模式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从事生产劳动的男耕女织为主要组织方式,推动了古代农业精耕细作技术的进步。

(2)土地制度: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包括原始社会的土地公有制、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和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所有制又有三种类型:国家土地所有制、地主土地所有制、农民土地所有制。其中地主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是封建生产关系存在的基石。

14【高频考点14】 唐宋元明清商业的发展及经济政策

(1)从西周至唐:①坊、市分置,商业活动受地域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②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③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开始出现。

(2)宋元明清:①坊市界限被拆除,打破了空间限制,镇兴起和发展,农村的“草市”发展。②宋元城市商品经济繁荣,如出现了夜市、晓市等,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③明清时期:涌现出一大批工商业市镇,城市的生产性、专业性、商业性增强,对政治中心的依赖性减弱。

(3)经济政策:长期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清末推行“闭关锁国”政策。

15【高频考点15】 列强经济侵略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1)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促使自然经开始解体。造成中国农民、手工业者大量破产贫困,因而具有“破坏”作用,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

(2)客观上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瓦解着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条件。

(3)列强侵华将中国作为原料产地和商品倾销地的同时,带来先进的技术和观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16【高频考点16】 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特点、原因

(1)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近代化进程。它大体经历了产生、初步发展、进一步发展、日渐萎缩等几个阶段。

(2)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政府政策、列强侵华、革命运动与战争、实业救国思潮等是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17【高频考点17】 近代社会生活习俗和思想观念的变化

(1)近代随着列强的侵略,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都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特别是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与人们思想道德观念发生巨变,如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等,这是近代文明发展的表现,更是中国人走向世界的标志。

18【高频考点18】 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探索成就与失误

(1)成就:①“一五”计划建设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化体系。②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三大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基础。③1956年中共八大的召开,开始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阶段。

(2)失误:①1958年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其特点是反映了全党和全国人民要求尽快改变我国贫穷落后状况的愿望,但它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②大跃进:“大跃进”的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具体表现为经济建设中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等,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是“左”倾错误在经济领域的表现。③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人民公社化运动犯了生产关系严重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错误,是我国农村经济建设探索中的一次重大失误。④“文革”“左”倾错误的影响: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以阶级斗争为纲,严重偏离了经济建设的轨道,严重干扰和破坏了国民经济建设。

19【高频考点19】 新时期经济体制改革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1)新时期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主要表现为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体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主要是增强企业活力,扩大企业自主权,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实行按劳分配、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的制度。

(3)在1992年初邓小平南巡谈话推动下,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期,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相关热词搜索:高考 知识点 历史 高考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考历史知识点归纳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