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苏轼人生的感悟

发布时间:2017-02-03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对苏轼人生的感悟篇一:通过感悟苏轼人生来赏读其作品

通过感悟苏轼人生来赏读其作品

作者:朱启明

来源:《职业·中旬》2010年第10期

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这样说:“像苏东坡这样的人物,是世间不可无一、难能有二

的。”“他具有一个天才所具有的深厚和广博,苏东坡像一阵清风一样度过了一生,虽饱经忧患,却始终不失其赤子之心。”各类语文教材都把苏轼作品作为重要篇目,因此,感悟苏轼人生,对赏读教学苏轼作品是十分重要的。

一、文以载道 诗以言志

“文以载道”,“诗以言志”,是历代文人墨客追寻的人生之梦。文人的作品能够直接或间接反映其人生态度,如孟子的“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者也。”司马迁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等。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苏轼《定风波》)清楚地反映了苏轼那时的思想情怀。

如果说亦儒亦道的李白思想情怀是复杂而矛盾的,那么,亦儒亦道亦释(佛)的苏轼的情怀就更复杂而矛盾了。无论是“一蓑烟雨任平生”还是“也无风雨也无晴”,都很难准确而完整地反映这位旷世奇才的伟大词人饱经劫难的心路历程。

“由其世而知其人。”孟子曾说:“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是尚友也。”(孟子《万章》下)要了解苏轼的人生境界,不了解其人生显然是不妥的。

乌台计案和被贬黄州使苏轼经历一生中最困难的时刻。当他被指“包藏祸心”,“指斥乘舆”,在湖州突然被逮捕入狱,一度以极度悲伤的心情给弟弟写下了两首诀别诗。幸得多方营救才得以从轻发落,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被贬黄州对苏轼的思想触动很大,为了摆脱囚犯一般的黄州生活带来的苦闷心情,他常拿起道佛的思想武器来捍卫自己的心灵。然而,积极用世的儒家思想并没有从他的内心深处彻底消除,而是时而一片冰封,时而“沉渣泛起”。他在黄州期间所著的很多作品,鲜明地表现出儒道佛三种文化在其心中的碰撞和杂糅。

二、境界即人生,人生即境界

1.“祸”起儒志

苏轼小时候就立下大志向,希望自己能做一个像东汉范滂那样有学问有气节,为理想不惜以死相争的巨人。步入仕途之时,也曾有过“胡巢何足恋,鹰隼岂能容”那种施展抱负,展翅高飞的万

丈豪情。儒家“立德、立功、立言”的古训早就使他确立了经时济世,身体力行,造福百姓的鸿图大愿。

苏轼生于富有教养的家庭,在家庭和社会气氛的熏陶下,深受儒家经时济世思想的影响,早年立下用世之志,以身许国,并主张针对现实的种种时弊进行改革。

苏轼成长在一个表面承平而内里各种社会矛盾复杂尖锐危机四伏的时代。政治上被排挤的苦闷心情,使他感到事情的发展越来越出乎人的意料。虽然他常提醒自己小心保重,抱观望态度,见机行事,但他始终不改儒志,常思报效国家。“老夫聊发少年狂……酒酣胸胆尚开张。鬃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心常有家国,志存高远,有自己的政见,加上耿直敢言,终有乌台诗案之祸。正是因为有这种儒家积极进取的精神,使他深受百姓的爱戴,也是由于有这种儒骨铮铮的锋芒,使他一生偿尽人间的各种苦楚。苏轼在狱中倍受诟辱,几置死地。苏轼的生活、思想与创作也从此开始了巨大的转折。 出狱后的苏轼,虽然在黄州过着囚犯一般的生活,然而,他顽强地坚守着儒家济世的思想,继续关心国家政局,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时常涌上他的心头,一首千古吟诵的名句《赤壁怀古》尽释一切。“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借英雄业绩,感怀蹉跎岁月。自己年岁渐高,鬃白如霜,却功业无成。每每夜深人静,月照无眠的时候,便思潮翻滚,吟诉不已。

当我们了解了苏轼这段坎坷的人生经历,结合他的生平,就一定能较好地赏读教学《赤壁怀古》这首词,就不会单纯地只看到他的消极情绪,或许更多的是赞叹和理解。

然而,“乌台诗案”苏轼毕竟遭受了极其严重的心灵重创,怎样疗治以摆脱精神的困苦?

2.老庄解儒困

心病还需心药医。“中国知识分子从小就接受文化典籍的训练,熟悉孔孟老庄的思想并受其熏陶,很多人形成儒道互补的价值取向。”(牟钟鉴《走进中国精神》)林雨堂说:“道家和儒家是中国人灵魂的两面。”中国知识分子的主流一方面受儒家哲学的影响,积极入世,有较强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心,忧国忧民,渴望成功立业;另一方面受老庄哲学影响,消极出世,追求超然事外,遗世绝俗的独立人格,顺应自然,平淡自得。儒道交替为用,士大夫们就可以在曲折的生命途路中左右逢源,行藏自如,不失其精神依托,保持生命的弹性。白居易在被贬江州司马时作《种桃杏》,中有句如是:“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心安即是家。”许多知识分子都采取这样的人生态度——“进则儒,退则道”。

老庄哲学之所以备受知识分子的青睐,是因为老庄哲学能为那些命途多桀的知识分子较为简易地营造心灵的“安乐窝”。当儒家积极入世的前进步伐严重受阻时,能够使这颗受伤的心灵及时退回到“老庄”的避风港。就像那些在外面猎奇的孩子突然受伤以后,迅速奔回到妈妈的怀抱一

对苏轼人生的感悟篇二: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浅论苏轼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学生姓名:郭婷 学号:20030214366

文学院 汉语言文学专业

指导老师:张振龙 职称:教授

摘 要: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他受到了儒释道三种思想的影响。虽然苏轼一生坎坷,但是他从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苏轼;旷达;乐观;人生态度

Abstract: On Chinese history of culture, Su Shi is distinguished one man of writers. He has accepted Confucian explaining the effect saying that three grow thought. He sets off from self's the experien(转 载 于:wWW.ZHaoqT.nEt 蒲 公英文 摘:对苏轼人生的感悟)ce living although Su Shi has bad luck all one's life, having carried out the thorough thinking on society and life , this is thought deeply and melting to enter the attitude creating middle to literature , showing Broad-minded , Optimistic life.

Key word: Su Shi; Broad-minded; Optimistic; Life manner

在中国文化史上,苏轼是一位杰出的文人。他在当时文学创作的各个领域(诗,文,词,赋)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同时,他又是经历磨难最多,生活起伏最大的作家之一。但是历经宦海风波的苏轼看穿了社会和人生的一切,他对社会和人生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将这种思考融入到自己的文学创作中,表现出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一、形成的原因

苏轼作为宋代的文人,他接受了儒释道三种思想。儒家的兼济天下,经世致用;释家的虚静明达,智慧通脱;道家的清静无为,返朴归真。儒、释、道三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构成了一种文化心态上的统一互补,给中国古代文人深刻的影响。苏轼融合了三家思想,但是他并不是把互相矛盾的诸家教义简单的混杂在一起,而是在经过了他独立的选择和思考之后,兼取各家之长,并加以融会贯通,化为自己生命意识的一部分,进而表现出独特的人生态度。

苏轼对于人生的思考和看法,表现在他的诗《和子由渑池怀旧》中有如下名

、[1]( P113)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其意在表达人生行踪之无定犹如雪泥鸿爪一般飘忽偶然。诗文发自性灵,表现了带有普遍性的人生体验,蕴涵了深邃的哲理。而在词中,最为著名的则是《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的“人生如梦”四字,比起诗中的人生如“飞鸿踏雪泥”来,词中的“人生如梦”似乎显得更加透彻和格外沉重。尽管“浮生若梦”之类的话前人如庄子、李白等早就说过,但是苏轼词中的“人生如梦”非人云亦云的简单

抄袭或沿用,而是受儒、释、道多种思想的影响和从他自身的生活经历出发对社会人生的思考所得。

据苏辙为苏轼所撰的墓志铭中说,苏轼的母亲程氏自幼就教育苏轼向东汉的良吏范滂学习,由于接受了儒家思想的熏陶,苏轼人生观的基点是“有所作为”的“入世”的思想,这种思想使他在政治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社会责任感和坚贞的道德操守。同时,苏轼又借助释、道的思想在他的一些作品中也表现出“人生如梦”的感触来。在他的《十拍子》中有“身外傥来都似梦,醉里无何即是乡”。

[2](P207)的诗句。其中的“傥来”和“无何乡”源于庄子。庄子在《缮性》篇中有“轩

[4](P264-265)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意思是说荣华高位并非真性本命,

不过是偶然得来或无意得来的暂寄之物。庄子《逍遥游》中有“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4](P14)《列御寇》篇中又云:“彼至人者,归精神呼无始,而甘瞑乎无何有之乡?”[4] (P557)苏轼深受道家的影响,在短短的两句之中,借用了《庄子》两个词语来表达他的“人生如梦,醉即吾乡”的思想。在他的《前赤壁赋》中有“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3](P91)的语句。当年曹操挥师南下,那千军万马和那火烧赤壁满江红的辉煌业绩,现今也早已灰飞烟灭和烟消云散了,那么每个普通人的微不足道的人生难道不是更加如梦似幻般的飘忽和渺茫?而“灰飞烟灭”四个字并非苏轼的妙手偶得,而是受释家思想影响的产物。苏轼词中屡见人生“如梦”、“如寄” (《西江月》:“须信人生如寄”[2](P199))之类的话语,就是吸收了佛、道思想并经过自己的一番感悟后产生的。

此外,从苏轼的人生经历来看:苏轼才华横溢,青年得志,苏轼平步青云并非难事。可谁料世路多艰,风波迭起。他的大半辈子却在宦海中跌了两大跟头,一次是被贬黄州,另一次是被贬到更远的岭南,差一点穷老送终于天涯海角的海南岛。命运对他这样的捉弄,加之生活遭遇的瞬息剧变,自然回引发他“人生如梦”的感触。除了在《赤壁怀古》中有“人生如梦”的词句外,在苏轼其他的《西江月》中也屡见相似的表达,如“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新凉”、“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2](P199)等等。若要数其感触最深和悟性最高的词句便是《永遇乐》中的“燕子楼空,佳人何在?空锁楼中燕。古今如梦,何曾梦觉?但有旧欢新怨。异时对,黄楼夜景,为余浩叹。”[2](P211)他从燕子楼的人去楼空,徒存其名说起,推衍出这样一番人生道理:古往今来无数代人的离合遭遇和悲欢之情,说穿了不过是一连串旋生而又旋灭的梦境。可叹世人不明此理,因此只如大梦未醒。然而即便是梦醒之我,今日在此动情赋词,抒发浩叹。在后人看来,也不过是新梦一场或梦中说梦,所以清醒到这般地步,透彻到这般境界,苏轼的人生思考和感悟是非常深刻的。比起李煜在《浪淘沙》中“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5](P80)等主要因身世巨变所引发的“人生如梦”的感触来,苏轼的“人生如梦”就具有了更加深刻的哲理性。苏轼曾评论李煜词说:“李后主好书神仙隐遁之词,岂非遭罹多故,欲脱世网而不得者耶?”[6](P112)这个“欲脱世网而不得”在很大程度上说出了苏轼本人的精神苦恼:人生在世,极不自由,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具体情况如

政治、经济、法律、礼教等像一张有形的大网将人束缚,而在冥冥之中又有“天命”这一长更大而无形的大网将人罩住(如其《哨遍》中说:“此生天命更何疑?”

[2](P214)) 因此无奈之下,他只有依靠“人生如梦”的思想才能看破这红尘世界,并在某种程度上主要以这种思想境界超越世俗之网的束缚。

从总体上看,苏轼“人生如梦”的感悟是他受儒释道思想和人生经历的思想结晶。既然已经认定人生不过是一场梦,那世间还有什么事情不能看穿,还有什么烦恼不能解脱呢?再换一个角度来说,人生虽在总体上说不过是场梦,但是人却又要在这场梦中生活几十年光景,并且还须脚踏实地和具体的处理一个又一个接踵而来的非常现实的问题,那就总不能让自己总处在忧患和梦幻般的境界吧,于是苏轼终于又从“我欲乘风归去”的出世。返回了“何似在人间”的入世。从而形成了他珍惜人生和依恋人生并又努力享受人生每一时光的人生景观。他从容的面对人生困扰,并从中得到解脱,从而体现出一种尽心任性,随缘自适的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二、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

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通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在人们心目中,苏轼常以一位乐观主义者的形象出现。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就称他为“秉性难改的乐天派”,“忧患来临,一笑置之” 。其实,苏轼是一位有着深重忧患意识的人。他的一生经常产生着大苦闷和大烦恼。但是,苏轼的可贵之处却在于他透彻通晓事理的睿智和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这就赋予了他解脱忧患和经常保持乐观的非常人所及的能力。以那首非常有名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为例。这首词写于苏轼密州上任之时,此时他与弟弟苏辙已分离七年。苏轼是一位极重人伦的性情中人,他在词中通篇咏月,其实抒发了一种在月圆之夜不得与弟弟团圆的苦闷情怀。所以词中出现了“照无眠”的语言,吟出了“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2](P196)的怨艾之语。但是,就在这深陷于烦恼,几乎不能自拔的时候,苏轼那种豁达开朗的人生态度便开始发挥作用了。于是词人又吟出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P196)的词句。月在今夜虽然是那样的晶莹圆满,但它也有阴天不出和亏损残缺之时,就连着永恒的月亮尚且如此,那么多情而年寿有限的世间凡人,他们的悲欢离合,不也更是合情合理的事情吗?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么又何必因为求“全”不成而产生遗憾怨嗟的心情呢?这样,在透彻的通晓了万物盈亏有常的道理之后,苏轼就自我消释了内心的苦闷,降而求其次的发出了如下的祈愿之辞“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P196)。尽管与弟弟苏辙相隔千里之遥,身处异地但仍处于同一轮圆月之下,这也足以自我宽慰了。结尾两句将离别怀人之情归结到美好的祝愿,所慰藉的不是词人自己,而是世上一切因离别而哀伤的人们。苏轼真是一位十分睿智的文人,[7](P11)

他在深刻的认识到“难全”乃是世间万物的规律的基础之上,便转而变换角度看待和处理人生诸多问题,亦即在那种永远存在着种种缺憾的烦恼人世中,寻求可能获取的生活的快乐和生趣。

再以苏轼在黄州时所写的另一首长调《哨遍》为例:

为米折腰,因酒弃家,口体交相累。归去来,谁不遣君归?觉从前皆非,今是。露未晞。征夫指予归路,门前笑语喧童稚。嗟旧菊都荒,新松暗老,吾年今已如此!但小窗容膝闭柴扉。策杖看孤云暮鸿飞。云出无心,鸟倦知还,本非有意。 噫!归去来兮,我今忘我兼忘世。亲戚无浪语,琴书中有真味。步翠麓崎岖,返溪窈窕,涓涓暗谷流春水。观草木欣荣,幽人自感,吾生行且休矣。念寓形宇内复几时?不自觉皇皇欲何之?委吾心,去留谁计?神仙知在何处?富贵非吾志。但知临水登山啸咏,自引壶殇自醉。此生天命更何疑?且成乘流,遇坎还止。[2](P214)

这首词虽然是基本隐括陶渊明《归去来辞》而成,却又融注了苏轼自身的人生感受和处世哲学。词的上片开头几句表达了对“为米折腰”弃家出世举动的悔恨,然后以断然的口吻写出了自己的醒悟。以下则写想象中的归隐之乐:这里有人情的温暖,琴书的乐趣,大自然的美景??,他们任何一种都比在官场奔波更为舒心舒意。在词的结尾几句,词人更明确表达了他随欲而安的处世态度。“此生天命更何疑?且成乘流,遇坎还止。”意思是“我”这一生,只要认准“天命”就是,一切的一切且服从老天的安排吧。正因为苏轼有了这种思想,才使他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求得心灵的自适和安慰,形成闲适宁静的处世态度。而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则仍与他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2](P196)的事理的彻悟有关。

同时,苏轼又有着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的智慧。他在《定风波》中这样写道:

长羡人间琢玉郎,天应起乞与点酥娘。自作清歌传皓齿,风起,雪花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年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2](P203)

这首词是苏轼为王巩的侍妾柔奴而作。王巩受苏轼乌台诗案牵连,被贬岭南,五年后才得放归,柔奴一直与王巩同行。苏轼见到柔奴之后,发觉她不仅不见憔悴,反而是“万里归来年愈少”,更显年轻娟丽,于是很惊奇的问她:“岭南地方如何?到了那里想不想家?” 想不到这位名为“柔奴”的姑娘却一点也不显柔弱,回答说:“有什么必要想家?此心安处,即是吾乡!”苏轼就以此为题材,写下了这首轻快、风趣的《定风波》,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苏轼善于变换角度看人生的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虽然“此心安处是吾乡”发自柔奴之口,也尽管白居易在《种桃杏》中说过“无论海角与天涯,大抵安心即是家”[8](P102)的话语。但“此心安处是吾乡”却变成了带有苏轼思想特色的警句,即他善于变换角度看问题。苏轼在咏庐山的诗《题西林壁》中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1](P120)观察一座岿然不动的庐山都是如此,那么观察复杂多变的时间万物就更应该持这种转换角度看问题的方法了。所以他在《前赤壁赋》中就劝导那位“哀吾生之须臾,羡

长江之无穷”的友人说“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3](P92)这就以“变”和“不变”两种角度看待水与月而得出两种不同的结论,巧妙的化解了友人的哀愁。再如苏轼在《超然亭记》中,也使用过这种转换角度看问题的方法。他说“人之所欲无穷,而物之可以足吾欲者有尽”[3](P218),二者发生矛盾就必然会使人感到“可乐者常少,而可悲者常多”[3](P218),但这一类人其实却是一种“游于物之内而不游于物之外”的人。因此,他们只能自内而观物,其结果必然会导致“彼挟其高大以临我,则我常眩乱反覆”[3](P218)的痛苦。而只要变换角度,从“游于物之外”的超然角度来看问题。那么,“凡物借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非必怪奇玮丽者也。 糟啜 ,皆可以醉;果蔬草木,皆可以饱。推此类也,吾安往而不乐?”[3](P218)所以,只要轻轻转过身来重换一个角度看问题,原先令人烦恼的人生就顿时变得快乐起来。可见,只要角度一变,人生境遇就常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全新景观。人们习惯的认为被贬他乡,流落异地是件痛苦的事情。古往今来许多迁客骚人都要为之痛哭流涕,但苏轼却能变换角度来重新认识这一问题。他认为人生本如逆旅,又何必执着于故乡不故乡?(《临江仙》中有“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2](P200))故乡之所以可亲可恋,在于它能使“我”的心得到安宁和温馨。现在,只要能抱定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努力使“我”的心保持宁静和自足,又何必去问是否身在故乡?所以,虽然“此心安处是吾乡”看似出自柔奴之口,但它实际是苏轼心中酝酿已久的思想。正是凭借着这种旷达的人生态度,他才能安然度过被贬黄州的五年艰苦生活,后来又帮助他度过了更为困苦的远放岭南生涯。

(二) 坦荡达观,宠辱不惊的人生态度

苏轼一生在宦海中沉浮,他经历过巨大的政治风浪。在被贬黄州之时,他在

[2](P198)《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有这样的词句:“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流露出词人内心那种壮志难酬,无可奈何的情怀。此外在《寒食雨》中有“春江欲入户,雨势来不已。小屋如渔舟,濛濛水云里,空庖煮寒菜,破灶烧湿苇。那知是寒食?但见乌衔纸。君门深九重,坟墓在万里。也拟哭途穷,死灰吹不起。”

[1](P116)的诗句。诗人在春雨濛濛中谪居荒村,破灶空庖,穷愁潦倒,进不能见君王,退不能守祖坟,身陷这穷徒末路的绝境,不由令人心死如吹不起的灰烬!此诗表现了苏轼极度失意时的痛苦心境。然而,苏轼并非一位生活意志脆弱之人,就在这常人不易忍受的境况中,他坦荡达观的人生态度又帮助他勇敢的从逆境中站立起来,写出了这样一首旷达的作品《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仗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P202)

元丰五年春天,苏轼到黄冈东南三十里的沙湖相看新买的农田。路上遇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的人都狼狈不堪,独有苏轼从容不迫。事后,他写下了这首

对苏轼人生的感悟篇三:从苏轼的词看苏轼的人生

苏轼是中国古代文士中一位魅力四射的文化人物,他文思敏捷,多才多艺,在文学、艺术等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他一生坎坷,但一直保持着达观旷放的心态;宦海沉浮,却仍不忘对社会,对人生怀抱一腔热情。下面,我们通过他贬谪黄州时写的两首词,来看看他在人生逆旅中的天真和丰富感。

一、天真达观的赤子之心——赏析《定风波》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行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此词作于宋神宗元丰五年(1082),是苏轼被贬谪黄州后的第三年。

词的上阕写途中风雨突然袭来,且来势凶猛,按常理应该赶紧避雨才是,而词人却毫不在意。在暴雨中吟诗徐行,悠闲自在。下阕中既写了雨后的清冷,又写了夕阳的温暖。 此词描写的是词人途中突遇中暴雨,然后雨后天晴的场景和感受,但实际上是借此抒发词人的一种人生态度。

自然界风雨的突袭犹如人生中、政治上的突然打击,词人在面对

自然风雨的悠闲态度,正是他面对人生风雨的平静心态。“一蓑烟雨任平生”就是他一生的写照。他始终是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始终保持一颗天真达观的赤子之心。人生充满了辩证法,在清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山头斜照却相迎”是词人对经历风雨人生之后的一种希望,是在经历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心灵上的升华。这时的词人一改初到黄州时的那种苦闷,对人生,对生活都充满了希望,也显露了词人彻悟人生,心境豁然的人生观.

我们应该学习苏轼的这种人生态度,不要被客观存在所牵绕,既使遇到困境,也不妨去学着欣赏,大不了就像学看一幕悲剧一样,悲剧的人生也许更有价值。 况且,人生不会永远处于困境,天会转晴,人生也会转晴。天晴后,回头看看,“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种身处于世外的轻松之感,是不以物喜,不以

己悲的旷达情怀。人生道路不平,君子坦荡荡,自能履险如夷。正如

二、丰富的人生感悟——赏析《念奴娇 赤壁怀古》

念奴娇 赤壁怀古

苏轼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这首《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与上一首词同作于神宗元丰五年(1082)。题中的赤壁,是黄州(在今湖北省黄冈县)城外,长江北岸的一段红色山崖,并非三国赤壁之战所在的赤壁。这里词人借古抒怀,不一定拘泥于地点的确凿。

这首词将写景、咏史、抒情容为一体,作者把自己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悟都凝聚于此,面对滚滚东逝的长江,他发出了响彻千古的作者绝响。这首词不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艺术杰作,而且也是苏轼人生当中的伟大杰作。从作者心底发出的“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这样的语句,粗犷悲壮,豪放自信,气势开阔,胸怀高远。 词的上阕,着重写景,带出了对古人的怀念。下阕,就转入对赤壁之战的中心人物周瑜的歌颂。

苏轼用激情洋溢的笔墨,刻画一位染上作者理想光辉的历史英雄人物,既英气逼人,又儒雅风流,谈笑间击败强敌。写周瑜,正是写自己的理想;最后写现实中自己的悲凉,也是壮士与志士的悲凉,一种有志事未成的悲凉。这不仅唱出了苏轼的心声,更唱出了千千万万有志之士的心声。但是,无论是少年得志的周郎,还是“早生华发”的自己,百年、千年之后都会被历史的痕迹所湮没,既然“人生如梦”,那么又何必去苛求自己呢?这首词表现了苏轼的心态全貌,表现了苏轼内心超脱于人生之上的精神追求,不为悲事而悲,不为乐事而乐,始终以一颗无私之心支处世待人。苏轼以此超越现实,让我们既感受到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忧患意识,也能感受到他坎坷之境而不改其乐的人格魅力。这就是苏轼,不畏磨难,不畏打击,永远是那么旷达、

潇洒,永远是一个“无可救药的乐天派”。

纵观苏轼一生,虽然“四十七年真一梦,流落天涯泪横斜”“问汝生平何事,黄州惠州詹州”,然而他仍然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苏轼在人生境遇降到最底时,他的生命境界升到了最高“也无风雨也无晴”的境界,终于“一蓑风雨任平生”。苏轼的这种超脱旷达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我们每一个人要珍惜自己的人生,做事情都要认认真真、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踏踏实实,这是我们入世的态度;我们更应该有一种苏轼情怀,对干事情的结果要保持一种出世的心态,不要太计较,不要太执着,不要去强求不可得的事物,要超脱旷达。正如苏轼告诉我们的“人间有味是清欢”。“人间有味是清欢”是对“贪欢”,是对“寡欢”的超越。这种超越尽管不是很容易,但是却应该成为我们追求的方向。

相关热词搜索:苏轼 感悟 人生 感悟苏轼800 对苏轼的感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