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1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苗族历史篇一:苗服和苗族历史以及地理分布的关系解读

概况:

苗族,是一个古老的民族,散布在世界各地,主要分布于中国的黔、湘、鄂、川、滇、桂、琼等省区,以东南亚的老挝、越南、泰国等国家和地区[1-3] 。 根据历史文献记载和苗族口碑资料,苗族先民最先居住于黄河中下游地区,"三苗"时代又迁移至江汉平原,后又因战争等原因,逐渐向南、向西大迁徙,进入西南山区和云贵高原。自明清以后,有一部分苗族移居东南亚各国,近代又从这些地方远徙欧美[3] 。

苗族有自己的语言,苗语属汉藏语系苗瑫语族苗语支,分湘西、黔东和川黔滇三大方言。由于苗族与汉族长期交往,有一部分苗族兼通汉语并用汉文[1] 。苗族的宗教信仰主要是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3] 。

在2010年中国人口普查中,中国苗族总人口为9426007人,人口在少数民族中居第四位[1

分布:

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1952年11月26日)

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1954年11月11日)

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1956年7月23日)

贵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56年8月8日)

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1956年11月30日) 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1956年12月31日)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57年9月20日)

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1958年4月1日)

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1963年7月1日)

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63年9月11日)

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1966年2月11日)

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1981年12月31日)

贵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982年5月1日)

重庆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3年11月7日)

重庆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3年11月11日)

湖北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1983年12月1日)

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1984年11月10日)

云南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1985年)

云南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1985年)[1]

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986年12月13日)

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1987年2月19日)

贵州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11月)

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11月)

海南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11月20日)

海南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1987年12月)

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1988年10月31日)

总括:中国西南山区是主要分布区域。这些区域主要集中在贵州省。

地理分布特点与民族特色的关系:

一方水土一方人,物质决定意识。古代部族之间战争的遗产就是“部落迁徙”;弱肉强食,胜者一方占领肥沃的平原和盆地,享受着坦坦江河的滋润;战败一方则退居穷山恶水,过着不断迁徙与不断定居的颠沛生活。苗族就是这样一个历史上的苦难民族,他们也是一个极其坚韧不屈聪明智慧的民族,在物质相对资源不足,生产力相对低下的地区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生产生活系统,更重要的是形成了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信仰。这些信仰对反过来对他们的生产生活产生影响,而这种影响表现最为强烈的就是苗族的服饰,或者说是最为直观和鲜明。

苗族服饰式样繁多,色彩艳丽。《后汉书》中就有五溪。五溪:今湘西及贵州、四川、湖北交界处,因此地有五条溪流而得名。苗族“好五色衣裳”的记载;唐代大诗人杜甫也有“五溪衣裳共云天”的著名诗句。苗族妇女的服装有百多种样式,堪称中国民族服装之最。较有代表性的传统"盛装",仅插在发髻上的头饰就有几十种[3]。

苗族妇女上身一般穿窄袖、大领、对襟短衣,下身穿百褶裙。衣裙或长可抵足,飘逸多姿,或短不及膝,婀娜动人。便装时则多在头上包头帕,上身大襟短衣,下身长裤,镶绣花边,系一幅 绣花围腰,再加少许精致银饰衬托。苗族男子的装束比较简单,上装多为对襟短衣或右衽长衫,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头缠青色包头,小腿上缠裹绑腿[3]。

特点总结:

1、便装和盛装相得益彰,

彰显苗族是一支欢乐民族,也是一支勤劳的劳动民族;

2、女装银饰,

是苗服最大的特色,光彩照人的各式首饰,和银饰百褶裙充分彰显苗家女人的美丽,我们也可以由此推断苗族也是有母系氏族发展而来,而由于长期的迁徙和部落动荡导致这些母系氏族的蛛丝马迹留存在目前,也就是男子服装以素为主,而女子以华贵为主。

3、神秘感,历史感

苗族是一个和汉族同岁的兄弟民族,但是由于苗族长期没有一块固定的领土和一个相对强大的军事政权,所以他们没有一个系统的文字历史记载。而把历史事件和重要祖先以及历史崇拜通过一定的符号记载在衣服上,所以有人称苗服为一部无字的历史书,而这些符号至今日不能完全为世人准确解读。这位苗族服饰蒙上了一块神秘的面纱。

苗族历史篇二: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

苗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可以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炎黄传说时代。 <br> 当时在黄河下游和长江中下游一带出现了以蚩尤为首的九黎部落联盟,而在甘陕黄土高原上形成了以炎帝神农氏和黄帝轩辕氏为首的另两大部落集团。<br><br> 炎帝与黄帝沿黄河由西向东发展,先后与蚩尤在涿鹿一带发生战争。蚩尤先败炎帝,“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br><br> 后来炎帝与黄帝联合战败了蚩尤,“轩辕之时,蚩尤最为暴,莫能伐,于是黄帝乃征师诸候,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遂禽杀蚩尤。”<br><br> 蚩尤死后,天下大乱,黄帝便画了幅蚩尤的画像威慑天下,天下这才安定下来。<br><br> 而蚩尤的九黎集团战败后大部分向南流徙,开始了苗族多苦多难的迁移史。<br><br> 至今苗族人民中还广泛流传着蚩尤的传说,他们始终信奉蚩尤为其始祖。<br><br> 贵州关岭一带流传有《蚩尤神话》,传说远古时,苗族居住在黄河边上,共“八十一”寨,他们的首领叫蚩尤,蚩尤为民除掉了危害苗民的“垂耳妖婆”,使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后来妖婆的三个妖娃请来了赤龙公和黄龙公(即赤帝和黄帝)复仇,蚩尤率领苗族人民英勇作战,多次打败赤龙和黄龙二公。赤龙、黄龙二公联合起雷老五(即雷公),水淹苗兵,擒杀了蚩尤,焚毁了“八十一寨”。剩下来的苗族子民被迫远走他乡。<br><br> 大约在尧、舜、禹时代,南迁的九黎在江淮、江汉和洞庭、彭蠡间形成了新的部落集团--三苗。随着尧、舜、禹不断大规模征伐,三苗集团也不断削弱和瓦解,

被迫向西南山区迁徙,庞大的三苗部落联盟消失了,到夏、商、周之际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部落集团,这就是史籍上所载的“荆蛮”,所谓“蛮”,是中原华夏族人按方位对南方诸民族和部落的称呼。而这时的“蛮”就是原来三苗的后裔。进入春秋战国时代,南方楚国势力兴起。楚人并非苗族,但二者极有可能同源异支,至少两族人长期混杂生活,同时楚国也不断向苗族征伐,开拓疆域。<br><br> 苗族继续向西南迁徙,秦汉至南北朝时期被称为“武陵蛮”和“五溪蛮”。武陵指西汉初建立的武陵郡,包括湖南常德地区、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怀化市,以及黔东、重庆南部和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部分县(市)。五溪地区基本上同武陵郡相合,其地域大致包括今天的重庆酉阳、秀山,贵州铜仁、松桃、玉屏、镇远、黎平、锦屏,湖南沅陵、永顺、古丈、龙山、保靖、大庸、花垣、吉首、泸溪、溆浦、麻阳、凤凰、芷江、新晃、会同、靖州、绥宁等县(市)。唐宋数百年间的战乱,苗族断续被迫从武陵五溪地区继续由东而西,由北而南流徙。一部分从武陵山脉的北端向西,进入今贵州北部、中部、西北部和川南;一部分沿沅水而上,经湖南西南部,深入贵州东南、西南和广西境内;一部分南下进入广西,再由广西溯都柳江北上徙入今贵州东南部和南部。这一带统称为夜郎、牂牁地区。同时再向各地迁移,以至远达云南。 <br><br> 元明清初,苗族一部分仍聚居在武陵五溪地区,但继续在向西迁徙,致使原夜郎、牂牁地区(今贵州省)的苗族越来越多,并形成某些较大的聚居区

(如现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同时又在向云南各地迁徙,苗族进入云南,也主要有三条路线:一是经黔西北威宁一带迁入滇东北各地;一是经安顺地区由黔西南兴义等地迁往滇东南(今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和滇南;一是经四川南部筠连、叙永等地南下进入云增东北威信、彝良等地。<br><br><br> 清康熙中叶以后,由于清朝统治者改土归流政策的推行和对苗民起义的残酷镇压,导致苗族人口的继续流动和迁徙。其中主要是贵州境内的部分苗族进入云南,并经昭通、东川、曲靖、文山等地区向红河、思茅、大姚、普洱、楚雄等地,以至东南亚诸国迁徙。<br><br> 苗族,在中国境内,迄今的人口数量大致在600万左右。人口的数量在蒙族,藏族等大族之上,是名副其实的东方大族。<br><br> 苗族的族源起源,目前比较为学界所认可的说法是:起源于蚩尤,奠定根基于三苗,兴盛于古楚国。在秦统一六国以后逐步退出中心舞台,到唐宋时发展成现代苗族的定型。<br> <br><br>(稿源:金黔旅游)<br>(编辑:采芹)

苗族历史篇三:贵州苗族文化发展史

贵州苗族文化发展史

(贵州省桐梓县麚角山苗寨民族文化旅游服务中心转载)

作者:谢先林

更多苗族资讯来自神州苗族网:

1.明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监察御史裴承祖上奏朝廷:平越、龙里、新添、都匀等卫,平浪等长官司诸种苗蛮,不知王化,宜设儒学,使知诗书之教。

2.明正德三年到五年(公元1508~1510年),王阳明贬谪贵州,在龙场书院讲学,苗、彝人民环观听讲者甚众。

3.清顺治十六年(公元1659年),题准贵州各属大学取进苗生5名,中学3名,小学2名。均属各学肄业,廪额大学2名,中小学1名。次年,题准贵州各属苗生分大中小学,定入学补禀额数。

4.清康熙二十一年(公元1682年),清廷饬令贵州在少数民族聚居区普遍设立义学,有的还直接命名训苗义学,至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全省兴设义学301所。

5.清康熙四十五(公元1706年),题准贵州仲家,苗民子弟一体入学肄业。

6.清雍正五年(公元1727年),改苗学童为新童。

7.州等处苗疆义学,化导苗民子弟。并对设立苗疆义学的目的、计划、经费、教育内容、管理办法等提出具体措施。

8.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廷规定贵州各属苗民岁科两考试者,仍与汉童合考,不必分立新童取进,取消了科举考试与入学

名额对少数民族的特殊照顾。

9.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清廷议准裁撤社学之师,取消对少数民族加额取进科举的照顾。

10.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松桃苗族贺增龄考取庚子辛丑科举人,成为松桃苗族中的第一位举人。贺增龄后任松桃书院山长,对教育本地汉苗子弟有所贡献。

11.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6年),美国基督循道公会在威宁石门坎创办光华小学。美国基督教内地会在威宁葛布(今属赫章)创办光华小学。

12.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中华基督教内地会美籍传教士党居仁到安顺少数民族地区传教,并设学校于柴家苑,招收少数民族学生。

13.清宣统二年(公元1910年),循道公会西南教区苗疆部设立专门管理苗族地区教育事业的机构--教育委员会。该会以石门坎光华小学为中心本部,逐步地向石门坎周围地区推广、扩大办学,其他地区发展的学校为光华小学第××分校。

民 国 年 间

1.1912年,麻江县苗族青年吴厚安考入贵州陆军讲武堂,毕业后,任黔军旅长、师长等职,并捐资兴办都匀五中。吴厚安解放后任贵州农林厅厅长。

2.1913年4月30日,《贵州公报》有苗民兴学的报道:平越县(今福泉市)西乡王卡、江边等寨苗民各捐树木、砖瓦等,在大麻

窝建设初等小学1所,开办经费及常年经费均由当地苗民负担,委任当地法政学学生宋先齐、宋先知代为组织。

3.1914年,雷山县苗族青年梁聚五考入湖南大学,后投笔从戎,任国民革命军第43军政治部主任。

4.1918年,松桃苗族青年欧百川考入贵州警察传司所学习,后投笔从戎,成为北伐战争中贺龙部有名战将。

5.1924年,威宁苗族青年吴性纯毕业于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并获博士学位,成为第一个获得博士学位的苗族知识分子。

6.1931年8月,省立青岩社会教育实验区主任齐国屏开办龙井寨国民学校及附近苗夷胞识字传习所十余所。

7.1935年,成都华西协和大学教育系苗族学生朱焕章利用课余时间编印了一套《滇黔苗民夜读课本》(又称《西南边区平民千字课》),一共4册,这部书印出后,分别送到威宁、滇东北和川南苗族群众手中。

8.1935年4月,蒋介石来贵州,提出:在贵州教育经费中,每年至少需提出10万元作为苗夷教育经费。同年4月,贵州省成立了有史以来的第一个专门管理全省民族教育的机构--特种教育委员会,作为推行边疆教育的专门事务机构。

9.1936年,省教育厅在青岩创办贵州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 10.1936年,贵州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省立初级小学12所,专收少数民族子弟入学。据1939年统计,这些学校共有学生1500人。

11.1936年,安顺当地苗族知识分子杨庆安出任安顺苗夷文化

促进会长,在安顺设立第一、第二、第三三所中华小学及中华民众学校,专收苗族子弟,教育经费由国民党20军拨供。

12.1936年,贵州省政府饬令威宁县政府遵照有关规定,严行取缔石门坎附近外国人所办理之学校。后因抗日战争爆发,英国成了中国的盟国,这一规定并未执行。

13.1937年,北京大学学生杨辛克(松桃苗族)奔赴陕北抗日根据地,任红军大学第三科教员。

14.1937年,爱国华侨胡文虎投资在贵州民族地区建校。 15.1938年,青岩乡师范改为国立乡村师范。

16.1938年9月贵州省教育厅召集全省教育会议,制定了《贵州省边疆教育推行方案草案》。17.1938年,基督教内地会在威宁葛布成立贵州苗彝圣经学院。

18.1939年1月,贵州省教育厅在青岩镇创设贵州省地方方言讲习所,目的是造就娴熟苗夷人民语言的国民教育方言师资。

19.1939年10月,教育部决定将贵州省立贵阳乡村师范学校改为国立。迁往(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苗族历史)少数民族聚居的榕江县,改名为国立贵阳师范学校(简称国师),招生范围扩大到湘、黔、桂三省边境少数民族聚居的30个县。

20.1939年秋,黄平县苗族青年王玉玺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学校附设边疆学校教育行政专修科,1942年毕业后在国民党军令部边务处任少校研究员。

21.1940年夏,黄平县旧州镇苗族青年任虹到延安进鲁迅艺术

文学院,先后担任音乐系助教、鲁艺工作团演出科长、音乐研究室研究员、音乐系教员。

22.公元1940年,贵州成立边民教育委员会,为本省推行边疆教育事业的最高组织机构。23.1940年,在国民党中央政治学校边疆政治专修科读书的苗族学生张斐然回六盘水,与中共地下党王炳安等发动水城苗族农民大起义。新中国建立后张斐然调北京工作,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起草工作和苗文的创制改革工作。

24.1941年,国民党政府在松桃盘石乡沃里坪和长兴乡黄板各设有县立特种教育实验小学一所,专收苗族学生,其中沃里坪的一所是在抗战前民办小学基础上建立的,由苗族知名人士龙绍华主办。

25.1942年,把为少数民族学生专设的12所边民小学改为中心国民学校。

26.1942年,省教育厅制定《贵州省边民教育推广方案草案》。其中规定,各县国民教育设校数应指定三分之一办理边民教育,边民散布区域内设立的46所中等学校尽量优待边民子女入学。

27.1942年10月,贵州省政府拟定筹办省立台江国民教育师资计划,在台江县创设师范训练所,专收少数民族学生。

28.1943年,苗族知识分子朱焕章回到石门坎正式创办西南边疆威宁石门坎初级中学,并一直担任校长到1950年。

29.1943年,苗族学生张超伦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和华西协合大学医学博士学位。

30.1945年,贵州黄平苗族知识分子王玉玺在云南组织苗族大

相关热词搜索:苗族 历史 苗族历史与文化 贵州苗族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