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发布时间:2017-02-1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篇一:影响中国历史的九篇政治美文

影响中国历史的九篇政治美文

摘自:中国纪检监察报[读书学习]---梁衡

2009-7-21

中国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9篇。它们是:1.贾谊《过秦论》;

2.司马迁《报任安书》;3.诸葛亮《出师表》;4.魏征《谏太宗十思疏》;5.范仲淹《岳阳楼记》;6.文天祥《正气歌并序》;7.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8.林觉民《与妻书》;9.毛泽东《为人民服务》。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政治美文”,就是说既要有思想,还要文字美。要符合三个条件:1.文章提出了一个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的思想;2.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词广为流传,成为格言、座右铭,有的已载入辞典,丰富了民族语言;3.文章符合艺术规律,词、句、章、形、情、理都达到了美的要求。如果我们只是就文字“选美”,当然还会选出更多,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等,那是另一个范畴。

下面按这个标准一一分析。

1.贾谊(汉,公元前200年~公元前168年)《过秦论》探讨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灭亡。为政必须施仁政,不能反人民。

后来说到农民起义时常用的词“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即出自本篇。

2.司马迁(汉,公元前145年~公元前87年)《报任安书》探讨生命的

价值,提出一个做人的人格标准:“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他自己因言惹祸,受宫刑奇耻大辱,但在理想没有实现前决不能死,“所以隐忍苟活,函粪土之中而不辞者,恨私心有所未尽,鄙没世而文采不表于后也”。

名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即出自此。

3.诸葛亮(三国,公元181年~234年)《出师表》提出忠心耿耿的为臣之道和勤恳不怠的敬业精神。

其中,“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鞠躬尽粹,死而后已”等名句,流传甚广。

4.魏征(唐,公元580年~643年)《谏太宗十思疏》探讨一个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并且塑造了一个较理想的君臣关系样板。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指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这就是1942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谈的政权周期律。

后人常说的“居安思危”、水可载舟覆舟,即出于此。

5.范仲淹(北宋,公元989年~1052年)《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为政理念。

这句名言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

6.文天祥(南宋,公元1236年~1283年)《正气歌序》提出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国人的做人标准。

7.梁启超(清、民国)《少年中国说》(写于1900年)反对保守,提倡革新。提出抛弃老朽的中国,创造一个少年中国,振兴中华。几乎通篇都是

美言美句。

8.林觉民(清、民国,公元1886年~1911年),《与妻书》(写于1911年)作者为辛亥革命广州起义烈士。这篇文章呼唤共和,敲响了数千年封建王朝的丧钟。再次响亮地喊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牺牲个人,报效祖国。

9.毛泽东(共和国,公元1893年~1976年)《为人民服务》(写于1944年)提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了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

这些文章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什么是经典?我在《说经典》一文中谈到:“一,经典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空前绝后,比如我们现在不可能再写出唐诗、宋词;二,已上升到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三,能经得起重复,即实践的检验,会常读常新。人们每重复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雨一打就碎,而一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

好文章是替时代立言。是一个人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其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矛盾、冲突、坎坷、辛酸、成功与失败。这非主观意志可得,只可遇而不可求。因此一篇好的文章就如一个天才人物、一个历史事件,甚或如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不是随便就有的,它要综天时地利之和,得历史演变之机,靠作者的修炼之功,是积数十年甚或数百年才可能出现的一个思想和艺术的高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年易过,好文难有。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篇二:梁衡:影响中国历史的九篇政治美文--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文库

梁衡:影响中国历史的九篇政治美文--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文库.txt今天心情不好。我只有四句话想说。包括这句和前面的两句。我的话说完了对付凶恶的人,就要比他更凶恶;对付卑鄙的人,就要比他更卑鄙没有情人味,哪来人情味 拿什么整死你,我的爱人。收银员说:没零钱了,找你两个塑料袋吧! 梁衡:影响中国历史的九篇政治美文--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文库.txt喜欢我这是革命需要,知道不?! 你不会叠衣服一边呆着去!以后我来叠! 我一定要给你幸福,谁也别想拦着。 梁衡:影响中国历史的九篇政治美文--中国共产党新闻-人民网高层动态|领导活动|干部论坛|时代先锋|各项工作|党建|反腐|人事|公告|外媒|综合|讣告

理论|评论|论坛|博客|网友|访谈|视听|资料|党史|无线|RSS|订阅|专题|周刊|图书|杂志

中国共产党新闻>>党建

梁衡:影响中国历史的九篇政治美文

梁 衡

2011年02月25日09:27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梁衡:影响中国历史的九篇政治美文--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 纠错E-mail推荐:

>>>点击进入“全国党建期刊博览”

中国从古至今,以一篇文章而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和文化思想的美文为数不多。我排了一下有9篇。

请注意,这里说的是“政治美文”,就是说既要有思想,还要文字美。要符合三个条件。1.文章提出了一个影响了中华民族政治文明、人格行为的思想;2.文章中的一些名句熟词广为流传,成为格言、座右铭,有的已载入辞典,丰富了民族语言;3.文章符合艺术规律,词、句、章,形、情、理都达到了美的要求。如果我们只是就文字“选美”,当然还会选出更多,如王勃的《滕王阁序》等,那是另一个范畴。

下面按这个标准一一分析。

贾谊的《过秦论》探讨一个政权为什么会灭亡。为政必须施仁政,

不能反人民。后来说到农民起义时常用的词“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即出自本篇。

司马迁的《报任安书》探讨生命的价值,提出一个做人的人格标准:“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成语“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即出自此。

诸葛亮的《出师表》提出忠心耿耿的为臣之道和勤恳不怠的敬业精神。名句“鞠躬尽粹,死而后已”、“亲贤臣,远小人”、“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等广为流传。

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探讨一个政权怎样才能巩固,并且塑造了一个较理想的君臣关系样板。提出“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载舟覆舟,所宜深慎”,提出“凡昔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这就是1942年黄炎培与毛泽东在延安谈的政权周期律。后人常说的“居安思危”、“水可载舟覆舟”,即出于此。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为政理念。这句名言成了范之后所有进步政治家的信条。

文天祥的《正气歌序》提出为人要有正气的气节观鼓舞了历代的民族英雄,成了中国人的做人标准。

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反对保守,提倡革新。提出抛弃老朽的中国,创造一个少年中国,振兴中华。几乎通篇都是美言美句。

林觉民的《与妻书》呼唤共和,敲响了数千年封建王朝的丧钟。再次响亮地喊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牺牲个人,报效祖国。

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成了共产党人立党立国的宗旨。

这些文章已经成为中华文化的经典。什么是经典?经典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空前绝后,比如我们现在不可能再写出唐诗、宋词;已上升到理性,有长远的指导意义;能经得起重复,即实践的检验,会常读常新。人们每重复一次都能从中开发出有用的东西。这就是经典与平凡的区别,一块黄土,雨一打就碎,而一块钻石,岁月的打磨,只能使它愈见光亮。

好文章是替时代立言,是一个人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全部知识和阅历的结晶,是他生命的写照。其中不知要经历多少矛盾、冲突、坎坷、辛酸、成功与失败。这非主观意志可得,只可遇而不可求。因此,一篇好的文章就如一个天才人物、一个历史事件,甚或如一个太平盛世的出现,不是随便就有的,它要综天时地利之和,得历史演变之机,靠作者的修炼之功,是积数十年甚或数百年才可能出现的一个思想和艺术的高峰。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千年易过,好文难有。

(《新湘评论》杂志授权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发布,请勿转载)

(责任编辑:李放)

推荐此新闻至人民微博:

用户名: 密码: 去微博看看

相关专题

· 期刊选粹

专题:学习贯彻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我要留言进入社区讨论七一话题热帖推荐红色部落点击注册查看全部留言用户名 密码

·热点关注

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时代先锋”杨善洲

·焦点新闻

·[党史上的今天]倡议“五讲”“四美”

·省部领导进京接受中央培训 每次主题不同

·深圳启动区级机构大部制 最大亮点"放权"

·揭秘上海房管局原副局长陶校兴"受贿史"

·武大原副书记双面人生 法庭上打V形手势

·中央首训发言人补啥短板?|二把手莫成空

·地方两会热词:"幸福""物价""翻番"

·苏荣怎说不搞"伤心工程"|政府"摆摊"问政

·"京版国八条"有望稳房价|公务员制度改革

·扩就业几个重要方面|中国发展不平衡成因

·中苏论战 毛泽东为啥说"一让就是一千年"

·黄维之女黄慧南口述:第一次见"战犯"父亲

48小时排行榜48小时评论榜

1.【理论周刊】创新社会管理是我国改革的新任务|善?

2.毛泽东最后一次长篇讲话

3.【特别关注】《社会保障报告》静心描绘我国本世纪?

4.侦察英雄:杨子荣

5.王泽民同志逝世

6.【人物周刊】全国模范检察官龚勇英年早逝 曾查办?

7.山西省公选副厅级干部能力测试成绩揭晓

8.北京集中公布66项人事任免 干部队伍形成梯次配备

9.【党报早读】山西省公选副厅级干部能力测试成绩揭晓

10.皮黔生案检察官首度披露办案细节

程恩富:虚拟经济并不创造真实财富

·频道精选

广东省“网上信访大厅”9月开通

王荣许勤看望福永民工街舞团成员

·干部“心结”如何解 公务员心理健康问题成社会? ·湖南省纪委:把优秀干部选拔到领导班子中来 ·重庆事业单位向社会公开招聘2521人

·株洲市管干部须上报收入房产投资

·辜胜阻:前瞻“两会”四大经济热点 分析难点重? ·粮食安全始终是头等大事

社区论坛·空间·网友

温总理的“唯一标准”见证什么

胡耀邦过春节:吃“手抓饭”学唱《我的中国心》 ·中央领导关心白血病村官传递出什么信号? 网友热议 ·习近平要选一批什么样的干部 卢展工为何感谢媒体 ·贺国强"先禁身而后人" 李源潮咋说"三门干部"危险 ·毛泽东在井冈山鲜为人知的故事 江姐唯一孙子现状 ·读《仇和十年》有感 甘肃省长履新表态“六个始终” ·刘少奇与邓小平最后一次对话 刘少奇之子刘源

·史海回眸

党早期领导人 为啥很多都有旅欧经历?

毛泽东的最后讲话:考虑交班 望党内团结

·中央苏区防空作战大揭秘 周恩来临危受命

·大将张云逸:为啥拿元帅工资 一生从未受过伤 聂荣臻两个未了心愿|死于张国焘之手的许继慎 ·组图:邓小平女儿邓楠 在陕西插队的日子

·蒋介石最后一次大较量:拼血本 梦断东山岛 ·刘学吉回忆朝鲜战事:消灭英国皇家坦克营

资料中心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

·陈 云·叶剑英·杨尚昆·贺龙 更多>

历次党代会

一大二大三大四大五大

六大七大八大九大十大

十一大十二大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

十六大十七大

党和国家领导人选集、文集和文献集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1997-2011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浏览本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篇三:政治美文

2011年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思想品德趣味教学案例两则

雪地烤红薯

周海亮

①男人缩在高中校园门口,守着一个烤红薯的老式铁炉。他不断地把烤熟的红薯挑出来,把没烤的红薯放进去,十几个红薯,让他手忙脚乱。第一次做这种营生,男人的心里有点慌。

②(A)天空平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正是放学的时候,走读的学生赶着回家,住校的学生赶着回宿舍,所有人都在雪中匆匆而过。男人把一个烤得最成功的红薯托在手里,嘴张着,却并不吆喝。

③有人停下来,看他的红薯。他立刻打起精神,从旁边操起小秤。他挑了两个最大的红薯放进秤盘,拉起提绳。“啪” 的一声,两个红薯紧跟着掉在雪地上。男人急忙再从烤炉里取出两个红薯,那个学生却早已经走远了。

④整个下午他都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这让他很伤心。现在,除了他,谁还把烤红薯当成好东西?儿子考上重点高中的那一天, 闹着要去吃洋快餐。儿子点了一份薯条,端上来的东西又黄又瘦,蜷缩扭曲着,他不知为何物。尝一个,才知不过是炸过的土豆条罢了。他说:“这能比得上烤红薯?”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可乐他也尝了尝,不好喝,麻舌头。他想,烤红薯多好啊,剥了皮,又香又甜,含在嘴里,不用嚼,直接化成蜜淌下去,如果再配一大碗玉米糁子和一碟腌萝卜条,那滋味,真是给个皇帝也不换啊!

⑤他重新把小秤放到身边,扭过头,眼睛盯住校门。这时,有几个学生说笑打闹着,走了出来。男人眼睛一亮,清清嗓子,喊了起来:“卖烤红薯啰!”嗓音很小,又哑又沙,像被砂纸打磨过。声音吸引了这几个学生的 目光,然而他们只是投来极 为漠然的一瞥,又转过脸继续说笑。

⑥于是,男人又提高嗓门吆喝:“烤红薯白送啰!”这时,一个长脖子少年停下来,并转身朝男人走来。边上的平头少年拽了拽他的胳膊,可是没能将他拉住。长脖子少年走到男人面前,问道:“烤红薯白送?”

⑦男人憨笑着挑出四个红薯,边挑边问长脖子少年:“你们宿舍几个人?”长脖子少年说:“四个。”男人接着问:“那个和你一起走的留平头的也是?”长脖子少年

说:“不错。”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于是又挑了四个。他把八个烤红薯分装进两个袋子,递给长脖子少年。

⑧天渐渐黑下来。(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男人仍然没有卖掉一个烤红薯。他推起三轮车 ,慢慢往回走。他在一个街角停下来,就着昏黄的路灯,从炉里掏出一个焦糊的烤红薯。他仔细地剥掉皮,慢慢地吃起来。他不声不响地吃掉一个,又掏出第二个。他一口气吃掉八个烤红薯,那是烤炉里剩下的全部烤红薯。吃到最后,他不再剥皮,将烤红薯从烤炉里取出来,直接塞进嘴巴。男人想,自己的嘴唇肯定被烫出了水泡,因为现在,那里钻心地痛……

⑨长脖子少年回到宿舍,将两袋烤红薯随手放在床头柜上。谁对烤红薯都没有兴趣,即使是白送,他们也不想吃上一口。终于,快熄灯的时候,留平头的少年打开了一个袋子,取出一个烤红薯,托在手里,细细端详。长脖子少年提醒他说:“都烤糊了。”平头少年低头不理他,闭起眼睛嗅那个烤红薯。电灯恰在这时熄灭,平头少年在黑暗来临的瞬间,将那个已经冰凉的烤红薯凑近嘴巴,狠狠地咬了一口。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红薯的微涩与甘甜。

⑩长脖子少年突然说:“你和卖烤红薯的那个人长得很像。”

⑾黑暗里,平头少年偷偷流下了一滴眼泪。

(选自《知识窗》2011年第1期,有删改)

17.根据文中男人的行为,完成下面的填空。(2分)

手忙脚乱□红薯→打起精神称红薯→ 高声吆喝□红薯→不声不响吃红薯

18.文中的男人对儿子(平头少年)的父爱 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举例说明。(4分)

19.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第④段儿子“边笑边喝着可乐”中“笑”字,反映了儿子对烤红薯的不屑一顾。

B.第⑤段男人“眼睛盯住校门”中“盯”字,表现他盼着有人来买红薯,更盼见到儿子。

C.第⑥段平头少年“拽了拽”长脖子少年的胳膊,是不想让长脖子少年走近男人。

D.第⑦段男人说“那就给你们多带几个吧”,可见男人对这些孩子关爱有加,很大方。

20.文中有两处关于雪的环境描写,说说这样写的好处。(3分)

(A)天空飘着雪花,男人的头顶和肩膀上落着薄薄一层雪。

(B)男人看了看天空,雪越下越大,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

21.第⑨段“他没有剥皮,感觉到了烤红薯的微涩与甘甜”中的“微涩”和“甘甜”意蕴丰富,请揣摩并写出平头少年的内心活动。(3分)

平头少年想:

(三)(15分)

17.(2分)烤 送(每空1分)

18.(4分)在生活上关爱儿子,如白送并多给长脖子少年几个烤红薯,是想让儿子吃上烤红薯;在精神上尊重、宽容儿子,如顾及儿子的自尊,没有与儿子相认。(每点2分,意对即可)

19.(3分)D

20.(3分)暗示时间的推移;交待天气变得更冷;烘托人物失落、苦涩的心情;营造苍凉凝重的氛围。(答出三点,意对即可)

21.(3分)示例:我为什么不去跟爸爸打个招呼呢?这哪里是一只烤红薯啊,这分明是爸爸一片沉甸甸的心意啊(意对即可)201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五、现代文阅读(共31分)

(一)阅读《鞋》,完成第15~17题。(共15分)

阎耀明

①年轻人的鞋坏了,去修。街口就有一个修鞋的,摊子不大,一个戴着单帽的人在埋头干活儿。年轻人把鞋放下,修鞋人拿起鞋,看了看,说过半个小时就可以来取。

②年轻人就离开了,往街上走。年轻人心里正烦,大学毕业有一阵子了,始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有人介绍一份,年轻人嫌工资太低,而且给一个连高中都没有读过的老板打工,年轻人觉得有点那个。年轻人找了不下二十份工作,都觉得不太满意,没有去做。他每天都注意看报纸上的用工信息,每天都去联系,有时上门去毛遂自荐,结果,都没有谈成。年轻人自然心里不是滋味,别的不用说,光鞋就走坏了两双。鞋走坏了可以修,往修鞋摊儿上一放就行了,可工作始终没有影子,这让年轻人很是心焦。

③取鞋的时候,年轻人付了钱,正要走,写鞋人问:“还没有找到工作?”年轻人一愣,说:“没有。”转身闷闷不乐地走了。

④不久,年轻人又去那儿修鞋,却先愣了一下。原来的修鞋摊儿不见了,被一间干干净净的小屋取代了。修鞋人坐在屋里,正捧着一份杂志看。年轻人走进屋里看了看,放下鞋说:“这小屋不错,你发财了。”街口这地段,金贵,能有一间屋,是许多人眼馋的事。修鞋人说:“夏天省得风吹日晒,冬天省得挨冻,享点福吧。”年轻人说:“你把一个小小的修鞋摊儿干大了,不简单。”修鞋人放下杂志,开始干活儿。

⑤年轻人没有出去,拿起杂志一看,竟是一本文学杂志。年轻人问:“你喜欢?”修鞋人说:“喜欢。”转眼就修好了。修鞋人问:“这么久了,应该找到工作了吧?”年轻人有点不高兴,觉得修鞋人多嘴。但他不好跟一个修鞋人发火。年轻人没有说话。修鞋人真是多嘴了,年轻人往外掏钱时,又说:“这个小摊儿,我干了两年多,总算有一点模样了,我挺高兴的。”年轻人觉得修鞋人说的话是给自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篇政治美文

己听的,有挖苦人的味道,放钱时就把不满表现出来了,他没有放,而是扔。修鞋人似乎看出来了,淡淡地笑了一下。

⑥年轻人再次来修鞋时,修鞋人放下杂志,请他先坐下,还倒了一杯水。年轻人颇觉迷惑,不知道修鞋人为什么这么客气。修鞋人说:“我们是校友。”年请人一惊,认真地看修鞋人,却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这个人。修鞋人说:“你大学没毕业的时候,有一年寒假你到我这儿来修鞋,我见你戴着校徽,知道咱两是一个大学的校友。”年轻人吃惊了,目不转睛地看着修鞋人。修鞋人说:“我毕业已经两年了。我高你两界,算是师兄了,我叫钉子。”年轻人似乎一下想起了什么,说:“钉子?对了,是钉子。我在校报上见过这个名字。钉子就是你呀?你好像写了几首诗,发表在校报上。”修鞋人说:“没错,钉子就是我。我挺喜欢文学的,觉得生活中如果有文学相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我毕业后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也不能啥都不干啊,就干起了这个。我父亲是鞋厂的技师,摆弄鞋有一套,我学来了。”

⑦年轻人不解地看着修鞋人,心里觉得一个大学毕业生修鞋,咋想咋有点那个。修鞋人开始干活儿。年轻人翻着杂志,竟看到了钉子的名字,杂志上登了他的一篇小说。年轻人一目十行地看了一遍,写的就是修鞋的事。“修完了。”修鞋人说:“鞋穿在脚上,所以鞋听脚的。我只会修鞋,不会告诉脚怎么走路。所以我和你说过的话,你可以不听,或者只当没有听见。”

⑧年轻人拿出钱。修鞋人说:“这次不要钱了。”“为什么?”年轻人问。“不为什么。”修鞋人答。年轻人看了修鞋人一眼,似有所悟……

⑨年轻人走出小屋,在门外站了好一阵,才慢慢离去。

(有删改)

15.本文记叙了年轻人大学毕业后三次修鞋的经过。阅读作品,填写下面的表格。(4分)

修鞋人的表现 年轻人的感受

第一次 关心年轻人的工作 ①

第二次 ② ③

第三次 述说从事修鞋的缘由并启发年轻人 ④

16.文中两处“有点那个”中的“那个”分别指的是什么,表现了年轻人一种怎样的心理?

17.结合作品,分析修鞋人是如何影响年轻人的,从中可以看出修鞋人这一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不超过150个字)(一)记叙文阅读(共15分)

15.①闷闷不乐 ②再次关心年轻人的工作并述说修鞋经历

③受到挖苦,感到不满 ④似有所悟

16.第一处“那个”,指给比自己学历低的人打工,挣钱还少,感到丢人。 第二处“那个”,指一个大学生毕业后去修鞋,大材小用。

17.答案示例:修鞋人大学毕业后,凭自己的努力将修鞋摊儿变成了修鞋小屋,把修鞋工作做得有模有样;修鞋之余,还在杂志上发表小说,追求自己的梦想;他能够面对现实,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些都对年轻人转变思想、思考自己的人生道路产生了影响。由此看来,修鞋人这一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是脚踏实地和有人生追求。

2011年恩施州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1年恩施州中考语文试卷三、我的阅读理解(32分)

(一)阅读下面一篇小小说,按要求回答问题(13分)一枚大头针

汪志

陈刚是一家私营脱水蔬菜厂的老板,公司80%以上的产品出口。这天,他接到市食品工业协会会长紧急电话,说有一个外商准备在全市的私营脱水蔬菜厂中选择一家重点投资,这几天就来考察。另外,会长告诉他,近期国际市场对脱水蔬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历史 美文 政治 影响 影响教师的100篇美文 十篇经典美文欣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