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江苏高等教育投入保障机制

发布时间:2019-08-1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教育投入是支撑江苏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投入,是建设教育强省的基础保障,也是实现“两个率先”和“强、富、美、高”新江苏目标的重要动力。完善高等教育投入保障机制对确保江苏高等教育健康发展,实现江苏的各项发展目标十分重要。
  一、江苏高等教育投入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投入总量位居前列,相对投入尚显滞后。据统计,2014年江苏省教育经费总投入2080.09亿元,其中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1671.68亿元,均居于全国第2位。然而省内高等教育相对投入依然尚显滞后。数据显示,江苏2014年全省国内生产总值为65088.32亿元,居全国第2位,但全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仅为2.57%,全国排名长期居于第25位以后。另据调查,2014年江苏省财政性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为80.37%,占比低于同期全国大部分省份。2014年江苏省公共财政教育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比例为17.53%,仅为全国第11位;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15728.38元,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16102.72元,居全国第7位;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6940.78元,同比下降18.35%,低于同期全国平均水平的7637.97元,居全国第10位。可见,江苏高等教育投入与江苏经济总量在全国的地位并不匹配。
  财政投入增速放缓,多元筹资有待完善。近年来,江苏财政性教育经费增速逐年减缓。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年五年平均增速为14.30%,而2013年、2014年财政性教育经费仅增长7.66%及3.96%。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江苏省教育财政投入增长速度同样具有下行的压力。与此同时,该两年政府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2.08%、10.12%,出现了财政性教育经费的增速低于公共财政收入增速的现象。另一方面,以学杂费为主的事业收入因收费标准和招生数量受多方面因素制约,多年变动幅度不大,占高等教育经费总收入的比例维持在30%~35%。此外,社会捐赠对江苏高校教育投入的影响依然较低,数据显示2010年至2014各年捐赠收入占省内普通高校教育经费总收入平均不超过2%。
  区域投入尚未均衡,校际投入差距明显。据统计,江苏高教资源在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分布未显均衡。数据显示,全省70%的高校分布在苏南,苏中地区占12%,苏北地区占28%。而优质高教资源分布差距则更加明显。以“211”高校和“985”高校为例,在江苏,此类高校90%集中在苏南。
  省内三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则进一步造成了三大区域的教育投入水平失衡。数据显示,2014年苏南地区人均公共财政收入是苏中地区的1.88倍,苏北地区的2.30倍;2014年苏南地区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是苏中地区的1.22倍,苏北地区的1.93倍。2014年全省普通高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增长放缓,同比下降18.35个百分点,但苏南地区增长明显,如南京市在同期全国31个省市中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增速高达106.69%。
  同时,不同院校间投入差距亦较为明显。一是中央院校长期有中央和地方两级财政拨款,教育投入高于地方本科院校。二是高职高专院校的教育经费投入虽然增长较快,但与地方普通本科院校还有一定差距。近年生均教育经费基本维持在0.65:1的水平。三是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缓慢,学杂费收入趋减,虽然公共财政教育经费投入逐年小幅增长,但教育经费总收入呈下降趋势。
  二、完善江苏高等教育投入保障机制的建议
  为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江苏的高等教育的发展应坚持高等教育投入总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投入结构与教育协调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投入管理与公共财政改革相适应。
  优先财政保障,多渠道筹措高等教育经费。一是建议各级政府要明确其教育责任,科学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定公共财政教育投入与GDP的适度比例。二是保证高等教育财政投入与财政教育投入总量的适度比例,确保各级政府教育拨款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生均高等教育经费要实现逐步增长。三是可进一步落实高校办学的税收减免政策,将更多的减免资金留在高校,补充财政教育经费的不足。四是建议制定相关法律法规,积极鼓励捐资助学,建立全社会捐赠助学的激励机制。五是大力发展民办教育,积极鼓励实行股份制办学。六是发行教育彩票募集资金,设立地方性教育公募基金,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广开筹资渠道。
  建立教育联盟,高标准加强财政转移支付。建议以促进省区域高等教育协调发展为目标,围绕教育联盟建设强化区域间财政转移支付。一是应组建省内高校的“教育联盟”,各高校图书资源共享、实验室互相开放、学生跨校选课、教师互派、学分互认,充分实现不同高校的资源共享、互惠互利、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共同发展。二是要建立省内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制度,加大对苏北、苏中经济不发达地区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其中重点建议向苏北、苏中地区高校的优势(重点)学科培育、品牌专业建设、创新创业工程等重点项目倾斜,提升苏北、苏中地区高校的整体实力,促进区域间高等教育协调发展。
  推行绩效拨款,全方位提高教育产出效率。建议一是可从财政预算拨款中划分出一部分作为绩效拨款,设定绩效拨款占总拨款额的一定比例。该做法可循序渐进,开始时绩效拨款比例设定较低,实施成熟后再逐年提高绩效拨款比例。二是可在设立独立机构,作为绩效评估机构和拨款的具体执行,以保证拨款的公正透明。三是完善相关法规,如制定《高等教育绩效拨款管理制度》,明确高教经费绩效拨款与考核的相关要求,切实将考评结果与绩效拨款相挂钩。
  強化经费监管,全网络保障投入专款专用一是建议各级政府要将教育行政部门与监管部门分离,成立独立的教育监管机构,代表政府实施监管。如省级政府设立教育经费监管中心,对全省高等教育经费实施统筹管理和监督,地市级政府则设立相应级别的监管中心,监管中心的设立就是要实现对教育经费管理的常态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二是对于高等教育经费的使用情况应加强纪检审的专业监督,发挥内部和外部共同监督的作用。三是应充分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引入社会中介组织,建立以社会评估为主导的高等教育投入绩效评价体系,将政府的专门监管和社会监督结合,实施有效监管。四是应建立高等教育经费信息公开制度,增加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统计公告频率,制定高等院校财务收支公告制度,将信息及时地通过报纸、网络等方式向社会公开,使高等教育投入与经费使用情况始终处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
  〔本文系南京财经大学黄建元承担的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高等教育投入机制问题研究”成果〕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供稿)
  责任编辑:钱国华

相关热词搜索:江苏 高等教育 保障机制 完善 投入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