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文言

发布时间:2017-01-14 来源: 人生感悟 点击:

感悟文言篇一:真题感悟文言及写作

【真题感悟】

一、(2015年高考安徽卷)阅读下面文字,完成4——7题

御史梁皙次先生传

[清]王世槙

先生姓梁氏,讳熙,字曰缉,皙次其别号也。先生生世族,幼不喜纨绔之习,读书好古,视声利蔑如也。于诗嗜陶渊明,少得句云:“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长老惊异。十三岁补诸生第一,尖名籍甚。

举顺治三年乡试,又十年成进士。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是时,世祖章皇帝方重言路,台省官皆矫尾厉角,务毛挚搏击为名高。先生独淡泊宁静,下直辄焚香扫地,晏坐终日,如退院僧。暇即与其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辈出游丰台、草桥诸胜地,或会食浮屠、老子之宫。诸子酒酣耳热,辩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先生默坐,或微笑不发一语。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觉我言为烦。先生孤耽内典,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无不研究,而于《楞严》尤了悟初因证果大旨。每过其居邸,绳床药灶外,惟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巡视茶马于秦,不名一钱。或以为言,则笑曰:“吾筹之熟矣。居官而谋利,为子孙计耳。子孙不肖而居厚实,三蠢将至,曰盗贼,曰博徒,曰倡优。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在京师,日怀归田之思,属长洲文点画《江村读书图》以见志,字辈皆为赋诗。去几,谢病归。淄川高侍郎念董诗云:“燕台奚被亲相送,一个嵩丘行脚僧”。盖纪实云。归田后,尤孤介自持,不接当事,同年王中丞巡抚河南馈问亟至,一无所受。答书曰:“生有癖性,酷爱古贴,亦昔人玩龙团,饮廷珪墨之意也。温宋仲温书《兰亭十三跋》摹于松江府亭,赵子昂书《铁佛岙钟铭》在鹤沙报恩忏院,倘各损惠一通敬拜赐矣。”其雅揉如此。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而于禅悦文字尤善。

先生生明天启壬戌,卒康熙壬申,年七十一。

(选自钱仲联主编《广请碑传集》,有删节)

4.对下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坐终日 晏:平静。 .

B.子孙不肖而居厚实 居:积储 .

C.不接当事 当事:权要 ..

D.必合古人矩度矩度:气度 ..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皙次其别号也 B.偶出一语,则人人自失

还也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C.予辈皆为赋诗 D.馈问亟至,一无所受 武置酒设乐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梁煕年少时本性纯净,才思过人。他出身世家而无富贵习气,把名利看得很轻;读书好古,能诗善文,很早就有诗才和文名。

B.梁煕任职时清正爱民,行事低调。他在任期间能够廉洁自守,视民如子,政绩斐然;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

C.梁煕恬淡好静,不恋官场。他在朋友聚谈时经常默坐其间,含笑不语,在京做官时总想辞去官职,去享受清静的读书生活。

D.梁煕深研佛典,志愿清雅,对某些佛经要义体悟得特别透彻;酷爱古帖,还对一些书法名作的情况颇为熟悉。

7.把原文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1) 出知西安之咸宁,誓于神,不以一钱自污。

译文:

(2)诸子酒酣耳熟,辨难蜂起,各负气不肯相下。

译文:

(3)吾惧夫三蠢之为子孙忧也,故不敢也。

译文:

【答案】

4.D

5.C

6.B

7.(1)(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了自己。(“誓于神”句式、“以”各1分,句意1分)

(2)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题纷然并起,人人凭恃义气不肯服输。( “蜂”、“负气”各1分,句意1分)

(3)我担心这三蠢会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惧”、“夫”、“忧”各1分,句意1分)

【解析】

4.D项原文“先生于古文不多作,其有作,必合古人矩度”,得知议论的是传主文学著作形式或体制,所以不能用“气度”,可以推测“矩度”应该译为“规矩法度”。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5.A项第一句为代词;第二句是语气词,译为“还是”。B项第一句副词,就;第二句表假设如果。C项都为介词,译为“替、给”。D项第一句所字结构;第二句被动句。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读音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6.B项原文“又十年成进士。出知先之咸宁,不以一钱自污。视民如子,治行冠三辅。官咸宁半载,入为云南道监察御史。”题干“因不愿突出自己而没有得到皇帝的赏识”说法不准确。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7.(1)句中的关键词:“誓于神”状语后置,“以”,译为“因为”。(2)句的关键词是:“蜂”,名词活用,译为“象蜜蜂一样”。“负气”,韦应物《赠旧识》诗:“少年游太学,负气蔑诸生”,译为“凭恃义气”。(3)句的关键词是:“惧”,译为“担心”。“夫”可结合“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指示代词,译为“这”。“忧”结合“必为子孙忧”《论语·季氏将伐颛臾》,译为“忧患”。

【考点定位】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参考译文】

先生姓梁,名讳为熙,字为缉,皙次是他的别号。先生生于世族之家,年少就不喜欢学那些纨绔之习,喜欢读古书,把声名利益看得没有什么了不起。特别喜欢陶渊明的诗歌,年少的时候写诗句:“明月生东隅,清辉照北床”。族里长者感到很惊异。十三岁时考取秀才第一名,文学才能与名声更加出众。

顺治三年参加乡试科举,又过十年成为进士。(梁熙)出任西安府咸宁知县,向神灵发誓,不会因一文钱而玷污了自己。爱民如子,政绩高于三辅。在咸宁任职半年,升迁为云南道监察御史。

这时,世祖章皇帝当时比较看重言官,政府官衙的官员都逞强好胜、趾高气扬,为声名高下而致力于严酷凶悍。只有先生淡泊宁静,下班后就只焚香扫地,一整天平(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英文 摘:感悟文言)静地坐着,就像退院僧。闲暇就与朋友汪婉、刘体仁、董文骥、王世禛等人出游丰台、草桥等胜地,有时在浮屠、老子之宫相聚进食。众人酒兴正浓时,辩驳问题纷然并起,人人凭恃义气不肯服输。先生静坐,或者微笑不说一句话。偶而说一句话,则使人人空虚、不足而内心若有所失,感觉自己言语繁冗。先生孤耽内典,对于三藏十二部之书没有不研究,对于《楞严》尤其了悟初因证果宏大旨意。每次拜访他的居处,除了绳床药灶外,只有经纶数卷而已。

先生在秦地巡视茶马,没占有一文钱。有人拿这事来说,则笑答:“我考虑的很深了。做官而谋利,是替子孙谋划罢了。子孙平行不好而家里积蓄丰厚,三蠢将至,盗贼,博徒,倡优。我担心这三蠢会成为子孙后代的祸患,所以不敢啊。。

感悟文言篇二:品析文言诗词,感悟中华经典

龙源期刊网 .cn

品析文言诗词,感悟中华经典

作者:贺银红

来源:《新课程·中学》2014年第06期

摘 要:唱响文言诗词,感悟中华经典。学会有效翻译方法,掌握文言实词、虚词的意义。在实践中创新,创新中发展,定能推陈出新、活学活用、品析文言、唱响文言,把中华经典传承发扬。

关键词:文言诗词;翻译方法;综合比较;触类旁通

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精粹,品读和赏析文言文是传承中华文化的主要途径,情文并茂的文言文,对于现代中学生来说简直是“天书”,深奥难懂,使许多学生望而生畏。初中教学中文言文占有重要的篇幅,在中考中也有重席之位,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实效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课题。本人走上三尺讲台已有数载,面对文言文教学有如下点滴初探,愿与同仁商榷。

一、唱响文言诗词,感悟中华经典

每当教学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时,我总有如释重负、轻松愉悦的心境,重要原因是有多媒体原唱歌声,伴随缓缓音乐声起,加之生动形象的画面播放,这一刻,我与学生似乎在上音乐赏析课,而不是文言品读。静静地听上三遍歌声,之后让学生大声跟唱,起初只有几名女学生在唱,不断地鼓励下,男学生也慢慢加入到优美的乐曲中,还有平日上课总打不起精神的学困生,也洋溢着从未有过的笑脸加入合唱的队伍中,反复几遍中,大部分学生会唱了,轻而易举,轻松快乐中解决了背诵这一难关,而且记忆深刻,甚至上完初中,回忆初中文言文哪篇最深刻时,大部分学会还会忆起此歌此景。从这一课的教学中,深有感悟,歌声能唤起对文言文的灵魂,文言文年代久远,对于新世纪的中学生似乎难读难学,我在思索,把文言文注入歌声,激发广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可采取如下措施:

1.四人小组配乐范唱

小组成员共同商讨喜欢的音乐,加以配乐,课堂充分展示小组的风采。由于平时课业任务重,无闲暇时间去精心制作。教师可在假期把下学期的文言文篇章与班级人数平均分配,四至五人为一小组承担一篇文言文的音乐制作,这样一定能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等下学期开学每小组汇报表演,让全班评优,优秀作品在班级中循环播放,直到全班学生熟唱背诵,如有的范唱效果不佳,鼓励其他学生继续构思配乐,直到全班通过才确定喜欢的乐调。要求读音准确,易于传唱。

2.自己谱曲伴奏,歌唱文言文

感悟文言篇三:浅谈从文言文中感悟民族文化精神

龙源期刊网 .cn

浅谈从文言文中感悟民族文化精神

作者:吴晓辉

来源:《新课程学习·下》2013年第12期

摘 要:在文化全球化大背景下,保持民族传统文化的独立和发展具有非凡的意义。文言文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加强对其感悟,对提升人文素养,树立正确价值观,形成健全人格,传承弘扬民族文化,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文言文;传统文化;民族文化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何为文言文?著名语言文学家、教育家王力先生在《古代汉语》中指出:“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沿用了几千年的书面语言,从先秦诸子史传散文,到两汉辞赋、唐诗宋词元曲,再到明清八股小说都属于其范围。它包含着汉语言独有的直觉性、形象性,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它承载了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蕴含着国人强烈的生命意识和深刻的人生体验。通过品读优秀文言佳作,我们可以感悟到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文化内涵。

一、爱国情深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和优良传统。在孔子提出“尊王攘夷”,孟子竭力主张以“仁政”实现“大统一”后,儒家学说的忠君爱国文化思想已深深融入民族意识中。几千年来无数仁人志士忧国忧民。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离骚》),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曹植“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白马篇》),苏武北海牧羊十九年而气节不改忠于汉室(《苏武传》),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抗金英雄岳飞写下了《满江红》,顾炎武大声疾呼“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日知录·正始》)……是一代代的爱国者推动着古老的民族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历经磨难而不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二、孝道为先

“孝”是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千百年来中国社会维系家庭关系的道德准则。李密的《陈情表》可谓千古至孝文章,苏轼曾论“读《陈情表》不下泪者,其人必不孝”。“二十四孝”故事今天看来有的不免迂腐,但黄香扇枕温衾、董永卖身葬父、子路百里负米的故事至今让人感动。儒家道统认为“孝”是百行之首。《论语》:“孝梯也者,其为仁之本舆。”《孝经》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

相关热词搜索:文言 感悟 文言虚词 文言小说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