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及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个人能力有哪些方面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要:大学如何实施素质教育,必须从理论上弄清知识、能力、素质及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等基本概念,本文以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实施成功素质教育为例,阐述上述基本概念及其相互关系。
  关键词:大学;素质教育;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
  中图分类号:G40-012 文献标识码:A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最近胡锦涛主席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主要是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要问题,这应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高等学校要迎接新世纪社会市场对人才竞争的挑战,就应认真研究社会市场需要什么样素质的人才,以及怎样培养这种人才。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究其原因,主要是思想观念不适应,人才培养规格不接轨,培养模式千篇一律,培养方式陈旧落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学校当前深化教育改革的先导。
  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在这方面已作出有益探索。成功素质教育是该校率先提出的一种全新的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它是以让学生具备与其人生奋斗目标相一致的综合素质即成功素质为培养目标,实行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定向培养成功素质,克服失败因子,使学生在校初步具备成功素质,跨出校园就能参与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适应社会的需求。全面理解并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成功素质教育必须从理论上搞清知识、能力、素质及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等基本概念及相互关系;从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找准时代对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规格的要求;从人的自身发展及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回归教育的本质。
  
  一、知识、能力、素质及其相互关系
  
  知识、能力、素质是教育理论与实践中使用频率很高的词语,对三者内涵的理解和相互关系的界定,直接影响教育观念特别是素质教育的走向。
  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一般应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两个大的方面。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和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对当代大学生的知识要求也有新的概念。当代大学生应该具有合理的知识结构,如基础理论知识,专业理论及技能,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现代科技(如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基础知识等。从就业的角度,大学生应有合理的专业知识和非专业知识。能力是个体社会人从事社会、公益、专业活动中所展示的外在心理特征。对于大学生而言,除具备一般社会人的普通能力外(如观察、思维、分析、表达、想象、沟通等),还应对这些能力的展示水准有较高的要求(如速度、强度、准确度、灵敏度等)。同时还应具备从事某项专业活动的特殊能力(如组织领导、决策管理、专业技能等)。从就业的角度,这些能力也可分为专业能力和非专业能力。
  素质有两种解释,一种指人的先天具有的生理解剖特点,主要指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是通过先天遗传获得的。另一种解释为,人的先天遗传的生理特点与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高等教育界普遍认同后一种解释。因此,人的素质是先天遗传和后天教育训练的“合金”。人的素质潜能要得到充分体现,既取决于先天遗传,更取决于后天教育及训练。如果说先天遗传是内因,后天教育训练则是外因,外因通过内因起主导作用。所以,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就是按照人的成长规律,有计划有目的实施系统教育,最大限度地培养训练学生成为社会所需要人的素质,促进学生思想观念,知识能力、身心品质全面养成。因此,人的素质可通过先天遗传,后天良好的教育训练,社会环境的熏陶,个人实践并内化的综合影响逐步形成。
  知识、能力、素质三者的关系,究竟是并列、平行关系,还是从属、上下位关系,必须有一个符合逻辑的正确认识,不然会造成理论与认识上的混乱,误解素质教育、特别是成功素质教育。正如前述,知识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成果,是前人的实践总结。而能力则是个体社会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显然知识与能力有着密切的联系。知识既包括“质”的方面,也包括“量”的方面。知识为个人能力的发挥和发展提供基础条件,不以知识为基础的能力只能是个人生理、心理的本能反应。一般而言,个人掌握的知识越多、越系统,就可能通过思维训练和实践应用逐步转化为系统的、稳定的心理结构,从而形成能力。个人认识问题,思考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越强,成功的把握就大得多。特别是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更是依赖于人们掌握系统、丰富的知识并根据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所掌握的知识进行分解,整合、优化、储存形成独特的知识结构和体系,从多角度、多渠道、广领域去思考,才能形成原创性的思维模式,最终飞跃为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但知识与能力不是简单的线性关系,“高分低能”就是很好的见证。
  因此,个人掌握知识的质与量是形成能力的基础。能力强的人较容易获得某些知识。相反,能力较弱的人要获得同样的知识一般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关于知识、能力、素质的关系,正如前述,素质是先天遗传的生理特点与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从素质定义的理解要把握四个要素,即先天遗传、教育训练、环境影响、内化升华。由于先天遗传的差异性,表现在人的各种能力的差异。同样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受到不同的教育和训练也能表现出各种能力的明显差异,这也是“社会遗传”的影响。个人若不注重知识内化,不注重各种能力的实践,素质就会退化,甚至消失。因此,知识是素质的内在基础、是素质的隐性条件,能力是素质的外在显形表现、是素质的外化。人没有知识,就会无知、落后,但有了知识也不一定有良好的素质。由于能力是人在各种社会活动中展现出来的心理特征的外在表现,人的能力太弱,则素质就无从表现。显然,素质的基本要素是知识和能力,知识是素质的内在基础,能力是素质的外在表现。一个人的素质高低,不仅取决于“生物毛坯”,更取决于经教育后掌握知识的质和量,取决于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取决于个人知识能力的不断实践和升华,最终内化为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一般而言,形成大学生的素质结构体系有众多方面,但素质的核心是观念和能力。
  综上所述,知识、能力、素质不是并列的,素质是上位概念,知识与能力则是下位概念。素质包括知识与能力,知识与能力是构成人的素质的基本要素,但知识与能力不能直接等同素质,必须通过知识内化和能力外化才能转化为素质,内化与外化的最终结果是人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结构,其核心是以观念和能力为代表的个人素质。既然素质包括知识与能力,那么素质教育理所当然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因此,高等学校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各种教学环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社会实践、第二课堂等)是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高等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特别是成功素质教育就无可非议。
  
  二、专业素质,非专业素质及其相互关系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生理与心理,智力与非智力,认知与意向等因素全面、健康、和谐的发展,促进人类科技文化向学生个体心理品质的内化过程”。要实现这一目的,必须通过素质教育来完成。大学作为人的社会化过程的一个重要关键阶段,其目标就是培养能适应社会需要的人,能改造和创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人,能从事某种行(职)业和行(职)业转换的专门人才。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也应实施大学素质教育,但大学素质教育决不单纯是专业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的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专门人才,社会需要就决定大学生基本素质结构,社会需要对大学实施素质教育起到导向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社会对大学生素质要求已从过去的知识、能力、学科(专业)等单方面素质向整体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发展而转变。
  专业素质是指人们从事某种职(行)业的专门(岗位)工作所必备的素质。对于大学生而言,专业素质是指大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逐步养成的,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方法等方面,即将来从事专业(岗位)工作的“做事”的本领;而大学生非专业素质也是在校学习期间逐步养成的,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品德、情感、身心等方面,即将来立足社会“做人”的素养。由于大学学科门类多(本科专业涉及11个学科)、专业目录多达300种,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就不同的学科专业很难严格区别,但大学专业教育从素质教育本身应包括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两个方面。在大学教育教学全过程中全面实施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并相互促进、相互补充、和谐结合、协调发展,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任务。
  大学生专业素质主要体现在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方法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主要指本学科专业知识,综合学科基础知识和跨学科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也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专业一般技能,如信息掌握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实验运算能力等。其次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再次是创造能力。专业一般技能是基础,运用知识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核心,创造能力则是高目标的追求。专业方法也有三个层面,一是基本方法,如学习方法,二是思维方法,三是科学方法。方法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纽带,科学有效的方法可加快知识转化为能力,能力的提高又加快科学方法的掌握。大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是诸多素质形成的催化剂。
  大学生非专业素质主要体现在思想、观念、品德、情感、身心等方面,这些应该是各类大学生所共需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和公民的义务;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民主法制意识;具有拼搏、创新精神等都是当代大学生思想、观念、品德的集中表现。在当今开放的市场经济社会里,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及团队精神,吃苦耐劳、勇于竞争的精神已成为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集中体现。另外,健康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状态,高雅文明的举止风度和行为习惯也是大学生非专业素质的重要体现。
  就大学生群体而言,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究竟是并列平行关系,还是交叉组合关系,对不同的学科专业很难确定单一固定模式。但从大学教育本身,从学生走向社会就业角度考虑,非专业素质是“做人”的素养,是走向社会承担责任和义务的基础;专业素质是“做事”的本领,是走向社会创造财富的基础。但专业素质只能建立在良好的非专业素质基础上才能得以施展,才能为单位产生效益,才能为社会做出有益的贡献。电脑“黑客”,高科技“制毒”者都是专业素质极优,而非专业素质极劣的沉痛教训。因此,从社会学的角度考虑,毕业后大学生非专业素质比专业素质更为重要。
  如果将大学生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的内涵比喻为两个动态圆,即专业素质圆,非专业素质圆,这两个圆在大学教育过程中不断变化,圆的半径在进程中也不断增加。两个圆的关系有时会各行其道,有时会在某点相切,有时会在某处相割,形成交叉共有部分(即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部分共存),甚至会出现两圆包含(专业素质圆半径大于非专业素质圆的半径,即专业素质圆包含非专业素质圆,或反之)和两圆重叠(即专业素质圆半径与非专业素质圆半径相同,两圆重叠)的情况。
  大学素质教育关键在于如何把握这两个动态圆的走向和相互间关系,如何找准两个动态圆的切入点和结合点。理想的关系应是两个动态圆有机互补、和谐结合,而不是分道独行,相互排斥。如果能实现两个动态圆重叠,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为融合,浑然一体,展示大学生高水准的综合素质(即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就真正实现了大学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
  对当代大学生而言,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究竟那个重要。某新闻媒体在用人单位中开展问卷调查表明: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非专业素质对其工作“很重要”占62%。对于大学生,特别是就业后的大学生而言非专业素质是基础,优秀的专业素质应该建立在非专业素质基础上,非专业素质在某些时候比专业素质更重要,如适应环境能力和道德品质特别是敬业精神是大学生最基本、最重要的就业前提。《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流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和外语能力均占47?7%。“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课程组,曾对北京、上海、广州等地600余家用人单位进行问卷调查,用人单位对最关心的人才素质进行了排序,用人单位招聘时最看重应届毕业生的素质顺序为①专业知识和技能②敬业精神③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④沟通协调能力⑤基本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用人单位认为应届毕业生最欠缺的素质排序为①敬业精神②基本解决问题能力③承受压力,克服挫折能力④相关工作经验⑤沟通协调能力。显然,用人单位更看重大学生的非专业素质。专业素质尤其是专业知识,对毕业生而言是静态的,是滞后的,是在学校学到以书本为主的专业知识;而非专业素质特别是适应社会环境的能力,是动态的。大学生只有具备良好的非专业素质,在就业走上工作岗位后,才能面对复杂竞争的社会环境,尽快转变角色,适应新环境,展现专业素质。因此,大学素质教育必须高度重视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方面的综合教育培养,使其有机结合,相互补充,协调发展,整体提高。塑造大学生优良的素质结合,即成功素质,从而使大学生走上社会后能更好、更快适应社会的不断变化,不断走向成功。要改变“绝对分工”的就业观念,摆脱专业对口的思维定势,克服忽视非专业素质培养的弊端,不能让“短板效应”即大学生非专业素质阻碍大学生就业并影响个人发展。
  大学素质教育特别是成功素质教育如何组织实施是当前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首先,应将专业素质教育和非专业素质教育整体设计并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中去,渗透到课程体系和各课程内容中去,使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成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两个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有机整体。其次,要明确实施素质教育(专业素质教育与非专业素质教育)的主体是全员教师,特别是专业教师要在传授,培养学生专业素质的同时,有目的有计划地培养学生非专业素质,不能形成专业素质教育培养与非专业素质教育培养两张皮。再次,要营造一个多样化、多空间的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氛围和环境,形成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全方位的立体化的实施系统。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已有多种富有创意的设计方案正在组织实施和实践探索,相信不久将来,大学素质教育特别是成功素质教育必定会在中南分校取得丰硕成果。
  
  参考文献?
  [1]赵作斌.成功素质教育――大学教育理念与模式的新突破[J].中国高等教育研究,2006,(3).?
  [2]龚放.试论大学素质教育[J].教育研究,1997,(11):14-20.?
  [3]柳海民,李伟言.析知识、能力、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2-03-13(3).

相关热词搜索:素质 专业 与非 浅论大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及专业素质与非专业素质 知识能力素质 素质知识能力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