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县历史

发布时间:2017-01-1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南县历史篇一:陕西省各市县的来历

陕西省各市县的来历 陕

西:起于西周。西周成王时,周公与召公分陕而治。陕,指古之陕塬,今河南陕县。当时规定,周公治陕之东,召公治陕之西。陕西始见于史。陕西的简称是“秦”,最早指今甘肃天水一带。西周时,秦人先祖非子因养马有功,受封于“秦地”,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因护驾周平王东渡有功,受封“岐山以西之地”,建秦国。从此,陕西始有“秦”的概念。陕西在口语中还被称为“三秦”:最早为楚汉战争之际项羽在关中设置的三秦王。楚汉战争初期,项羽封刘邦为汉中正王,为防止他北上,将三员秦国降将分封在以咸阳为中心的关中地区。他们分别是雍王章邯、塞王司马欣、翟王董翳。这就是最早的“三秦”概念。现在的“三秦”,是指陕北黄土高原、关中平原和陕南秦巴山区。

西 安:在西周时称为“丰镐”。“丰镐”,是周文王和周武王分别修建的丰京和镐京的合称。西汉初年,刘邦定都关中,取当地长安乡之含意,立名“长安”,意即“长治久安”。丝绸之路开通后,长安成为东方文明的中心。史称“西有罗马,东有长安”。隋时,隋文帝杨坚曾被周明帝封为“大兴都公”,因而将新都命名为“大兴城”,长安作隋时也被称为“大兴城”。唐朝时,又恢复长安之名。元代,易名为“奉元城”。明洪武二年(1369年),明政府改奉元路为西安府,取义“安定西北”,西安之名由此而来。

延 安:商以前延安属鬼方。公元前13世纪时,武丁伐鬼方,延安成为商王朝的势力范围。西周时期,此处为大戎等民族控制。春秋时、晋人大败那里的白狄,将这里纳入晋国版图。战国时,秦人置上郡管辖该地。汉时设高奴县于此地。隋开皇三年(583年),设延安州,延安之名始见于史。延安地控1个区和12个县。其中,区为宝塔区。县有延长、延川、子长、安塞、志丹、吴旗、甘泉、富县、洛川、宜川、黄龙、黄陵。

榆 林:明永乐六年(1408年),在今红山(雄石峡)建榆林寨、榆林之名始见于史。因当地的土壤特别适合种榆树和柳树,故名。榆林地处沙漠地带,城置其中,又似一匹行进中的骆驼,故又名“骆城”。榆林于1988年撤县改市。目前、管辖一个区、即榆阳区;县11个,即米脂、绥德、靖边、清涧、吴堡、神木、府谷、定边、子洲、横山县、佳县。 宝 鸡:秦时因其境内有陈仓山,故而设置陈仓县。唐至德二年(757年),以“昔有陈仓宝鸡鸣之瑞”而改陈仓为宝鸡。相传陈穆公时,陈仓人发现两位仙鸡化作的神童,得雄者王,得雌者霸。这两位神童后来一个飞至南阳,一个落至宝鸡,人称陈宝。宝鸡市管辖的区有3个,即金台、渭滨和陈仓。其中,金台区得名与区内著名道观金台观有关。此观系太极拳鼻祖张三丰的修道之处。宝鸡市管辖的县有9个,分别是凤翔县、岐山县、扶风县、眉县、陇县、千阳县、麟游县、凤县、太白县。

咸 阳:古代将水之北和山之南均称为“阳”,而“咸”字意为“皆”、“都是”等。咸阳地址九嵕山之南、渭河之北、山水俱阳,故名咸阳。也有人根据《史记》和秦都咸阳出上的陶文,以为商秧在此置“咸亨”、“阳里”,公元前350年,秦孝公将两名合一,即为咸阳。

渭 南:渭城之名,始于前秦苻坚甘露二年(公元360年),以县城在渭河南岸得名。唐时仍沿用此名。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中,即写道“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渭河在咸阳穿城而过,不但留下了“渭城”之名。而且还留下了古渡美景。当年作渭河之滨,有高楼叫清渭楼,唐人许浑登此楼,感慨大自然的美丽及人生的跌宕,他写道:“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清代河东盐运使朱集义亦写诗赞道:“长天一色渡中流,如雪芦花载满舟。江上丈人何处去,烟波依旧汉时秋。”

安 康:古代安康号称“群夷之国”,至商周时属庸国。秦时设西域县,为汉中郡治所,西晋时设安康县,治所在今汉阴县。安康之名、取“安宁康泰”之意。安康人喜欢称安康为金州,原因有二:其一,安康盛产黄金,安康月河沙金的产最居全国之首。唐时,安康每年都要向朝廷贡金。其二,安康盛产丹漆。基于此,从西魏开始,政府在此设“金州”,可谓名副其实。

汉 中:位于陕西省的西南部,地赴秦岭巴山之间。西接甘肃,南邻四川,整个地区兼跨汉江、嘉陵江两大流域·并形成冲积形谷地平原,即汉中盆地。汉中之名始于公元312年秦惠文王“取地六百里,置汉中郡”。因地处汉江中游,故名汉中。元代蒙古军占汉中,为了切断汉中地区与成都地区的联系,让四川“无险可守”,将汉中并入关中,至此汉中开始隶属于陕西省。汉中是一个典型的行政区划(西北地区)与

自然区划(西南地区)不一致的城市:无论是地理气候、方言习俗还是饮食习惯,汉中与陕西的关中、陕北地区都有很大的差异,而与川北极为相似。

铜 川:前秦符坚永兴元年(公元357年)设铜官护军,北魏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6年)设立铜官县,因县境内有铜官川而得名。北周改为同官县。后因军事上“同官”与“潼关”混淆,1946年,民国政府改同官为铜川县,1958年改为铜川市。

商 洛:因境内有商山、洛水而得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秦岭南麓,与鄂豫两省交界。东与河南省的灵宝、卢氏、西峡、淅川县市接壤;南与湖北省的郧县、郧西相邻;西南与安康、宁陕、旬阳,西北与长安、蓝田毗邻;北与潼关、华阴、华县相连。截至2009年6月1日,商洛市辖1个市辖区、6个县。

下面再谝一下陕西的县名:

户 县:原名鄠县为夏代有扈氏居地,秦朝置县。“鄠”字生辟,而且专用,1964年改“鄠”为户,称户县。

周至县:原名盩厔县,峰廻为盩,水曲为厔,根据其地貌、地形特点命名为盩厔,汉武帝设盩厔县,盩厔生辟字,并切专用,1964年改为周至县。

千阳县:原名汧阳县,因汧水得名。北周设汧阳县,汧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千阳县。

眉县:原名郿县,秦朝设县,郿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眉县。

礼泉县:原名醴泉县,县北有泉水甘美如醴,北周置醴泉宫,隋朝设县,醴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礼泉县。

彬 县:原名邠县。古豳地是周人祖先公刘的居地。西魏置豳州,唐开元十三年改为邠州,1913年改为邠县。邠字生辟且专用,1964年改为彬县。

旬邑县:原名三水县,1914年因和广东三水县重名,改为栒邑县,因县北有栒邑塬,盛产栒木而定为栒邑县。栒字生辟,1964年改为旬邑县合

阳县:原名郃阳县,战国时魏文侯筑合阳城,秦朝设合阳县,汉朝因县在郃水边改郃阳县,郃字生辟,1964年改为合阳县。

勉 县:原名沔县。汉朝设置沔阳县,后为沔县,因境内有沔水而得名。沔字生辟,1964年改为勉县。

旬阳县:原名洵阳县,晋朝设置洵阳县,因县城在洵水之阳而得名。洵字生辟,1964年改为旬阳县。

洛南县:原名雒南县,隋朝设雒南县,因在雒河之南而得名。雒字生辟,1964年改为洛南县。

佳 县:原名葭县,县境内有芦川,芦丛生。古人把苇牙叫葭,出穗前叫芦,出穗后叫苇。宋朝筑城叫葭州。葭字生辟,1964年改为佳县。

富 县:原名鄜峙县是黄帝祭天的地方,县境内有鄜水而得名鄜县。鄜字生辟,1964年改为富县。

澄城县:春秋时期晋国设置徵邑,西汉设徵县,徵、澄二字音近,后来讹徵为澄,北魏太平真君七年(公元446年)设为澄城县。

宁强县:原为宁羌县,该地区古代为氐、羌人居住区,宋代设三泉县,元代设大安县,明代设宁羌卫后改宁羌县,1913年,民国政府取“羌地永宁”之意,改为宁羌县,1942年元旦改为宁强县。

汉阴县:唐至德三年(公元757年)设立汉阴县,因县城在汉江南岸,故叫汉阴。后县城被江水所淹,移县城到江北,县名未改,沿用至今。

丹凤县:建国后,1950年,划商县、商南部分在龙驹寨设立丹凤县。因县境内有丹江、凤冠山而取其名。

洛川县:秦为鄜县地域,后秦时设洛川县,因洛水流经县境而得名。

子洲县:为纪念革命先烈李子洲,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划绥德、米脂、清涧、横山、子长等县部分土地设立子洲县,县府在双湖峪。

吴起县:因战国时期魏国大将吴起曾在此驻兵得名,隋朝时,因该地是洛河源头设洛源县,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改吴起镇为吴旗县。2006年,由本县申请,改为吴起县。(注:感谢完美夏天的补充)

子长县:宋代设安定堡,元代为安定县,1935年解放后分为赤源、秀延两县,次年又恢复为安定县,为了纪念谢子长,1939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更名为子长县。将县城由安定迁到瓦窑堡。

志丹县: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设保安军,金代改为保安县,1934年改为赤安县,为了纪念刘志丹,1936年11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改为志丹县。

太白县:建国后1953年划宝鸡、岐山、眉县、留坝、洋县、佛平、凤县部分地区设太白区,1961年改为太白县,因县境内有太白山而得名。县城在嘴头镇。

黄龙县:县境内有黄龙山,为古老林区,民国27年(1938年)设黄龙山设治局,负责开垦,1948年解放后,正式划界设黄龙县。

南县历史

黄陵县:秦汉设中部县,隋朝改为内部县,唐朝又恢复为中部县。民国33年(1944年)因境内有桥山上有轩辕黄帝陵,改为黄陵县。

甘泉县:唐初设伏陆县,因县南有阿伏斤谷河而得名,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将阿伏斤谷改为甘泉谷,伏陆县也随之改为甘泉县,城南有美泉沟,泉水味美甘甜,称甘泉县。

宜川县:秦为定阳县,西魏大统三年(公元537年)设义川县,因县境内有义川河而得名。宋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为避太宗赵光义的讳,遂改名宜川县。

延长县:西魏蜀广安县,隋时属延安县,唐天宝三年(公元746年)设延川县,因延水从境内流过。

长安县:公元前239年,秦始皇封其弟成峤为长安君,取“长久平安”之意,汉、唐长安城是今西安市。现在长安县的地方秦时称杜县,后改杜陵县。西晋称杜城县,以后称长安县。1944年县府迁至大兆镇,1949年后迁到韦曲镇,后并入西安成为长安区。

蓝田县:秦献公6年(公元前379年)设蓝田县,因县东南有蓝天山而得名,因产美玉,上等玉为球,次等玉为蓝,“玉种蓝田”之说。

临潼县:西周时为骊戎部落所在地,秦时为骊邑,汉设新丰县,唐改朝应县,宋祥符八年(公元1015年)改称临潼县,因县东有潼水,县西有临水,故称临潼县。

高陵县:春秋时,因县东有高陵邑,秦孝公设高陵县,又因县南有秦政原,形似高陵而得名。

延川县:西魏时期设广安县于文安驿。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改为延川县,因境内延川水(清涧河)而得名。

陇 县:西魏恭帝元年(公元554年)设陇州,因境内有陇山而得名。辛亥革命后废州留县。

凤翔县: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汉时设雍县,唐至德二年(公元75年)设凤翔郡,金代设凤翔县。

凤翔县: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首都,雍地所在地,汉时设雍县,唐至德二年(公元75年)设凤翔郡,金代设凤翔县。

麟游县:隋文帝仁寿年间这里发现过白色麒麟,后修仁寿宫,。隋恭帝义宁元年(公元617年)始设麟游县。

南县历史篇二:湖南历史

湖南历史

1. 王蟾岩遗址:位于道县,距今约1万年,这里出土的稻谷颗粒,是目前世界上发现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标本。

2. 高庙遗址:位于洪江市,距今约8000-5500年,这里出土了我国目前所见年代最早的白陶制品以及装

饰有凤鸟、兽面和八角星象等图案的陶器。

3. 彭头山遗址:位于澧县,距今约8000年,这里出土的1万多稻谷和大米,其数量超过国内此前发现

的总和。

4. 城头山遗址:距彭头山遗址约20千米处,距今5500年左右,是我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城址,号称

“中国第一古城”。这里发现的稻田遗址,是世界上已知的最古老的水稻田,其中还有配套的灌溉系统。

5. 四羊方尊:湖南宁乡出土的稀世珍宝,是现存的最大的青铜酒尊,造型奇特。

6. 里耶秦简:2002年6月,在湖南龙山县里耶出土的秦简,对研究秦朝的历史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7. 长沙马王堆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随葬品3000多件,内容丰富多彩,其中以T型帛画、素纱襌

衣、彗星图、导引图等闻名于世,更有一具保存完好的女尸。它们对研究古代的社会生活、医疗和防腐技术,具有重要的价值。

8. 长沙走马楼吴简:长沙走马楼发掘的吴简,对研究三国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9. 炎帝陵:炎帝在和黄帝部落争夺战失败后南迁至湖南境内。他教民耕种、为民治病。后人为纪念他,

修建了炎帝陵。

10. 蚩尤与苗族:蚩尤在与炎帝、黄帝部落战争兵败被杀后,其所在九黎部落的大部分成员向南流徙,成

为南方苗族的一部分。

11. 舜帝南巡:舜帝在南巡、征战三苗中病逝,葬于九嶷山。后人为纪念他,修建了舜陵、舜庙。

12. 衡湘禹迹:大禹在治水过程中走遍天下,远及衡湘。

13.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楚国逐渐控制湖南地区;战国中期,楚文化基本取代湖南境内的越文化和

蛮濮文化;战国捕后期,秦国占领楚国黔中郡,在湘江流域设立长沙郡。

14. 西汉时期:西汉初,刘邦封吴芮为长沙王,建立了湖南历史上第一个诸候国-----长沙国;汉景帝时期

册封刘发为长沙王,刘氏长沙国建立。

15. 三国时期:湖南地区先属于刘备势力范围,后属孙吴势力范围。

16. 五代十国时期:后唐册封马殷为楚国王,马氏楚国建立,史称“马楚”。马楚政权大力发展与中原和

周边的商业贸易,采取免收关税等一系列重商政策,招徕各地商人,还铸造铅、铁钱在境内流通。

17. 北宋时期:宋仁宗改变对“梅山蛮”的政策,实行招抚,并在梅山地区设立二邑进行管理,上梅山为

“新化”;下梅山为“安化”。

18. 明初与清朝前期:明初的“江西填湖广”与清前期的“湖广填四川”均充实了当地的人丁。

19. 魏源:隆回人,鸦片战争时期进步的思想家,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20. 曾国藩:清政府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他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中国近代工业兴办的开始。他开创了

中国近代留学事业,还积极支持新式学校的创办。其创办的湘军,建军宗旨为“勤王忠君”,以封建礼教为基本的治军原则:实行募兵制、“兵为将有”、“官职私授”、“军饷自筹”、改革营制,严格营规军纪等。

21. 左宗棠:洋务派的又一位重要代表,创办了福州船政局、福州船政学堂和兰州织呢局等。他率军进疆,

击破判军,于1878年收复了除伊犁之处的新疆地区。

22. 陈宝箴:清末惟一支持和推动新政的巡抚。正是由于其大力推行新政,使湖南在维新运动时期,成为

“全国最富朝气”的维新省份。

23. 熊希龄:对湖南维新运动的主要贡献有:创立“宝善成制造公司”;开办湖南内河航运;参与筹建时

务学堂;主持《湘报》;主办南学会。

24. 谭嗣同:浏阳人,在湖南率先创办新式学堂----浏阳算学堂,他又以时务学堂、南学会、《湘报》为阵

地,培养维新变法人才,宣传救亡图存主张,致力兴办工矿交通事业。

25. 陈天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发表《猛回头》《警世钟》,呼吁反清救国,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26. 黄兴:组建革命团体华兴全,后又协助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武昌起义爆发后,领导了汉口反击战

和汉阳保卫战;袁世凯篡夺辛亥革命果实后,又发动了讨袁的“二次革命”。

27. 宋教仁:协助孙中山组建中国同盟会,他创办的《民报》,成为同盟会的机关报。他起草了《鄂州临

时约法》,参与筹组南京临时政府,主持和参与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等的起草和拟订,后组建国民党,在国会议员选举中获胜,被袁世凯的刺客杀害。

28. 蔡锷:邵阳人。他响应武昌起义,在云南起义,建立军政府。1915年12月,袁世凯称帝,蔡锷宣布

云南独立,发动反袁护国战争。因功勋卓著,被誉为“再造民国第一人”。

29. 焦达峰、陈作新:同盟会员,率先在湖南响应武昌起义的领导人。

近代后期湖南的历史事件

30. 新民学会的成立:由毛泽在、蔡和森等人于1918年在长沙成立,后逐步发展为革命团体。

31. 湖南共产主义小组成立:1920年由毛泽东、何叔衡等人发起在长沙成立。

32. 北伐军进军湖南:北伐军在湖南进军中的重大战役地点有涟水、醴陵、长沙、汩罗江、平江城等。

33. 湖南农民运动:湖南农民运动的发展,支持了北伐的胜利进军,推动了其他各省的农民运动。

34. 《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所写,成为党指导农民运动的重要纲领性文献。

35. 工农武装起义:

(1)秋收起义:1927年9月,毛泽东领导发动了湘赣边秋收起义。

(2)湘南起义:1928年1月,朱德、陈毅发动宜章年关暴动,揭开了湘南起义的序幕。

(3)桑植起义:1928年4月爆发,周逸群、贺龙领导。

(4)平江起义:1928年7月下旬发动,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

36. 红军长征在湖南:

(1)红六军团转战湘南:1934年8月,中央红军先遣部队在任弼时、萧克等的领导下挺进湘南,成立红六军团。后向湘西挺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进入湘桂边界。10月抵达贵州,与贺龙的部队胜利会师。

(2)突破四道封锁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开始长征,经过浴血奋战,突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

(3)通道转兵:1934年12月12日,红军占领通道县城,中共中央在芙蓉村召开重要会议。会上,毛泽东主张放弃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计划,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进军,这就是长征史上著名的通道转兵。

(4)红二、六军团突围长征:1935年11月l9日,红二、六军团从湖南桑植出发,开始长征。

37. “文夕大火":国民政府湖南省府执行蒋介石“焦土抗战”方针,在型1938年11月12日深夜开始将

长沙全城焚毁,大火燃烧了五天五夜,造成了空前浩劫。因12日的电报代码为“文”,故史称长沙大火为“文夕大火”.

38. 日军在湖南的暴行:

(1)厂窖惨案:1943年5月,日军包围南县厂窖地区,在此进行了4天的疯狂大屠杀,共屠杀3万多中国人。

(2)常德细菌战:1941年11月,日军在常德地区撒下大量的鼠疫杆菌,发动了惨无人道的细菌战。

39. 抗日战争在湖南的重大战役:

(1)三次长沙会战:1939年9月,第一次长沙会战;1941年9月,第二次长沙会战;1941年12月,第三次长沙会战。

(2)长衡会战:日军为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于1944年发动了豫湘桂战役,其中的长衡会战最为惨烈。

(3)常德会战:1943年11月。

(4)湘西会战:1945年4月,日军为了摧毁中美在芷江的空军基地,威逼重庆,进攻湖南西部,国民党军组织湘西会战。湘西会战是国民党正面战场由防御到反攻的转折点。

40. 芷江洽降:(1)时间:1945年8月2l一22日。

(2)主要内容

①日本代表交出了武士刀和兵力部署表册。

②中国代表指令日军在各战场向国民党军队投降。

③双方签署了备忘录。

(3)影响:芷江洽降,使中国人民扬眉吐气,是中国抗日战争史上的重大事件,为中国战区的对日受降和在南京举行受降仪式作了必要的准备。

湖南地方文化常识

41. 湖湘文化开启者:屈原和贾谊。

42. 湖南古代著名文学家:三国时丞阳(今衡阳)人刘巴、南朝作唐(今安乡)人阴铿、隋唐时期澧州(澧县)人

李群玉和邵阳人胡曾、两宋之际的湘潭人玉以宁、南宋舂陵(今宁远)人乐雷发、元代湘乡人冯子振和浏阳人欧阳玄、明朝茶陵人李东阳等。

43. 湖南近现代著名文学家:(1)丁玲:临澧人,其《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斯大林文学奖。

(2)周立波:益阳人,其《暴风骤雨》获斯大林文学奖。

(3)沈从文:湘西凤凰人,其代表作有《边城》等。

44. 湖南著名的思想家

周敦颐:北宋理学创始人,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胡安国、胡宏父子:传承和发展理学,创立了湖湘学派。

王船山:名夫之,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家。

李达:永州人,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创办了中共第一个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著有《现代社会学》《社会学大纲》,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陶澍:安化人,湘系经世派,提出“研经究史为致用之具”。

45. 马克思主义史学湖南名家:桃源人翦伯赞、武冈人吕振羽、益阳人周谷城。

46. 传统学术湘籍代表人物及其主要成就

王先谦:一代经学大师,其史学著作《汉书补注》和《后汉书集注》被认为是代表了注释《汉书》和《后汉书》的最高成就。1

王闺运:经学家和史学家,其诗文被门生辑为《湘绮楼全集》。

皮锡瑞:晚清经学大家之一,所著《五经通论》给后人示范了治学途径。

叶德辉:清末大刻书家、文学版本学家,撰写了史书《书林清话》、刻印了《古今夏时表》、校刊了《元朝秘史》。

杨树达:语言文字学家和历史学家,著有《高等国文法》、《词诠》和《中国语法纲要》。

47. 湖南的书院与著名教育家

北宋时期湖南著名书院:岳麓书院和石鼓书院。

近代湖南著名教育家:长沙县人杨昌济和徐特立、湘乡人罗辀重。

48. 湖南著名书法家:(1)欧阳询,潭州(今长沙)人,其书法纤浓合度,意态清遒,笔力挺拔,结体险峻,

形成独具一格的“欧体”。

(2)怀素,长沙人,以草书著名,与张旭并称“颠张醉素”。

(3)何绍基,道州营道人,其书法熔铸古人真、草、隶、篆各体书法,自成一家。

49. 湖南著名画家:湘潭人齐白石把中国画推向了新的高峰,被新中国文化部授予“中国人民杰出艺术家”

称号。

50. 湖南著名音乐家:贺绿汀,邵阳人,中国近现代史上杰出的音乐家,其创作的《四季歌》、《游击队歌》

等广为传唱。

51. 湖南著名戏剧作家:(1)田汉,长沙县人,中国话剧艺术的奠基人,湖南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戏剧作家,

其作词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被定为国歌。

(2)欧阳予倩,浏阳人,湖南近现代史上最著名的戏剧艺术家,其改编的话剧《桃花扇》成为中国话剧表演的保留节目;其表演成就与梅兰芳齐名,有“南欧北梅”之誉。

52. 地方剧种:丰富多彩,有湘剧、花鼓戏、祁剧、辰河戏等19个。花鼓戏是湖南各地最为流行的剧种。

53. 古代科技成就:(1)蔡伦,耒阳人,改进造纸术,制成一种轻便廉价的植物纤维纸。

(2)张仲景任长沙太守期间坐堂行医。

(3)铜官陶和浏阳花炮均始创于唐代。

54. 近现代科技成就:(1)陈国达创立地洼学说,被列人世界科学史大事之一。

(2)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3)刘筠带领协作组培育出三倍体鲫鱼和鲤鱼,后被命名为“湘云鲫(鲤)”。

(4)黄伯云带领课题组成功研制了特种改性陶瓷和金属梯度复合材料,研究发明了“高性能炭/炭航空制动材料制备新技术”。

(5)巨型计算机:1983年,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银河一I”巨型计算机。2000年,研制成功的银河超级并行计算机,是我国首台亿万次巨型计算机。银河系列计算机的研制,使我国成为继美国、日本之后第三个研制高性能计算机的国家。

55. 现代湖南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与历史人物

湖南和平解放:1949年8月4日,程潜、陈明仁率部在长沙起义。第二天,湖南和平解放。

衡宝战役:解放战争时期的重要战役之一,基本上歼灭了白崇禧的主力,为进军大西南创造了有利条件。

56. 湘西剿匪:1949年冬,人民解放军进人湘西剿匪,经过3年多的斗争,基本肃清了湘西匪患。

57. 共和国的湘籍领导人与元勋

毛泽东:湘潭人,1949年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刘少奇:宁乡县人,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

任弼时:汩罗人,1945年,中国共产党“七大”在延安召开,任弼时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一起,被大会选举为领导全党的“五大书记"。

彭德怀:湘潭人,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委、国务院副总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和国防部长等职。 贺龙:桑植人,新中国建立后,任中央人民政府体育运动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副总理等职。

罗荣桓:衡山(今衡东)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最高人民检察署检察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等职。

58. 英雄模范人物

罗盛教:新化人,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为抢救朝鲜落水少年,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雷锋:望城人,解放军战士,他走到哪里,就把好事做到哪里。雷锋因公殉职后,国家领导人为他题词。毛泽东的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周恩来的题词是:“向雷锋同志学习憎爱分明的阶级立场,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产主义风格,奋不顾身的无产阶级斗志。”

欧阳海:桂阳人,爱民模范,共产主义战士,哪里有困难和危险,就往哪里冲。两次抢救溺水儿童,一次参加灭火。三次荣立三等功,多次被树为标兵。

南县历史篇三:洞庭湖区的历史演变 四

洞庭湖区的历史演变四

洞庭湖区的历史演变

作者:郭辉东

一、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的演变

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又称“九江”,为一汇合湘、资。沅、滇四水及荆江分洪水流,向北流入长江的巨大湖泽。-(禹贡·荆州记载“九江’在荆州境内,而且水势十分浩渺。(山海经·中山经)记载:“洞庭之山,??帝之二女居之,是常游于江渊,法沅之风,交滞湘之渊,‘九江’之间。”(山海经·海内东经)记载:“湘水出舜葬东南瞰,酉环之,入洞庭下,一日东南‘酉泽”’;“沅水出象郡谭成西,东注江,入下隽酉,合洞庭中”。

古时洞庭素有九江之汇的称呼,沅、渐、抚、辰、淑。酉、澄、资、湘合为九江。“九江”究竟指什么地方?历来存在争论,汉魏以来至宋代以前的学者有各种解释。宋代以来的大多数学者,论证了(禹贡》中的“九江”即今日的洞庭湖,从而成为定论。湖北黄梅及江西九江等古代并不属于荆州范围,而在扬州境内。(水经》称“九江地在长沙下隽西北”,今人考证下隽县在今湖南泪罗、岳阳之间的新墙河口,证明九江即洞庭湖无疑。

先秦两汉时期大江的上荆江段南通洞庭湖的情况,可以从当时许多文献中得到证明。建国后在安徽寿县出土的(鄂君启节),为战国楚怀王六年所作,其舟节铭文记载鄂君船队西南航线为:“上江,入湘,??入资、阮、渣、油,上江、庚木关,庚鄂”。表明当时水上航行能沿洞庭湖水道上溯,经过资水、院水、渣水和油水各入湖水口,西北可通今沙市附近的庚木关及楚都部城。这也证明今松滋、公安县境内的右油木(上游为诡水)也是南流入湖的。战国屈原的《九歌·湘君》中说:“沛吾乘兮桂舟”,“吾道兮洞庭”,“望洋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表明由洞庭湖中舟行,一由港水下游经荆江南岸的“法阳”(今湖北沙市与公安问),可以进入长江。(楚辞·哀盼中说“将运舟而下浮兮,上洞庭而下江”,这是记段都王室百姓“方仲春东迁”,“去故乡而就远”的逃亡路线,其舟行方向与(鄂君启节)和(九歌·湘君)中记述的相反,都一致表明当时荆江在江陵以下确有一支分流南入洞庭的水道。做国策)、(史记)和(水经)等文献记载表明,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接纳四水及荆江分洪的水系格局,与目前相似,而且在江陵以下确有一支分流南入洞庭的水道。(战国策》和(史记)记载,战国末年,秦国准备进攻楚国的黔中郡,派“汉中之甲”,乘船经巴水、西汉水(嘉陵江),沿长江出峡,“四日而至五清’。(史记·秦本纪

)记载:公元前277年,秦派 22蜀郡太守张若起兵攻楚,即按上述路线,略取楚国的“江南”之地,设立属秦的黔中郡。(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公元前 219年秋秦始皇南巡欲往衡山,因在洞庭湖遇风浪“几不得渡”,只好半途而返。(淮南子·人间训》记载,“江水之始于服山也,可寨衣而越也;及至乎下洞庭,??起波涛,舟航一日,不能济也’。记述全国水道的(水经)一书,对湘、院法水均直接称“入江”,仅资水载明为“东与沉水合于湖中,东北人江’。但都道元的(水经注)则称:“凡此四水,同注洞庭,北会大江”,并称“湖水广圆五百里,日月若出没其中”。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的水面和具体湖周界线,目前从文献记载中难以精确考证。依据湖区考古发掘资料可知,湖区腹地绝大多数新石器时期文化层至龙山期中断,表明从距今4000 年前,洞庭湖的水面扩大,直到秦汉时期,湖区腹地很少留下什么文化遗址或墓葬。秦汉时期已在湖区边缘地带广泛设县,而湖区腹地平原水网区当时都没有设置一县。至于人工围湖垦殖的情况更为少见,仅东汉初年樊重曾在西洞庭湖区兴筑过“樊破”,其位置在今常德市北89里,据说“有肥田数千顷,岁收谷千万科”《元和郡县志》。

根据先秦两汉时期文献记载,结合对商、周、秦、汉时期湖区边缘地区文化遗址分布情况分析,卞鸿翔、龚循礼等人编著的(洞庭湖的变迁)一书,概述洞庭盆地形成与演变之后,根据概略勾绘的先秦两汉时期洞庭湖形势图估算,当时的湖泊面积达6000平方公里以上。

距今3000年左右,湖南的气温比现今为高,苍郁的森林和密茂的花木遍布各地。变幻莫测的风云,滔滔的洪水,凶猛的野兽,又常常给人类带来各种灾难。湖南先民正是在这种生态环境中世代相继,不断战胜自然,开发和利用自然,求得生存和发展,为湖南历史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基石。我国以某种历史事实原型与湖南有关的传说,或许从某个角度反映了洞庭湖区历史的影子。比如:量尤被黄帝杀害后一部分族人南流成为“苗量”先民,炎帝南迁崩葬于长沙茶乡之尾,帝舜南巡崩葬于九疑,二妃哭之陨于湘江遂为湘水之神,大禹治水南抵九疑并在衡山留下(禹碑),周昭王三次南征“荆蛮”而葬于昭潭,周穆王起六师至于九江伐楚。我国文学史上第一个伟大诗人屈原2000多年前就在洞庭湖畔写下了离骚、九歌(内含湘君、湘夫人)、天问等煌煌大篇,(楚辞)的地理图示表明,洞庭湖区正是屈原当年主要活动的范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诗句

,至今仍然激励着人们。

春秋战国时期,因湖区比较接近楚国的国都部(今湖北江陵西北),是楚国向南方发展的必经之地,所以楚人进入湖区比较多,特别在西北部人口分布比较稠密。春秋战国后期,湖南进入楚、秦版图。湖南虽属内陆,但以长江、洞庭湖和湘资沉渣四大水系为枝干形成的交通网络,使湖南自古以来就成为中原地区南通两广、南海,西上云贵川的中介地和走廊。同时,从赣、皖、苏、浙西上,从甘、陕、巴蜀南下和东进,洞庭湖亦属途经之地。

楚国势力分东西两路进入湖南,西路自鄂都一带越江南下进入洞庭湖西部的遭水流域和沅水下游地区;东路自鄂地一带沿洞庭湖东岸和湘江下游南进,在岳阳、泪罗一带建立重要军事据点,再南湖湘江而上,扩展到湘中、湘南地区。楚灵王时,楚在洞庭湖西北岸统治已经稳固。约公元前385年,吴起相楚以后,对

南方湘、粤、桂等地越族土著民族发动了全面征服战争。至此楚国基本上完成了对湖南的全部征服,史称“吴起相悼王,南并蛮越,遂有洞庭、苍梧。”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克服五岭的障碍,保证军粮的顺利运输,命令史禄凿渠运粮深入越地,利用湘桂谷地凿出一条古老的运河灵渠,沟通湘漓二水,联结长江珠江两大水系,其年代之久远,工程之艰巨,设计之灵巧,可与都江堰、郑国渠媲美。

两汉时代,湖区经济还很不发达,“民食鱼稻”,以捕鱼、打猎为业,仍属地广人稀的地区。据(汉书·地理志》和(后汉书·郡国志)记载,从公元2年至公元140年,湖南省人口由 71.74万发展到 281.33万,增长2.92倍,而武陵、长沙H 郡人口从42.16万发展到131.03万,增长2.1倍。该数据虽不能完全反映湖区的实际情况,但揭示出当时区域人口增长速度的趋势。此后一段时间,武陵郡、长沙郡等湘江流域地区人口增加较多,武陵、长沙二郡的湖区部分人口增加较少。

二、魏晋时期洞庭湖的演变

东汉末年,北方战乱频繁,湖南境内,特别是洞庭湖区和湘江流域人口剧增,垦殖的发展使天然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西洞庭湖因长期缓慢淤积,加之人工围垦使湖面缩小,湖泊水位也因之被雍高而高于荆江,致使原先的湖区西北向南流的油水及荆江分洪的虎渡等河均逐渐淤塞。三国时期成书的(水经)首次记载:油水下游改从居陵县以北,“东北入于江”。(水经注)也明文记载当时油水在公安县酉,“北流注入大江”。油水由“南流”变为“北流入江”的事实,表明汉末至魏晋发生过一次“江湖关系”的根本转变,荆江汛期

不再分洪入湖。魏晋时期水道变迁的一个重要事件,就是杜预运河的出现。据(晋书卷三十四·杜预》记载:“旧水道,唯污汉达江陵,千数百里,北无通路,又巴丘湖,be湘之合,表里山)11实为险固,荆蛮之所恃地。预乃开扬口,起夏水,达巴陵,千余里,内泻长江之险,外通零、桂之嘈。”扬口即扬口垒,在今湖北天门县东南,夏水为从江陵以东荆江分洪入汉水的水道。杜预在平定东吴之后,镇守的治所在荆州,为了接运港粮和镇守荆蛮的需要,开了扬口巴陵的千里运河,“内泻长江之险”,可以理解为向荆江北岸分泄长江汛期洪水。“达巴陵”的南段,据同治(巴陵县志·山水)考证,相当于今岳阳君山北面的壕沟河,在今君山农场五分场以南,经穆湖铺至君山芦苇场一段仍有故迹可寻,其余多已湮塞。

魏晋南北朝时期,洞庭湖区的围垦活动已初具规模。三国吴时,丹阳太守李衡在龙阳(今汉寿)已记洲上“作宅”,“种桔千株’‘,“岁得绢数千匹,家道富足”。酉晋末年,巴蜀流民数万人流入荆湘,遍布于洞庭湖区边缘各地。东晋初年,原在河南平氏县境的义阳郡流民又大量涌入洞庭湖西岸,穆帝(345—315年)时侨置义阳郡流民于今渲县新洲一带,刘宋元徽二年(474年),又.割罗县、益阳、湘西三县的滨湖土地,于黄陵庙南置湘阴县以安顿巴蜀流民。由此可见,在东晋、南朝之际,洞庭湖区的围垦已形成一定的规模。

根据沿湖置县的历史可以推断,当时的围垦活动已由湖区边缘逐渐向湖区中心步

步推进。湖区西北部,自东汉分层陵县(故址在今湖北公安县西南)设置作唐县(故址在今浚县东)之后,三国吴县又在作唐县东设置安南县(故址在今安乡县北),萧梁时还以安南县为安南湘郡。南洞庭湖区自刘宋时置湘阴县后,萧梁时又在今流江市东及南洞庭湖中置药山县、重华县,并置药山郡。迄止南朝萧梁时,今日湖区除南县外的所有县级政区均已设置,相应地湖泊水面积则由先秦两汉时期的浩渺大湖开始分割和缩小。

魏晋南北朝时期洞庭湖南有“周回二百里”的青草湖,面积60O平方公里左右;渣水下游还有“赤沙湖”,湘江、流水下游还有许多“大湖”,据有关专家匡算,当时的洞庭湖,包括青草、赤沙及其他边缘湖群的全部水面接近于6000平方公里。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洞庭湖形势,根据《水经注·江水注)的有关记载,大致情况为:大江在江陵县以下分为二支,一支分流经江汉平原入汉水,称为“中夏水”;一支“南派屈西,极水曲之势”,称为“中郎浦”,至公安县北与自西南

流来的油水汇合,这就是今由沙市东南流至石首以上的上荆江干流。油水口以东有景口、沦口与渲水下游的赤沙湖等淤塞湖汉相通;其余还有清水口、生江口,均为分洪水入江的水口。荆江北岸有一系列水口与江汉平原相通,每至汛期江水涨时,主要由江陵以东的豫章口、华容(今监利西北)县西的“中夏日”,华容县南的子夏口等,向北泄人夏水。见图2—1。

图2—且魏晋南北朝时期洞庭湖形势

三、唐宋时期洞庭湖的演变

自隋到唐,荆江与洞庭湖仍保持着南北朝时期“湖高江低,江不入湖”的格局。唐末五代时,荆江两岸堤防逐渐完善而洪水位也随之抬高,使魏晋以来的“江湖关系”逐渐发生转变。荆江筑堤始自东晋永和年间,当时荆江刺史桓温令陈道在江陵以上的荆江北岸构筑金堤,以后累有加修。五代时,高季兴割据荆南,将荆江南、北岸大堤联成整体,北岸自当阳至拖茅埠,南岸自松滋至城陵矾,长各

六、七百里,但南岸堤身较为单薄。石首县自宋初常出现“江水为患”,“堤不可御”的险情,神宗时谢域为石首县令,才砌石护堤,“自是人得安堵”《宋史·谢城传》;公安县固堤防经常冲毁,连年增修,弄得地旷民寡,宋初全县竟“不及二千户”(陆游(入蜀记》。荆江大堤南岸经常决堤溃口,使洞庭湖又接受荆江汛期分水分沙,过去一些分湖水入江的河道,这时也转变成泄江水入湖的水道。原为泄湖水北入长江的藕池河(即(水经注)中提到过的“清水口”)宋代却由“北通于江”转变为“南通于湖”;虎渡河又恢复南流,成为连通江湖的河道;自西向东流的油水被虎渡河堤分隔为二:上游在松滋县境内直接入江,下游为虎渡河所属油河口也成为荆江南通洞庭湖的分流穴之一。宋代洞庭湖因受荆江分洪水流的影响,湖泊水情和泥沙淤积发生了三个显著变化。

一是汛期荆江洪水位对东洞庭湖的影响,由水位顶托逐渐演变为倒灌入湖。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首先提到汛期洞庭湖因长江与湘江来水相互顶托而使湖面扩大:“湘江北流至岳阳达蜀江(即长江,因其上游之水主要来自巴蜀而名),夏潦后,蜀涨势高,遏住湘波,让而退溢为洞庭湖,凡阔数百里,而君山宛在水

中”。北宋时期,(岳阳风土记)中出现了江水倒灌入湖的记载:“荆江出巴蜀,自高往下,浊流汹涌,夏秋暴涨,则逆泛洞庭,滞湘清流为之改色,岳人谓之‘翻流水’;南至青草湖,或三五日乃还,俗云‘水神朝君山’也。”南宋时期,马子严(岳阳甲志)记载:“‘荆江六、七月间,其水暴涨,则逆

流洞庭,滞湘清流为之改色,南至青草,旬日乃复,亦谓之‘西水’;其水极冷,俗云蜗峨雪消所致。”“九月间,水入洞庭,复如‘西水’,止三五日,谓之‘寥花水’,云其时也。”从以上记载可以看出,长江与湘江来水相互顶托始于五代,北宋出现三至五日江水入湖的倒灌期,南宋时六、七月的倒灌期已达十天之久,九月的倒灌期也有三五日。

二是湖泊汛枯季节变化明显,而汛期洪水位不断增高。

(北梦琐言)在记述洞庭湖汛期因江、湘顶托而形成“凡阔数百里”的湖面之后说:“秋水归壑,此山(君山),辞居于陆,唯一条湘川而已。”(岳阳风土记)也记载:“君山在洞庭湖中,昔人(唐末许棠)有诗云:‘四顾疑无地,中流忽有山’,正谓此也。近年冬深水落,渡江肩与舆以行。”北宋张舜民(郴行剥记载:洞庭湖“每岁十月以后,四月以前,水落洲生,四江河辨;余时弥漫,去涯相泱,日月出没皆在其中”。当时汛。枯雨季的划分,大致以农历四月初及十月初为界限,汛季“凡阔数百里”,“四顾疑无地”;枯季涸为平陆,能乘轿涉水而过。另据(读史方舆纪要)引(水利考》记载:“常德城地当流水入湖尾阎地带,古多水患”,萧齐永明年间,“沅水暴涨,没城五尺,自是溃溢无时’;“宋淳熙十六年大水,没一丈五尺,漂民庐舍”。据此可知,自公元488年到1189年前后七百年间,常德的洪水位涨了一丈。造成洞庭湖区水位抬升的原因,主要是五代荆江堤防完善后,造成洞庭湖口水位奎托,湖泊水位随汛期荆江洪水位的抬升而抬升。

三是由于荆江泥沙入湖,湖泊淤积较为迅速,水深日益变浅。

(岳阳风土记)载:“岳阳楼旧岸有港名‘驼鹤港’,商人泊船于此,地胜千石载;如今湮没如平陆,不复通舟。”“大抵湖上舟行,虽沂流而遇顺风,加之人力,自旦及暮可二百里。??冬春水流,往入浅涩,江道回曲,或远或近,虽无风涛之患而常靠搁。”“夏秋水涨不过数十天,而荆江水深一、二百尺。穷冬,洞庭湖水已退尽,江湖寒洪,(有)在徒涉处得鱼数百斤者。”上述记载可见,夏秋水涨时荆江水深达一、二百尺,洞庭湖水深数十尺,冬季则干涸见底。由于湖泊淤积严重,湖水深度日益变浅,当时湖中的深水港口已发生严重淤塞,湖中航道淤浅的情况也十分常见。

唐宋时期,全国经济重心已由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唐中叶以后,湖南森林植被国伐薪樵采,刀耕火种而遭受破坏的情况已趋严重,湖泊中泥沙缓慢淤积,湖盆逐渐淤浅,湖区的围

相关热词搜索:南县 历史 南县历史天气 南县历史文化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