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感悟

发布时间:2017-02-06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佛说感悟篇一:佛中的十大经典人生感悟

佛中的十大经典人生感悟 (图片来源:资料图)

经典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此乃六祖慧能的悟禅之言。心非心,物非物,心高于物,心是心,物是物,心物合一,心物是一。人在尘中,不是尘,尘在心中,化灰尘。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切莫刻意的寻求,人人皆由佛性,重在修心和意,而不是外在的。

经典二: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源自《地藏菩萨本愿经》,当年地藏王菩萨原可以成佛,但他见地狱里有无数受苦的魂灵,不忍离去,于是留在了地府,并立下重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地狱不空,誓不成佛”!

经典三:一切皆为虚幻

这句出金刚经:所有相皆是虚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当作如是观。对于爱情:美好的爱情,动人的爱情,原来都是虚幻的!可是虚幻的爱情却也是最美的!如坠梦中,近在眼前,却触摸不到;遥远的总是最美,因为遥不可及,充满想象,却难以了解真正的最美,在于人心所营造的幻境这种美,值得我们凡人一直去追寻,即使花去毕生的时间,得到心碎的结局,却依然在憧憬;对于生活: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才会变得不快乐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所以记得佛家的句:一切皆为虚幻。

经典四:不可说

很多的东西都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佛的很多境界需要自己去悟,去修心佛陀教化众生要抛弃妄念执着,进入到非想非非想的状态!“说”这一行为本身需要一个妄念才能实行,所以不可说!佛陀有这么多经书,这么多语录就是

为了教化众生不得已而为之,故禅宗讲求不执着于文字就是这个道理。有句话很好的说明

佛说感悟

了这句佛家经典:有的事可说不可做,有的可做却不可说,有的既不可说又不可做。最后送上一段,让大家最自己去体会《涅盘经》云:「不生生不可说,生生亦不可说,生不生亦不可说,不生不生亦不可说,生亦不可说,不生亦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

经典五: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此句出自“般若波罗密多心经”由唐代玄奘法师所译,尽得禅宗精髓!全句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佛家讲“色”是指眼睛所看到的一切,这句话基本要阐述的是万物本空的理念不要对万物起执情,而使身心不得自在,使得谈空却又恋空,其实恋取世事和恋空并无分别,同样是执取而不放一切能见到或不能见到的事物现象,是人们虚妄产生的幻觉。色即是空,使人们认识到事物的现象,认识到诸多的苦和烦恼都是虚妄产生的空即是色,则由事物的共性,因缘关系,让人们知道因果报应,善恶循环所谓:要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要知后世果,今生做者是。“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劝人向善的基础。

经典六:一花一世界,一佛一如来。

原文应是: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出自《华严经》:昔时佛祖拈花,惟迦叶微笑,既而步往极乐从一朵花中便能悟出整个世界,得升天堂!

佛曰: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一叶一如来,一砂一极乐,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静这一切都是一种心境心若无物就可以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堂参透这些,一花一草便是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也便空如花草处处皆是佛,一切众生人人皆是佛。

经典七:前生500次的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而过

这句话,并不出自佛经,而是出自一个故事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

经典八:大悲无泪,大悟无言,大笑无声。

大悲是无尽的慈悲,不是感情,所以不能用泪来形容;大悟就是开大智慧,这个智慧不是言语能表达的;大笑就是真正的高兴,内心的喜悦又怎么是笑声能表达的呢?年龄越长,对于这句的体会就越深刻。

经典九: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这是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语出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五十三:“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儒家把和谐导向社会理想,道家把和谐导向事物本源,佛家则把和谐导向内心世界佛家认为,境由心生内心平和,见事皆和。

禅宗有云:心险佛众生,平等众生佛心中若无佛,向何处求佛?众生皆有佛性。

经典十: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如心动则人妄动,伤其身痛其骨,于是体会到世间诸般痛苦。

人生在世间时时刻刻像处于荆棘丛林之中一样,处处暗藏危险或者诱惑只有不动妄心,不存妄想,心如止水,才能使自己的行动无偏颇,从而有效地规避风险,抵制诱惑否则就会痛苦绕身。心动则物动,心静则物静。一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以物物物,则物可物;以物物非物,则物非物。物不得名之功,名不得物之实,名物不实,是以物无佛语有云:生不带来,死不带去。

佛说感悟篇二:人生感悟的句子(哲理人生)

人生感悟的句子(哲理人生)

1、真正的美丽,不是青春的容颜,而是绽放的心灵;不是俏丽的服饰,而是内在的自信;不是台前翩然的舞姿,而是幕后执着的坚守;不是巧言令色,而是真诚与人;不是物质的附庸,而是知识的光芒,,,真正的美丽,多是经过生活的磨砺,浸润着岁月的沉淀,怀揣着一颗慈悲的心,微笑着去拥抱生活。

2、活着,我们不知抓在手里的时间还剩余多少,因而,我们更要珍惜眼前的生活,不是坐亨其成的等待,也不是因得不到而怨天尤人。人生路很长,希望总会在前方,我们要抱有这种坚定的信念,活着,才更有意义和价值。生活给我们困顿,是叫我们穿越它,摆脱它,粉碎它,而非叫我们沦陷于它。懂得,尤为重要。

3、人生,没有永远的伤痛,没有过不去的坎。还是让我们学学杨柳,看似柔弱却坚韧,狂风吹不断;太刚强的树干,却在风中折枝。学会放弃,学会承受,学会坚强,学会微笑,那是一种别样的美丽!适当的放弃,是人生优雅的转身。

4、领袖人物的六大能力:一是有肚量去容纳那些不能改变的事;二是有毅力去推动那些可能作好的事;三是有能量去扭转那些偏离方向的事;四是有智慧去分辨那些非此即彼的事;五是有恒心去完成那些看似无望的事;六是有勇气去面对那些已知做错的事。

5、有粮千担,也是一日三餐;有钱万贯,也是黑白一天;洋房十座,也是睡榻一间;宝车百乘,也是有愁有烦;高官厚禄,也是每天上班;妻妾成群,也是一夜之欢;山珍海味,也是一副肚腩;荣华富贵,也是过眼云烟。钱多钱少,够吃就好。人丑人美,顺眼就好。人老人少,健康就好。

6、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佛说:人应该学会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佛说:凡事都是有定数的,不能强求。

佛说感悟篇三:佛说人生感悟之贵人的来历以及贵人帮你改变命运的道理

佛说人生感悟之贵人的来历以及贵人帮你改变命运的道理 王女士的儿子今年要考大学,于是她前去找济慧法师,以希咨询自己儿子的前程。当王女士将儿子的生辰八字告诉济慧法师后,济慧法师摆了摆手,示意她坐下。

济慧法师说:一般来说,一个人前世所造之善业或恶业对他的前半生的命运影响较大,他今生所造诸恶业或善业对他后半生的命运影响较大,但并不是绝对的,因为这其中还包括了他的祖上、父母为其累积的善业和恶业。所以我从不主张人们前来占察自己的前世,或问自己或亲人的命运,你只要不断为自己为儿孙积累福报就可以了。

对于一个人的命运,人人都希望事事如意,万事顺遂。但是,一个人万事顺遂的前因就需要看一个人前世或今生所造善业或恶业的多少,从而决定了这一个人今生身边有贵人的多寡;今生贵人多的人自然一生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一步步的走向成功。

有的人一生缺乏贵人相助,也并不是说这一个人前世没有造善业,而是时机未到。有一个经典的故事,说的是一位秀才前去占察自己的前世今生。帮他占察的师傅在占察时说:由于这位秀才的母亲笃信佛教,积累了一定的善业,于是他今生考取了秀才;不过当他考中秀才之后,他的人生将陷入曲折坎坷之中。这位秀才虽然在前世的一次洪水暴发之时救过3条人命,不过,由于他是个势利小人,他所救之人并非一些普通村民,而是一些无恶不作的地主土豪;可惜的是,当这3位地主土豪死后,他们均被打入地狱,今生无缘与秀才相遇;相反,在那次洪水中他没有救助的一些人,其中有2人由于积累的善业很多,今生已在官场仕途坦荡,可惜这两个人均与秀才无缘,都不会帮助秀才成功或脱离困境。

所以说做人嘛,不要太势利。相反,那些行为接近佛法的人,虽然今生他们比较贫寒,但是他们死后却可能不会经历那漫长的地狱时期,所以你和他在来世很可能很快就能相遇。同时,由于弱者的弱小,你对他的点滴之恩,他都会牢记在心,来世给予你很大的回报。况且那些违背佛法的富贵之人中的一些人,由于作恶多端,死后被打入地狱,在转世时也未必能够转世为人,你期待他们的回报之路也许遥遥无期。说到这里,我必须声明,事情虽然如此,但是我并没有说我们不能营救那些作恶多端之人,因为我们帮助他们,毕竟也是会积累很大的福报

的。

这里仅仅说了积累福报可以在你的来世或今生遇到贵人的道理;相反如果我们今生作恶多端、忽视佛法,那么你的来世或后半生就将遇到一些冤亲债主前来向你讨债,在此就不细说了。

作为一个今生之人,前世的善业或恶业我们已经无法改变,但是我们今生却是可以忏悔和补救的,多做善事即是我们求遇贵人以改善人生的唯一选择。

相关热词搜索:佛说 感悟 佛说人生感悟的句子 佛说疗痔病经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