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语文

发布时间:2017-02-1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感悟语文篇一:感悟语文的方式

浅谈感悟语文的方式

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以形象思维占主体,对于直观事物感兴趣。要让低年级的学生感悟文本,无疑会有一些困难。那么,怎样才能让低年级学生对文本进行有效的感悟呢?这就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加以引导,让学生在教学中通过诵读、游戏、角色扮演、观察、想象等体验活动,从而获得对文本语言、内容、情感等独特而积极的感悟。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感悟的兴趣

低年级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具体动作思维、直观形象思维处于优势地位。在教学中,运用直观演示的方法再现教学内容或结合教学内容创设情境,能使学生很快进入情境,并由此而产生情感的共鸣。

如教学《鸟岛》一课,我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彩图,让学生感知鸟岛的地理位置,懂得它在我国青海湖的西部。接着放映动画片,带学生做一次到鸟岛的假想旅游。生动形象的语言介绍,银幕上鸟的世界的图像,向学生揭开了鸟岛的奥秘:每年春天,天气变暖,湖水解冻,一群一群的鸟儿就陆续从远方飞来??通过优美的情境创设,学生直接感受到鸟岛“鸟儿多,鸟蛋多,鸟窝多”,对鸟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此时,教师趁热打铁,抓住关键词句引导学生感悟,学生很快就领悟到鸟岛是鸟的世界,而且从字里行间感受到对鸟岛的喜爱,体会到保护野生动物的重要性。可见,兴趣的激发为成功地感悟文本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感悟语文篇二:用心灵感悟语文教学的真谛

用心灵感悟语文教学的真谛

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着被动接受式的学习,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的倾向,实际反映了以学科知识为本位而非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的课程观。而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要重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体验性学习方式显得尤为重要。所谓体验性学习是重视学习主体的直接经验,是亲身经历,联系自身体会,它是通过学生自身实践来认识周围事物过程,强调的是让学生亲历语文实践活动,与文本“亲密接触”,从而获得真切的心理体验。采用体验性学习教学法,归根到底是为了突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感受体验性,这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感悟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语文学习是一个体验的过程,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个人体验是一种珍贵的教育资源。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我们该如何去实施“体验”,进而让我们的孩子通过实践获得认识,形成情感,产生感悟,并以此作为今后生命之旅的底蕴?我认为关注的焦点仍应是课堂,仍应是教学过程本身。

(一)构建体验性教学的课堂模式

《标准》强调“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所以,教师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和规律,树立课程的实践意识,在设计教学结构、教学活动时应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重视在学习实践中进行语文教学,在学习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感悟语文篇三:感悟语文之美

激活语文之美,感悟读之魅力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朗读教学

摘要:朗读,作为一项重要的语文教学实践内容,它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过程中追求的目标之一。《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对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提高朗读教学的质量,又有了更新的要求。因此,针对目前朗读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我们从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在朗读中感受语言美;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理解美的能力;给学生创设优美的朗读情景,帮助学生体会美的意境;给学生朗读的空间,激发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欲望几个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较好地促进了朗读教学效益的提高。

关键词:朗读策略 感受语言

我们常说,欲望教学时一门艺术.其实,姑且抛开语文教学不谈,只说“语文”,就具有很强的艺术性。语文,即语言文字。它的美,不仅体现在我们可以听到的如同音乐般的语音上,体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的形状各异的书写符号---文字上,更体现在深藏于其中的美妙意境上。在语文课堂上,感受这种美的形式很多,但是,不可否认,在众多的形式中,朗读时一种重要的也是无可替代的形式。

一、朗读对“激活语文之美”的意义

(一)以读来激活语文之美,是语文学科性质决定的。

课程标准对各学段的朗读提出了明确要求。读,作

感悟语文

为一项重要的语文实践内容,它既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学习追求的

目标之一。

(二)语文之美,需要用读来“激活”。

语文的美,是灵动的,是富有活力的。古人早已有了“书读百遍”的圣训。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隐藏于印刷得整整齐齐的一个个方块字中的语文之美,如何才能被学生感知到?是靠老师的讲吗?语文是一种默会性的学科,许多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教师怎么去讲?靠描绘,靠音乐,靠电脑?这些工具可能会对学生有所帮助,但要想真正感受到语文之美,那些手段充其量也只能是辅助手段,而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读,并且只有读,才是语文学科感受认知对象的根本方式。

(三)当前朗读教学现状堪忧。

我们可以看到,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值得研究、有待改进的问题。比如,用繁琐的分析代替学生的朗读实践;单纯地重视朗读的数量和形式,忽视了朗读的质量和目的;强调读的共性,却忘记了读书时学生个性化的活动,应该有个性化的创造性的体验??这些问题的存在,更使我们感受到学生语文课的学习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读的质量。

二、语文教学中以朗读“激活语文之美”的策略

关于朗读,我们首先需要明确的便是朗读的目标:从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上看,读,本身既是培养目标之一,又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途径。与此同时,语文学科还是一方滋养人文精神的沃土,它对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而朗读,便是在这片沃土上舞动不息的音符。它不仅是一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它甚至影响着学生“全

人”的发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尽显朗读的魅力,展现语文教学之美呢?

(一)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在读中感受语言美。

语言,本身就具备音乐美。且不说课本里精心挑选的一篇篇美文,且不说文人们遣词造句流传下来的诗词歌赋,单是平时我们随便说的词句,由于语音、语调的参差变化,也使语言显得那样多姿多彩,魅力无穷。在语文课上,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和语言直接交流,不用“言传”,不用“说教”,学生自然能感受到语言带来的美感。朱光潜说:“美感起于形象直觉。”要体味作品的语言美,要从朗读开始,朗读作为有声的语言艺术,能调动学生的审美情趣。《小池》《早发白帝城》,是小学语文课本中选用的诗篇。教学这样的课时,我给学生大量的时间让他们尽情地朗读。古诗那特有的韵律,一下子就把学生吸引住了。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认识也好,培植也罢,我想,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是要让学生先感受。感受到了,自然而然就会产生喜爱之情,而这种情感,是最真实的,是最持久的。学生找到了这种感觉,远胜于教师苦口婆心地去告诉学生“我们要这样,我们要那样??”而感受的方法就是读。不管教师如何去灌输或启发,只要学生在感性上缺乏足够的认识,有关的知识和能力就不可能成为学生自身的血肉。这就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地获取和增强语感的过程。与其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听老师喋喋不休地讲解,不如把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在朗读中自然会感受到语言的魅力。

(二)给学生必要的朗读指导,提高学生理解美的能力。

语言,作为一种艺术表达样式,太具有很强的形象性。通过语言的描绘,我们往往可以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小学课本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不仅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有着丰富的审美内涵,需要在读中才能体会出来。因此语文教学中,单是强调朗读的时间和数量,还远远不够。其实,读书不单单是“口”的任务,它需要口、眼、耳、脑协同运动。

朱熹说:“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韩愈也说过:“手披目视,口咏其言,心惟其义。”学生通过反复地读,再加上有效的引导,便可使文章在脑中形成的画面逐渐清晰,从而更客观、更准确、更深刻,学生也就更生动、更真实、更透彻地理解了语言文字,把握了文章的内容,体味了艺术形象的魅力。然而,现实中,很多学生往往只停留在“口到”上。他们把看到的内容用口读出来,却往往不解其意。这时,老师若能适当地进行启发、引导,便可使学生的能力不断得到提高,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语言的内在美。

《夏夜荷花》是小学课本中的一篇优美的散文。课文后三段分别从“荷花从不孤傲”,“荷花毫无私心”和“荷花也不娇贵”三个方面来写荷花。这桑自然段用诗一般的语言把荷花的美好品质生动地表现出来。在教学中,我先请学生自己读一读,谈谈自己的感受。我发现,学生开始只是就词说词,理解很浅显。我便巧妙的结合学生的发言进行点拨:“好一池荷花,要开就是满池满塘,给人一种壮观的美。你要怎样朗读,让听者也感受到这种壮观之美呢?”“课文里说荷花毫无私

心,能不能结合你了解的资料说一说?”学生在结合资料畅谈了荷花的好处后,有的学生说:“荷花真了不起,把自己的一切都献给了人类,献给了大自然。”也有的说:“荷花真是毫无私心,我现在懂得了课文里为什么这么说。我??我真想高声赞美它!”“好呀,”我顺势引导,“那么,就请你带着你的感受来朗读这个自然段吧!”在我的启发引导下,学生逐渐透过文字体会到荷花不仅外表美丽,而且品格高尚,他们一次比一次读得好。可见,教师必要而精当的指导,就如同一把金钥匙,可以帮助学生在朗读实践中不断提高朗读理解水平,使他们能够读出“滋味”来。

(三)给学生自由朗读的空间,激发学生表达美、创造美的欲望。 如果说怡情式的情感体验是感性阶段的话,那么,在感知美、理解美、体会美的基础上表达美、创造美,就是审美活动的理性升华,是语文的最高境界。朗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发现美、体味美,更使学生表达美的有力途径。通过朗读,把自己的理解表现出来;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情感抒发出来,这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语文实践。它对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朗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活动,因此,它具有独创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的理解、感受、表达方式不同,朗读出来的效果也就不尽相同。然而,只要是学生发自内心表现出来的,就都是鲜活的,富有生命力、感染力的。给予学生自主发展的空间,让他们尽显个性风采,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去读,用他们的心去读,他们将创造出更加绚

相关热词搜索:感悟 语文 研修感悟语文 语文教学感悟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