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学生引入课文语境] 小学生课文

发布时间:2019-01-19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语境教学研究》的作者孔凡成教授曾这样表述语境和语境教学:语境指人们运用语言进行言语交际的语言环境,包括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文化语境和认知语境等。语境教学则是指以课文语境为依托、以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为宗旨的语文教学。语境教学强调要运用语境理论来指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其基本方法有上下文语境教学法、情景语境教学法和社会文化语境教学法及认知语境教学法等。语境教学也注重思想教育,但不再是一种教师强制、学生必须接受的行为,而是在师生交往过程中自然地呈现、思考、选择和建构,是在学生主动建构言语交际能力的过程中自主体验、自然接纳和有机融入?。最近,通读洪宗礼先生的课堂敎读案例,不由得产生一种强烈的感受:语文课堂敎读,第一位的就应该是把学生引入课文语境。舍此,就很可能游离甚至架空课文,种别人的田而荒自己的地。先请看,洪先生是怎样把学生引入课文语境的:

一、添“一个词”,妙引学生深思入境

《卖油翁》讲读之后,同学们几乎都能“对译如流”了,不少同学便“欣欣然”而有些自满。洪宗礼老师转身,把课文最后一句话“康肃笑而遣之”写在黑板上,笑着说:“请同学们在这‘笑’字前面加上一个形容词,把康肃的‘笑’具体化。”学生不知深浅,一会儿的功夫就爆出了“大”,“微”,“爽朗”,“冷冷”,“友好”,“挖苦”,“温和”,“客气”,“嘻嘻哈哈”,“真心诚意”等一大串不同的“笑”,一时间,教室变成了“笑室”。只见洪先生不慌不忙:“陈康肃不可能同时笑几十回呀,此时此地的陈康肃,他究竟是怎样的‘笑’呢?谁能准确地形容一下,要说出自己这样形容的理由。”

这一问,“笑室”顿时鸦雀无声。学生你盯我,我瞧你,有的低眉翻书,有的垂首沉思……

突然,有同学举手了,接着,争相发言。有同学讲:“‘笑’字前面可以加上‘礼貌’或者‘佩服’二字,因为陈康肃这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看到卖油翁对葫芦里注油,一滴都不漏出来,他会很佩服,很有礼貌地笑笑让卖油翁走。”有同学当即表示不赞成:“陈康肃一贯骄傲自大,自以为‘当世无双’,怎么会佩服一个卖油的老头,还‘礼貌’地笑笑呢?”又有同学讲:“‘笑’字前面可以加上‘抱歉’或者‘惭愧’两个字,因为陈康肃看到卖油翁确实有一手,而自己原来不把卖油翁放在眼里,还气愤地责问他,卖油翁却不计较,这一对比,陈康肃心里就会惭愧起来,所以,他抱歉地笑笑让卖油翁走了。”又有同学立即提出异议:“陈康肃是个有权有势的人,他怎么会心里感到惭愧呢?”接下来,“夸奖”、“勉强”、“僵硬”、“苦恼”等形容词,又一个个在思维的火花中迸发出来,在热烈的争辩中接受严格的推敲。在思辩中,学生“由表及里”地读书思考,“由形而神”地分析人物,“有理有据”地发言、讨论,“聚精会神”地聆听争辩,教读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理想境界。

同学们正热烈讨论、争论不休,洪先生笑着问:“作者为什么写康肃‘笑而遣之’,而不让康肃说几句话再放卖油翁走呢?”这一点拨,同学们猛地悟出来了,有人不举手就喊起来:“他无话可说!”“他愣住了!”洪先生笑着说:“陈康肃既然是无话可说,那么,他的‘笑’应该是——”

“无可奈何!”“尴尬!”“……!”同学们挣着喊道。

洪先生趁势讲了如何深入读书,说:“只有多想,读书才有可能读透;只有多想,说话才有可能说准;只有多想,听话才有可能听明白;只有多想,写文章才有可能写清楚。想,是一个总开关。”

就这样,洪先生巧妙地启发、点拨学生步步深思,步步深入课文语境,最终摸准了陈康肃的内心。

二、玩一个“排”,妙引学生体验入境

一般老师教读小说《孔乙己》,当讲到孔乙己“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时,对这个“排”字往往轻描淡写地一带而过,甚至根本就读不出这个字的真味。洪先生却没有放过这个“排”字,并且引导学生做一做“排”的动作。洪先生对学生说:“请同学们表演“排”的动作时,好好琢磨一下,孔乙己当时是怎么‘排’出这九文大钱的,细心体会鲁迅先生用字的妙处。”

学生甲走上讲台,把九枚硬币排成一线,用双手一推说:“就这样排的。”

洪先生说:“讲讲你的理由。”

学生说:“孔乙己好喝酒,数出九枚钱,双手一推,是急着要喝酒。”

洪先生表扬了这个学生敢于展示自己,但示意他回座位坐下来继续思考。

学生乙走上台来,先把九枚硬币排在手心上,又“哗”的一溜儿泻在台面上。学生说:“理由是孔乙己今天口袋里有钱,他洋洋自得,‘今朝有酒今朝醉’。这个动作,就是要表现他得意的心理状态的。”乙学生的表演受到同学们的好评。洪先生也很高兴,但他仍继续启发:“有点味儿了。你已能深入人物的内心进行揣摩了。可我要说,孔乙己当时不仅仅是因为有钱喝酒而得意。”

学生丙,把九枚硬币用拇指一枚一枚按到台面上,九枚硬币整整齐齐地在台面上排好后说,“孔乙己心中说,‘我孔乙己今天不但付钱喝酒,酒还要喝两碗哩。我是个知书达礼之人,满肚子学问,你们竟敢笑话我?真是岂有此理!”

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洪老师称赞道:“做得好,说得也好!你把‘排’字的含义挖掘出来了!这个‘排’字刻画出了孔乙己性格特征的一个方面:自命清高、迂腐酸臭。我们应当好好揣摩,用心品味,认真学习。”

引导学生在课堂做一做‘排’的动作,让亲身体验入境,深入感受孔乙己的内心世界,从而悟出作者鲁迅先生的匠心,这的确要胜过教师千言万语的分析。

三、激“一串思”,妙引学生追问入境

《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文字浅显,语言平易,道理也不深奥,很多语文教师都认为没什么读头,更没什么可教的。于是,很多类似的课文就被直截丢给学生去自读了,有的甚至连课堂上让学生读读的资格都给取消了。请看:

洪先生把课文中“他寻找一切机会为人民服务”这句话先板书在黑板上,问学生:“这里为什么用‘寻找’,而不用‘利用’,或者‘看准’、‘抓住’呢?”这一问,无疑处生疑,平易处兴波。学生积极思辨、讨论并探究,最终悟出了“寻找”不仅同样具有“主动”之意,较“利用”、“看准”、“抓住”而言,则更生动,更具有表现力,更能深层地揭示雷锋主动为人民服务的内心世界。接下来,他们又如法思辨,全身心投入地去品评“一切”。品评完“一切”,又一下子井喷般涌出了几十个“疑”来:

课文为什么用《人民的勤务员》做标题?如果用《雷锋主动做好事》做标题呢?

课文开头和结尾为什么要引用雷锋的一句话?这两句引语在文章中起什么作用?

课文为什么要记雷锋的六个小故事?如果只记三个、四个呢?为什么不记十个、八个,几十个呢?

课文为什么先略写雷锋在列车上为旅客服务,后详写雷锋在旅途中给大嫂补票……

为什么要强调“到沈阳换车的时候,雷锋出了检票口”,就“发现一个背着小孩的中年妇女丢了车票……就上前问道……”?

“他过地下道时,在熙熙攘攘的人流中,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如果去掉“熙熙攘攘”这个词,好不好?

于无疑处生疑,洪先生就这么一问,就把学生导入了课文语境,并学会了向老师那样于平易处兴波,用生命深度投入、体验、思辨和感受,进而自主独立提出了那么多问题。这种教法,不仅能够激活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思维潜能,更能够由浅入深地把学生导入课文语境,逐渐由课文的表层进入作者表情达意的深层。

四、画“一根线”,妙引学生填补入境

《行路难》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瞬息万变的景象,生动而有层次地展示了唐代大诗人李白时而苦闷、时而愤慨、时而茫然无助着、时而乐观旷达的内心冲突和感情变化,抒发了他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所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愤激情绪,也表达了他盼望有一天会施展自己抱负,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然而,究竟诗中是怎样表现李白的心冲突和感情变化的,一般都由教师来讲析——大多也都是一些赏析资料上的话语。洪先生绝不肯无视学生这一个个生命体来得意地唱自己的独角戏。于是,他苦苦地备课,终于画出了一根自己比较得意“辅助线”: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好友设宴,美酒珍馐,李白大可“一饮三百杯”,这是感情线上的第1个点。但诗人因仕途失意,被变相逐出京城,苦闷抑郁而“停杯投箸”、“拔剑四顾”,可见肴馔之丰盛,餐具之贵重,原是为了反衬诗人内心的苦闷之深。感情线上的第2点,应处“1”之下。“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是正面写“行路”的艰难,诗人用“冰塞川”、“雪满山”象征人生道路上的艰难险阻,此二句极言怀才不遇的痛苦,深沉而又愤激,这该是感情线上的最低点“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在心境茫然之中,忽然想起古代两位在政治上开始并不顺利,而最后终于大有作为的人物,觉得光明在前,希望尚有,感情从低谷中复又上升至“4”。一旦回到现实,诗人在离筵上瞻望前程,又发出“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的感喟,感情在尖锐复杂的矛盾中再一次回旋,故又下跌到“5”。

他在黑板上精心地为学生勾画出了这根跌宕起伏情感线,并请同学说出这条“辅助线”的不同区段所显示出的具体内容。为此,学生用心了解写作背景,深入品读具体诗句,深入走进诗人的灵魂,最终达到了理解迅速、见解正确、分析深刻,且又兴趣盎然,事半功倍的好效果。就这么一根“辅助线”,便巧妙地导引学生深入诗境和诗人的内心,用大脑把诗所表现的内容和情感填补出来,再用嘴巴完整、流畅地表述出来。可见,洪先生导引学生入境的艺术多么高超!

五、拿“半截松木”,妙引学生联想入境

课文《一双手》明白如话,字面意思学生一读就懂。照本宣科地讲,就如同师生共饮一杯白开水,洪先生绝不肯这样敎读的。为此,洪先生专门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即拿来“半截老松木”,让学生对照观察,联想课文中关于张迎善那双大手的描写,充分感受他那双大手的主要特征:粗→老→硬→干→色深→厚。对此,洪老师曾这样讲:他没有刻意追求课堂的“热闹”和“丰满”,只是想让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那双手指是如何地“粗",“老”,“硬”,“干”,从而再联想到这位劳动模范几十年如一日植树的艰辛。洪先生的教学实践表明,这样的感受,真的要比单纯的抽象表述生动得多,丰富得多,细腻得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洪先生妙引学生入境的办法很多,他所总结、提炼出的“引读”之法就有20多种,这里就不再赘例了。写作此文,只是想强调妙引学生进入课文语境的办法很多,只是希望大家都能从洪先生的教例中获得一些启发。目前,课堂敎读中游离课文的现象很严重,如抓住文本中的某一点,无限发散,随意引申,胡拉乱扯,泛泛而谈;脱离上下文,不顾文章的逻辑链,一味鼓励学生喜欢学习哪儿就读哪儿、学哪儿;不认真、反复地深读课文,不顾当下认知背景与课文是否具有关联性,一味地要求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发表独立见解;不顾课文本身提供的上下文语境,另外创设“现代化”情境,虚假荒唐;不注意联系前后文来理解词义、句义,就词语理解词语,就句子理解句子,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不顾文章整体,层层肢解,片面分析,琐碎繁杂,只重视思想内容的读解,不重视对课文的语言艺术进行深入品悟等等。笔者认为,要想真正扭转当前课堂敎读中这种游离课文、费时低效的局面,第一位须做实做好的就是要设法把学生引入课文语境,而要切实做好这一点,洪先生应该是一块不可绕越的路碑。

相关热词搜索:如何把学生引入课文语境 根据语境词语理解课文 语文课文引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