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能恢复国籍吗_英国华裔海外公民“无国籍”生存录

发布时间:2020-02-1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1786年春天,英国人弗朗西斯?莱特登上了印度洋一处被称为槟榔屿(Penang,又称槟城)的小岛,这里与印尼苏门答腊岛隔海相望,占据着优越的海运地理位置。在莱特的建议下,英国东印度公司将槟榔屿建为英国海军基地,而莱特本人也成为槟榔屿的首任总督,开始了英国对槟榔屿长达近两个世纪的殖民统治。
  时过境迁,日不落帝国的旧梦早已余晖散尽,英国的殖民历史也渐渐被人们淡忘。然而,2009年7月27日,来自马来西亚槟城、马六甲等原英国殖民地的无国籍华裔和他们的支持者,来到位于伦敦维斯敏斯特的英国内政部大门旁,手举“我们是被遗忘的受害者”、“哪儿才是我的家”的标语,高喊口号,向过路人痛诉他们如何一夜之间成为无国籍的“国际孤儿”。这场群情激昂的示威活动,让英国殖民遗留问题再度浮出水面,也让外界将目光投向这些深受其害的华裔英国海外公民。
  
  政策转向造就“国际孤儿”
  
  来自槟城的华裔特瑞西是这个无国籍群体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一员。她一直以来都是英国海外公民维权队伍中非常活跃的身影,在7月27日英国内政部门口的示威活动中,特瑞西动情落泪的一幕令许多人心生恻隐,她也一度成为媒体的焦点。不惧面对镜头的特瑞西说:“我不害怕走到前面来,也不害怕被曝光,我根本已经什么都没有了,再糟糕的情况也不过就是我现在的处境。”
  特瑞西2002年持有2年期工作旅游签证(UK Working Holidaymaker Visa,英国针对英联邦国家公民发放的一种签证类型)来到英国。逐渐适应、融入当地生活的特瑞西,萌生了留在英国长期发展的念头。在律师的指导下特瑞西获悉,自己可以通过申请英国海外公民身份来获得留英权。根据英国政府规定,来自原属英国殖民地的槟城、马六甲的居民,凡是在1983年1月1日前出生者,都有资格申请英国海外公民(British Oversea Citizenship,简称BOC)身份,而根据以往的惯例,大量原马来西亚籍英国海外公民最终都获得了英国永久居留权或加入英籍。
  不过,特瑞西也被告知,申请英国海外公民身份的代价是要放弃原有的马来西亚国籍。因为马来西亚政府不承认双重国籍,并且认定英国海外公民即属英国籍,因此规定他们需要缴回马来西亚护照、身份证、出生纸等身份证明,并签署文件声明放弃马来西亚国籍。
  特瑞西按照程序履行完全部手续,并于2005年以英国海外公民身份申请入英国籍。然而,结果却大出她的意料。她的申请遭到拒绝,内政部建议特瑞西不要直接申请入籍,而首先申请永久居留权。此外,内政部还警告说,英国海外公民并不享有全权的公民待遇,在未获得正式身份之前,海外公民无权在英打工。
  在特瑞西等待机会申诉期间,英国移民政策不断收紧,英国对待原马来西亚籍英国海外公民的态度也逐渐明朗,到2007年,英国海外公民即便申请永久居留,也开始遭到拒绝。
  已经放弃马来西亚国籍,却也不被英国政府接纳。原本期待在英国展开新生活的特瑞西,突然之间成为没有国籍、没有归属的“国际孤儿”。在2005年至今的4年时间里,特瑞西不能打工,没有生活来源,只能投靠亲戚朋友。虽然在英国的生活步履维艰,却只能待在这里寸步难离――回马来西亚可能就再也无法进入英国,而被马来西亚视为“英国人”的她,如果“逾期滞留”马来西亚,又可能遭受鞭刑,并被送往难民营。
  
  相同案例99.9%是华人
  
  槟城、马六甲两地都是多种族、多文化融合的典型,华裔、马来裔和印度裔都是当地的主要族群,华人更是占到当地总人口的近一半。不过,在英国海外公民维权的队伍中,当事人却几乎全都是华裔,大大超过了华裔在马来西亚当地所占的人口比例。
  有华裔当事人表示,来自槟城、马六甲两地,因申请英国海外公民身份而失去国籍的人士至少有500人,“可以说99.9%都是华裔”。
  同样来自马来西亚槟城的庄先生向笔者解释了这一现象的深层原因。
  庄先生直率地表示,“在受教育、找工作、买房等很多方面,其他某些族裔都比华人有优先的权利。”他举例说,在受教育方面,有些华人孩子明明学习成绩很好,却因为大学要给马来族人预留名额,而无法进入自己心仪的学府。因此,可以说,马来西亚当地机会不均等的现状,间接造成华裔成为英国海外公民身份最踊跃的申请者。
  这些在英国捱日子的华人,每个人背后都有一个辛酸的故事。斯坦利就没法忘记两年多前自己被警察拘押,并关进移民遣返中心的经历。由于申请永居的过程出现失误,斯坦利于2007年3月被拘押,辗转送入位于伦敦盖特威克机场附近的遣返中心,关了2个星期后,才在律师的交涉下被释放。为此斯坦利不得不为高昂的2350镑律师费买单。
  被释放后,斯坦利被要求每天都去指定的警局签名报到,如有贻误,将面临高额罚款或半年监禁。在此后的半年里,斯坦利每天乘坐公车往返于住处和警察局之间,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他,日渐感到无力支付每天3镑的交通费。在与警察局进行多次交涉,并连续两个月无缺勤记录的情况下,斯坦利被允许每周去警察局报到一次,一直维持到今天。
  在英国苦无着落,漫长的等待度日如年,但仍然少有人返回马来西亚,因为离开就必须做好再也无法入境英国的心理准备。不止于此,他们想进入马来西亚也只能申请最长30天的旅游探亲签证,一旦签证到期,就不得不离开马来西亚,就近前往其他亚洲国家暂时停留,等申请到新的旅游探亲签证,再返回马来西亚,周而复始。一位在2006年离开英国的槟城华裔,在过去两年多时间里,三次试图重返英国被拒,他只能像个“空中飞人”一样,频繁在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中国、韩国之间辗转,吃尽苦头。
  
  索回国籍权的道路
  
  近年来申请入籍或永居被拒绝的英国海外公民数量不断积累,无论作为个体还是群体,他们从没有放弃对自身权益的抗争。
  然而,经过旷日持久的庭审,今年5月26日,英国庇护和移民仲裁法庭判决宣布,驳回122名英国海外公民身份持有者的申请,副主审奥科尔顿宣布,这122人不属于英国公民,没有滞留英国的权利,英国有权将他们遣返回马来西亚。
  这次审判也被看作是英国政府处理英国海外公民问题的试水之举,很可能在今后的审判中被视作先例。这对于希望身份和基本权益得到认可的英国海外公民们来说,不啻于一个巨大的打击。
  在这一背景下,英国公益组织“伦敦公民”及“英国华人资料及咨询中心”给予这些无国籍人士巨大的关注和支持。这两个团体组织发起了7月27日在英国内政部门口的示威活动,引起广泛社会反响,它们还依靠各自的社会资源,向有关方面施加影响力。
  “伦敦公民”负责人詹姆森表示,这些无国籍的英国海外公民,从道义上来说,有充分的立场获得英国政府的特赦,“伦敦公民”也将致力于推动这一前景的实现。“英国华人资料及咨询中心”主席杨庆权议员本身就是来自马来西亚的华裔,他不仅与英国边境管理局官员保持沟通,同时也敦促马来西亚政府在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马来西亚外交部长阿尼法日前就回应杨庆权议员的呼吁,承诺说将为这些无国籍的原马来西亚华裔寻求最佳解决途径。
  在7月27日的示威活动中,这些无国籍的英国海外公民也向英国内政部移民事务国务大臣菲尔?伍勒斯递交了一份请愿书,希望政府直接倾听他们的呼声。据“伦敦公民”华人事务联络人林丽玲女士透露,英国内政部官员有望在今年9月底10月初,与英国海外公民代表见面倾谈,具体细节还在等待进一步确认。
  “等待”这样的字眼,在过去的无数个日夜里,对于特瑞西、庄先生和斯坦利来说,已经成为他们生活的最主要内容和唯一希望所在。而未来,他们还将与之为伴。
  提到五年多没有回去过的故乡槟城,特瑞西告诉记者,那是一个殖民文化和现代都市文化交融、两个时代并存着的城市。但特瑞西从没有想到,自己有一天会成为这座城市“殖民主义尾巴”的牺牲品。对于英国当局来说,是否能诚恳地为历史遗患买单,是对其所崇尚人权的道义底线的一次拷问。
  (《环球》2009年第16期)

相关热词搜索:英国 华裔 公民 英国华裔海外公民“无国籍”生存录 华裔惨变无国籍人士 英国海外公民政策生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