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烟叶科技创新管理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9-08-26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摘要:指出了目前襄阳烟草科技创新存在科技创新资源利用不充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针对烟叶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烟叶科技创新管理的方向,以期为进一步加强烟叶科技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烟叶生产;科技创新;推广应用
  中图分类号:S5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8)11-0171-02
  1 引言
  加快推进科技进步,促进烟叶质量进一步提升,满足工业企业对烟叶原料质量的要求,是实现烟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和必经之路。目前襄阳烟草科技创新存在科技创新资源利用不充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率不高、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如何进一步做好烟叶科技创新,把科技创新工作推向新的高度是摆在科技管理者面前的课题。
  2 烟叶科技创新工作要接地气
  烟叶科技创新工作首先要服务于烟叶生产。随着气候生态和土壤生态的变化,以前行之有效的生产方式、经验和技术不能完全适应生产需求,需要对技术进行改良和创新,以适应生态、绿色的发展大方向,特别是减少和降低对化肥、农药的过度依赖。需要对传统农业的精华重新认识和组装,用现代技术进行改良和优化并应用于生产实践。20世纪90年代烟农采烟烟油较多,手上的烟叶分泌物难以洗掉,现在烟农采一天烟叶,手上光洁如新。
  第一,烟叶科技创新工作要立足于本地实际。烟区受到土地资源有限、轮作困难、基础设施无法迁移等要素的制约,决定了今后长时间必须在连作的土地上进行烟叶生产。科技创新工作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克服连作障碍,突破技术壁垒,在连作的烟地做文章,为烟叶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休耕是脱离国情,不现实的,较大比例轮作也是短期内不可能做到的,一定比例的轮作也存在烟叶质量安全性风险。目前大农业生产因多种因素导致生产是相当粗放的,农药和化肥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指导。轮作不当,导致不该出现在烟草中农残也会出现,例如三唑醇是小麦地防治小麦条锈病常用农药,稻瘟灵是水稻防治猝倒病的常用农药,锈去津是玉米地常用除草剂,氯化钾是农作物常用肥料。这些化肥和农药对烟叶的影响是事前难以评估的。
  第二,烟叶科技创新工作要围绕烟叶质量的进一步提高这一核心。市场经济,质量是王道。烟叶质量由外观质量、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等四部分构成,按照郑州院的标准,其权重分别为6%、6%、22%和66%。可见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在烟叶质量体系中的份量。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也是工业企业最為关注的质量因素。浙江中烟明确提出,符合卷烟质量要求的烟叶原料多多益善。据襄阳市2015~2017年对全市534个烟叶质量跟踪监测点监测表明,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并不呈线性相关性,从某种意义上讲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是有冲突的。例如襄阳市保康县过渡湾镇一直被认为烟叶种植水平偏低,但年监测表明,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整体质量较好,下部烟叶化学成分基本协调(较协调)占80%,中部和上部均为100%。烟叶质量整体优异,并明显优于其他乡镇。如何实现外观质量与内在质量的统一是烟叶科技创新工作的现实课题。
  第三,烟叶科技创新工作要聚焦于关键点。目前,烟叶生产前期关心苗子,后期关注炉子,一些显性、可视化的方面,当然不是说这些方面不重要。笔者认为种子、植物营养、烟叶内在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这些隐形的东西更重要,因为这些与烟叶质量关联度更大。需要沉下心来,坚韧不拔,细微之处更显责任和担当。
  第四,烟叶科技创新工作要研究与推广应用的关系。以上部烟叶可用性为例,早在20年前,湖北省就开展了4~6片一次性采收的研究,笔者5年前与湖北中烟合作开展上部烟叶可用性研究与示范,研究成果很多,但现在上部烟叶成为老大难问题,科技成果没有转化为生产力,成了柜子成果和箱子成果。反思这一问题,表面上看是烟农不愿采用该项技术,烤房硬件不配套等,深层次讲主要是采用该项技术对工业有利,对烟农弊大于利,挫伤了烟农积极性。一是该技术对上部烟叶成熟度要求较高,烟农承担田间病害风险高,主要是烟叶叶斑类病害的危害,如赤星病和野火病,如加大防治强度,烟叶安全性难以控制;二是单次烘烤期延长,长时间变黄期干物资消耗较大,据调查,单炉重量损失50kg左右;三是病斑和糊边糊尖较多,超出国标残伤上限,收购难以接受。这一问题需要在技术推广应用中系统解决。
  3 烟叶科技创新工作要有区域特色
  湖北省烟叶类型多样,生态气候各异,各地针对实际,开展了一批针对性研究工作。下面以襄阳市的烟叶研究为例,重点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和瓶颈因子。
  针对襄阳独有的平原浓香型烟区,长期实施的是数量效益型,烟叶种植粗放,烟叶质量不高,通过开展“提高浓香型烤烟燃烧性和品质关键技术研究”和“襄阳烟区减氮提质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研究与应用,较好地解决了平原烟区烤烟燃烧性和品质提升问题,烟叶燃烧性和品质指标得到明显改善。烟叶化学成分的协调性得到改善,感官质量明显提升。通过以推广应用小苗膜下移栽这一自主创新成果,全面协调植物营养,构建新型栽培制度,趋利避弊,实现了烟叶质量近年来逐渐转好。通过推广应用小苗膜下移栽技术,实现了以下目标:一是实现了烟叶早栽,膜下烟有效保护了烟苗免受前期低温的危害;二是实现了深栽,移栽深度18~20cm,有效防止了烟叶因风倒伏,促进了烟株根系发育,提高了抗逆性,同时减少了灌溉,减低了成本,减少了对水资源的消耗;三是提高了烟叶整齐度,烟株在前期受地膜保护,阻断了病虫害危害,保障了苗期、苗壮;四是实现了烟株早生快发,团棵至旺长期在适宜温湿度条件下,构建了优质烟叶的农艺性状;五是实现了钾肥环施,利用移栽时形成的大窝,解决了追施钾肥的难题,并且实现了钾肥环施,提高了烟叶钾含量;六是实现了提前播种绿肥,预计绿肥产量将达2000kg/亩以上,为进一步植烟土壤保育夯实基础。
  针对保康、南漳烟区,通过整合应用平衡施肥、植物营养等技术成果,一是对烟地全面补充了镁10kg/亩,锌1kg/亩,硼1kg/亩,均衡了营养。二是推广应用高饱垄栽培技术,配套应用100cm宽幅地膜覆膜栽培技术,将中后期培土工序提前,提高了土壤的活性,增加土壤的通透性,增强了垄体保墒、保肥、抗旱、排涝能力,改善了烟株根系生长发育空间和温湿度条件,提高了肥水耦合度使烟叶移栽后根系及早伸展,充分吸取土壤中的养分和肥力,为烟株生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促进了烟株早生快发,增强了烟株抗逆性,在2015年气候斑点病高发的情况下,包括烟草马铃薯Y在内的烟草病毒病、烟草叶斑类病害整体呈零星发生,综合发病率在5%以内。
  通过技术引进和消化、再创新,引进了“八点式”烘烤工艺,融汇贯通了三段式和菲莫烘烤工艺,形成了“三段八点式精准烘烤工艺”,克服了传统三段式烘烤工艺自由度较大和菲莫烘烤工艺过于简单的弊端,初步解决了烘烤技术烟农难以掌握的难题。
  4 烟叶科技创新工作要团队合作
  针对襄阳市实际最大程度地利用企业自身的技术资源,一是开展与科研院校研究合作,充分利用高校雄厚的理论基础和设备条件,既节约了企业的创新成本,同时,降低了创新风险。二是充分利用一线技术人员接触烟叶生产多的优势,制定了相关政策,鼓励县级公司以小创新为主,进行局部的试验示范,解决的个性化问题不仅有效而且实用。
  5 烟叶科技创新工作要形成良好氛围
  科技创新源于不断的尝试,利用微生物降低烟碱,思路来源于文献的片段,项目开展了三年,烟碱没有降低多少,却偶然发现其具有促进烟叶落黄的作用,机理尚不清楚,目前仅在南漳少量应用,工业化生产尚在探索。
  目前烟叶市场的形势对烟叶科技创新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加强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企业整体创新水平,确保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提高核心竞争力,这是烟叶产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何泽华.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的理性思考[J].中国烟草学报,2005,11(3):1~4.
  [2]陈朝阳,张红胜.我国烟叶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J].武夷科学,2006,22(12):261~267.
  [3]苏新宏.技术创新与烟叶可持续发展[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5):519~522.
  [4]张光辉.现代烟草农业烟叶生产组织模式创新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7):4330~4332,4336.
  [5]魏子全.加快现代烟草农业建设的思考[J].农民致富之友,2011(21).
  [6]唐亮.浅议烟叶基础设施建设中的问题及对策[J].作物研究,2012,26(7):117~119.

相关热词搜索:烟叶 科技创新 思考 管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