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的感悟

发布时间:2017-02-07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舌尖上的中国的感悟篇一: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文化一餐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民以食为天”,饮食也成为一道独特的文化风景。中国幅员辽阔,是一个多民族国家,由于地域和文化之间的差异,各地各民族的美食文化也各不相同。美食文化是人们几千年来养成的饮食习惯,不像其它特色文化那样容易消失,只要这一地区还有人,那么这一地区的美食文化就不会消失。

上下五千年,造就了博大精深的华夏文明,造就了讲究的中国人,也便造就了如同山水画一般充满了文化气息的中华美食。 这一部介绍中国美食文化的纪录片,统共七集,处处充斥着一个又一个让人垂涎三尺的镜头,与满含文艺情节的解说,以如此诱人地诠释着中华美食,也从中渗透着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习俗,中国人的质朴,与中国人的智慧。 《舌尖上的中国》,与其说是在介绍中国美食,不如更准确地说是在介绍中国的文化,把文化通过味蕾传给大脑。舌尖上舞动的不仅仅是那些或珍贵或平常,或鲜美或回味的食材,更是那令所有中国人为之自豪的文化。中国人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地区的人吃什么,这其中涵盖着历史和文化的因素。人与食物的关系已经达到密不可分的境界。《舌尖上的中国》用一个个具体的人物故事串联起祖国各地的美食生态,这其中,有制作的技巧,有艰辛的劳作,有相濡以沫的真情,有端上桌的美食,也有食物的演变过程,有方寸间的方桌厨房,也有广袤的祖国山河??人文关怀贯穿其中,用最质朴的表现手法展现那些贯穿于日常生活的东西。

1)自然的馈赠 对于餐桌上的美食,我们在品尝美味的同时,还要感谢大自然的馈赠。本集选取生活在中国境内截然不同的地理环境中的具有代表性的个人、家庭和群落为故事主角,以及由于自然环境的巨大差异,所带来的截然不同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为故事背景,展现大自然是以怎样不同的方式赋予辛勤劳动的人们神奇的食物。

2)主食的故事 从北到南,从西到东,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貌,唯一相同的是作为中国人对主食样貌、口感的追求。主食是餐桌上的主要食物,是人们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从远古时代赖以充饥的自然谷物到如今人们餐桌上丰盛的、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一个异彩纷呈、变化多端的主食世界呈现在你面前。

3)转化的灵感 由豆腐、到酒、到酱,再到泡菜,那芳香浓郁的味道令人难忘。一坛坛、一罐罐的发酵,敏锐又果断地打造出食物的新境界,这种味道是人与微生物携手贡献的成果,它逾越了障碍,营造了条件,把握了机缘,经历了失败。祖宗传下来的方法,自己掌握到的技术,转化的灵感是最大的智慧!

4)时间的味道 腌腊、风干、糟醉、烟熏,蕴藏着中华民族对于滋味和世道人心的某种特殊的感触。盐的味道,它来自时间,也来自人情。它已经在漫长的岁月里和故土、乡亲、念旧、勤俭等感情交杂在一起,才下舌头,又上心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个是滋味,哪个

是情怀!

5)厨房的秘密 与西方“菜生而鲜,食分而餐”的饮食传统文化相比,中国的菜肴更讲究色、香、味、形、器。由炊具的变化到菜式的变化,水火本是两家人,对立却又互相牵制,对于厨师而言,水火关系的调控,是他们技艺的展示。而厨房的秘密无非就是人类对美食的共同热爱!

6)五味的调和 甜苦咸酸辣,五味是评定一道“艺术”的关卡,亦是人生的滋味。甜是收获,是被认定的喜悦与幸福,不仅仅是对一道菜,更是一位厨师,一种文化的认可;苦是苦尽甘来,化腐朽为神奇的魔术;咸是吃得苦中苦,厚重的味道也能得到味蕾的认同;酸是不堪纠缠而难以言说的苦难,然而在菜里它却是不可或缺的“画龙点睛”之笔;辣是坚韧与果断,尤以川菜闻名。

7)我们的田野 不管是高山、平原、湖泊、海洋,城市还是乡村,不管是糯稻、海参、河蟹、芋头、青稞,农田还是菜园,不同地域的中国人,用自己的智慧,适度、巧妙地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他们在埋头种地和低头吃饭时,总不会忘记抬头看看天!”从餐桌回归大地,颇似头尾呼应的手法,也为《舌尖上的中国》画上圆满的句号??小时候就知道一个概念,叫“透食”:刚会吃饭的小儿,经常吃的东西或习惯会记忆一辈子。我们每个普通人,即使他从小吃的食物看起来稀松平常,长大了总是难以忘掉那个味道。居住在广州再久的北方人总要隔几天吃顿饺子,南方人少有能习惯北方的大葱,四川人把吃辣的习惯带到全国,而对在外地的广东人来说,最不习惯的就是没有炖汤了。

哲学家费尔巴哈有句名言:人就是他所吃的东西。我的理解,饮食是一个人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梁实秋先生写的《雅舍谈吃》,写得很有味道,在描写饮食之外主要写的是个人的记忆和趣味,这些个人的记忆与趣味,便是连接在饮食之上的个人文化背景。

今天的中国人处在经济大发展、社会大变革、人口大流动的时代,饮食也在大流动。在全国任何一个小县城里,都可以找到川菜馆;再大一点城市,可以说是各地菜馆应有尽有也不是夸张。流动的中国人尝到了各地的食物,又把各自家乡的食物带到所到之处,人们从而去到哪里都能吃到家乡的东西。尽管如此,仍然代替不了这食物背后的山水、乡情、氛围??这就是文化!

在我看来,《舌尖上的中国》主要揭示个人与一个家庭、或者是一个族群的饮食经历与庞杂沉厚的中国饮食文化史的内在

舌尖上的中国的感悟

联系,而且这些个人多数是普通人,不是专业厨师,也不是美女私房菜,他们不是饮食技术表演者,也不是群众演员,而是参与者,是主角,展现的是他们的生存、情感和命运。所以“看着笋挖出来,火腿吊起来,渔网里闪闪发亮,揭开蒸笼白花花、冒着蒸汽的馒头,拉面摔打在案板上的脆响??都让人激动得落泪。”

看完之后,我们大概可以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从中也发现了许多有趣好玩的东西,也为我们以后的出游提供了一个很多的指南,我也希望以后再去旅行时能品尝到《舌尖上的中国》中提到的美食。它让我感受到的不仅是食物的味道,还有历史的味道,记忆的味道!让我们一起去旅行,一起去感受舌尖上的美味吧!

舌尖上的中国的感悟篇二:作文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作文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这几天,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凭借着高清的摄影技术,令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的美食,以及对热爱美食的中国人的描写,都令它狠狠地火了一把,作文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作为一个小小的美食爱好者,看完了“舌尖上的中国”我不禁一阵感慨呀。在这里,我就和大家谈谈我的心得。

食物,对中国人来说,一直是最重要的,所以大家都说:“民以食为天。”而美食,更是广大中国人民所追求的,中国人对食物尤其是美食的热爱恐怕可以居于世界之最。正因如此,无数的美食随着地域,时间,空间的变化也不断变化和改进,观后感《作文 观“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分享好文◆中国人所创造的食物之多,是不可数的。无论是湘菜,川菜,粤菜,闽菜,浙菜,徽菜,京菜都各有所长,都各有特色,有的以清新的口感,爽口的味道著称,有的则以香辣的味道,火辣的感觉备受好评。每个人对食物的爱好是不同的,有人喜欢的咸的,有的喜欢辣的,有的喜欢甜的,有的喜欢苦的,更有甚者喜欢闻起来臭,吃起来香的。每个人都对各地的菜系有不同的看法,像我,一个湖南人,就只吃得惯湘菜那香辣,浓重的味道,我到了青岛,北海那一带吃味道较为清单的海鲜,就很吃不惯。我认为湘菜,川菜,京菜都挺不错的,浙菜就不太对我的胃口了。但是,我同学就有很多喜欢浙菜和粤菜的。

食物,真可说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就连性格都可以随着食物变化,像川湘一带的人,性格都如同川湘菜一样火热,开朗。食物,已经深深地烙印在了中国人的基因里,用舌尖品尝中国的饮食文化,食物也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不可磨灭的记忆。

舌尖上的中国的感悟篇三: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舌尖上的中国”有感

最近以来,央视纪录片大剧的“舌尖上的中国2”再次火爆荧屏,凭借它上季火爆的人气和全线飘红的收视率,一经播出就成为广大吃货们所推崇备至的食神圣经,观赏那些令人眼花缭乱垂涎欲滴的各地美食的制作过程,已成为吃货们的视觉和心理上的盛宴。

“民以食为天”。食物,对中国人来说,一直是最重要的。而尝遍天下美食,更是上至帝王将相,下至贩夫走卒所毕生追求的终极理想。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如果说是世界第二,恐怕没人敢说居世界第一,这就是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 中国地域广大,历史悠久,一部舌尖上的中国让我们了解到了中国饮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让我们在了解“南米北面”的饮食差异中更知道了松茸、春笋、冬笋、海参、大闸蟹等山珍海味的做法,在这场视觉的盛宴中满足的不仅是舌尖味蕾的触动,更是对中国民族精神骄傲自豪的回归。

曾几何时,外国饮食文化如同强台风登陆一般冲击中国社会,肯德基、麦当劳等洋快餐店前中国人排起了长龙,韩国料理、韩国烧烤更是小资们的热宠,日本刺身、西方牛排更是中国社会精英才能享受的美食。中国社会文明中最引以为豪的饮食文化收到了严重的冲击,就在这种形式严峻的情况下,央视记录片大剧《舌尖上的中国》强势出击,将中国天南地北的各地风味美食、饮食文化和人文风情在一个个小故事中娓娓道来,通过精湛的近距离摄影技术和色彩鲜明的风光背景,为中国广大的吃货们提供了一场意想不到的饕餮盛宴,让人们在咽着唾沫欣赏中国博大精深的饮食文化时,在无形中增强了中国人的民族精神和民族自豪感,成为爱国教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和彰显中华文明软实力的一种方式,更成为外国人认识中国文明的一个绝佳的窗口。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变化,健康已成为人们首先考虑的问题,洋快餐对健康的危害也日益被人们认识,很多中国人也不再迷信那些西洋快餐,转而被来自东洋的日韩饮食文化吸引,认为享受一餐韩国烤肉或者日本料理那简直就是人间至美。哈日哈韩族可能想不到被他们所推崇的韩式烧烤、日本刺身在千年前却是地地道道的中国饮食传统。我们知道一个成语叫做脍炙人口,这里的“脍”就是切生鱼片,“炙”就是烤肉,都是在唐宋时期传到了日本和韩国,而中国本土的这些饮食传统却在蒙古、满清等异族入侵的“民族融合中”被融合了,我们想了解一千年前中国人穿衣吃饭等日常生活,却只能通过韩国和日本的传统文化中隐约看到我们祖先文明的身影,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无奈的悲哀。

一个半世纪的积弱积贫和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让我们当代人失去了精神信仰的力量,拜金、势利、媚外成为当前浮躁社会的特色,在当前全面建设中国梦的新时期,《舌尖上的中国》吹响了为中华文明自豪的号角,从中国人最在意的饮食文化出发,弘扬中国传统文化,重建那些失落的文明,弥补在过去岁月中因政治斗争失去的传统文化和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重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强心,重现强汉盛唐皇明时期的中华强国梦想。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舌尖上的中国》告诉我们的正是这个,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东营项目 郎丰允

相关热词搜索:舌尖 中国 感悟 舌尖上的中国3 舌尖上的中国2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