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阅读中探究题的应考策略_高考小说阅读探究题

发布时间:2019-01-1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一、高考求同思维下的必然选择:小说解读的本质学(小说生成论)

高考阅读是被限制和引导了的特殊情境下的阅读,考试情境下的阅读必然不同于生活中的兴之所至,我们须从“我看”,走向“我思”,此时我们的身份不再是普遍意义上的阅读者,而变为解读者、研究者。而作为一个研究者,势必受到研究方法的制约、引导与规范,一般而言,高考小说探究的要求带来三个方面的限制与引导:1.定向探究——带任务的阅读,有明确阅读目的、要求;2.规范阅读——解读的方法、技巧;3.分析性阅读——一定的深度、一定的开放度。那么,我们如何达到高考小说文本高难度的探究要求呢?

小说创作手法丰富,风格流派繁多,命题人设题角度也因此千变万化,与其花时间归纳和猜测不能穷尽的小说命题角度,不如尝试从一个更贴近小说本质的角度来寻求小说探究题的应考策略,这也许是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选择。小说生成本体论即小说四维创作论,与之相关,形成相应的作者价值、文本价值、读者价值。那么,考试的时候我们应该更重视哪个价值?

分析一下,考试时我们被什么限制和引导?是考纲和命题人的意识。在考试情境下为达到科学性、公正性、公平性的考试目的,命题人会较多地立足于文本的一种普遍的阅读结果,一种可通过顺着文本作者的行文思路与情思逻辑来把握的阅读结果,也即,命题人的设题会无限靠近作者意识下的文本价值。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作者意识正是命题人尤其重视的命题依据。从小说的本质上,从生成论角度来切入,重视流淌融注在语言中的作者意识,这是小说阅读的根本。不管高考出题倾向是保守题、开放题还是任何其他形式的新题型,这都是解决问题的根基。

二、作者意识(命题人意识)下的解读品质

从小说生成论的角度说,作者意识大约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把握:1.创作的背景;2.小说的标题;3.作者的情感倾向;4.文本的结构方式;5.叙述的视角。

举个例子,来看孙犁小说的经典片段探究:

有人说,这段文字是小说中的赘笔,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文本:

女人们到底有些藕断丝连。过了两天,四个青年妇女聚在水生家里,大家商量。“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我有句要紧的话,得和他说说。”“听他说,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水生的女人说。“哪里就碰得那么巧,我们快去快回来。”“我本来不想去,可是俺婆婆非叫我再去看看他——有什么看头啊!”

于是这几个女人偷偷坐在一只小船上,划到对面马庄去了。

解析:不妨从叙述的视角和文本结构方式角度切入。人物、事件、标题等,都是作者的视角选择,或曰结构方式。这是一个战争文学作品,但显然,在主要人物的选择上、事件的集中叙述上、标题的拟定上,都与战争主题的传统现实主义抒写不同,呈现出诗化写作,反差式写作,重点不在于体现战争毁灭式的狰狞,而是人们对于战争的一种心态。这是孙犁心里的战争图景,是抗日战争的审美抒写。因此,这个经典片段恰是孙犁诗化小说的特定标志,自然不能删。

再来阅读课外作品《德军剩下来的东西》(法国作家哈巴特·霍利的小小说),探究:“德军剩下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文本:

战争结束了,他回到了从德军手里夺回来的故乡。他匆忙地在路灯昏暗的街上走着。一个女人捉住他的手,用喝醉似的口气对他说:“到哪儿去?是不是上我那里?”

他笑笑,说:“不,不上你那里——我找我以前的恋人。”他回看了女人一眼,两个人走到路灯下。

女人突然嚷了起来:“啊!”

他也不由得抓住了女人的肩,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着:“约安!”把女人抱了起来。

从文本结构方式和作者情感态度上来分析,至少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切入和把握:1.明暗两条线索;2.主要情节:“相认”;3.简洁的用笔:白描、零度写作、冰山理论;4.结局:抱了起来。

解析:作者在结构上运用了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写一位法国士兵赶走了侵略者,重新找到了以前的恋人的喜剧;暗线则是写侵略者对被侵略者不但在物质上造成了伤害,而且也深深地侵入了被侵略者的精神领域,给他们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害,使喜剧一下子又变成了悲剧,从而深深打动了读者。作者在语言上力求简洁,以白描手法,用寥寥数语把两人一生中最不平常也是最痛苦最尴尬的瞬间凸现给读者。至于两人在此之前和在此以后的漫长时间,则需要读者自己去想象,这是冰山一角的示现法,言简意丰,平中见奇,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作者的情感态度很鲜明:“他也不由得抓住了女人的肩,迎着灯光。他的手指嵌进了女人的肉里,他们的眼睛闪着光,他喊着:‘约安!’把女人抱了起来。”这是一个足以令人刺痛和泪下的结局。由此,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悲剧故事,约安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堕落。德军对家乡的侵略、掠夺,使人民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为了生存,约安只能违背自己做人的尊严,贩卖自己的身体,贬低自己的灵魂,她是被迫的。小说在情节上并未着意表现约安的堕落,相反,着重表现的是一对恋人的忘情的相认——当士兵和恋人相认的瞬间,士兵忘记了恋人的妓女身份,而约安也忘记了自己的过去,真爱是他们拥抱在一起忘记一切的催化剂,真爱是永恒不变的。因此,文本名为“德军剩下来的东西”,是富有深意的:德军剩下的东西是废墟,还有人类对生活更大的憧憬和更多伟大的爱。因为,战争可以毁灭无数牢固的建筑、无数执著的生命,但却不能毁灭人类对生活的希望。也许,希望之光只有那么一点点,人类也会从黑暗中寻觅到它,只要它存在。

综上,从小说生成论的角度说,阅读要有作者意识。作者意识(命题人意识)下的解读品质,就是要有“命题人、评卷者、考生共同的阅读价值”的考试意识,理解命题人无限靠近作者意识与文本价值的设题意图,通过钩玄提要,捕捉“文心”,走进作家创作的内动力,还原作品的情感真实与内心真实而形成的答题品质。

三、人文意识下的解读品质

在实际答题的过程中,这样的误答非常常见:

16.结合文中弟弟的经历,写出你的两点成长感悟。(4分)(2010年浙江卷16题)

①成长就是懂得牺牲自我,回报父母和社会。

这个很像是意识形态角度的批判,然而我们必须明白的一个问题是:小说到底是干什么的?对小说进行意识形态的批判是否是合宜的解读姿态?法国新小说派代表作家罗伯·格里耶在《以写作探索世界与心灵的迷宫》中指出:小说的主要任务不在塑造人物形象,更不在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政治立场、道德观念等,而是在写出“一个更实在的、更直观的世界”,这是解说小说的一个维度。而从更本质的意义上说,文艺作品创作的基本理论四维创作论,即“外部世界—作家—作品—读者”,本身就决定了文艺作品首先是作为“人”的作品而存在,而非什么概念化图解。小说的创作与鉴赏首先应从“人”的创作起步,更应以“人”的认识为旨归,作为“人”学的小说,当然不会指导人怎么去牺牲!因而上述结论真是大谬不然。

从2011年《考试大纲》对探究(内容与方法)的规定上也可得到相关的印证:

1.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以及内涵的民族心理和人文精神。(要求从时代背景、人物形象、环境氛围、细节描写、语言表达等方面切入。)

2.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要求从作者经历、所处时代、创作动机及作品影响进行分析。)

3.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要求立足自我,感悟和体验文本,独立思考,发表看法。)

由此可见,语文“探究”要求侧重于作品人文性的一面,是对知识的探寻,也是对生活的感悟,更是对人生的思考。也即,小说探究阅读,从小说生成论的角度而言,须有第二个姿态:人文意识下的解读品质。

不妨先以我们熟悉的课文文本《装在套子里的人》作一个范式:

试结合全文,探究造成别里科夫悲剧人生的原因。

文本:

“……您骑自行车,这种消遣,对青年的教育者来说,是绝对不合宜的!”

“难道这还用解释吗,密哈益·沙维奇?难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既然政府还没有发出通告,允许做这种事,那就做不得。昨天我吓坏了!我一看见您姐姐,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一位小姐,或者一个姑娘,却骑自行车——这太可怕了!”

……

我相信他情愿摔断脖子和两条腿,也不愿意成为别人取笑的对象。是啊,这样一来,全城的人都会知道这件事,还会传到校长耳朵里去,还会传到督学耳朵里去。哎呀,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

这些文段独立来看,是绝无“政治”可抽解的,具体而在的只是些别里科夫的可笑的言行,教师如果要学生直接达到“反对沙皇统治”的政治高度就有点僵硬。不如从作为普通“人”的别里科夫说起:一个恋爱中的男性,见到他热恋的女朋友,反应是“眼前就变得一片漆黑”“太可怕了”,这就显得极不正常;而恋爱趣闻传遍全城本是恋爱中的男女求之不得的结果,他却感到害怕,这是第二个不正常;再有一个不正常在于,小说前面部分提到,别里科夫在地方上小有威望,大家伙儿多少有点顾忌他,这样一个“钻石王老五”,个人婚姻应该极顺利才是,怎么文中却相反?最后,一个大家都顾忌的对象,怎么对“全城的人知道这件事”感到害怕?这些可笑的不正常正是解读别里科夫这个沙皇统治特殊时期特殊形象的一个抓手。它们不是别里科夫生理性变异的结果,只能是社会对人造成的变异结果,沙皇统治末期的反动性与脆弱性不言而喻。

再来尝试从“人”的角度分析一下《桥边的老人》中“老人”悲剧人生的原因。

有人说,“动物”部分的文字是这个反战小说中的赘笔,可以删去,你认为呢?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

文本:

“什么动物?”我又问道。

“一共三种,”他说,“两只山羊,一只猫,还有四对鸽子。”

“你只得撇下它们了?”我问。

“是啊。怕那些大炮呀。那个上尉叫我走,他说炮火不饶人哪。”

“你没家?”我问,边注视着浮桥的另一头,那儿最后几辆大车正匆忙地驶下河边的斜坡。“没家,”老人说,“只有刚才讲过的那些动物。猫,当然不要紧。猫会照顾自己的,可是,另外几只怎么办呢?我简直不敢想。”

解析:从“人”的角度,可以对文本作这样的思考:1.战争中,作为“人”的需求是什么?2.战争中,作为“老人”的需求是什么?

不难理解,对于老人来说,时光令他失去一切,维系他的生命的只有家园和最后几位可依靠的动物伴侣,但战争毁灭了他生命的最后维系物。因此,文本结构方式定位在与老人聊动物这个生活场景的细节描写上,而不是定位在战争的直接呈现上,这是宏大主题的微观呈现,是作者心目中的战争图景,是战争的情感逻辑。这样的视角与结构方式,流露出作者这样的情感倾向:战争双方,有谁会关注生命的被扼杀被销毁被剥夺呢?但在一个普通老人的眼中,战争的胜败与他无关,动物的生命才是世界的价值所在。文本由此道出了对和平生活的热爱及对战争谴责的主题。

四、生成运用

从作者意识与人文意识角度来思考2011年温州市第二次模拟考大阅读文本奈保尔《布莱克·沃兹沃斯》的探究题,如何评价如下结论:

试结合全文,探究造成沃兹沃斯悲剧人生的原因。

误答:1.沃兹沃斯脱离生活,不切实际,靠虚幻的梦过日子,不从事正经工作,以至于生活贫困。2.沃兹沃斯竟然试图骗取孩子的信任,以图获得四分钱的利益。3.沃兹沃斯最可悲的地方在于,他一生都在一个自己虚构的梦境里自欺欺人,到最后将死的时候才觉悟。4.沃兹沃斯连起码的人的尊严都没有,被驱赶,也并不改变他的生活习惯与态度。

解析:如果从全文中找出能够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及与之相应的文本中的理念、情感,及相应的叙事方式后再行思考,会发现这些结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以上结论都不是奈保尔在文本中所要传达的意旨。从作者意识与人文意识角度来思考,上述误答可纠正如下:

1.沉浸在个人的情感旧伤里不可解脱,以至于脱离现实生活。2.心与孩子一般纯真,因此与孩子有着纯净的沟通。3.现实世界的不解(也许是不容)使得他居于清冷的一隅,与外界世俗生活隔绝。4.作为诗人内心的单纯。

依据小说生成论的两个视角——作者意识(命题人意识)下的解读、人文意识下的解读,从《布莱克·沃兹沃斯》中你还能探究什么?

提示可探究的角度:1.为什么出现母亲形象?母亲形象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2.“我离开了小房子,跑回家,大哭了起来。像诗人一样,看到什么都想哭”,这是诗人死后“我”的转变。请探究“哭”在文中的含义。3.文章结尾有什么深意吗?请结合全文,探究文末为何要作这样的补叙。4.对于文中的诗人的生存态度与生存境遇,你怎么看待?

写在最后:

文字是生命的精神气质,总以“技巧”析之理之,不仅不是语文高考的旨归,更是背离了语言与文化的本质。我思故我在,思想,永远是人类最为可贵的动力。本文所讨论的,只是小说解读中的一个贴近小说本质的视角。希望它不只是帮助我们解决了高考的小说探究题——雨果说,小说,是伟大的生活,让我们用我们富于生命的思想,用我们活的灵魂与精神,去探寻更多值得我们解读的“伟大生活”。

相关热词搜索:小说阅读中探究题的应考策略 高考小说阅读探究题 高考小说探究题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