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对于成人教育的几点看法

发布时间:2019-08-0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思路下,充分开发农村巨大的劳动力资源宝库, 将其转化为推动“三化”的强大动力,进而加快农业和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的调整,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加速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步伐。发展农村教育就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现状
  我国是一个13亿人口的农业大国,其中农村人口9亿多,农业劳动力5.6亿人,约占总人口的43%。这是我国农业发展极其可贵的一种优势资源。但是,我国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占相当大的比重,农村劳动力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占5.8%,初中文化程度的仅占38.04%,且青壮年农民中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知识的人才十分匮乏。同时,由于我国非农产业的发展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城市和非农产业的发展吸纳劳动力的能力赶不上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造成大量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的存在。
  1.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素质较低
  根据2008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资料显示,全国平均每100个农村劳动力中,小学文化程度为32.19人;初中文化程度的4681人;高中文化程度的8.34人;中专文化程度的1.96人;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0.82人。这表明,我国农村劳动力受教育水平偏低。
  2.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大
  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有2亿人之多,这就需要向非农产业转移。而城市由于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下岗、失业人口及隐性失业人口不断增加,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城镇就业受阻。因此,因此,解决农村过剩劳动力的主要途径仍在农村,通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就地转移。但总体上看,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总量仍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状态,人力资源开发的压力很大。
  3.教育培训力度不够
  据有关资料表明,在我国4.16亿农村劳动力中,系统接受过农业职业技术教育的农村劳动力不到5%。而法国在对农村实行的教育中,全国约有70万的农场主中,每年8万人要求参加培训,占11.43%。目前我国许多农民终身没有接受过职业培训,也没有参加过任何培训活动。
  二、新农村建设对农村成人教育的作用
  首先,农村成人教育应该是为“生产发展”和“生活宽裕”服务的成人教育。在新农村建设中,部分农民的工作环境将从田间地头转到车间工厂,新农业对农民文化素质的要求将从文盲或半文盲提高到有文化、懂技术和会经营。农村经济结构优化、农村人口角色转变要求大力发展成人教育,开发新农村需要的人力资源。“生活宽裕”的关键在于提高农民生存能力,使他们会计划、能致富、善消费,这离不开农民素质的提高,而农村成人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其次,农村成人教育应该是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服务的成人教育。新农村“乡风文明”要求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团结互助、诚实守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遵纪守法、辛勤劳动。新农村“村容整洁”要求科学规划布局,保持生态平衡,整饰村容舍貌,美化生存环境。众所周知,要提高农民道德素养和审美情趣,教育无疑是最好的办法。最后,农村成人教育应该是为“管理民主”服务的成人教育。新农村“管理民主”要求基层政权组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务公开、服务民众,而教育在提高农民的主人翁意识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这对农村成人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新形势下进一步发展农村教育
  新农村建设和国家逐步实现全面免费的义务教育是农村教育发展的大好契机,社会和各级政府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抓牢根本性问题,制定得力措施,把握相关因素,站在全局和历史的高度把农村教育搞上去,让农村教育为建设我国全面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现代化做出应有贡献。下文试图研讨主要对策:
  1.加大投入力度,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经费机制
  农村教育发展相对滞后,重要原因是教育投入不足及其投入结构不尽合理。国务院决定,从2007年起3年内全国财政对农村教育新增470亿元。但相隔占GDP4%的比率还是有段距离。为解决结构性问题,不但要加大对九年义务教育的投资力度,而且要加大对职业技术教育的投资。逐步建立健全的经费落实机制,确保农村教育日常经费足额通畅到位。一方面要逐步落实全面免费义务教育,另一方面逐步改善农村不同类型学校基本教学条件和相关人员福利待遇。只有这样,农村教育才有可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2.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稳妥地加强农村社会经济建设
  科学发展观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要促成各方面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格局;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区域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解决农村的不良问题,要有政策倾斜,但要将资金和政策用在根本性措施上。长期以来,农村发展就受到政策和自然环境的制约,进而影响其进一步发展。如此形成恶性循环。私以为,基础设施建设和适度产业化是解决农村问题的重大突破口。只有先形成良好的自然和社会人文环境,才能为开创更好的发展局面打下基础。其实很多农村有较丰富的资源和很大发展潜力,只要提供便利的交通等基础设施及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势必会吸引更多的投资,给农民以创造更多的生产价值好机会。同时,引进适度的小产业生产,授以一般农民一技之长,就会形成良好的农副结合的局面。进而更好地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学以致用、学有所地。同时,积极引进各方投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进步文化,形成良好的开放环境。由此逐步提高农村自身的经济和社会能力。只有农村自身经济健康发展了,才会留得住人才和资金等资源,才会让人们对发展农村和农村教育充满信心。
  3.把握农村现实,合理规划农村教育培养体系
  当前农村教育主要有三方面的问题要着力解决。一是改善农村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和管理不善的问题。农村地区师资力量是教师队伍中最弱的,且优秀教师流失率很高。发展农村教育必须采取妥善措施留住人才并积极引进人才,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二是加强职业教育,解决农村建设人才缺乏的困局。近年来,我国组织实施的"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等项目年培训城乡劳动者达1.5亿人次,而且还"要把招生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和中西部地区,尤其要为有学习需求的农民提供学习机会。要充分利用城市和东部地区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东部对西部、城市对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联合招生、合作办学工作。三是调整农村教育培养目标和教育内容。农村教育亟须从过去的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的困境中走出来,以学生全面发展及农村教育主动适应并服务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目标。与农村教育培养目标转变相一致,其教学内容也应该贴近农村实际生活,增加初高中阶段以农村实用技术为内容的课程。同时,要加强对农民政治生活的教育,让他们积极参与基层民主生活和建设。
  广大农村人力资源的状况决定着中国人力资源的整体水平,如何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是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同时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所在。

相关热词搜索:几点 成人教育 新农村 看法 建设中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