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西岳华庭_华阴攀上西岳之颠 打造世界旅游品牌

发布时间:2020-03-22 来源: 日记大全 点击:

  华阴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秦晋豫三省交接腹地,南依秦岭,北临黄河,西望长安,东邻洛阳,是陕西的东大门,西部大开发的“桥头堡”,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称。陇海铁路、310国道和西潼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是沟通我国东西部的大动脉。华阴因华山而得名,奇险俊秀的西岳华山雄踞其境,丰富多彩的旅游资源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使华阴孕育着无限商机,西部大开发更使华阴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西部的热点地区。特别是国家“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机遇,为华阴进一步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开发战略空间。
  
  抓住历史机遇力打华山牌
  
  华阴的优势在山、希望在山、潜力在山。
  以奇、险、峻、秀为特点的西岳华山被誉为“群岳之雄”。境内地面文物23处,摩崖石刻、奇石秀木随处可见,名人轶事、神话传说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文物旅游资源。82年国务院首批公布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92年被命名为全国旅游圣地40佳,96年成为西北第一家国家级社会发展综合实验区,99年被确定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示范点,2000年被评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华山在西北地区山水型风景旅游单位中率先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同年被评为“中华十大名山”。华阴市以华山旅游为切入点,近年来,全市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抓战略机遇期,坚持以人为本、促进山人和谐共存的发展理念,提出“依山兴城、依城带乡”的发展思路。市委书记党德才认识到,要促进经济社会长足发展,找准主打方向会使成功来得比想象的更快。他“剑指”华山:华阴市必须力打“华山牌”。
  华山处于陕西省旅游建设规划的“一个中心,四条路线”中的东线精品旅游线路上,有着西部其他景区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景区内有西岳庙、玉泉院、魏长城、西汉京师粮仓等国家级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及大量文物古迹,华山又是道教“第四洞天”,道教文化、杨氏宗教文化内涵丰富,西部民间古老的表演艺术和美术工艺品在这里被完整地保留了下来。近年来,在广大国内外客商的投资参与下,华山的开发和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今天,市委、市政府按照华山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注重民族风情,加快培育壮大旅游产业,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建设。多元化筹措资金,改善旅游基础条件。开发了仙峪、黄莆峪、三公山、三凤山等新的旅游景点,拓宽改造了310国道城区段,相继建成并整修了西岳庙广场、玉泉广场、华山游客中民等一批基础设施;开凿了千尺幢、百尺峡、老君梨沟、上天梯以及北峰到苍龙岭至五云峰的登山复道;完成了莲花山庄一、二期工程,宝格特民俗文化村、陕西兵器娱乐世界、华山御温泉旅游度假村等旅游休闲配套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大大改善了旅游条件,挖掘、整合、发扬光大了华山文化。以建设风景型旅游城市为目标,市政府提出:“促进人与自然相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奋力打造中国西部旅游休闲之都”。华阴市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对华山景区的古树名木、道教宫观、摩崖石刻、绿色植被等珍贵而脆弱的资源进行重点保护。为古树建起了“健康档案”,修复了莎萝园、东道院、镇岳宫等道教宫观。同时,在山上建设环保型厕所,给主峰区环卫站添置了污水净化设备,垃圾箱每隔三四十米一个。“留下您的记忆,带走您的垃圾”,山上处处向游客宣传灌输环保意识,实现生活垃圾全部运送下山。使华阴成为一个“蓝天、碧水、绿色、朝阳”的现代化旅游休闲生态城市。大力开展了“我是华山人”主题教育活动。开展“华山人特质美德大讨论”、“征集华山精神及市树、市花、市歌”等8项大活动,空前大规模的教化民风,全面进行人文建设,推进经济文化一体化,努力提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在党德才的倡导下,华阴先后成功举办了华山国际攀岩赛、华山围棋精英赛、央视拍摄华山艺术片、华山作证集体婚礼、金庸华山论剑、华山红色革命旅游等高层次宣传促销活动,大大提高了华山的国内外知名度和影响力。经过“十五”的努力,华山更加靓丽多彩,旅游产业朝气蓬勃,玉泉广场气势恢宏,西岳庙和步行街金碧辉煌,古朴典雅,让人感到绝美景色美不胜收。
  华山景区从旅游开发和管理上着力营造绿色天然氧吧与人文关怀为一体的和谐景区品牌,赢得了公众的一致认可。2006年1月19日华山又荣获“中国旅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
  
  挖掘资源优势大下旅游棋
  
  2004年华山旅游人数116万人次,直接旅游收入1.39亿元,社会旅游收入3.48亿元,旅游业对财政的贡献达到51%;2005当年旅游人数达到1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29亿元。得天独厚的华山资源,确实让华阴人感到骄傲和自豪。但西岳华山一直是一个以旅游者的攀爬为主的单一旅游项目,为满足如今旅游者多元化的消费需求,华阴人用敏锐的眼光重新审视自己的资源优势。正如市长兼华山管理局局长郑西武所说的:要建设大市场,形成大产业,促进大发展,华阴市不但要力打“华山牌”,还要大下“旅游棋”。
  华阴目前已探明的矿藏中,金、铁、钼、稀土、石板材、矿泉水、地热等颇具优势。其中,地热资源异常丰富。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华阴人不断开拓创新,开发出051基地热井,井口水温105℃,单井涌水量240立方米/小时,井水所含锶、铋、锂、偏硅酸等微量元素和矿物质达到国家治疗保健地热水标准。矿泉水经国土资源部鉴定,锶、锌、锂等8种微量元素含量丰富,为优质矿泉水,日出水量达1200立方米。境内秦岭北麓6条南山支流与渭河交汇,水源充足,地表水年总经量1.2亿立方米,地下水年补给量1.43亿立方米。
  华山旅游产业园就是依托华阴这一优势资源开发兴建的。她以旅游为主要内容,附带经济优势。华山御温泉产业位于华山华麓景区,北至西潼高速公路以北1000米,南接陇海铁路,西至仙峪河以西500米,东至杜峪河西岸,面积16.56平方公里。市委、市政府在华山景区建设的基础上,以华山温泉为轴线,规划了六个区:温泉休闲度假区、文体娱乐区、旅游管理服务区、无污染工业区、生态农业区、仙峪入口区;四园:民俗风情园、温泉乐园、西岳风采苑、道教圣地园:五心:温泉沐浴中心、玉泉湖垂钓中心、民艺中心、体育中心、购物中心:三馆:华山文化研究院、华山博物院、第四洞天;二村:秦川人家民俗村、西岳温泉山庄度假村;一街:西岳食街:一院:环形电影院。产业园以华山文化为纽带,以自然体 验为主体,以大自然、大景观为主要环境特色,以走进神山仙域,与仙山、仙洞、仙水、仙草、仙林、仙果、仙泉、仙人相伴,享受春安、夏泰、秋吉、冬祥四季健康人生的旅游活动为核心,采用整体规划、分区分期滚动开发的形式,与华山中心景区形成互补关系,形成华山景区新的人文景观聚集地。游客到华山,既有山可爬,又有温泉可泡,大大延长了游客的滞留时间。这不仅打破了陕西多年来以文物旅游为主的单一结构,而且对于促进整个华山地区的整体旅游业有着重要的作用,也是适应陕西向“体验式”文化旅游转变的一个重要步骤。
  御温泉旅游助阵华山,弥补了冬季旅游的空白。2005当年旅游人数达到122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4.29亿元。在旅游业的带动下,住宿、餐饮、商贸流通等传统服务业发展较快,信息、通讯、金融保险、房地产等新兴服务业迅速兴起,三产比重比“九五”末提高了5个百分点,对整体经济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市生产总值实现15.35亿元,完成年计划的100.3%,一产实现增加值1.82亿元,二产实现增加值7.95亿元,三产实现增加值5.58亿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现6830元,同比增长10%。可见,旅游业真正成为华阴市经济增长的亮点,成为华阴市在大开发交响曲中奏出的最强音。
  
  统筹城乡发展 振兴市域经济
  
  在强力发展华山旅游产业的同时,华阴市委、市政府遵循区域和市场规律,努力推动全市经济发展,使华阴建设与华山旅游相得益彰。2005年4月,市委书记党德才提出创建省级卫生城市的目标。他强调:“华阴作为旅游名区和文化故里,创建卫生城市势在必然,这既能提升城市整体形象,又能使广大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效益。”
  一是加强交通、供水、通讯、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大幅度提高城市化水平。目前,交通干支线配套,四通八达,境内电网有330、110、35千伏变电站四个。南北城区两座水厂,日供水能力1.5万吨。国家郑-西-成电讯光缆全线铺通,程控电话,移动通讯网络健全,设施先进。围绕华山旅游而建起了誉称“亚洲第一索”的北峰索道。山下功能齐全的服务配套设施,宾馆林立,环境优雅。
  二是充分利用和挖掘全市自然资源和环境空间优势,大力发展旅游农业、观光农业、生态农业和礼品农业。首先,华阴市委、市政府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切实抓好“三农”工作,“十五”期间,办了许多暖民心的实事。仅2005年免征农业税509万元,落实农村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减免资金232.9万元,实施了农村沼气国债项目,使群众得到了实惠。其次,深入实施农村帮扶,投入帮扶项目资金1127万元,为群众办实事268件。市委书记党德才和市长郑西武经常性的带队下乡,进行帮扶。积极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工程,改造中低产田1.4万亩,新打机井眼15眼,衬砌“U”型渠10.5公里,铺设地埋暗管30公里,全面完成了4个新建村,12个待建村的扶贫开发任务。同时,建成肉牛养殖示范区(场)10个,全年转移富余劳动力4万人次,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与稳定。“十五”期间还完成了5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程,发放城市低保资金1013万元。筹措575万元,解决了多年来干部教师工资拖欠问题。教育、卫生、群众生活水平也有了较大的改善和提高。2005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667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72元,分别比“九五”末增长了56%和24%。城市居民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3平方米,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促进了市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三是积极调整经济结构,经济发展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的过程。实施大开发,要面向市场,依靠科技,激活存量,扩大增量。
  四是努力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外部环境。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加大软环境治理力度,我们重奖了一批做出突出贡献的经济功臣,举办了华山旅游招商会和投资恳谈会,设立了“驻京华阴同乡会”。“十五”期间,华阴市共争取国家项目资金投入7.66亿元,招商引进项目57个,鉴定合同资金32.33亿元,到位资金12.81亿元,盘活了一批市属困难企业,企业活力进一步增强,民营企业发展迅速,新西北钢厂、锦前程制药、华山御温泉、单板层积材厂、苜蓿草种植基地及草产品加工厂建设等一批项目落户华阴,为华阴市工业经济增添了活力。
  正确、科学的发展思路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经济社会快速协调发展。2005年底,全市的生产总值达到15.64亿元,比“九五”末增长了51%,年均增长8.6%,市辖工业总产值达到22亿元,比“九五”末增长了57%。五年累计引进项目36个,实际到位资金7.66亿元;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入25亿元,是“九五”期间的2.6倍,年均增长15.9%;累计实施重点建设项目56个,完成投资11.3元。全市农业总产值实现2.59亿元,粮食播种面积达到3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7.13万吨,劳务输出达到4万人次,创收1.6亿元,外经贸出口创汇120万美元,出口供货值2100万元。华阴市循环经济的态势完全形成。
  党德才说:“华阴是个人杰地灵的风水宝地,华山更是世界级旅游品牌。”华阴市委、市政府“咬定青山不放松”,将把握国家“十一五”期间的历史机遇,与全市人民一道积极投入开发与建设的潮流中,努力把华阴建设成一个开放、文明、富裕的现代化风景型旅游休闲都市,使华阴旅游城市的整体形象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相关热词搜索:华阴 攀上 打造 华阴攀上西岳之颠 打造世界旅游品牌 华阴攀上西岳之颠 华山旅游品牌宣传策划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