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高中留守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摘 要:感恩教育是运用教育手段加强学生的感恩之心培养,由于目前我国县级高中留守学生仍然较多,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是引导其树立思想价值观念正面性的必要教育支持。然而目前县级高中对于留守学生的感恩教育效果并不理想,感恩意识形成较慢且感恩教育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突出。为了解决类似问题,本文就县级高中留守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关键词:县级高中 留守学生 感恩教育
  一、县级高中留守学生感恩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学生感恩意识形成较慢
  县级高中留守学生多为15至18岁学生,是叛逆心理最为突出的年龄段。由于留守學生长期独自生活,缺少正常家庭的父母关爱,容易形成自卑、孤僻、感情脆弱、进取心和责任感弱化的现象。尤其留守学生存在对于社会价值的主观偏见,引导学生树立感恩意识较为缓慢。其中存在留守学生自我封闭意识较为强烈的不利因素。留守学生在接受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往往过于注重主观感知,而忽略了社会、学校、家庭所给予的关爱,形成较为强烈的感恩意识较为缓慢,且随时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弱化感恩意识,因此造成了感恩教育开展效果并不理想的情况。
  (二)多数感恩教育流于形式
  目前多数县级高中在开展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并未意识到感恩教育的重要性。与高考教学任务相比,其感恩教育的直接成效显然弱化了很多。而这样的情况也导致了感恩教育本身流于形式的不利现象。甚至少数县级高中为了应付例行检查,选择了以网络资料的相关案例代替真实的感恩教育工作。这样的现象不仅无法增强针对留守学生的感教育效果,甚至让学生也感觉到感恩教育并不重要。其感恩教育的形式化、陈旧化、内容匮乏、方式老套等诸多教育弊端,导致了县级高中针对留守学生的感恩教育无法得到实质性的进展,也无法真正支持学生的心理建设,无法唤醒学生对于社会、家庭、学校、班集体的感恩之心。
  二、针对县级高中留守学生实施感恩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引导学生重新认知来自多方面的人文关怀
  留守学生长期以来处于独自生活的状态,对于家庭中的亲情关怀并未产生较强的依赖性,从而产生了感恩意识匮乏的现象。开展感恩教育应当遵循学生的情感脉络,以学生能够意识到的人文关怀作为教育输出,并体现在学生生活与学习的诸多方面。只有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才能激发学生回馈社会的感恩之心。在教育输出与反馈信息获取的中间环节,需要总结学生的心理变化特征与规律。在能够给予学生的关怀方式中,寻找到契合学生心理诉求的教育内容,继而突出感恩教育的针对性和适应性。当学生能够感受到来自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等等多方面的人文关怀支持时,才能激发学生对于感恩教育的心理认同,化被动教育为主动引导,支持学生心理感恩的潜在意识开发。
  (二)培养学生对于社会、学校、家庭的感恩认知
  心理感恩意识形成并不代表学生能够将感恩之心充分表达,此时的心理障碍来自社会环境、家庭背景、校园文化、以及周遭同学对于留守学生的个人看法和社会评判。鼓励学生从感性认知维度跨越到理性实践维度,是增强感恩教育效果的关键所在。以往时期,高中教师误以为学生在某一次演讲、辩论、班会主题活动中提前拟定的发言稿便是学生发自内心的想法。恰恰相反,学生的感恩之心流露,并不在于语言表达的流畅度。反而是并未做出任何提前准备,学生第一时间的真实反应,才能见证学生是否具备了感恩之心。此时,学生细微的行为、表达的方式、学习的态度、交流的语感等等,都是对于心理感恩的外在表现。如果感恩教育无法从学生的真情流露中寻找到客观的评价条件,其感恩教育本身也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培养学生对于社会、学校、家庭的感恩认知,需要秉承客观的评价依据,以学生的真实思维模式为考察标准,见证感恩教育是否起到了重要的心理建设支持作用。
  三、针对县级高中留守学生感恩教育现状的改进措施
  (一)以学生心理诉求为基础,设置一对一辅导课
  由于学生感恩意识形成较慢,流于形式化的感恩教育并无法触及学生真实心理诉求。在针对留守学生感恩意识的培养过程中,需要采取一对一的辅导课程教育模式。以学生当前最为直观的心理诉求为基础,将普遍化感恩教育转化为针对性教育模式。以指导教师对于留守学生的心理特征总结,划分教育维度,最大限度的支持学生心理诉求的人文关怀满足感,进而达到预期的感恩教育效果。
  (二)以学生心理动机为前提,设计集体活动主题
  学生心理动机是加速感恩意识形成的基础,是否能够接受来自外部信息的引导,也在于教育模式的感化力。虽然无法与学生完全处于相同的思考维度,但是需要引导学生从班集体活动中产生感恩理念,并将所有同学对自身的感恩支持化为思想意识转化的驱动力,从同学之间的认同感中找到自身的感恩价值。在最大限度的接受他人关怀之后,才有利于学生自主感恩意识的形成。
  (三)以学生心理价值为依托,设定教育呈现模式
  感恩意识必须加以引导,但是学生具备了感恩意识也不一定能够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此时感恩教育应当设定相应的教育模式,引导学生抒发自身的感恩体验与真实想法。任何情感流露都需要教育者的引导,感恩之心亦然如此。为学生找到情感表达和抒发的具体路径,设置公共平台,引导学生正确认知感恩之心被社会价值所认同,并在诸多实践路径中予以验证,才能最终支持学生的心理建设,发自内心表达出对于社会、学校、家庭的感恩之心。
  结语
  综上所述,流于形式的感恩教育并无法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由于留守学生叛逆心理较为突出,需要从本质上加强心理建设,并基给予学生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同时需要培养学生对于社会、学校、家庭的感恩认知,进而转化为主观意识的感恩行动。但是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行为仍然存在较大跨度,需要详细分析学生的心理诉求、心理动机、心理价值的形成规律,并通过一对一辅导、集体活动主题、教育呈现模式的革新,才能真正支持学生形成感恩之心,并付之于感恩行动中。
  参考文献
  [1]骆德云.留守高职生亲子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7(01):107-110.
  [2]刘利华.高职院校加强留守学生管理教育的意义与对策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5,14(15):204-205
  作者简介:郑国希(1966.02-),男,本科,中小学一级,河南安阳汤阴县第一中学,研究方向:高中教育。

相关热词搜索:留守 县级 感恩 现状及 改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