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感悟

发布时间:2017-02-15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地震感悟篇一:发生大地震后的感想

发生大地震后的感想

当今天看到地震发生后,我一直都不敢相信,我不知道7.8级的地震有多大,但我知道唐山大地震时就7.5级了。早晨我拿到报纸后,看到了地震的伤亡人数,8533我艰难念着这个数字,在平时我可以轻易地把这个数念上百遍甚至是上千遍,但是这次我几乎用了全身的力量才把它读出来,就一个晚上的时间,我们那8533个同胞就这样不见了,他们的灵魂灰飞烟灭着,在汶川到处飘荡。。。。

在知道地震的消息后,年过花甲的温家宝总理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指挥救援,他亲自到废墟里,拿着扩音器向地下的被埋者喊话,为的就是让地下的人知道:“我们正在全力救你,一定要撑下去!”总理一张张图在我眼前闪过,您在喊话的图,您在安慰遇难者的图,您在为遇难者哭泣的图。。。。这时候我真的非常敬佩您,想对您深深的鞠上一躬,这位为中华人民四处奔波的好总理。这时我在腾讯网上又看到一张图:一个孩子躺在担架上,脸被蒙上一条白布,手紧紧握着,似乎想要紧紧把那生命之光紧紧握住。。。他的父母围在他身边,(转载于:wwW.zHaoQt.NEt 蒲 公 英 文 摘:地震感悟)不断呼唤儿子的乳名,希望他只是睡得太熟了,叫起来就没事了。但是生命却如此脆弱,这位少年永远的离开他最爱的父母的身边。。。。

其中还有一张图让我失声痛哭:一个护士怀里抱着一个小孩,他闭着眼睛,脸上都是被石头割开的伤痕,而那位护士向周围一遍又一遍地大叫:“孩子的父母在哪!”我凝视着她怀里的孩子,好希望他是晕过去了,而不是到天堂陪伴他的父母,你还小啊,许多好玩的好吃的都在等着你啊,只要你睁开眼。。。只要你睁开眼就能看到它们。

一张张图片掠过我眼前,大楼的废墟,孩子们残破的书包,救护人员匆忙的身影。。。真的好希望这一切都不是真的!突然我感受到大自然的可怕,像这种一夜之间就能让伤亡人数过万的大地震,似乎随时就能来到我们身边。同时我也感受到生命的脆弱,人类在大自然面前多么渺小、不堪一击。

“啪啪!”鞭炮声在我耳边想起,我的心脏骤然一跳,平日里只有喜庆时才会点燃的东西,在地震现场却成了死亡报告。每当一个孩子死去时,就会放起鞭炮,每响一次就代表送别一个孩子,那些孩子如梦的花季就在鞭炮声中完全消逝。

在网站上的前线报道中,汶川的马路两旁到处可以看到一个个灵堂,撕心裂肺的哭声布满了整条街,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剧也随处可见,大家看着这些灵堂,心痛的渐渐麻木了,老人的泪水似乎流干了,面无表情的清理自己孩子的尸体,像一个只会运作的机器,毫无生机。。。。

现在的汶川还在努力搜救人员中,由于房子不能主人,所以沿路可以看到很多市民铺着被子,在马路边休息,而客车上也挤满了人,他们不是载人到哪去哪,而是为市民们提供一个歇脚的场所。

中华人民,大家团结起来吧,为前线的人和废墟底下的人祈祷,送去自己最诚心的祝福!

地震感悟篇二:地震有感

芦山大地震后一个月带给我们的思考

大灾难考验着民族的坚韧性,也同样考验社会的危机应对能力。危难之后,更须反思自省。五年,我们改变了什么,五年,我们哪些方面还是在原地踏步?

面对大地震,人类无能为力,但地震无情人却有情。面对大地震,面对受伤的同胞和巨大的财产损失,我们该做什么,我们能做什么?假如今后再发生大地震,中国又将如何吸取经验教训减少人员财产损失呢?

从这次芦山大地震和之前的汶川大地震对比,我感到政府和社会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一、进步的方面

(一) 信息愈加公开透明

舆论制高点从传统媒体到微博微信等新兴载体转变,外界对于信息公开化程度的愿望愈加迫切。雅安芦山地震中,微博微信等成为突发报道的主力,灾区媒体和当地救援组织机构开通官方微博,微博微信等平台整合信息线上传播,传统媒体也派人线上线下双线跟进,政府通过官方微博传递最新灾情事态,使得信息愈加公开透明,信息内容也趋于理性报道,立足于事实,而不是渲染悲剧氛围。与汶川大地震相比,雅安芦山地震时,政府及时发布新闻通气会,让社会及时准确了解灾情信息,让外界能更有效的开展救援提供了帮助。

快速救援机制逐步形成

灾难发生后,应急启动速度更快,较快形成统一有效的指挥系统,政府、企业、民间组织及个人等各方力量齐心协力,交通部门及时有效进行交通管制,让救援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民众自救意识明显增强

在灾难面前自救是人的本性,自救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在雅安地震中有灾民通过微博定位等方式自救,体现出信息技术普及下人们自救意识提高。基层组织自救意识也有所提高,乡村领导组织群众自救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不足之处

专业救援队伍有待加强

经历了汶川大地震的中国,现在我们也有了较为专业的救援队伍。这次救灾中,专业救灾队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专业救灾设备派上用场,力量调派更为科学,实战经验更为丰富。每次地震都是我们的解放军冲在前面,而我们的专业救援队伍太少,专业救援队伍有一套较为完善的救援体系,针对危险化学品泄漏、建筑物倒塌、群众遇险求助等抢险救援战斗都有较为丰富的实战经验,让专业队伍救援会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

民房质量有待提高

民房质量普遍较差,结构简单,难以抵抗大地震,人民群众在修建房屋时要加大房屋抗震力度,树立生命至上的意识。

直升机救援能力有待提升

汶川大地震时,直升机对救援起到一定作用,但发挥的作用实在太小,雅安芦山地震时,直升机仍无法成为救灾的主要工具。在灾区道路中断,车辆难进,72小时黄金救援时间弥足宝贵的时刻,直升机对于救灾物资、专业救援人员、伤病员的进出是异常重要。在此我建议:国家在地震多发地建立救灾应急物资储备,且具备较大空投的能力,同时呼吁放开低空飞行,从汶川到雅安,救灾车辆一再堵路上错过黄金时间!地上难走为什么不走天上?政府应向民间早日开放低空飞行,彻底打开救援通道,这一点很重要,在关键时候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

地震感悟篇三: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与感受

对地震灾害的认识与与自我救助措施

作为一种无可避免的自然灾害,地震始终是悬浮在人类头上的一把利刃,随时会取走我们灿烂的生命年华。从古至今,地震始终在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安全,多少人因此家破人亡,又有多少地区因此陷入瘫痪状态。地震带给了我们无尽的悲痛与恐惧,在选修课上,我了解到了地震的危害,在资料库里,我更加深入的了解的地震的产生跟危害,下面,是我了解到的关于地震的一些知识与预防措施: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当地下某处岩层突然破裂,或因局部岩层塌陷、火山喷发等发出振动,并以波的形式传到地表引起地面的颠簸和摇晃,这种地面运动称为地震。

地震就是地球表层的快速振动,在古代又称为地动或“地牛翻身”。它和台风、暴雨、洪水、雷电一样,是一种自然灾害。全球每年发生约500万次地震,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地震约1000次。其中5.0-5.9级地震约800次;6.0-6.9级地震约120次;7.0-7.9级地震约18次;8级以上地震约1次。只要地球存在,就一定有地震发生。地球科学家把地球表层——全球地壳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即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和南极洲板块。板块在它下面的软流层(地幔层)流动的驱动下不停地移动,故称板块运动或叫大陆漂移说。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活动较活跃的地带,也是地震、火山较为集中的地带,就是说地震的基本成因是板块间的互相作用产生的(指构造地震)。由于地壳不断运动,地应力在某一地点相对集中,当地应力集中到超过该岩石圈的弹性模量。岩石承受不了,就产生形变、断裂、错动,此时释放的能量以地震波形式传到地面,产生快速振动,这就是地震的成因。

地震是最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它的突然性、瞬时性以及所引起

的次生灾害对人类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

直接灾害有:

建筑物与构筑物的破坏,如房屋倒塌、桥梁断落

地面破坏,如地面裂缝、塌陷,喷水冒砂等。

山体等自然物的破坏,如山崩、滑坡等。

海啸、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冲上海岸,造成沿海地

此外,在有些大地震中,还有地光烧伤人畜的现象。次生灾害主要有;

火灾,水灾, 毒气泄漏,瘟疫。

历史上有记载的地震达4000多次,造成人员伤亡的有346次,死亡人数多达230余万。本世纪以来,发生6级以上地震650多次,其中7.0~7.9级地震98次,8级以上地震9次。建国以来,我国因地震死亡近40万人,直接经济损失数百亿元,每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16亿元。1976年7月28日唐山7.8级大地震破坏范围超过3万平方公里,死亡24.2万人,直接经济损失达100亿元。由此看来,地震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确实十分惨重。此外地震灾害造成的间接损失也不可忽视。如强烈地震可以诱发山崩、地裂、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喷沙冒水等多种地质灾害,从而诱发地基失效,边坡失稳,加剧地面建筑的破坏可直接摧毁地面工程设施。此外,地震还可以造成火灾、水灾(供水设施破坏所致)爆炸、毒气蔓延等次生灾害。

地震带给我们无尽的痛苦,而我们也在想方设法减轻地震带给我们的危害。首先是我们的自身生命安全,所以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

遇到地震时如何做到自我保护?地震时,保护自己的金玉良言就是不要惊慌失措。地震是一种地面的强烈振动。它将在几秒到几分钟内平息。在这激烈振动的关键时刻,保持头脑冷静,防止生命和四肢受到伤害。可以说人们免受伤害程度,取决于保持镇静的程度。

1、首先要遵循就近躲避原则。当地震来时,立即用枕头或坐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到床下,桌下等安全角或橱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注意不能靠近窗户,镜子及建筑外墙(这些地方容易被玻璃、框架砖石砸伤),强震过后迅速有序撤离,避免余震再次伤人。这就需要人们平时留心自家有那几处是理想避震位置(并腾出一定空间)

2、大震前一般会出现一些大震预警,如地声、地光和地颤动(小震闹大震到)等宏观现象,我们要根据这些情况采取正确的避震措施。

当你感觉地面在作上下簸动时,这就是先到的纵波,意味着地震发生在不远的地方即近震。距横波到达尚有3-7秒钟,人们可利用这短渐几秒钟作为迅速逃生的机会。当横波到达时会出现前后、左右摇动,造成建筑物损坏倒塌。

3、当地震来临时应先打开房门、关闭电源、关闭煤汽等(避免次生灾害),地震时,如果你是住在平屋的,应迅速冲出屋外,到空旷地带避震;你是住在一般楼房的(8层以下无电梯)要遵照前面讲的就近躲避原则避震,千万别心急跳楼;你是住在有电梯的高层楼,请记住不能乘电梯,要走安全通道,有序撤离。在影剧院或体育馆的应在排椅下避震,在商场的应在立柱或墙角避震,在学校等人员集中的场所应就近躲避,不能盲目乱跑,避免挤死挤伤。1984年5月21日江苏省南黄海发生6.2级地震,江苏沿海地区和上海市强烈有感,但未造成明显的破坏或人员伤亡。可是少数群众由于震时惊慌拥挤,甚至急不择道而跳楼,造成挤伤,碰伤和跌伤,据统计仅江苏省南通市和上海市就有88起受伤事件,这些次生事件大部分发生在大专院校的学生宿舍,这是一个教训。

4、在山区发生地震时应迅速离开陡峭山坡以免塌方或滚石压伤;

在海洋或海岸发生地震时应迅速离开海边。避免海啸把人冲走。

5、逃到屋外避震时要注意避开狭窄胡同,高压线、变电站、广告牌、街灯等危险地点。震后不要急着回家,应尽快到应急避震场所如广场,体育场。公园等开阔地,因为一次地震往往有多次余震发生,避免余震造成伤害。

6、如果不幸被压在废墟内,要坚定信心,坚信自己一定能脱险,不可悲观绝望,尽可能就地取材加强周围的支撑,防止重物坠落和进一步坍塌,确保生存空间。尽量用衣服,湿毛巾等织物包好头部,掩住口、鼻防止意外撞击和烟尘窒息或中毒。被压时不要大声呼救,注意保存体力,设法延长生命。当感觉外界救援自己时,应设法引起救援人员的注意,如用硬物不时敲打水管,煤气管等以示求救并指示方位。

我通过上选修课与查找阅读资料,对地震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对自我救助有了一些新的感悟,只希望,永远不会有用到这些知识的一天。

化环学院2011级矿加三班李峰 学号:11103100309

相关热词搜索:地震 感悟 关于地震感悟 地震逃生演练感悟600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