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末的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25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岁末的散文篇一:岁末书怀

相比于夏夜的闷热,冬夜是寒凉的。如果没有电热毯的作用,被子仿佛总焐不热。较之于夏夜的喧闹,冬夜是宁静的。寒气一天天地淹没了秋虫的唧唧声,只是偶尔传来一两声遥远的犬吠。远处的灯火孤零零地悬在空中,播撒着清辉,像一个尽职的哨兵,尽管睡意一阵阵袭来,仍然警觉地瞪大了眼睛,茫然地注视着夜空,守卫着一个又一个的梦。

日日走惯的园林西路,一天中最热闹的似乎总是黄昏。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自不必说,最吸引人的是麻雀的欢噪。这些小东西白天不知飞到哪里去了,只在傍晚时分,听吧,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的??仿佛一下子聚到了一起,在举行一个盛大的Party,全然不顾刮风下雨、风霜严寒。

夏日时,茂密的梧桐枝叶遮住了视线,叫人无法看到他们的身影。只听到他们生命的欢叫嬉闹。只是有一次,一场罕见的暴雨降下,树上堕下无数个“小球球”,他们浑身湿淋淋的,瑟缩着脑袋和身子,飞不起来了,只能在地上一点一点地挪着、跳着??这情景很快吸引了一些馋鬼,他们拾取了好多小麻雀,回去油炸了吃。

冬天的黄昏,梧桐树枝上瑟缩着一些尚未落尽的黄叶,虬曲的枝干直指苍天。在这样落寞凄凉的氛围里,你依然听得到小麻雀们叽叽喳喳的欢唱声。一场大风雪后,树下也许又会掉下一些小麻雀。但每个傍晚的天空,园林西路依然充满了欢声笑语。叫人不由得想望着:明天也许又是一个晴天了吧?

不由得想到,在一些寓言和故事里,麻雀似乎总是被嘲笑的对象:因为他们不筑巢,不贮粮,胸无大志,目光短浅,得过且过,随遇而安??

《诗经• 召南•行露》:

“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这恐怕是最早吟咏麻雀的诗歌了。《逍遥游》里的斥鷃就曾嘲笑那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说:“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你看,以自己的渺小竟然敢于嘲笑庞然大物似的鲲鹏,除了麻雀还有谁能?也难怪陈胜要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这里的麻雀简直成了目光短浅的代名词。

清朝人李调元亦曾咏过麻雀诗:

“一窝两窝三四窝,五窝六窝七八窝。

食尽皇王千盅粟,凤凰何少尔何多!”

后两句如奇峰突起,又似晴天霹雳,明写麻雀,实骂众人,而且骂得惨,骂得绝。在这里麻雀又成了小人的象征。

时至现代,麻雀甚至在大跃进中曾被划为“四害”之一,需要消灭之。就连郭沫若这样的大家也不能免俗,郭曾作有一首《咒麻雀》的诗:

麻雀麻雀气太官,天垮下来你不管。

麻雀麻雀气太阔,吃起米来如风刮。

麻雀麻雀气太暮,光是偷懒没事做。

麻雀麻雀气太傲,既怕红来又怕闹。

麻雀麻雀气太骄,虽有翅膀飞不高。

你真是混蛋鸟,五气俱全到处跳。

犯下罪恶几千年,今天和你总清算。

毒打轰掏齐进攻,最后方使烈火烘。

连同武器齐烧空,四害俱无天下同。

你看,小小麻雀有何罪过,竟然遭致毒打轰掏,最后还要烈火烘?不就是偷吃了一点粮食嘛。别的动物难道没有偷吃?

麻雀有时也是弱小者的象征,如老舍先生的《小麻雀》:

“ 雨后,院里来了个麻雀,刚长全了羽毛。它在院里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一个飞禽失去翅膀是多么可怜。这个小鸟离了人恐怕不会活,可是人又那么狠心,伤了它的翎羽。它被人毁坏了,而还想依靠人,多么可怜!它的眼带出进退为难的神情,虽然只是那么个小而不美的小鸟,它的举动与表情可露出极大的委屈与为难。它是要保全它那点生命,而不晓得如何是好。对它自己与人都没有信心,而又愿找到些倚靠。”可惜最终这个弱小的生命还是没能逃出猫的爪牙。

麻雀有时也可以成为勇敢的化身,母爱的象征,如屠格涅夫的散文诗《麻雀》:“是啊,请不要见笑。我崇敬那只小小的、英勇的鸟儿,我崇敬它那爱的冲动。

爱,我想,比死和死的恐惧更加强大。只有依靠它, 依靠这种爱,生命才能维持下去,发展下去。”

其实,诗人笔下的麻雀,或多或少都沾染上了他们的主观情感。但麻雀就是麻雀,它不会因为你的歌咏而变得高贵起来,也不会因为你的贬损就变得更加渺小。数千年以来,它一直与人类比邻而居,和平共处。同样经历了战争与和平,生存与毁灭的考验,经历了历史的艳阳高照和风霜雨雪,而依然保持了自己独立的个性。据说在所有的鸟类生命中,只有麻雀是无法豢养的。若有无聊的闲人硬是要捉来关在笼里豢养,那倔强的麻雀必定将自己撞得头破血流直至气绝身亡。也许对麻雀来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是的,有什么比在蓝天下自由自在地飞翔更重要呢?

滚滚红尘,芸芸众生。在历史的长河里,也不过是一滴滴水珠,渺小卑微,转瞬间就将消逝得无影无踪。在这一点上,我们又何异于一只只小麻雀呢?既来之则安之,与其深刻痛苦地学那展翅千里的鲲鹏而不得,还不如做一只快快乐乐的小麻雀来得自由呢。

冬之夜,寒气彻骨,战战兢兢,回望路上清冷的街灯有感。

岁末的散文篇二:又是一年岁末伊始时

看着日历仅剩最后一页,恍然间,一年已然过去。又是一年岁末,新一年的伊始时!站在新旧交替的窗口,望着窗外天空中飘飘洒洒的雪花,不禁感慨岁月匆匆时光飞逝。我们就像是被风推着赶着,时光以不可阻挡之势一路向前。我知道我们无法改变一年四季的交替轮回,更无法阻挡时间的脚步。回首一路走来的喜忧参半、苦辣酸甜,多少人已远去,多少梦还在心田?一切仿佛就像昨天依然在眼前浮现,那些早已泛黄的记忆在此刻聚集,蓦然回首,却早已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人生如同一场长途跋涉的旅程,在路上,每个人都是行者。而路的尽头是什么我们不得而知,只知道远方有我们的希望引领着我们前行;只知道,既然选择了远方,就要准备好风雨兼程。那些途经的风景,有过感动的泪水,有过无言的伤痛,亦有过犹豫和徘徊。不管经历了什么?为了远方,都要背起行囊收拾好心情上路。这就是生活,你没有理由停滞不前,留恋往返,这就是人生!而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学会了隐忍和坚持,从容与淡定,悟出了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其实人生何尝不是一个修炼的过程呢?让我们不断的学会成长,如何积极乐观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与挫折,如何面对来自多方面的利益诱惑与纷争,在这个浮华的社会,如何自控欲望的膨胀,掌握做人的尺度?可以说在这个过程中,让我们悟出了人生就在得与失之间,平平淡淡才是生活的本真。

回首2013,平淡的日子中,得与失并存,感动与泪水相伴,痛与悲,苦与乐都在渐行渐远,留下一份深深的感触在心间。

一路走来,感谢挚爱亲朋的陪伴,在那些痛与悲,苦与乐的日子里,是你们一起与我分享走过,感受着爱的温暖、情的芬芳,牵挂的美丽、思念的甜蜜。因为有你们,生活才变得更加有意义而五彩缤纷,因为有你们,人生的道路上才不会孤单寂寞。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一年是散文网给我一个心灵的家园,休憩的港湾,漫步于文字之中,诉说着平常的日子,丰富着内心的世界,融汇着真实的情感。在那些平淡的日子里,是文字与心灵产生了共鸣,带我走进一个心灵的世外桃源,感受着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升华,精神之花得以恣意开放。释放着所有的心情,沉淀着岁月的磨砺,充实着平淡的生活,感谢散文网带给我的感动,以及与文友们的一路同行,鼓励支持,学习借鉴,如一道彩虹将生活染饰得更加美好!收获了一份美好在心间。

岁月改变的是容颜,却见证了女儿的成长。寒冷的冬天,一条暖暖的围巾,女儿亲手编织捧到我的面前,那份欣慰化作泪水暖在心间,感动在路上!因为有女儿的陪伴,深深懂得了母爱的蕴含与牵挂,感受着生活的温馨与快乐,因为有女儿的陪伴,再多的烦恼忧愁,疲惫辛劳,都无怨无悔,苦也甜,难也值,永远是我前行的动力,我最大的幸福!只愿女儿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人,认真做事,带着勇气和信念去创造自己的生活,追求人生的意义所在。希望新的一年,看到你羽翼丰满、勇敢顽强、淡定、从容,一个全新的你!

2013,无论是喜是悲,都将锁入岁月的年轮。再回首,一切已走远,再回首,是岁月走过的淡然。新的一年即将开始,惟愿岁月静好,安之若素,以一颗素淡而美好的心,一路且歌且行,且行且惜,且行且悟,宁静而淡然守望着岁月的美好。

岁末的散文篇三:散文

(一)璀璨的南通特色文化

地处“淮南江北海西头”的江苏南通,是一座有着数千年文化遗存的苏中古城。历史与现实、古老与时尚、外地文化与本土文化在这里兼容并蓄、交汇互存, 形成了极具特色的绚丽多姿的江海文化。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人文历史积淀深厚,民间文艺源远流长。根植于这方水土的南通特色文化,枝繁叶茂,花鲜果硕,是祖国文化百花苑里盛开的奇葩,民族文化宝库中璀璨的瑰宝。

南通的山水人文独具江海特色,以狼山为首的五座山峰连成“狼五山”,矗立于长江北岸,在浩瀚的长江水面与广褒的苏北平原之间异峰突出。狼山不高,因长江而挺拔;狼山不大,因平原而高峻。山上古塔禅寺,长年香火缭绕;名人胜迹,随处可觅,浓缩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濠河为我国保留最完整的古护城河之一。自古文人雅士留连名山大川,亦诗 亦画,南通山水同样滋养了历代文人雅士,北宋理学先驱胡瑗、明代风流才子冒辟疆、扬州八怪之一的李方膺、清代戏剧家李渔等都在南通留下了不灭的文化印痕。特别是到了近代,清末状元张謇潜心构建“中国近代第一城”,在南通创办了包括中国第一馆——“南通博物苑”在内的众多中国第一,同时又集聚了一大批优秀文化名人,恰如表演艺术家赵丹以其杰出的电影表演艺术成就,令南通名走天下。

南通的乐舞文化,其源甚远。舞有海安之《海安花鼓》、《苍龙舞》清丽韵致,如皋之《倒花篮》、《耥花灯》柔美轻盈,如东之《跳马伕》、《浒零花鼓》粗犷奔放,通州之《荷花盘子舞》、《抬判》典雅活泼,市区之《跳财神》、《陆家锣鼓》热烈清朗。乐有海门山歌、新店山歌、饮泉山歌、启东渔歌、打麦号子等。南通方言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使南通民歌十里不同音,五里不同调,丰富多彩、各具风韵 。上世纪80年代曾晋京演出,而后留踪欧亚,令世人得识江海乐舞之风采。

南通僮子戏是介乎民间说唱文学(僮子书)与戏剧之间的一种形式。南通僮子戏以十字调、七字调为基本曲调,又多以方言说唱,因而形成了独特的风韵,成为南通文化中一个独特的艺术现象。

南通民间绘画,一部分与民间工艺密不可分,或为主体,如木版年画,或为其装饰,如风筝画;一部分或为习俗所用,如灶壁画;或为观赏所用,如灯彩画。如东农民画、启东版画即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南通民间工艺品种繁多,千姿百态;能工巧匠,代有人出;大家名师,声誉远播;精品力作,传之弥远。诸如古朴清新、寓意吉祥的蓝印花布,古风犹存、哨响如筝的南通板鹞,创新于苏绣的通绣,发乎汉唐加入时尚的扎染,以圆润细腻见长、鬼斧神工的红木雕刻。此外还有木版年画、丝绸剪贴、造型风筝、葫芦雕刻等,不胜枚举。

南通的民居,其建筑风格和形式城乡各别,南北有异。南通民居受南北文化、中部文化的影响显而易见,如民居中的四关厢、一进三堂格局与北京的四合院同中有异,城区的原范家花园、如皋的水绘园与苏、杭、扬三州的私家花园则异中有同。南通现存老宅多为明清建筑。

南通的民俗,包括耕作渔猎、衣食住行、生老病死、婚丧嫁娶、岁时节令、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各方面的民间风情习俗,最能反映南通特色文化即江海文化的特殊形态。诚如著名学者刘锡诚先生所言:由于南通特殊的地理位置,“五方杂处的居民,带来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和民俗生活,从而形成了‘江尾海端’的特殊形态的民俗文化”。如南通春节风俗中的“大年三十(除夕)‘煨百虫’”,“大年初一‘种早田’”, “正、二月半‘放烧火’(亦称‘哨火’)”等。

南通的特色文化,是可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前人留给今人的精神财富。它见证着历史,也是江海大地的精神之魂。

1.结合文章内容,解释标题中“璀璨”一词的意思。(3分)

2.简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4分)

南通民间绘画,一部分与民间工艺密不可分,或为主体,如木版年画,或为其装饰,如风筝画。

3.阅读全文,请简要说明本文的结构特点。(4分)

4.苏通大桥、崇启大桥相继通车后,南通旅游业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走进南通,在观光旅游的同时,他们也品尝到独具魅力的南通食品。请你用第三段画线句子所使用的说明方法,介绍南通食品。(70字内)(4分)

(二)PM2.5——阴霾杀手

①2011年岁末,目前国内用户量最大的翻译软件——有道词典推出2011十大年度英文词汇。位居第二名的是“PM2.5”,“PM2.5”是什么?它究竟“何德何能”一跃成为十大英文词汇中的“榜眼”? ②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成份,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科学家用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这种颗粒的含量,这个值越高,就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③PM2.5产生的主要来源,是日常发电、工业生产、汽车尾气排放等过程中经过燃烧而排放的残留物,大多含有重金属等有毒物质。一般而言,粒径2.5微米至10微米的粗颗粒物主要来自道路扬尘等;2.5微米以下的细颗粒物(PM2.5)则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如机动车尾气、燃煤)、挥发性有机物等。 ④虽然PM2.5只是地球大气成分中含量很少的组分,但它对空气质量和能见度等有重要的影响。与较粗的大气颗粒物相比,PM2.5粒径小,它可以直接进入肺泡,富含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且在大气中的停留时间长、输送距离远,因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更大。气象专家和医学专家认为,由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被吸入人体后会进入支气管,干扰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包括哮喘、支气管炎和心血管病等方面的疾病。 ⑤这些颗粒还可以通过支气管和肺泡进入血液,其中的有害气体、重金属等溶解在血液中,对人体健康的伤害更大。在欧盟国家中,PM2.5导致人们的平均寿命减少8.6个月。而PM2.5还可成为病毒和细菌的载体,为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推波助澜。 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原总工程师魏复盛研究结果还表明,PM2.5和PM10浓度越高,儿童及其双亲呼吸系统病症的发生率也越高,而PM2.5的影响尤为显著。 ⑦如何应对PM2.5?专家指出,对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需采取统一而不是分离的应对战略。由于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在很大程度上有共因,即主要都是由矿物燃料燃烧的排放造成,因而减轻和控制空气污染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气候在行动上应是一致的。有研究指出,大气气溶胶的增加减少了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与温室气体增暖作用是相反的。由温室气体造成的地表增暖的50%可能被气溶胶的冷却作用所抵消,一旦除去气溶胶,将会使温室气体产生的增温表现得更显著,这将进一步增加CO2减排的压力。

1.与“PM2.5”相比,本文标题“PM2.5——阴霾杀手”好在哪里?请简述理由。(4分)

2.本文依次向我们介绍了关于PM2.5的哪些知识?(4分)

3.第④段中,“细颗粒物造成的灰霾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甚至要比沙尘暴更大”一句中的加点部分能否改成“更大”?为什么?(4分)

4.文章第⑦段说,“由温室气体造成的地表增暖的50%可能被气溶胶的冷却作用所抵消”,有人说,既然气溶胶可以阻止阴霾造成的温室效应,人类可以人为 “制造”出更多的气溶胶。阅读本文,请结合“百度百科”中关于“气溶胶”的解释,说说你的看法,简要写出理由。(6分)

气溶胶是液态或固态微粒在空气中的悬浮体系。它们能作为水滴和冰晶的凝结核(即大气凝结核、大气冰核)、太阳辐射的吸收体和散射体,并参与各种化学循环,是大气的重要组成部分。雾、烟、霾、轻雾(霭)、微尘和烟雾等,都是天然的或人为的原因造成的大气气溶胶。 (百度百科)

(一)醉太阳 丁立梅

①天阴了好些日子,下了好几场雨,甚至还罕见地,飘了一点雪。春天,姗姗来迟。楼旁的花坛边,几棵野生的婆婆纳,却顺着雨势,率先开了花。粉蓝粉蓝的,泛出隐隐的白,像彩笔轻点的一小朵。谁会留意它呢?少有人的。况且,婆婆纳算花么?十有八九的人,都要愣一愣。婆婆纳可不管这些,兀自开得欢天喜地。生命是它的,它做主。

②雨止。阳光哗啦啦来了。我总觉得,这个时候的阳光,浑身像装上了铃铛,一路走,一路摇着,活泼的,又是俏皮的。于是,沉睡的草醒了;沉睡的河流醒了;沉睡的树木醒了??昨天看着还光秃秃的柳枝上,今日相见,那上面已

岁末的散文

爬满嫩绿的芽。水泡泡似的,仿佛吹弹即

破。

③春天,在阳光里拔节而长。

④天气暖起来。有趣的是路上的行人,走着走着,那外套扣子就不知不觉松开了——好暖和啊。爱美的女孩子,早已迫不及待换上了裙装。老人们见着了,是要杞人忧天一番的,他们会唠叨:“春要捂,春要捂。”这是老经验,春天最让人麻痹大意,以为暖和 着呢,却在不知不觉中受了寒。

⑤一个老妇人,站在一堵院墙外,仰着头,不动,全身呈倾听姿势。院墙内,一排的玉兰树,上面的花苞苞,撑得快破了,像雏鸡就要拱出蛋壳。分别了一冬的鸟儿们,重逢了,从四面八方。它们在那排玉兰树上,快乐地跳来跳去,翅膀上驮着阳光,叽叽喳喳,叽叽喳喳。积蓄了一冬的话,有的说呢。

⑥老妇人见有人在打量她,她不好意思地笑了,先自说开了:“听鸟叫呢,叫得真好听。”说完,也不管我答不答话,继续走她的路。我也继续走我的路。却因这春天的偶遇,独自微笑了很久。

⑦一个年轻的母亲,带了小女儿,沿着河边的草坪,一路走一路在寻找。阳光在她们的衣上、发上跳着舞。我好奇了,问:“找什么呢?”

⑧“我们在找小虫子呢。”小女孩抢 先答。她的母亲在一边,微笑着认可了她的话。“小虫子?”我有些惊讶了。“我们老师布置的作业,让我们寻找春天的小虫子!”小女孩见我一脸迷惑,她有些得意了,响亮地告诉我。

⑨哦,这真有意思。我心动了,忍不住也在草丛里寻开了。小蜜蜂出来了没?小瓢虫出来了没?甲壳虫出来了没?小蚂蚁算不算呢?

⑩想那个老师真有颗美好的心,我替这个孩子感到幸运和幸福。

⑾在河边摆地摊的男人,不知从哪儿弄来一些银饰,摆了一地。阳光照在那些 银饰上,流影飞溅。他蹲坐着,头稍稍向前倾着,不时地啄上一啄——— 他在打盹。听到动静,他睁开眼,坐直了身子。我拿起一只银镯问他:“这个,可是真的?”他答:“当然是真的。”言之凿凿。

⑿我笑笑,放下。走不远,回头,见他泡在一方暖阳里,头渐渐弯下去,弯下去,不时地啄上一啄,像喝醉了酒似的。他继续在打他的盹。春天的太阳,惹人醉。

(选自丁立梅《风会记得一朵花的香》)

1.文章开头从雨雪写起,有什么好处?(4分)

2.自选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6分)

3.根据全文内容,简要概括从哪些事上可看出“春天的太阳,惹人醉”。(6 分)

4.【甲】【乙】两个片段,都写到“春人”,请从文章立意的角度比较它们的异同(6分)

【甲】??阳光照在那些银饰上,流影飞溅。他蹲坐着,头稍稍向前倾着,不时 地啄上一啄——— 他在打盹。听到动静,他睁开眼,坐直了身子。我拿起一只银镯 问他:“这个,可是真的?”他答:“当然是真的。”言之凿凿。

我笑笑,放下。走不远,回头,见他泡在一方暖阳里,头渐渐弯下去,弯下去, 不时地啄上一啄,像喝醉了酒似的。他继续在打他的盹。春天的太阳,惹人醉。

【乙】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 也都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 儿去。

(朱自清《春》)

相同点

不同点

(二)木槿花开寂寂然 舒舒

向晚,天空浓云翻卷,看不见以往如瓷器般湛蓝如洗的天色。忽来一阵大雨,哗啦啦畅

快淋漓,打得白铁皮雨棚叮咚作响,似琵琶声声,嘈嘈切切错杂弹。

约半小时后,雨声渐稀。不想中断每天傍晚的散步,拿了一把绛色的小伞,出了门。【 A 】湿润的空气扑面而来,不由深深地吸了一口,夏的香息沁入心脾,淡淡的,纯纯的。淅沥的细雨在薄薄的伞面轻轻弹奏,多么柔美的乐曲。

行至森林公园,潇潇暮雨已歇。 山如黛,绵亘起伏。草木蓬勃,一派生机盎然。那些树,参差不齐,茂密葱绿。浅绿、深绿、翠绿、苍绿,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地铺染开来。轻薄的烟雾柔柔地飘在树林上方,袅袅娜娜,轻盈多姿。

蜿蜒的青石路干净,湿湿的,带着雨水的味道,夹杂着百草的气息和野花的幽香。慢慢上行。清浅的雨水汇成一股细细的溪流,欢快地顺着山势往下漫着,湿了我穿着凉鞋的光脚,沁凉沁凉,舒服极了。 石径旁的紫罗兰,不再像前几次看到那样灰扑扑,蔫耷耷,被雨水一洗,清新亮丽,深紫细长的叶片上晶莹的水珠熠熠生辉,好似镶嵌了一颗颗细碎闪亮的水钻。

再往前走,突然发现,一段斑驳的老墙前种了一大排木槿。细密的绿叶间,粉的、白的木槿花纷繁而美好。

记得小时候,母亲在菜园边上种了许多的木槿。一入夏,那些白的、紫的、浅粉的木槿花便争先恐后地绽放,娇美妍丽,形成了一道姹紫嫣红的花墙。我和姊姊常摘了大朵娇艳的木槿花别在衣襟上,插在发辫上,四处炫耀,引来小伙伴艳羡的目光。当然,我和姊姊也会很大方地带着小伙伴到我家的园子,让他们摘上几朵。

倘若谁不小心烫伤了,母亲便会摘几朵木槿花,和上香油捣烂,涂抹在伤处。不一会,红肿便消失了。

那时,还不知道木槿花可以食用,母亲也从来没给我们做过。我想,萱草花、蔷薇花、漏露花等都可以吃,想必木槿花也能吃吧?有一次,母亲在煮面条,我趁她不注意,摘了几朵木槿花,洗净,放进锅里。等和面条一起捞进碗里吃,感觉很是滑爽,味道不错呢。自此,但凡木槿花开时,每次煮面条,我都会摘些花朵放进去。

光阴流转,那道木槿花墙早已不在了,我也离开了故乡,但那美好的童年时光,那【 B 】的木槿花,却一直盛开在我的记忆里。

没想到,在这个雨后的傍晚,在一段废弃的老墙前邂逅了这些木槿花。这条路偏僻冷清,人迹罕至。这些木槿寂寂地长在这里,倚着残垣断壁,独自盛开,素静而况味。风里飘来一丝淡淡的若有若无的香息,带着浅浅的忧伤。

人,总是喜欢往那景美热闹处走,看满园的姹紫嫣红,而残垣荒凉处,就鲜有人问津了。人心就是这样寡淡呵。然,这些素婉的木槿,不管生长在何处,不管有没有人来欣赏,依然静静地开,簌簌地落——

“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那【 C 】素然的木槿花,如一首仓央嘉措的诗,美得蚀骨而寂静,温柔地坚持着,不遗余力地绽放着,坚韧倔强。

傍晚的这场骤雨,让白的、粉的木槿花落了一地,浅浅的雨水浸润,如苍白的绢纸,被人胡乱地揉作一团,随手弃之。那么黯然,那么廖寞。树上的花朵也微微褪色卷起,陈香式微。这些木槿花,我还没看见它们盛放的样子,就开始颓败了啊。心下一阵怅然。

抑或,这不过是我在惆怅,我在叹惋,我在黯然罢了。或开,或谢,那木槿仿若素色的女子,不动声色,安静而坦然。

想来,我还是不似那些木槿,做不到心静如水、安之若素呵。

盛而衰,衰而败,花开复花落。花谢了还会再开,而我们青春的年华,却一去不复返了。譬如方才一路行来,所见之景色,再美丽,再夺目,终究难逃归宿,都是留不住的。

再美的花儿,也终将离枝,再美好的时光,再曼妙的年华,终抵不过光阴的薄凉啊! 但,尽管如此,我们亦应如那些况味清凉的木槿,坦然面对,安然盛放,优雅老去吧。 (选自中国作家网,有删节)

1.将“清丽”“清新”“清雅”三个词填入文中【A】【B】【C】处。(3分)

【A】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C】_____ ▲__________

2.文章开篇描写骤雨初歇的晚景,描摹的山、树、路、花无不盎然多姿,惹人怜爱,这与下文写木槿花有何关联?(4分)

3.一簇木槿花引发了作者情感的波澜,请概括人物情感变化的过程,填在空格里。(3分)

4.如何理解文章结尾划线句的含义?(4分)

5.【甲】【乙】两个片段,同样描写了花,请从作者情感表达的角度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6分)【甲】这条路偏僻冷清,人迹罕至。这些木槿寂寂地长在这里,倚着残垣断壁,独自盛开,素静而况味。【乙】最可爱的是它的花,那对于炎阳的直射毫不避易的深红的花。单瓣的已够陆离,双瓣的更为华贵,那可不是夏季的心脏吗? (郭沫若《石榴》)

(三)屋檐下游走的光阴 梁惠娣

①“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闲读宋词,陶醉于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的美好乡村生活里,更勾起了我对屋檐的美好记忆。

②屋檐,是属于故乡、属于童年的。

③小时候,在故乡的小山村里,住的是泥墙瓦屋顶的老屋,老屋有大大的屋檐,像伞一般守护着我度过快乐的童年。

④每年的春讯是屋檐下的燕子告诉我的。当屋檐下空寂了一冬的燕巢又响起唧唧喳喳的呢喃,当屋檐下露出几只憨憨的黑色小脑袋、当一个个黑色的剪尾划过屋檐,我便知道,春天来了。小时候大人告诉我们燕子是益鸟,村里所有人都爱护着燕子,也以燕子在自家的屋檐下筑巢为荣。那时候我们爱做的一件事就是,挨着各家房子的屋檐寻觅,寻找有没有燕巢。长大后读诗书,读到唐代诗人皇甫冉的《赋得檐燕》:“拂水竞何忙,傍檐如有意。翻风去每远,带雨归偏驶。令君裁杏梁,更欲年年去。”以及南朝吴均《山中杂诗》中:“鸟向檐上飞,云从窗里出。”这些诗句,总能勾起我对屋檐与燕子的阵阵怀想。

⑤小时候炎热的夏天,我与外祖母在屋檐下纳凉。白晃晃的阳光透过屋檐投射到斑驳的泥墙上,光影灵动。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锄头、铲子、铁耙子,铁叉子静静地靠在泥墙旁,以标点符号的姿势,记录着农家人的农耕岁月。骄傲的大公鸡在屋檐下昂首挺胸地踱着步,发出动人的声音,谦虚的小花猫在墙根旁安静地睡觉……一切如此安详宁静,仿佛一幅静物工笔画。

⑥屋檐下看雨听雨又是另一番景致。下雨的时候,屋外是潮湿的世界,大雨顺着屋檐开始流淌,起先是雨珠子,滴滴答答,一声,两声……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慢慢地,变成了雨线,一条,两条……然后变成了雨帘。每每那时,总会看见老母鸡带着一队小鸡在屋檐下躲雨,老母鸡用自己宽大的羽翼保护着小鸡,小鸡在叽叽叫着,老母鸡咯咯咯地回应,声音透着慈爱。后来读到唐代诗人王建的《听雨》:“半夜思家睡里愁,雨声落落屋檐头。照泥星出依前黑,淹烂庭花不肯休。”我总会想起童年时在屋檐下看雨听雨的情景,也更氤氲起我想家的情怀。

⑦长大后,我离开了家乡,离开了那些年住的老屋,我就越发思念老屋的屋檐。在异乡的城市里,林立的高楼大厦是没有屋檐的,“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于是,每次回老家,我都像在寻找我那快乐的童年,那美好的光阴。回到老家,屋檐还在,八十多岁的外祖母依然坐在屋檐下,她对着我慈祥地笑,问我在城里的工作和生活,念叨着我什么时候领个外孙子回来给她瞅瞅。多年后,我领着女儿再回老家,外祖母已九十多岁,她依然坐在屋檐下,她依然会念叨我的名字,可是她已认不出我了。

⑧再回首,我童年美好的光阴,在屋檐下静静地游走。

(选自《思维与智慧》2013年第1期,有删改)

1.文章围绕“屋檐”,写了哪些童年往事?(3分)

2.品味文中两处画线句,按要求答题。(4分)

(1)分别说说下面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2分)

外祖母躺在一张凉椅上,我趴在她旁边睡觉,她紧紧地握一把葵扇,轻轻地摇扇,摇下凉快和无数童年的故事,摇下缓慢流淌的时光。

(2)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2分)

雨点像多情女子的巧手,屋檐是古琴,轻轻地弹奏出美妙的琴音。

3.第⑦节作者为什么说“?屋檐?变成了我埋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个梦”?(2分)

4.散文的表现手法具有多样性,下列对文章的表现手法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文章的结尾卒章显志,并与标题、第②节相呼应,写出了对童年时光的怀念。

相关热词搜索:岁末 散文 岁末寄语散文 散文随笔岁末年初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