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人生

发布时间:2017-01-1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害怕人生篇一: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一边后悔一边生活

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一边后悔一边生活 每个人的身体,都有厚的地方,他们各不相同,有些人厚的是手上的老茧,有些人厚的是背上的污垢,有些人厚的是脸上的老皮,我愿自己厚的是心脏的肌肉。打死也不能放弃,穷死也不能叹气,要让笑话你的人成为笑话。

1、有些事,做了才知道。有些事,错了才知道。有些事,长大了才知道。

2、人生最可怕的事,是一边后悔一边生活。

3、每个人都有很艰难的岁月。但是大多数时候,那些艰难的岁月最后会变成整个生命中最精彩的日子,如果你挺过来的话。

4、我终于相信,每一条走上来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跋涉的理由。每一条要走下去的路,都有它不得不那样选择的方向。

5、等生活中真有了生老病死这样的大事,你才知道以前的忧伤都是狗屁!

6、当人矛盾的时候,那么意识其实是更倾向于后者的。

7、如果有好感,那就是喜欢,如果这种好感经得起考验,那就是爱。

8、别把我的个性和态度混为一谈,我的个性是源于我是谁,而我的态度则取决于你是谁。

9、用十年后的自己站在现在的角度看待现在的事情,你就会发现,也许十年后的自己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事情。

10、恋人之间总会说很多无聊话,做一些无聊事,幸福就是有一个人陪你无聊,难得是你们两个都不觉得无聊。

11、很多事情就像是旅行一样,当你决定要出发的时候,最困难的那部分其实就已经完成了。

12、“为什么不让别人看到你善良的一面”“因为如果他们看见了,就会期望我一直是善良的。”

13、大部份的痛苦,都是不肯离场的结果,没有命定的不幸,只有死不放手的执着。

14、世界上最好的安慰并不是告诉对方“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而是苦着脸说“哭个屁,你看,我比你还惨”。

15、一个频频回忆的人,哪里走得了远路。

16、为了自己想过的生活,勇于放弃一些东西。这个世界没有公正之处,你也永远得不到两全之计。若要自由,就

得牺牲安全。若要闲散,就不能获得别人评价中的成就。若要愉悦,就无需计较身边人给予的态度。若要前行,就得离开你现在停留的地方。

17、爱情会再来,可是主角多半也就不是你青春里所爱过的那个。

18、当你飞得高的时候,也许他看都无暇看你一眼;而当你突然行将坠落,他却奋勇上前,想要把你重新托举起来,这样的人接近圣人。这世上,有人恩重如山,不离不弃;有人情薄如纸,不堪一击。这都是人性,都要理解、接受并祝福。最最重要的是,让自己身心健康,温暖而宁静。

19、最怕你一生碌碌无为,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20、为什么暗恋那么好。因为暗恋从来不会失恋,你一笑我高兴很多天;你一句话我记得好多年。

害怕人生篇二:学会害怕作文

学会害怕

李凯

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害怕是因为我们盼望春天的到来;在黑暗的夜晚我们害怕是因为我们期待黎明的到来。学会害怕,我们心中才有所期盼,我们才有所追求。

害怕使徐本禹有了对乡村孩子的热爱。徐本禹放弃了攻读硕士的机会,从繁荣的大城市来到贵州偏僻山区教书,只为了满足乡村孩子对知识的热爱和追求。因为他害怕这些孩子失去接受教育的机会,害怕那些孩子以后永远呆在那小山沟里。他心里才洋溢着一腔热血,放弃自己的美好未来,投身于山区的教育事业。

徐本禹因为害怕而做出了勇敢的选择,选择了对乡村孩子的热爱,徐本禹的名字让我们铭记在心,他的选择让我们感动。

害怕使任长霞有了对正义的追求。任长霞,我国河南省公安系统第一位女公安局长。扫黑除恶,向老百姓送去关怀,嘘寒问暖,用她的正义之心换取了无数百姓的尊重。因为她害怕老百姓不能过上安稳的生活,害怕老百姓有冤得不到申诉,她打黑除暴绝不手软,成为老百姓心中的女包青天。

任长霞最后在执行公务时因公殉职,为老百姓伸张正义,她奋斗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十里长街,白花障目,是老百姓对她的肯定,她是老百姓心中永远的丰碑,是中原大地上的巾帼英雄。

害怕使袁隆平有了对权威的挑战。袁隆平,一位科学家,他害怕人们面临饥饿,为了国人的温饱问题,在农田里辛苦耕种,任凭风吹日晒,以农民为友以稻谷为伴。最终研制出了“籼型杂家水稻”,他也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是害怕让他有了让世人远离饥饿的梦想,也促使他坚定地走上杂交水稻的研究道路。从而为世界人民带来福音。

害怕,其实是一种动力!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这种害怕,便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为害怕,便会谨慎做事,孜孜以求;就会不断前进,演绎精彩的人生。

学会害怕

当承担科研项目时,科学家应学会害怕;当悬壶济世时,医生应该学会害怕;当负起兴国安邦的责任时,国家领导人应该学会害怕。总之,当权力、利益像钻石一样摆在我们面前时,我们应该学会害怕,害怕一失足成千古恨。惟有害

怕,才不会丧失良知,才能创造辉煌。

古人云:花团锦簇之乡,常为凶险之地。是啊,越是美好的位置,越是凶险,常常葬送一些失足者。古往今来,有多少英雄跌进名利的山谷,只因他们从未害怕过脚下的路;又有多少平凡而伟大的人,他们的事业更加辉煌,是因为他们总是生活在“害怕”中。

2007年12月24日,素有“中国铁娘子”之称的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在中国国际商会会员代表大会上再一次明确表示:“我将在明年‘两会’后完全退休,在我给中央的报告中明确表态,无论是官方的、半官方的、还是群众性团体,都不再担任任何职务,希望你们完全把我忘记!”她在政治生涯高峰时,选择退出,她是为国着想,她害怕自己会掉进名利的山谷中,她害怕自己老来糊涂,哪天会失手损害国家利益。

钱学森历经5年从美国回到中国,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指导,那时中国成立不久,航天事业几乎从零开始,他不会没有害怕过,他害怕自己的失误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更害怕有损国威。因此,他一直努力,为中国航天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贡献出两弹一星的惊世成果。害怕给国家带来损失,才会绷紧神经工作,才会在研究工作上追求尽善尽美,最终走向成功。

不学会害怕的人是危险的,学会害怕,方能在紧张的社会压力下创出一番事业,海尔集团老总张瑞敏的信条是:“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康佳集团总经理陈伟荣总是自问:“康佳是不是有问题了?”微软总裁比尔·盖茨的口头禅是:“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知名创业人士的思想同样告诉我们:人应该学会害怕,在害怕中前进,在害怕中出成果。

学会害怕

学会害怕,保护我们内心的良知。

因为害怕与世俗同流合污,陶渊明选择归隐田园,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因为害怕与黑暗为伴,海伦·凯勒选择畅游知识乐园,让自己的心灵见到光明;因为害怕被富裕生活腐化,李嘉诚选择朴素的生活,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升华。如果害怕心灵失去光泽,就去学会害怕,守住自己内心的良知。

成克杰,曾经努力奋斗,一步步登上高位,然而在自己的职位上,他却不知道害怕,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去贪污受贿,不知道三省吾身,不知道加倍谨慎,

最终他的心灵被污染了,他的良知被丢失了,滑进犯罪的深渊。或许站在断头台上时他害怕了,害怕失去生命,然而此时已经晚矣。因此,官员切不可被暂时的欢愉所诱,时时刻刻要记住害怕,从严要求自己,不可妄为,那样才会从根本上保护自己。

胡钟夫妇本可享有锦衣玉食,但他们害怕那一个个承担不起学费的无助学子放弃学业,于是他们散尽家财,创办学校。他们犹如甘霖,让学子们品尝到了知识的甘甜。他们培育了一代代精英,更树仁义于百年。尽管他们现在生活不是宽裕的,但他们仍感到欣慰,他们感受到心灵的愉悦。因为害怕看到他人的无助,他们伸出爱的双手,他们是人间的真英雄。

学会害怕,才不会让灵魂迷失方向,才不会让良知被污染,才不会让人格被贬值。生活需要害怕,唯有害怕,我们才会守住自己的心灵底线,才有可能走向真正的成功,才有可能创造精彩的人生。

“贤者畏惧,然无忧虞。”的确,只有害怕了,我们才会小心谨慎,认真做事为人,保护我们内心的良知,让良知散发光彩,如能这样还有什么忧愁可言。人不是以肉体为生,而是以灵魂为生。我们要学会害怕,追求心灵的纯洁与安宁,我们便是幸福的。

学会害怕,守护心灵的家园。

学会害怕

学会害怕,是学会自我保护;学会害怕,是让我们在漫漫人生路上谨慎做事,力求进取。这样一种恐惧会让我们的人生航行更加清晰,会让我们的人生之船更稳地前进,会让我们的人生梦想变为辉煌的现实。

学会害怕,不是让我们怯懦、退缩,而是让我们三思而行,小心谨慎,走好每一步,这样才能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错误和麻烦,这样才能走向真正的成功。俗话说:“小心驶得万年船。”我们做事小心,其实就是一个害怕的过程,害怕出错,害怕造成损失,正是这种害怕才让我们在处事时更为小心谨慎,多方面考虑,尽量避免犯错误,让事情顺利走向成功。

海尔集团的老总张瑞敏的信条是:“永远战战兢兢,永远如履薄冰。”正是他这种害怕的理念,才让他的企业那么成功。而三鹿奶粉公司是中国企业500强,曾获“中国名牌产品”的荣誉称号,它的奶粉产量连续14年实现全国第一,三

鹿品牌价值达150亿元。可是当消费者反映三鹿奶粉存在质量问题时,他们的管理者还振振有词地说自己的产品经过检验没有任何质量问题。短短的几个月,全国因吃三鹿奶粉导致患病的儿童病例急剧上升,这个时候三鹿公司才发布声明召回产品。可是此时查出三鹿奶粉中的三聚氰胺的成分惊人,造成多名儿童死亡,逾30万儿童患病,已经酿成重大的食品安全事故。风光无限的中国乳业巨头三鹿集团在短短几个月中走向了破产。如果三鹿集团的领导者懂得害怕,能谨慎做事,那么多年努力经营树立起来的三鹿品牌也不会瞬间在老百姓的心中变得一钱不值。

学会害怕,常常有危机感,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才能从成功走向更大的成功。比尔·盖茨就是拥有强烈危机感的代表人物,他虽是世界三大富豪之一,但他深谙“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的道理,他的口头禅是:“微软离破产永远只有18个月。”作为企业界的翘楚,因为害怕,有危机感,才使他不像那些暴发户一样只能享受一时的荣耀,而是长久地处于不败之地。

害怕是一种内心的警惕,但害怕必须有个度,超越了这个限度,事情反而适得其反。华达伦是美国著名的走钢丝表演者,他在一次走钢丝表演时不幸失足身亡,事后他的妻子说:“我就知道他这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一定不能失败。因而心里产生了极度恐惧感,影响了他技能的正常发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是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小心谨慎地表演,不曾这样恐惧失措。”

适当的害怕是一种谨慎,过分的害怕则是一种怯懦。让我们学会适当的害怕,这样我们也就学会了一种自我保护,学会了一种自我完善,学会了一种积极进取,我们就会拥有成功,就会拥有精彩的人生。

害怕人生篇三:梁晓声: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梁晓声:为什么我们对平凡的人生深怀恐惧? 来源: 浙大悦读的日志

“如果在三十岁以前,最迟在三十五岁以前,我还不能使自己脱离平凡,那么我就自杀。”

“可什么又是不平凡呢?”

“比如所有那些成功人士。”

“具体说来。”

“就是,起码要有自己的房、自己的车,起码要成为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吧?还起码要有一笔数目可观的存款吧?”

“要有什么样的房,要有什么样的车?在你看来,多少存款算数目可观呢?”

“这,我还没认真想过……”

以上,是我和一名大一男生的对话。那是一所较著名的大学,我被邀讲座。对话是在五六百人之间公开进行的。我觉得,他的话代表了不少学子的人生志向。

我已经忘记了我当时是怎么回答的。然此后我常思考一个人的平凡或不平凡,却是真的。

平凡即普通。平凡的人即平民。《新华词典》特别在括号内加注——泛指区别于贵族和特权阶层的人。

做一个平凡的人真的那么令人沮丧么?倘注定一生平凡,真的毋宁三十五岁以前自杀么?

我明白那大一男生的话只不过意味着一种“往高处走”的愿望,虽说得郑重,其实听的人倒是不必太认真的。但我既思考了,于是觉出了我们这个社会,我们这个时代,近十年来,一直所呈现着的种种文化倾向的流弊,那就是——在中国还只不过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现阶段;在普遍之中国人还不能真正过上小康生活的情况下,中国的当代文化,未免过分“热忱”地兜售所谓“不平凡”的人生的招贴画了,这种宣扬尤其广告兜售几乎随处可见。

而最终,所谓不平凡的人的人生质量,在如此这般的文化那儿,差不多又总是被归结到如下几点——住着什么样的房子,开着什么样的车子,有着多少资产,于是社会给以怎样的敬意和地位;于是,倘是男人,便娶了怎样怎样的女人……

二三十年代的中国,也很盛行过同样性质的文化倾向,体现于男人,那时叫“五子登科”,即房子、车子、位子、票子、女子。一个男人如果都追求到了,似乎就摆脱平凡了。同样年代的西方的文化,也曾呈现过类似的文化倾向。区别乃是,在他们的文化

害怕人生

那儿,是花边,是文化的副产品;而在我们这儿,在七八十年后的今天,却仿佛的渐成文化的主流。这一种文化理念的反复宣扬,折射着一种耐人寻味的逻辑——谁终于摆脱平凡了,谁理所当然地是当代英雄?谁依然平凡着甚至注定一生平凡,谁是狗熊。并且,每有俨然是以代表文化的文化

人和思想特别“与时俱进”似的知识分子,话时话外地帮衬着造势,暗示出更其伤害平凡人的一种逻辑,那就是——个时事造英雄的时代已然到来,多好的时代!许许多多的人不是已经争先恐后地不平凡起来了么?你居然还平凡着,你不是狗熊又是什么呢?

一点儿也不夸大其词地说,此种文化倾向,是一种文化的反动倾向。和尼采的所谓“超人哲学”的疯话一样,是漠视、甚至鄙视和辱谩平凡人之社会地位以及人生意义的文化倾向。是反众生的。是与文化的最基本社会作用相悖的。是对于社会和时代的人文成分结构具有破坏性的。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中国下一代,如果他们普遍认为最远三十五岁以前不能摆脱平凡便莫如死掉算了,那是毫不奇怪的。

人类社会的一个真相是,而且必然永远是一牢固地将普遍的平凡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确立在第一位置,不允许任何意识之形态动摇它的第一位置。更不允许它的第一位置被颠覆。这乃是古今中外的文化的不二立场。像普遍的平凡的人们的社会地位的第一位置一样神圣。当然,这里所指的,是那种极其清醒的、冷静的、客观的、实事求是的、能够在任何时代都“锁定”人类社会真相的文化;而不是那种随波逐流的、嫌贫爱富的、每被金钱的作用左右得晕头转向的文化。那种文化只不过是文化的泡沫。像制糖厂的糖浆池里泛起的糖浆沫。造假的人往往将其收集了浇在模子里,于是“生产”出以假乱真的“野蜂窝”。

文化的“野蜂窝”比街头巷尾地摊上卖的“野蜂窝”更是对人有害的东西。后者只不过使人腹泻,而前者紊乱社会的神经。

中国古代,称平凡的人们亦即普通的人们为“元元”;佛教中形容为“芸芸众生”;在文人那儿叫“苍生”;在野史中叫“百姓”;在正史中叫“人民”,而相对于宪法叫“公民”。没有平凡的亦即普通的人们的承认,任何一国的任何宪法没有任何意义。“公民”一词将因失去了平民成分而成为荒诞可笑之词。

中国古代的文化和古代的思想家们,关注着体恤“元元”们的记载举不胜举。

比如《诗经·大雅·民劳》中云:“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意思是老百姓太辛苦了,应该努力使他们过上小康的生活。

比如《尚书·五子之歌》中云:“民为邦本,本固邦宁。”

意思是如果不解决好“元元”们的生存现状,国将不国。

而孟子干脆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而《三国志。吴书》中进一步强调:“财经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俟民茂,义以民行。”民者——百姓也;“芸芸”也;“苍生”也;“元元”也;平凡而普通者们是也。

怎么,到了今天,在“改革开放”的中国,在民们的某些下一代那儿,不畏死,而畏“平凡”了呢?

由是,我联想到了曾与一位“另类”同行的交谈。

我问他是怎么走上文学道路的?

答曰:“为了出入头地。哪怕只比平凡的人们不平凡那么一点点,而文学之路是我惟一的途径。”

见我怔愣,又说:“在中国,当普通百姓实在太难。”

屈指算来,十几年前的事了。十几年前,我认为,正像他说的那样,平凡的中国人平凡是平凡着,却十之七八平凡又迷惘着。这乃是民们的某些下一代不畏死而畏平凡的症结。

于是,我联想到了曾与一位美国朋友的交谈。

她问我:“近年到中国,一次更加比一次感觉到,你们中国人心里好像都暗怕着什么。那是什么?”

我说:“也许大家心里都在怕看一种平凡的东西。”

她追问:“究竟是什么?”

我说:“就是平凡之人的人生本身。”

她惊讶地说:“太不可理解了,我们大多数美国人可倒是都挺愿意做平凡人,过平凡的日子,走完平凡的一生的。你们中国人真的认为平凡不好到应该与可怕的东西归在一起么?”

我不禁长叹了一口气。

我告诉她,国情不同,故所谓平凡之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不能同日而语。我说你是出身于几代的中产阶级的人,所以你所指的平凡的人,当然是中产阶级人士。中产阶级在你们那儿是多数。平民反而是少数。美国这架国家机器,一向特别在乎你们中产阶级,亦即你所言的平凡的人们的感觉。我说你们的平凡的生活,是有房有车的生活。而一个人只要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过上那样的生活并不特别难。居然不能,倒是不怎么平凡的现象了。而在我们中国,那是不平凡的人生的象征。对平凡的如此不

同的态度,是两国的平均生活水平所决定了的。正如中国的知识化了的青年做梦却想到美国去,自己和别人以为将会追求到不平凡的人生,而实际上,即使跻身于美国的中产阶级了,也只不过是追求到了一种美国的平凡之人的人生罢了……

当时联想到了本文开篇那名学子的话,不禁替平凡着、普通着的中国人,心生出种种的悲凉。想那学子,必也出身于寒门;其父其母,必也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不然,断不至于对平凡那么的慌恐。

也联想到了我十几年前伴两位老作家出访法国,通过翻译与马赛市名五十余岁的清洁工的交谈。

我问他算是法国的哪一种人?

他说,他自然是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人。

我问他羡慕那些资产阶级么?

他奇怪地反问为什么?

是啊,他的奇怪一点儿也不奇怪。他有一幢带花园的漂亮的二层小房子;他有两辆车,一辆是环境部门配给他的小卡车,一辆是他自己的小卧车;他的工作性质在别人眼里并不低下,每天给城市各处的鲜花浇水和换下电线杆上那些枯萎的花来而已;他受到应有的尊敬,人们叫他“马赛的美容师”。

所以,他才既平凡着,又满足着。甚而,简直还可以说活得不无幸福感。

我也联想到了德国某市那位每周定时为市民扫烟囱的市长。不知德国究竟有几位市长兼干那一种活计。反正不止一位是肯定的了。因为有另一位同样干那一种活计的市长到过中国,还访问过我。因为他除了给市民扫烟囱,还是作家。他会几句中国话,向我耸着肩诚实地说——市长的薪水并不高,所以需要为家庭多挣一笔钱。那么说时,一点儿也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

马赛的一名清洁工,你能说他是一个不平凡的人么?德国的一位市长,你能说他极其普通么?然而在这两种人之间,平凡与不平凡的差异缩小了,模糊了。因而在所谓社会地位上,接近着实质性的平等了。因而平凡在他们那儿不怎么会成为一个困扰人心的问题。

当社会还无法满足普遍的平凡的人们的基本拥有愿望时,文化的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应时时刻刻提醒着社会来关注此点。而不是反过来用所谓不平凡的人们的种种生活方式刺激前者。尤其是,当普遍的平凡的人们的人生能动性,在社会转型期受到惯力的严重甩掷,失去重心而处于茫然状态时,文化的最清醒的那一部分思想,不可错误地认为他们已经不再是地位处于社会第一位置的人们了。

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平凡而普通的人们,永远是一个国家的绝大多数人。任何一个国家存在的意义,都首先是以他们的存在为存在的先决条件的。

一半以上不平凡的人皆出白于平凡的人之间。

这一点对于任何一个国家都是同样的。

因而平凡的人们的心理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几乎成为不平凡的人们的心理基因。

倘文化暗示平凡的人们其实是失败的人们,这的确能使某些平凡的人们通过各种方式变成较为“不平凡”的人;而从广大的心理健康的、乐观的、豁达的、平凡的人们的阶层中,也能自然而然地产生较为“不平凡”的人们。后一种“不平凡”的人们,综合素质将比前一种“不平凡”的人们方方面面都优良许多。因为他们之所以“不平凡”起来,并非由于害怕平凡。所以他们“不平凡”起来以后,也仍会觉得自己们其实很平凡。

而一个连不平凡的人们都觉得自己们其实很平凡的人们组成的国家,它的前途才真的是无量的。反之,若一个国家里有太多这样的人——只不过将在别国极平凡的人生的状态,当成在本国证明自己是成功者的样板,那么这个国家是患着虚热症的。好比一个人脸色红彤彤的,不一定是健康;也可能是肝火,也可能是结核晕。

我们的文化,近年以各种方式向我们介绍了太多太多的所谓“不平凡”的人士们了,而且,最终往往的,对他们的“不平凡”的评价总是会落在他们的资产和身价上。这是一种穷怕了的国家经历的文化方面的后遗症。以至于某些呼风唤雨于一时的“不平凡”的人,转眼就变成了些行径苟且的,欺世盗名的,甚至罪状重叠的人。

一个许许多多人恐慌于平凡的社会,必层出如上的“不平凡”之人。

而文化如果不去关注和强调平凡者们第一位置的社会地位,尽管他们看去很弱,似乎已不值得文化分心费神——那么,这样的文化,也就只有忙不迭地不遗余力地去为“不平凡”起来的人们大唱赞歌了,并且在“较高级”的利益方面与他们联系在一起。于是眼睁睁不见他们之中某些人“不平凡”之可疑。

这乃是中国包括传媒在内的文化界、思想界,包括某些精英们在内的界想界的一种势利眼病……

来源:梁晓声

相关热词搜索:害怕 人生 永远别害怕新的人生 害怕表情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