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测题

发布时间:2017-01-18 来源: 历史回眸 点击:

历史测题篇一:人教版历史必修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三复习必修一综合测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周代宗法制情形可从古代经典中约略窥见,如《仪礼·丧服·传》:“大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按,指团结族人)者也,不可以绝”,“异居而同财,有馀则归之宗,不足则资之宗”;又如《礼记·曲礼》:“支子不祭,祭必告于宗子”。材料主要表明周代早期 ()

A.血缘凝聚力受到地缘成分的影响而崩解B.宗法制的特色是父系与嫡长子继承制

C.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受宗法力量支配D.丧服制度和行为规范弱化了血缘认同

2.周礼规定了贵族饮宴列鼎的数量:王九鼎,诸侯七鼎,卿大夫五鼎,士三鼎。这说明西周礼乐制的实质是()

A.用于处理阶级关系的原则规范 B.维护贵族生活享受的制度

C.宗法制度在日常生活中的反映 D.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3.“从这个条约的签订,就开始改变了明清以来朝贡贸易、或由政府特许的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等中国与外国人之间经商的习惯和组织,开始了新的贸易制度。一夜之间,过去原本举足轻重的行商遭到削弱。”这个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4.有学者认为,太平天国本身带有浓厚的传统色彩,如王权与神权结合、用传统的国家制 度建立政权、小农意识鲜明等等,它反对清政府的统治,却不能笼统称之为“反封建”。对这话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A.该学者认为“反对清政府统治”不等于“反封建”

B.“传统的国家制度”主要是指君主专制制度

C.“小农意识鲜明”可以从《天朝田亩制度》中找到证据

D.这里“封建”指的是分封制下的“封邦建国”

5.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他们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结构和社会结构。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材料中三次“革命”分别对应的是()

A.王位世袭制确立 资产阶级共和制的确立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B.皇帝制度确立 《临时约法》的颁布 《共同纲领》的制定

C.秦的统一 湖北军政府的建立解放战争的胜利

D.秦的统一 辛亥革命 新中国的成立

6.1982年宪法序言中指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统一战线组织, 过去发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今后??将进一步发挥它的重要作用。”序言中“过去发 挥了重要的历史作用”是指 ()

A.它曾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B.它曾代替国家宪法的职能

C.它曾是两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织形式 D.它曾为国家统一做出贡献

7.“周恩来的发言在措辞和内容上都是标准的中共式的宣传,但与会各国都相信周的蛊 惑宣传,使我比以前更清楚地感觉到了这么一种可能,即美国对印度支那的任何公开 干涉,都将导致中国对亚洲事务的公开干涉,真使人头痛!”上述言论最有可能出自()

A.新中国成立时美国官员对新中国的评价B.美国对“求同存异”方针的评价

C.出席日内瓦会议的美国官员对中国的评价 D.美国对万隆会议上周恩来的评价

8.下图是1949年以来中国新增建交国数示意图。其中建交国数量最多时的主要原因是()

A.新中国在万隆会议上赢得尊重B.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开始实现正常化 D.不结盟政策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

9.右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的示意图,最适合作为其标题的是()

A.《多样性的政治文明》

B.《典型的民主政治制度》

C.《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变》

D.《权力的制约与平衡》

10.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文明发展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

A.山岭沟壑将陆地隔成小块推动了众多小国寡民的城邦的出现

B.耕地缺乏和土地贫瘠限制了粮食生产但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C.优越的海洋资源条件有利于宽松自由的社会环境的形成

D.肥沃的大河流域和开阔的平原赋予希腊广阔的发展空间

11.《十二铜表法》中规定:“出卖的物品纵经交付,非在买受人付清价款或提供担保以满 足出卖人的要求后,其所有权并不移转。在木料和建筑物已分离,或作葡萄架的柱子 已从地中拔出后,则原所有人有权取回。”上述规定体现了()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C.买卖双方关系紧张 D.平民与贵族的斗争激烈

12.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走向现代化的国家,在建立现代政治制度的过程中,英国的历史发展走了一条和平、渐进的道路,它首先把专制制度转变为贵族寡头制,然后再把贵族寡头制改造成民主政治。英国以和平方式推动社会变革的历史事件有()

①1640-1649年资产阶级革命②1688年光荣革命

③1689年《权利法案》 ④1832年议会制度改革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

13.“(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以和平方式结束了英国的君主统治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平等D.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得以正式确立

14.15、16世纪发生的那些事变: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商业发展、民族国家等,都不是首先发生在英国。英国只是在克服专制王权这一点上先走出一步,结果就第一个敲开了通向现代世界的大门,开始了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对英国克服专制王权和专制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

①通过暴力革命解决了个人专制的问题 ②最后用非暴力手段建立现代政治制度 ③光荣革命前实现了向立宪君主制转变 ④英国克服专制权力推动了自身发展

A.①② B.②④ C.①④D.②③

15.1832年的改革法主要包括选举权和议席分配两个主要方面,根据改革法案,年值10英镑房产的选举资格使新城镇和工业选区的中产阶级当选议员的机会增大了。这次改革()

A.使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择权B.使工人阶级获得选举资格并分享权力

C.实现了全体公民的普选权和政治参与D.使中产阶级立即获得政治上的控制权

16.“这个新国家创造了一种新的国家制度,国家采用一套新的原则立国,即平等、自由、民主、法治、权力平衡,它否定王权,建立了共和国。□□不仅解决了独立和统一的问题,而且使源于英国的民主和自由原则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8-19世纪时能填入上述方框的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C.法国D.美国

17.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两位同学对此发表不同意见: 同学甲:帝国议会由普选产生表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带有某些近代民主政治色彩 同学乙:全国普选的帝国议会对于刚刚摆脱分裂的德意志来说具有国家统一的象征 对上述两位同学的意见,你认为()

A.甲对,乙不对 B.乙对,甲不对 C.甲和乙都不对 D.甲乙说的都对

18.下列对1871年刚刚统一后的德国表述不正确的是()

A.统一后联邦制德国成为民族独立国家 B.政治体制带有强烈的专制色彩

C.权力大的联邦议会经由选民普选产生 D.权力小的帝国议会是代议机关

19.下表的内容与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的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推论正确的是()

A.①③ B.②③C.②④D.①④

20.《法国政治制度史》这样写道:“1871年的巴黎公社是劳动群众通过其政治代表当家作主的新政治制度的萌芽”。对此解读准确的应包括()

①“巴黎公社”是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

②“劳动群众”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主义政权

③“政治代表”是由巴黎人民普选产生的公社委员

④“新政治制度”是进行无产阶级专政的初步尝试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21.二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最主要的特点是()

A.欧洲主导 B.美苏主导 C.一超多强 D.三足鼎立

22.《毛泽东传》中写道:“在这场危机过后,(苏联)很快就迁怒于中国,赫鲁晓夫在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上发表讲话,指责中国在中印边境冲突和加勒比海危机中的原则立场。这个讲话,成了苏联对中共发起新一轮围攻的信号。”这场危机是指()

A.越南战争 B.柏林危机 C.朝鲜战争 D.古巴导弹危机

23、东欧剧变的实质是东欧各国

A 放弃了社会主义原则 B 实施“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

C 共产党和政府忽视民主与法制 D 社会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24.基辛格的均势理论即在美苏两极对抗的国际环境下如何运用国家外交手段,建立政治联盟,对抗苏联一极的压力;在美国处于劣势的情况下联合各种力量遏制苏联的强势状态,从而达到两极力量的相对的平衡。这一理论的影响是()

A.直接推动了苏联的解体 B.美国逐步放弃其霸权政策

C.美国逐步调整其亚洲政策 D.多极化政治格局正式形成

25.《英国:从称霸世界到回到欧洲》指出:“在法国、德国设计出欧洲共同体这样一种制度性创新方式来振兴本国经济的时候,英国却采取抵制和不介入的立场。”但1973年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英国从抵制欧共体到加入欧共体的主要原因是()

A.参与欧洲一体化有助于其重整大国地位

B.英国霸主地位丧失,不得不依附法、德

C.欧洲一体化动摇了英国传统的大国地位

D.参与欧洲一体化有助于实现英、德和解

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 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50分。第26题16分,第27题16分,第28

题18分。)

26.(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元光元年,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

历史测题

汉举贤良,自董仲舒以来,皆对策三道。??当时未有黜落法,对策者皆被选,但有高下尔。此后,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材料二 曹魏黄初元年,魏文帝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通典》卷一四《选举二》 材料三 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问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根据以上材料,概括我国古代重要选官制度选官主要标准的演变。(2分)

(2)比较材料一和材料三,概括在察举制和科举制中考试所起的作用有何不同?(4分)说

明两者的关系。(2分)

(3)根据材料二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6分)综合上

述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2分)

27.(16分)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两国关系的发展对世界局势有着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共产党之占领台湾,势将直接威胁太平洋之安全,并威胁在该区域履行合法而必要之活动的美国部队。因此,本人命令美国第七舰队防止对台湾之任何进攻。

——美国总统杜鲁门的声明(1950年6月)

材料二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1971年5月)

材料三 近年来中关关系大事摘录

2001牟4月1日,美国海军侦察机在中国海南沿海空域撞毁我军用飞机,导致飞行员王伟失踪。我国政府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和抗议。

200l年12月27日,美国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正式宣布给予中国永久正常贸易关系地位。

2010年1月29日,美国政府通知国会,计划向台湾出售总值达64亿美元的武器,中国表示坚决反对和强烈谴责。

2010年4月13日,国家主席胡锦涛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同美国总统奥巴马进行了会见,两国元首就中关关系和共同关心的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共识。

历史测题篇二:初一历史测试题

初一年级历史

1. 修筑在岷江中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两千多年来一直造福于人民,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是

A.都江堰 B.郑国渠C.隋朝大运河 D.灵渠 2. “民以食为天”,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水稻和小麦 B.水稻和粟 C.小麦和粟 D.水稻和玉米

3. 华夏族是汉族的前身,是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为华夏族的形成作出最重要贡献的两位部落联盟的首领是

A.黄帝和尧 B.黄帝和炎帝 C.黄帝和舜 D.黄帝和禹

4. 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促使社会不断变革,最终导致奴隶制度的瓦解,封建制度的确立。那么,最能代表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 A.青铜器的广泛使用 B.水利事业的发展 C.铁农具、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D.耕作技术的提高

5. 成语“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比喻武装起义,秦末为反抗秦的暴政,首创农民起义之风,鼓舞后世千百万劳动人民起来反抗残暴统治的两位农民运动领袖是

A.项羽和刘邦 B.陈胜和吴广 C.韩信和张良 D.刘秀和朱元璋

6. 人类社会是由低级到高级往前发展的,这是一个客观规律。有几位同学将我国境内出现的几类原始人进行了先后排列。哪一位同学的排列符合这一规律? A.小明: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山顶洞人 B.小芯:北京人、元谋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C.小华:元谋人、山顶洞人、北京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D.小丽: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 7. 中国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的是 A.哥白尼 B.孔子 C.拉伯雷 D.屈原 8. 与象棋中的“楚河汉界”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秦末农民战争 B. 楚汉之争 C. 长平之战D.秦统一六国 9. 同学们来到殷墟,讲解员指着一段文字残片告诉同学:“这文字记录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的价值。”由此判断,这些文字应该是 A.甲骨文 B.小篆 C.隶书D.行书 10. 西周众多的诸侯,是通过下列哪个制度产生的 A.奴隶制B.世袭制C.分封制 D.禅让制

11. “知彼知已者,百战不殆”的军事格言,是哪个军事家的名言 A.庞涓 B.孙武C.韩非D.孙膑

12. 通过战争成就霸业是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常用的手段。下列成就晋文公中原霸主地位的是 A.城濮之战 B.赤壁之战C.官渡之战D.马陵之战 13. 儒家思想在我国占统治地位开始于

A春秋战国 B秦朝C西汉D东汉 14. 在某一博物馆中,一讲解员说:“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它应是

A.四羊方尊B.编钟 C.青铜立人像 D.司母戊鼎 15. 春秋时期第一个霸主是:

A.齐桓公 B.楚庄王 C.晋文公 D.秦穆公

Ⅱ主观题部分

16、连线题:(请将下列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5分) 退避三舍 桂陵之战 赵括 围魏救赵 巨鹿之战 晋文公 纸上谈兵 城濮之战 勾践 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孙膑 破釜沉舟 长平之战项羽

17、了解圣人孔子(9分)

“全世界都在学中国话,孔夫子的话越来越国际化,全世界都在讲中国话,我们说的话让世界都认真听话。”一曲明快的《中国话》,表达出人们对祖国的美好祝愿。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歌词中提到的“孔夫子”生活在什么时期?(2分)他是哪一学派的创始人?(2分)他的主要思想记录在哪一部著作里?(2分)

(2)“孔夫子”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更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请列举他的教育名言三句(3分)

18、掌握历史学习方法(6分)

比较是学习历史的一种很重要很有效的方法。在比较中我们能够找到很多有益的启示。请在比较中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是什么?(1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是什么?(1分)

(2)这两个王朝最终走向灭亡有一个共同的原因是什么?(2分)你从这两个王朝的灭亡中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2分)

19、统一国家的建立(10分)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1)材料一中“卫鞅”指谁?“孝公”指哪国国君?(2分)

(2)“卫鞅”的变法对于该国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作用,请说一说有哪些?(3分)

(3)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1分)“扫六合”是什么意思?(2分)

(4)请列举“秦王”为捍卫“扫六合”的胜利果实而采取的措施两条。(3分)

20、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4分)

学了这么久的历史,相信同学们已经结识了很多杰出的历史人物,里面肯定有你最喜欢的或者是你最敬佩的人物,请说说他(她)是谁?(说出一名即可)并说说你喜欢或者敬佩他(她)的理由。

七年级历史期中测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单项选择题ABBCB、DDBAC、BACDA (每小题1分,共15分)

Ⅱ主观题部分

16、连线:(连对一组1分)

退避三舍 桂陵之战

围魏救赵

纸上谈兵城濮之战 卧薪尝胆吴越争霸孙膑破釜沉舟 长平之战 17、了解圣人孔子(9分) (1)春秋晚期(2分);儒家学派(2分);《论语》(2分) (2)“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等(任选三句,一句1分,共3分) 18、掌握历史学习方法(6分) (1)夏朝(1分);秦朝(1分) (2)都因暴政而亡(2分);得民心者的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统治者应注意体察民情,爱惜民力,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等意思相同即可(2分) 19、统一国家的建立(10分) (1)商鞅(1分);秦国(1分)

(2)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的经济得到发展(1分),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1分),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富强的封建国家(1分)。意思相近可酌情给分。 (3)秦始皇(1分);统一六国(2分)

(4)①创立了一套封建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②统一文字、货币、度量衡;③焚书坑儒;④修筑长城,抵御匈奴;兴修灵渠,开发南疆。(一条1分,任意两条均可得全分。) 20、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4分)

只要是已经学过的(第1到第11课中)历史人物均可,如:孔子、屈原、秦始皇、大禹、项羽等。如屈原,创作出楚辞这种新体诗歌,写出了《离骚》等优秀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忧国忧民,国家灭亡后,以身殉国等。(写出人名得2分,理由可酌情给分。)

2010—2011学年度上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一、单项选择题(请把正确答案的选项填入下列表中,每题1分,共10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 “圆明园,我为你哭泣!”同学们学习了“火烧圆明园”这段历史后,内心充满了悲愤和痛惜。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抢劫、烧毁了这座世界著名皇家园林的殖民强盗是 A、英德联军B、德法联军C、英法联军D、美俄联军 3. 鸦片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

A.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B.使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使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使中国历史时期发生了变化 4.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请判断这位是维新志士是 A.康有为 B.梁启超C.谭嗣同 D.光绪帝

5.某校八年级历史学习小组要去实地考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们应该去 A.北京 B.上海 C.武昌 D.延安

6. 对联是中华民族文化瑰宝之一。品对联“竹枪一杆,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对联揭示的问题是

A.因吸烟,中国人民内部仇杀亿万千人 B.说明中国人民勇敢,不怕刀枪火炮 C.刀枪火炮都有较大危害 D.揭示了鸦片输入的危害

7. 近日,因日本政府在钓鱼岛蛮横扣押中国渔船,国内几个城市市民自发组织了反日游行活动。钓鱼岛自古以来都是中国领土,近代史上,日本割占台湾及附属岛屿(包括钓鱼岛)的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8. 下列内容,不属于中共一大的是

A.确定党的名称B。确定党的奋斗目标

C.确定党的中心工作D。确定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革命纲领 9. 揭开戊戌变法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A.成立强学会 B.公车上书

C.创办《万国公报》 D.康有为被请到总理衙门“问话”

10. 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他出卖过维新派,又窃取了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这人是 A.袁世凯 B.荣禄 C.蒋介石 D.陈独秀

Ⅱ主观题部分

二、问答题:(第11题7分,12题9分,共16分)

11. 中国近代史上,为挽救民族危亡,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高举“民主”与“科学”的大旗,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1)请写出两个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2分)

(2)新文化运动的主阵地是什么?(2分)

(3)请评价一下新文化运动的历史作用。(3分)

12. 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但它却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请回答:

(1)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的目的是什么?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提出的口号是什么?(4分)

(2)写出洋务派创办的两所近代军事工厂的名称。(2分)

(3)你认为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3分)

历史测题篇三:九年级下历史测试题及答案

广安中学初2014级历史(九下)月考检测卷

卷Ⅰ

一、单项选择题(请将你认为是最佳的一个答案在相应的答题卡上涂黑,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1分,共计33分) 16.如果你曾经亲身见证过引发“一战”的奥匈皇储被暗杀事件,当时你在的城市应该是

A.柏林B.伦敦 C.萨拉热窝 D.巴黎

17.十月革命中,列宁亲自指挥起义,在“阿芙乐尔”号的炮声中,向临时政府所在地发起进攻。这次起义发生的地点是

A.莫斯科 B.彼得格勒 C.列宁格勒 D.乌克兰

18.如果请你对苏俄经济政策进行调查,你认为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新经济政策实施中,莫斯科一家工厂带头发起了“星期六义务劳动”

B大中小企业均收归国有,农民的余粮都收交给国家,这是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殊内容 C1921年,根据列宁的提议,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用以替代以前的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D新经济政策规定: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纳税后粮食归农民自行支配

19.下列事件中和列宁无关的是

D.苏联转变成为工业国

20.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凡尔赛和约》内容的是

A.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B.德国的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

C.规定美国取得与英国相等的制海权 D.德国向协约国支付巨额赔款

21.在“你最崇拜的美国总统”的民意调查中,华盛顿、林肯和罗斯福三人得票最多,其中罗斯福的主要事迹是

A.推行新政并领导了反法西斯战争 B.领导北美人民取得了民族独立

C.解放黑人奴隶并维护了国家统一 D.结束了中美长达二十余年的隔绝状态

22.日本法西斯势力的主力是

A.内阁 B.议会C.军部 D.政党

23.下列文件中,属于20世纪30年代英、法等国推行绥靖政策而签署的是

A.《凡尔赛和约》B《九国公约》

C《慕尼黑协定》 D《联合国家宣言》

24.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打破德军“不可战胜”神话的战役是

A.华沙保卫战 B莫斯科保卫战

C“不列颠之战” D.巴黎保卫战

25.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问,把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意识形态、不同种族、不同语言、不同宗教信仰的国家集合到反法西斯的大旗下,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坚实基础的是 A《联合国家宣言》 B《开罗宣言》

C《雅尔塔协定》 D《波茨坦公告》

26.1946年3月,在美国的富尔敦市你可能会听到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演说,这就是

A.就职演说 B“铁幕”演说C和平演说 D.结盟演说

27.下面是同学们关于“二战”后美苏关系的论述,说法正确的是

A.保持着“二战”后期的盟友关系B.展开了大规模的军备竞赛,互相遏制C.形成了新的战略伙伴 D.发生了直接武装冲突

A.苏维埃政府的成立 B.新经济政策的实施C.苏联的建立

28人类历史上,把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的事件是

A《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B巴黎公社的成立

C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D苏联新宪法的颁布 29作为战后调整欧洲大国关系的《凡尔赛和约》中,最能体现巴黎和会分赃性质的内容是

A军事问题 B殖民问题 C赔款问题D边界问题 30.1944年6月,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第二战场,请问这个第二战场是相对于哪个战场来说的 A北非战场 B苏德战场 C太平洋战场 D中国战场

31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同德国作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同德国结盟的是

① 日本 ②意大利 ③英国④ 俄国

A①②B②③ C②④ D ①③

32.罗斯福“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新政”的“新”在何处 A救助急需帮助的大批失业者和贫民B调整农业政策

C国家对工业的调整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33.1919年的巴黎和会和1945年的雅尔塔会议相似之处有

① 大国强权政治明显②重新确立亚欧政治版图

③都有关于处理德国问题的内容④都有损害中国主权的做法

A①③④B②④C①②D①②③④

34.在20世纪30年代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遭受经济大危机时,哪一个国家却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强国

A苏联 B波兰C印度D中国

35.从劳合·乔治到张伯伦再到丘吉尔,英国从一战后到二战时期对德国的外交政策,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这一变化的轨迹是

A妥协—宰割—抵抗 B妥协—抵抗—宰割

C宰割—妥协—抵抗 D抵抗—妥协—宰割

36.下列能够体现“弱国无外交”“强权即公理”这些霸权主义现象的是

① 巴黎和会 ②华盛顿会议③慕尼黑协定④《联合国家宣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7.1931年,日本策划“九一八”事变,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打破了

A《九国公约》的规定 B《凡尔赛和约》的规定

C《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的规定D凡尔赛体系 38.当巴黎和会的消息传回中国国内时,如果你正是一名北京大学的学生,你可能会参加的运动是

A.保路运动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五卅运动

39.名义上是尊重中国的独立和领土完整,但实质上是保证各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共同控制的国际条约是

A.《四国条约》 B.《五国海军条约》

C.《九国公约》 D.《凡尔赛和约》

40. 既是最先建立法西斯专政,又是最先投降的法西斯国家是

A 德国 B 日本C 意大利 D 西班牙

41.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标志是

A.德国突袭波兰 B.德国突袭苏联C.日本偷袭珍珠港D.德国吞并捷克

42. 联合国在当今国际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决定建立这一国际机构的会议是

A.雅尔塔会议B.巴黎和会 C.德黑兰会议 D.波茨坦会议

43.1945年5月8日,美国有位外交官清醒的指出:“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这里的两个“战争”分别指

A.二战、冷战 B二战、中东战争 C一战、二战 D二战、科索沃战争

44它“利用?冷战?的阴影,把?遏制?共产主义的计划与制造商、出口商的热情融为一体。”这里的“它”是

A.杜鲁门主义 B.马歇尔计划C华沙条约组织 D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4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苏主导的世界两极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A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B杜鲁门主义的提出

C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D.“北约”和“华约”的建立

46、下列会议中哪些损害了中国的权益

① 巴黎和会②开罗会议 ③华盛顿会议 ④雅尔塔会议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47、对德国法西斯实行抵抗政策的领导人有

①张伯伦②丘吉尔③戴高乐④达拉第

A①②B②③C②④ D③④

48斯大林模式和罗斯福新政的共同点是

A都高度集权B都干预经济生活 C都有利于经济的长远发展 D都清除危机产生的根源

卷Ⅱ

二、思考与探究题(17分)

(一)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29年—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中,美英德法日等国的工业生产分别下降情况如下表:

——《世界现代史》材料二: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的应用。——罗斯福。

材料三:我们要求得到领土和土地来养活我们人民和迁移我国过剩人口?。德意志民族是最优秀的民族,有权统治全世界?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世界现代史精要》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材料一,说说这场大危机中遭受打击最严重的是哪两个国家?(2分)

2:根据材料二和三,分析为挽救危机,这两个国家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2分)

3:罗斯福所说的“永远的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这一目标能否实现?为什么?(2分)

4:德国是如何实施“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 ”这一设想的?结局如何?(2分)

(二)人类进入20世纪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导致了世界格局的变化,两种制度的共同存在,它们之间有斗争与合作,也有相互学习,使世界历史的发展过程更多样化。请回答

1:写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是什么(2分)

2:两次世界大战的重要的转折点分别是那一次战役(2分)

3:两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格局?(2分)

4: 两种制度的共同存在, 它们之间有“斗争”与“合作”,“ 相互学习”,请各举一例说明。(3分)

一选择题

16C 17B18A19D20C21A 22C23C24B 25A 26B

27B 28C29B30B31A32D 33A34A35C 36A 37A 38B 39C40C41A42A43A 44B45D46C 47B 48B 二思考与探究

(一)

1美德

2美:罗斯福新政;德国:走上法西斯道路(建立法西斯政权)

3不能。因为改革不能消除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也无法避免新的危机。 4挑起第二次世界大战;德国战败投降。

(二)

1一战: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的帝国主义战争

二战:世界范围的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

2一战:凡尔登战役;

二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3一战: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二战:以美苏为首的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两极格局。

4合作: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

斗争:二战后,美国队苏联等国实行冷战。

学习:新经济政策—利用市场与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

罗斯福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推行市场经济

(任选其中一个答案即可)

相关热词搜索:历史 历史材料题 历史大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