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新闻眼2018最新【记者眼】

发布时间:2020-04-04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高华的“不安”   本刊记者 陈磊      2011年12月26日,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高华因病去世,年仅57岁。12月30日,乌龙潭公园,来自全国各地的师友及学生为他举行了一场小型追思会。会上,屡次有人提到了他的“不安”。
  一位同行提起,在高华被本刊列为2011年度魅力榜候选人的消息在网上公布后,身在病床上的他极为不安,辗转托人转告本刊,希望不要把他列为候选人。一位学界大佬也讲到一个细节,高华授课,极受学生欢迎,但课堂上的他言行十分谨慎,一旦发现教室内有不常见的陌生面孔,他会立即上去询问:哪个系的学生。
  这让我想起一些往事。
  大概是在2002年,我在南大新闻系读研究生,经常去隔壁历史系同学宿舍串门,看到后来为高华赢得无数赞誉的《红太阳是怎样升起的》。印象中,当时,桌上摆的还不是书,是复印的装订本。同学说,这本书不允许在国内出版,他们都是拿香港版本进行复印,后来由于买的人多,在南大汉口路的小卖部,50元一本,装订好,只要去报“买高华的书”,小店老板就会把“书”拿出来,生意很红火。
  和很多阅读过《红太阳》的人一样,我深深地被震撼了,为史实,也为高老师治学的功力。后来,我就选修了他的课。
  课堂上,高华口才很好,但用词极严谨,也极简洁,很多时候点到即止。如果人少一些,他便放开一些,人多就谨慎些。那时,我第一次知道高校课堂上也会有“耳朵”的存在。
  因为是新闻系学生,有时不免手痒,将课堂上听到的一些写出来,发在当时很火的南大小百合BBS上。有一晚,隔壁同学匆匆进来,一脸郁闷:“我给高老师惹事了,网上发了帖子,他刚电话给我,说内心不安了很久,让我帮忙删掉……”
  后来才知道,因为出身不好,在高华很小的时候,他父亲就被划成右派,他曾亲眼目睹父亲因躲避杀身之祸而离家逃亡,自家门口贴满了捉拿父亲的通缉令……
  他曾婉拒了很多红二代的邀请与帮助,因为他知道,那些人不外乎让他笔下留情,为父辈美言,而作为史家,不虚美、不隐恶,只是千百年来的优良传统而已。
  在追思会上,有人说这种“不安”或许伴随了高华的一生。作为仅听过他一学期课的学生,我有时候会想,或许正是这种“不安”,让他安心书斋几十年,有了揭开真相的执着。
  找空地
  本刊记者 薛芳
  
  昆仑万维的CEO周亚辉从不避讳千橡互动的陈一舟对自己的影响,当然,这种影响更多的是思维上的。
  陈一舟曾对他说,“互联网上第二拨创业者肯定比第一拨更难成功,上一拨创业时,哪里都是空地,你占一片就可以。但现在,已经有几个大城市了,我们只能做游击队,一边找几片相对肥沃的草地,逐渐变成小村庄,再变成城市;一边寻找其他草地。”
  因此,周亚辉在千橡互动做了一段时间的副总监,开始创业。
  但空地在哪里?韩国,日本,或者欧美?这不是一个创业青年想象力是否丰富的问题。他出发了。
  他去考察日本市场后发现,现在日本最大的SNS公司,在创业初期,也只融到了50万美金,而在国内,2000年互联网泡沫后,融资几百万美金则是一件司空见惯的事情。
  他得出一个结论,在日本,小公司创业的环境并不像国内那样朝气蓬勃;而在硅谷,大部分公司创立的时候,都以伟大为目标,像网页游戏这样的创意行当貌似有点边缘。但这些对于一个毕业于清华的连环创业者来说,已经足够了。
  4年的时间,他找到了他的空地,他的公司估值已经接近10亿美元了。

相关热词搜索:记者 记者眼 诡眼记者 翻眼记者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