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雾霾

发布时间:2017-02-16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雾霾篇一:古代就有雾霾了!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都竟然都死于雾霾

古代就有雾霾了!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都竟然都死于雾霾? 最近看到一篇很有意思的报道,澳门镜湖医院心脏内科医生谭健锹出了本书,指出康熙、乾隆等多位清帝都可能死于雾霾。笔者虽然不太懂中医,不过也希望从历史的角度来说明,这种说法的可信度有多大。

明清时期的空气确实不怎么样,空气污染也比较严重,这与当时城市化发展以及人口密度高度集中不无关系。加上古代华北地区大多选择烧炭取暖,加重了当时空气环境的污染。但使用煤炭取暖并非始于明清时期。考古发现,最早用煤炭作为燃料的遗址,是在1988年发掘的位于位于陕西神木县敖包梁段秦长城,城垣夯层中夹杂有煤炭灰和未烧完的煤渣,修筑时间为秦昭王在位期间,约当公元前295-前251年,也就是说我国明确可考察的煤炭使用时间至少有2200年。宋代时,煤炭开始大规模地被使用,以都城开封为最盛。如果仅仅是烧炭一个途径就能造成空气污染的话,估计宋朝的诸位皇帝基本都死于雾霾了。

当时,煤炭的使用对于生态环境还有一定的改良作用,因为煤炭用量增大势必会影响使用薪柴的数量,也减轻了植被的压力。据记载,明末皇宫中每年要消耗木柴约2600万余斤,红螺炭约1200万余斤;这一数字到了清初,宫中用薪柴量减少为每年木柴约800万斤,红箩炭约100万斤。(《石渠余记》卷一清·王庆云)皇宫中尚且如此,下层百姓对于木柴的需求就更多地被煤炭取代了,清朝前期使用煤炭的量在10万吨左右,这些煤炭却可以抵80万吨的薪柴数量。

当然光凭借煤炭不能完全缓解森林覆盖率低下的现实,并且煤炭对生态环境也造成了一定的破坏,比如燃烧时产生的污染物,以及采煤过程中影响地下水位从而影响了河流水源。对于燃烧后的煤渣古人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是堆着,久而久之对城市的环境造成非常严重的污染。但是,这些污染是否能影响长居深宫中的皇帝呢?

要知道,不管是康熙还是乾隆并不是每天都住在紫禁城里的,他们会时常去皇家园林或者是避暑山庄里消遣与办公。特别是乾隆,对于园林和享乐的追求是空前的,他又怎么会让自己在一个污染的环境下生活呢?

北京地处冀北,春秋多风沙而夏季干燥炎热。相对而言,北京西北郊地理条件就优越了许多,气候也相对清凉。特别是玉泉山附近的泉水丰沛,一直是京城重要的水源地。清代帝王严禁在此处从事农业活动,只作为园林开发。清代发展到中期城市人口密集,用水比较紧缺,但西北郊一代水源仍然相对充沛。可惜的是,北京这边受到气候的限制,加之水田面积的一再扩大,西郊水系的治理问题已经摆到了乾隆皇帝的面前。基于这些问题,乾隆十五年(1750年)开始,万寿山清漪园大规模进行开发建设,这项工程对北京城市的生态环境影响非常重大。

乾隆十五年(1750年)三月十三日,乾隆下诏改西湖为昆明湖,进一步开展了扩建工程。经过整治后,昆明湖的蓄水能力大大提高,不仅保障了西北郊农业生产,也通过调整运河水量、控制水速等手段保证了漕运的发展。最关键的是,降低流速使上游积攒的泥沙充分沉淀,保证“清流”的作用。

昆明湖拓宽后,仍然延续西湖当年的风貌,于湖水沿岸增值柳树,湖中大面积种植荷花。此外,结合当地江南水乡般的自然风貌,昆明湖中多以菰、蒲之类的水生植物,湖边还开辟了大片的农田,突出了田园生态的景观效果。加上覆草植卉、泉石交错,万寿山的绿化彻底改变了昆明湖周边的生态环境,将清漪园与西郊皇家园林连成了北京城的绿化带,从宏观上影响和改善了北京的城市生态系统。

也就是说,乾隆皇帝为了生态环境是花了力气的,即便是北京城内的污染严重,他也一定要想方设法让自己有一个可以享受清新空气与养生的园林,单单一个清漪园就花费了这么多心思,更不要提举世闻名的圆明园了。

当然,皇帝也是人,也得呼吸,不能说到了园子里才呼吸回到紫禁城就不呼吸了。在有雾霾但是皇帝本人又不在园子里的日子中,皇帝必不可少会吸到霾,但是此“霾”是否等同于今天我们吸的雾霾呢?

答案很显然是否定的。关于霾最早的解释,在许慎的《说文解字》是这样说的:“从雨,狸声。”也就是说,霾最初的含义是跟“雨”有关的。作为一种天气现象,“霾”在《尔雅·释天》中被描述为“风而雨土为霾。”此时的霾跟空气污染的关系不大,有时“霾”甚至可以作为“埋”的通假字来使用,引申为埋没。作为一种极端天气,《晋书·天文志中》中对“霾”进行了比较具体、详尽的描写:“凡天地四方昏蒙若下尘,十日五日已上,或一月,或一时,雨不沾衣而有土,名曰霾。”可见,我们现在理解上的沙尘暴在古代也是“霾”的一种解释。此后的一些正史记录中基本上都有关于“霾”这种特殊天气的详细记载。

在大多数的历史记载中,“霾”多指空气中悬浮大量的尘沙等微粒而形成的浑浊现象。《新唐书·五行志二》中记载唐天复三年二月“雨土,天地昏霾”;《宋史·五行志五》记载宋淳熙五年“四月丁丑,尘霾昼晦,日无光,雨土”;《明武宗实录》卷22记载明正德二年“癸酉申刻,大风起,黄尘四塞,随雨土霾。”这些记载无不证明,“霾”在古代记载中与尘土风雨关系密切。

除了尘土还有水汽雾形成的“霾”,这种跟今日我们所见到的雾霾就有几分相似了。古代很多诗人对雾霾都有详细的描述,如唐代王镕在《哭赵州和尚二首》中说到“碧落雾霾松岭月”;明代蒋山卿在《送林以乘赴任江西佥宪》讲到“氛雾昏霾久”。但是这种天气现象,可以理解为在降雨过程中弥漫的水汽雾与霾的混合体。由于古代的认知限制,区别雾和霾很难实现,因此有时容易将“霾”与“雾”弄混。

虽然尘土对人体并无益处,但是相对于今天雾霾的成分来说,危害显然小了许多。今天的雾霾有因为工业化的发展产生的工业废气成分,或者其他复杂的原因,与古代的雾霾差别肯定是巨大的。

很多人觉得,古代人的医疗技术不发达,很有可能康熙、乾隆的抵抗力低下所以健康情况容易被空气污染影响。这种想法放在普通百姓身上还勉强能接受,放在以天下养的皇帝身上,是不是太可笑了?

对于康熙的死因众说纷纭,在《清圣祖实录》中只是短短记载了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上不豫。自南苑回驻畅春园”仅仅几天后便“上崩于寝宫”。《永宪录》中,也记载了康熙在十一月初七从南苑回到畅春园,次日有病。他还传旨说:“偶感风寒。本日即透汗。自初十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从抱恙到驾崩仅仅六天的时间,加上康熙之前仅说了自己是“偶感风寒”,于是后人便将“康熙之死”按在了四爷雍正的身上,认为是他毒死了康熙。当然笔者看来这种可能性不是说没有但并不绝对,虽然康熙帝得的风寒只是小病,但是当时他刚刚从南苑打猎回来,晚年众皇子争夺皇位搞得老皇帝心情郁闷,岁数也大了,正常死亡的可能性并非没有。然而这从另一方面证实,即便是已经年近七十,康熙皇帝仍然会去南苑狩猎,并且从始至终没有提到那几天的天气如何。

如果觉得康熙一个人的例子不够,不如我们再来看看乾隆是如何养生的。众所周知,乾隆可谓是长寿皇帝,80多岁的高龄就是放在今天也算是高寿啊,网络上和朋友圈到处都充斥着乾隆的养生秘诀。对于乾隆之死,太医院的脉案上记载并不详细,只有短短一句话:“涂景云、沙惟一、钱景请得太上皇圣脉散大,原系年老气虚,屡进参莲饮无效。”简单说就是老死的。但是对于平常乾隆的进补,我们查阅脉案却可以作为佐证:

乾隆四十一年二月十九日起,至八月十四日,合上用八珍糕四次,用过二等人参八钱。 五十二年十二月初九日起,至五十三年十二月初三日,合上用八珍糕九次,用过四等。 乾隆五十三年二月初八日起,至十月十八日,合上用温中理气丸四料,用过四等人参四两。 乾隆平常进补的这些东西无不是养脾胃、防邪气的好药。加上乾隆注重保养,喜好人参,所以说,乾隆的体质不知道要比现如今的所谓“养生专家”好到哪里去。

综上所述,古代没有工业污染的雾霾,是否能杀死经常锻炼身体、进补滋养,甚至建造园林来改善环境的皇帝,实在是值得商榷啊!如果雾霾真是康熙、乾隆的死因,那么没有补品、没有园林的老百姓还活不活了?

历史雾霾篇二:从雾霾天气看历史上的环保理念

从雾霾天气看历史上的环保理念

据2013年10月6日中国广播新闻网报道,中央气象台昨天晚间18点发布霾黄色预警,预计今天京津地区、河北大部、山西东部和南部、河南北部等地会再次出现中度霾,局部地区有重度霾。雾霾已经成为北方众多城市人们天天谈论的话题。然而,注重环保这一理念在古时就有。

环境污染,眼下比以往严重;环境保护,现在比古代更迫切!环保理念不是新发明,在我国古代就有多位环保专家,环保是中国古人很重视的问题。中国古人很早就意识到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甚至将保护环境提到政治高度。世界上最早的“环保治国”理念,便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来的。

荀子在《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意思是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荀子将之称为“圣王之制也”。

比荀子大概早四百年的齐国上卿管仲,便是位环保专家。他根据秋夏秋冬四个季节的不同环保要求,提出了环保“四禁”概念。据《管子杂篇·七臣七主》所记,其中之“春禁”是:“无杀伐,无割大陵,倮大衍,伐大木,斩大山,行大火,诛大臣,收谷赋。”就是春天不要杀伐,不开挖大丘陵,不焚烧大沼泽,不砍大树,不开凿大山,不放大火,不杀大臣,不征收谷赋。这不只提出了环保问题,还考虑到了民生。当时齐国能成为“春秋五霸”之首,与此不无关系。

《逸周书·大聚篇》记载,大禹在任时颁布禁令:“春三月,山林不登斧,以成草木之长。夏三月,川泽不入纲罟,以成鱼鳖之长。”春季实行“山禁”,夏季实行“休渔”。这既保护了环境,也保证了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出现了真正意义的“环保条款”。记录在其中的《田律》上,这被看成是中国最早的“环保法”。《田律》除了规定春季不准乱砍乱伐外,还有多条环保规定,其中包括不得堵塞河道,即所谓“雍堤水”;不是夏季不准焚烧草木灰当肥料,即所谓“不夏月,毋敢夜草为灰”。

后代相关环保法令中,便保留了“禁烧”条令,如《唐律·杂律》规定“非时烧田野者”要被严惩。据《宋刑统》,所谓“非时”,是指每年阴历2月1日至10月30日之外的时间。

南北朝还出现了“禁烧”保护草原和地表植被的规定。《北齐书·文宣帝纪》记载,北齐天保九年(558年)春,皇帝高洋下诏规定:“限仲冬一月燎原,不得他时行火,损昆虫草木。”只能在仲冬(十一月)一个月内烧荒,其它季节一律禁止。

至于保护水源方面的规定,也很多,如唐宋法律上都有规定“有穿穴垣墙以出秽污之物于街巷,杖六十”等。

古人在发展最原始的农业经济时尚且懂得对大自然不能“涸泽而渔”,可是,现在仍有些地方过分追求经济增长速度,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可以预见,雾霾天气将常伴我们。

我想:作为未来接班人的青少年,如果不了解人类环境的构成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无视有关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去增强环境保护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的话,我们的生命将毁在自己的手中,老天将对我们作出严厉的惩罚。

历史雾霾篇三:全国雾霾事件

雾霾事件

背景材料:1月12日电 中国多地近日遭遇严重雾霾天气,影响百姓的出行与健康,引发媒体、网友密切关注。而《新闻联播》也罕见的以头条新闻重点关注,直面问题话题,并呼吁公车减少出行、市民少开车多主动做出低碳环保行为。 最新消息显示,中央气象台12日18时发布大雾黄色预警,12-13日京津地区、河北东部和南部、山东西部和半岛地区、河南东部、苏皖北部、四川盆地、重庆西部、湖北东部、湖南东北部和南部、贵州西部和南部、云南东南部、广西北部等地有能见度不足1000米的雾,部分地区能见度不足200米。

据报道,12日北京PM2.5指数濒临“爆表”,空气质量持续六级严重污染。上午9时的北京空气质量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几乎所有区域仍被意味着最严重污染的“深褐色”覆盖,pm2.5指数最高站点为456。

除北京,我国中东部地区今天继续遭遇雾霾天气。河北、天津、山东、武汉、河南等地高速公路、机场处于封闭状态,部分城市空气重度污染,pm2.5监测指数接近或达到顶峰数值。

有气象台专家解释,因近期大气层结稳定,近地层空气湿度大,地面气压场弱,风力小,夜间气温低,导致大雾出现。由于大气处于稳定状态,既无垂直运动,亦无水平流动,致使空气中的污染物无法扩散,导致霾产生。

专家并建议市民朋友尽量选择室内活动,尤其是老人、儿童、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患者,尽量缩短外出时间,室外停留时做好自身防护,不要做呼吸量较大的剧烈运动。

名词解释:雾霾,顾名思义是雾和霾。但是雾是雾,霾是霾,雾和霾的区别很大。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以及可吸入颗粒物这三项是雾霾主要组成,前两者为气态污染物,最后一项颗粒物才是加重雾霾天气污染的罪魁祸首。它们与雾气结合在一起,让天空瞬间变得灰蒙蒙的。颗粒物的英文缩写为PM,北京监测的是PM10,也就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污染物颗粒。城市有毒颗粒物来源:首先是汽车尾气。使用柴油的大型车是排放PM10的“重犯”,包括大公交、各单位的班车,以及大型运输 卡车等。

形成原因:专家指出,近期中东部地区出现的雾在气象学上称为辐射雾,雾霾天气形成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这些地区近地面空气相对湿度比较大,地面灰尘大,地面的人和车流使灰尘搅动起来;

二是没有明显冷空气活动,风力较小,大气层比较稳定由于空气的不流动,使空气中的微小颗粒聚集,漂浮在空气中;

三是天空晴朗少云,有利于夜间的辐射降温,使得近地面原本湿度比较高的空气饱和凝结形成雾。

四、汽车尾气是主要的污染物排放,近年来城市的汽车越来越多,排放的汽车尾气是雾霾的一个因素;

五、工厂制造出的二次污染;

六、 冬季取暖排放的CO2等污染物。

各国对待雾霾措施:

英国:英国人反思空气污染造成的苦果,催生了世界上第一部空气污染防治法案《清洁空气法》的出台。

欧盟:要求其成员国2012年空气不达标的天数不能超过35天,不然将面临

4.5亿美元的巨额罚款。为了符合标准,早在2003年,伦敦市政府开始对进入市中心的私家车征收“拥堵费”。上世纪80年代,政府决定尝试在街道使用一种钙基黏合剂治理空气污染。这种黏合剂类似胶水,可吸附空气中的尘埃。街道清扫工已将这种新产品用于人口嘈杂、污染严重的城区,2013年监测结果称这些区域的微粒已经下降了14%。

美国:美国环保署在1997年7月率先提出将PM2.5作为全国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美国公民可以对PM2.5的标准监控程序进行监督,根据公布的全年监测统计和日常监测数据,参与所在州的环保机构举行的公共听证会。

德国:如果空气出现严重污染,德国会对某类车辆实施禁行,或者在污染严重区域禁止所有车辆行驶。2013年,德国正大力鼓励机动车安装尾气清洁装置,安装过滤器的车主可获得国家补贴。

法国:在2012年4月公布的空气颗粒物污染报告中列出了一系列保护公众健康的建议,尤其是针对肺病和心脏病患者、幼龄儿童与老年人等敏感人群。

日本:城市绿化是日本治理污染的重要措施。东京规定,新建大楼必须有绿地,必须搞楼顶绿化。2003年,东京立法要求汽车加装过滤器,并禁止柴油发动机汽车驶入该市。东京所有出租车使用的都是天然气。

意大利:米兰市对污染最严重的汽车征税,工作日7时至19时,污染严重的汽车必须缴纳2至10欧元税才能进入市区。罗马实行“绿色周日”活动,只有电动汽车等环保车才能上街行驶

健康小护士:在此种极端天气中,市民应怎么做才能减少对身体危害?吃什么才能提高免疫力?针对市民关心的问题,相关专家逐一进行了解答。

一、避免雾天锻练。可以改在太阳出来后再晨练。也可以改为室内锻炼。

二、尽量减少外出。如果不得不出门时,最好戴上口罩。

三、患者坚持服药。呼吸病患者和心脑血管病患者在雾天更要坚持按时服药

四、别把窗子关得太严。可以选择中午阳光较充足、污染物较少的时候短时间开窗换气。

五、尽量远离马路。上下班高峰期和晚上大型汽车进入市区这些时间段,污染物浓度最高。

六、补钙、补维D,多吃豆腐、雪梨等。

备受关注:

2013年,“雾霾”成为年度关键词。这一年的1月,4次雾霾过程笼罩30个省(区、市),在北京,仅有5天不是雾霾天。有报告显示,中国最大的500个城市中,只有不到1%的城市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空气质量标准,与此同时,世界上污染最严

历史雾霾

重的10个城市有7个在中国。

2014年1月4日,国家减灾办、民政部首次将危害健康的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

201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要从压减燃煤、严格控车、调整产业、强化管理、联防联控、依法治理等方面采取重大举措,聚焦重点领域,严格指标考核,加强环境执法监管,认真进行责任追究。

原标题:雾霾笼罩,谁也不能屏住呼吸(时事点评)

建设“美丽中国”,全国上下热议。可是一开年,我国中东部地区厚重的雾霾久久挥之不去,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延绵不散的雾霾,让美丽的首都顷刻变成“雾都”,让“美丽中国”的话题蒙上了一头“雾”水!

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在地球上吃喝住穿,在自然环境中求生存、谋发展。如果人类的大多数听不见春天鸟的喧闹,看不见秋日的繁星,喝不到清洁的水,见不到绿色森林,吃着各种污染的食物,呼吸着污染的空气,生着各种怪病,还谈什么“美丽”?

近代人类追求幸福,是站在文艺复兴的历史起点上。当代人类追求幸福,则必须进一步站到生态文明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近代文艺复兴,把“人”从“神”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把生产力从封建社会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人”的作用空前放大了,可以排山倒海,上天入地,呼风唤雨,转化基因??。解放的人,是大写的人,在此基础上,人权,自然也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张扬。但解放了的“人”又过度膨胀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是,人对自然过度开发,环境被污染破坏。人对社会为所欲为,单边主义和恐怖主义的争斗愈演愈烈。次贷危机引爆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一度造成全球范围的经济衰退和恐慌。

依托文艺复兴崛起的西方工业文明,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过巨大贡献。但它以不可再生资源的消耗增长为基础,存在着无限的经济增长欲求与有限的资源环境供给之间的矛盾。工业文明竟然成为一种高代价、高能耗、高污染的文明,甚至成了为少数国家所独享、听任少数人剥夺多数人的文明。这种文明的发展方式,已走到尽头,蕴涵危机。站在文艺复兴的历史起点上的近代人类,也已走到量变到质变的临界点。当代人类必须摆脱“物化文明”,站到生态文明的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华文明虽是工业文明的迟到者,但始终保持着“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的本色。今天的中国,更具备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时机和条件、压力和动力。但是,发达国家一两百年出现的环境问题,在中国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集中显现出来,中国面临的快速发展中的环境问题呈现出结构型、压缩型、复合型特征,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复杂,解决起来的难度比任何国家都要大。“雾都”北京,再度发出强烈的警告。

怎么办?中国能像近代西方大国那样,在崛起过程中靠坚船利炮、圈占土地掠夺别国能源和资源,来保持自己的蓝天净土吗?不能!以邻为壑不是人类共存之道,穷兵黩武无法带来美好世界。

怎么办?中国能倒退到刀耕火种、铁犁牛耕的自然经济时代,来保持自己的蓝天净土吗?也不能!我们既要生态的绿水青山,又要发展的金山银山。

怎么办?传统工业文明的局限,无法解决全球性的生态危机,更不是人类文明的最终归宿。当前发展面临的危机,就是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建设生态文明的动机。我们别无选择,只能下定决心,对传统工业文明进行扬弃,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正是在这个人类文明演进的转折点,中国汲取发达国家工业化历程中的经验教训,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30年前人民群众求温饱,现在求环保;30年前人民群众谋生存,现在谋生态。”

“美丽中国”的基础,必须是生态文明。“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不是美丽中国,“厚德载雾,自强不吸”不是全面小康。根治了这延绵不散的雾霾,澄清了这一头“雾”水,“美丽中国”的愿望一定能实现。

生态,是所有人的,空气,是所有人的,责任也是。雾霾面前,没有局外人。中国,中国人,必须有所作为。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 泸州历史雾霾 美国雾霾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