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柔性管理

发布时间:2018-07-02 来源: 美文摘抄 点击:


  [摘 要]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转型,知识和技术在公司、事业单位甚至国家的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因此,人力资源成为了我国新的经济发展动力。但是,在我国经济转型之前采用的刚性管理模式极大地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抑制了我国人力资源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发展。因此,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的经济发展状况,我国的人力资源需要实行柔性管理,即通过以人为本来实现对人力资源的有效管理,促进我国公司、事业单位甚至国家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本文以事业单位为例,通过对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概念和实施柔性管理的必要性的论述,对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思路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关键词]人力资源 柔性管理 概念 必要性 思路
  中图分类号:S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8)24-0146-01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由数量经济向质量经济的转型,在事业单位的众多竞争力中,人力资源一直是其核心竞争力,当然,在未来知识经济发展过程中知识型的人力资源是不可或缺的。这要求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对目前本事业单位甚至我国整体的人力资源管理的相关人员现状进行合理的认识和分析。
  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是指在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根据本单位的工作特点和需求采取的一种人性化管理方式,是相对于刚性管理提出来的一个相对概念。在刚性化管理中,强制性是其主要特点,员工按部就班,按吩咐办事,没有积极性,不用思考,不能向上级反映情况,各种决策是由领导者和指挥者在不吸取员工意见的情况下制定的,与现实情况可能会存在误差,而柔性管理与其相反。在柔性管理中,员工能够享有更充分的自由选择权,可以自由向上级反映工作中的失误和决策的不合理,这有利于改善相关人员的僵化问题,将雇佣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变“佣人”为“主人”,这能够让员工感受到平等和尊重,可以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对人力资源进行调整,规避风险,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事业单位的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实施柔性管理的必要性
  带有强制性特征的刚性管理无法实现人力资源配置的最优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为人力资源创造的效益与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密切相关,而传统意义上的刚性管理压制了相关人员的积极性,无法创造最大的人力资源效益。特别是在我国经济社会中蓬勃发展的服务型事业单位中,对人力资源的管理要求更加严格,要求由于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而创造的效益越来越多,因此,通过对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是非常有必要的,将员工个人的利益与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相挂钩,实现双方共赢。
  具体来说:(一)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当前各项指标的不断变化,事业单位所面临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均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对事业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提出了更严格的要求。(二)我国事业单位员工人数多,并且员工质量良莠不齐,所以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难度较大。因此,柔性管理的实施迫在眉睫,柔性化管理可以剔除工作中的低素质人才,由剩余的高素质人才建立一个现代化人才团队,合理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三)人力资源的柔性化管理要求“以人为本”,让员工充分感受到平等和尊重,这有利于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创造符合该事业单位特点的单位文化,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这对于事业单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事业单位实施人力资源柔性管理的思路
  与刚性化管理相比,柔性化管理更注重“人”的作用。目前我国人事单位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只有最开始的上岗培训,而没有上岗之后的发展培训;上级领导对于下级被领导者之间更侧重于控制和要求,而忽视了沟通和鼓励;对于中高层管理者的素质问题不太关注;人力资源管理者的思想停滞不前,停滞于过去的刚性管理,对于符合现实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思路存在排斥现象。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由刚性管理转变为柔性管理的具体思路如下:
  1、听取多方意见,民主化决策
  在人力资源的刚性化管理中,决策者主要是指领导者和指挥者(例如行政负责人、总工程师),这决定了所制定的决策代表的是极少数人对于该事业单位发展的看法,参与的人很少,因此,很多决策具有强烈的主观性,不符合当前该单位的发展事实。并且,由于决策都是自上而下传达实行,事业单位的众多员工都只是决策的执行者,可能会存在传达不清或理解偏差,造成决策无法很好的落实。而相对人性化的柔性管理则要求单位领导与普通员工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要求上位者充分听取员工的意见,考虑员工的利益,民主决策,让员工畅所欲言,在事业单位营造一种良好的民主环境。
  2、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在我国事业单位中,领导者可以从员工的需求出发,通过建立柔性化的激励机制和绩效考核机制,采用合理的、切实可行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创新员工观念,提高员工的满意程度,促进员工的成长,以保证员工的职能完全落实,将自己的个人利益与事業单位的总体利益结合在一起,为事业单位发展贡献自己最大的力量。
  3、增强员工的上岗前和岗后培训
  目前,我国各个事业单位往往都会采用各种形式对新上岗的员工或已在岗员工进行培训,但形式单一、效果不佳。这要求今后在具体的学习和培训过程中,要改变以往的类似教师讲课式的单一培训形式,对每一位员工进行针对性培训,充分了解员工的长处和所在岗位的需求(如质量监督、安全管理、运输安全等),根据每一名员工的特点和岗位的需求来制定与其相适应的个性化培训,从而提高培训效果,使员工在培训过程中能够进一步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技能,学习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手段,更好的促进事业单位员工的发展和进步。
  四、结束语
  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柔性管理,是一个“人力资源战略柔性”和“员工职能柔性”的复合体。作为一个复合概念,既包括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的战略柔性,也包含员工职能柔性。战略柔性是对事业单位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从中提炼出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柔性管理战略,为事业单位未来发展提供方向上的指引。在事业单位人力资源柔性管理过程中,以人为本,基于员工的柔性需求,通过民主决策、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以及对岗前和岗后员工的培训,实施柔性化管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是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的最优选择,而这也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内容。
  参考文献
  [1] 黄群.柔性管理在科研院所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浅析[J].管理观察,2017(29):93-95.
  [2] 朱青.基层事业单位人力资源规划与柔性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国际财经(中英文),2017(19):267.
  [3] 杨水林.人力资源柔性管理模式研究[J].人力资源管理,2016(07):39-40.

相关热词搜索:柔性 事业单位 人力资源 管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