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福建女子高等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11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1907年美以美会女传教士程吕底亚(Lydia A. Trimble)在福州所创的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是我国近代女子高等教育的先锋,与金陵女子大学齐名。八年抗战时期,华南女校虽被迫内迁南平、艰险不断,但仍凭借师生的共同努力,在西方女子高等教育基础上探索出了更为中国化的教育体系,完成了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创新”的转变,为其后福建女子高等教育的迅速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关键词:福建;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抗战时期;女子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G7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558(2018)04-0080-08
  福州自古便有“开放包容、开拓创新、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清末福州开东南风气之先,率先开展女子高等教育事业。至1922年,福建已有各级别女校180座,居全国之首[1]68,华南女校即为其中之典型。1904年5月美国美以美女布道会Des Moines支会的程吕底亚女士提出“从福州地理与文化上之观察,均认为有设立高级女校以提高女子教育之必要”[2],发愿在福州仓山创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文后简称华南女校)。1914年学校在彭氏楼(Payne Hall)正式开学,程吕底亚任第一任校长。而后二十余年,华南女校成长迅速,荟萃了一大批精英教师,声名远播海外,代表了福建女子高等教育的最高水平。福州亦成为东南地区女子高等教育的重镇。
  然而自1931年始,福州不断受到日军侵扰,1938年2月24日及6月12日福州接连遭受日军两轮轰炸[3]108,教工商等行业全面停顿,市民生活难以维系。在这样的恶劣环境下,福建省各类各级学校采取了内迁避敌的策略:“私立福建协和大学迁邵武;私立华南女子文理学院迁南平;私立福建学院迁闽清六都;私立格致中学、文山女子中学迁永泰;私立三一中学迁崇安”[4]34。而华南女校作为其中唯一的女子高等教育院校,成为研究抗战时期福建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对象。
  一、华南女校艰苦的办学条件
  1938年华南女校迁至南平后,虽然各方人士全力配合学校的教学运作,但因时局所限,条件仍艰苦异常。学校校舍由当地美以美会出资,租用南平中学及南平医院的部分房屋为其校舍及实习场所,同时南平布道会的几处宣讲所被改造成女生宿舍。然而因学生众多、课程多样,华南师生的教学与生活依然不便。例如生物实验室、家政实验室和物理实验室均被安排在一个拥挤的门廊内,学生们不得不分批次进行操作;音乐系的教学场地是当地一个旧祠堂,环境简陋且不通电,同时因村人常需在此进行各类祭祀活动,该系的教学进度常受到影响;英语系则被安排在一个沿街的房屋里,环境十分吵闹。两年后这种拥挤的情况得到了一定的缓解。学校在社会帮助下搭建起了9间被学生戏称为“抗战式小屋”的临时校舍,确保了教学的有序进行[5]47。
  华南女校作为一所基督教色彩浓厚的女子大学,规定英文、体育、音乐为所有学生的必修课。同时拥有完善的学科设置,共设文理两大类七个学系(国文、音乐、教育、史地、生物、化学、数理),而后又于1940年开设了家政系及音乐专修科。值得一提的是家政系的设立,这是我国最早开设的高等家政教育专业,为中国职业教育建设之先行者。
  学校的学分制度并未受迁校的影响。学生需至少获得30个主修课程学分及15个辅修课程学分方可毕业,同时还需参加月考和期考,“学期成绩,需以平日成绩、月考成绩、学期考试之成绩合并平均之”[6]62,要求十分严格。
  学校改进了福州时期的学生管理制度,增设了时间更为灵活的选修课程,采用“主、辅、选”相结合的模式,使学生们可自由选择学科课程,大大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为满足特殊时期不断来此求学的学生的受教需要,学校取消了寒暑假,实行全年无休的三学期制度。同时,学校还创造性地开设了夜间课程,延长了实验室和教室的使用时间,整体教学效率逐步提高。
  华南女校立足东南,有着近乎严苛的学生选拔标准。不仅要求“在公立或已立案之私立高级中学或同等學校之毕业生经入学实验合格”,还需提供“该生前校校长之介绍书,对该生品行进行评定”,同时学生以福建籍为主。内迁后,学校在招生方式上进行了大幅改革,放开生源地域之限定,招收了不少来自浙江、河北一带的学生[7]686。这种开明的招生制度使战时学校招生人数不降反升,影响力进一步增加。华南女校附属中学的开办也为战时的女校输送了大量的预备人才。
  二、战时华南女校教师队伍的建设
  内迁南平后,由于没有足够的经费支持,华南女校教师的工资从战前的每月333大洋大幅减少为100大洋[8],同时战争所引起的严重通货膨胀使许多教授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部分外籍教师因此选择回国,这使得当时学校教师岗位严重空缺。如当时学生众多的化学系,竟长期只有余宝笙教授一人执教,她在担任系主任的同时还兼任化学实验室负责人,独立承担全系的教学任务,压力可想而知。当然也有一些外籍教师选择留校任教,与母校共体时艰,成就了一段段佳话。
  华南女校第三任校长王世静(1929~1951在任)出生于福州一个望族家庭,从小便受到良好的教育,1913年入华南女校预科就读,先后获得晨边大学教育学学士学位、密歇根州立大学教育学硕士及博士学位。她极为赞同梁启超“吾推及天下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9]14的观点,对中国女子教育有着高度的责任感,同时积极践行卢爱德(Ids B. Lewis)的教育思想,强调“本中华民国教育宗旨以栽培中国女青年得受文学、科学上、职业上之高等教育并养成牺牲服务之高尚人格”[10]。她不断健全学科门类,引入高素质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抗战期间她前往香港、广东、东南亚等地探访华南校友,为华南女校的发展募款,带领学校度过难关,把一生都奉献给了福建女子教育事业。
  余宝笙教授是我国近代著名的女生物化学家。在获得美国霍普金斯大学生物化学博士学位后,她婉拒了留美任教的邀请,回到华南女校任化学系教授。学校内迁期间,她除了开设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四门基础课外,还根据时况增设国防化学、工业化学、生物化学、营养化学等多门选修课,以一己之力撑起了整个化学系,实现了自己赴美留学前所许下的“要当老师,当好老师,让更多的女孩能像自己一样受教育,有知识,有本事,能独立”[11]135的宏愿。1985年,年已仗朝的余教授创立福建华南女子职业学院,这是新中国第一所女子高等职业学院,是华南女校精神的延续。

相关热词搜索:抗战时期 福建 高等教育 女子 研究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