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话语权的提升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发布时间:2020-03-20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语言作为文化的重要内容,不仅仅是表达思想和描述事实的工具,更重要的是建构社会事实,建构思想,甚至建构人的身份。由话语产生的权力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话语权,就能通过议题设置(设计),占据舆论制高点,引导舆论,使之导向有利于己的方向,从而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一个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如能在国际上发出自己的声音进行国际传播,为其国家利益服务,这个国家就实现了某种目的,并能以此为指标来衡量该国在世界体系中的国际地位。
  在中国综合实力日益增长的今天,能否将中国的声音传达出去,并产生感召力是我们面临的迫切问题。在美国话语霸权的背景下,能否获得国际话语权的提升,已成为中国软实力增长的重要标志之一。
  
  中国提升国际话语权的国际政治背景
  
  首先,美国掌控国际话语霸权是中国必须面对的现状。影响国际话语权分配的主要因素包括国家综合实力、传媒资源分配、文化、语言传播能力等。
  话语权是国家软实力的组成部分,而软实力又是一国综合实力的组成部分,因此国际话语权的分配必定是建立在综合实力基础之上的。自19世纪末经济跃居世界第一位开始,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直至今日美国已成为世界上唯一的霸权国,其综合实力一直保持世界第一。
  话语的传播渠道主要是媒体,信息传媒资源分配不均会直接导致话语主导权的失衡。美国遍布世界各地的新闻传播网络,控制了全球90%的新闻和75%的电视节目的生产和制作,为其话语霸权的建构提供了坚实的资源供给。美国媒体的影响力渗透到世界许多的国家和地区,媒体文化产业及产品抢占了世界各地的市场。
  另外,语言作为话语的载体在话语权的形成过程中成为不可替代的硬件。据统计,互联网上的信息90%左右以英语方式负载运行。美国联合通讯社(美联社)作为全球最大的通讯社之一,在全球有2万家媒体的订户,遍布世界115个国家和地区,全球每天有15亿人会接触到美联社新闻。《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作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三家报纸,也成为各国政要、金融业人士必须关注的媒体。美国还拥有世界覆盖面积最广的电视频道,每当翻开报纸、打开电视听到、看到的都是用美语传播的美国文化,很难想象如何能不被美国话语左右。
  美国超强的综合实力、以美国传媒为主导的世界传媒资源分配格局、在世界每个角落被广泛使用的美语,必然导致美国的话语霸权地位,这是崛起中的中国必须要面对的现状。
  其次,国际话语权分配现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随着世界力量格局变化,新兴国家崛起,西方支配世界事务的能力明显减弱,其他国家纷纷提出符合自身利益的话语权诉求,改变国际话语体系已开始付诸行动。特别是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模式日益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中国文化也开始被世界其他地区关注并接受,学习中文开始流行起来。
  随着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国际话语权的分配也进行着相应的重组。G20峰会逐渐开始承担G8峰会功能,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不得不开始与新兴发展中国家共同商讨国际经济问题。2010年4月25日,世界银行通过了有关“投票权改革”的方案。这次改革使中国在世界银行的投票权从目前的2.77%提高到4.42%,超过德国、英国和法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位居世界银行第三。一个国家在国际机构中的投票权是该国国际话语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这次在世界银行投票权的提高正是中国国际话语权提升的硬指标。
  
  中国崛起过程中面临的国际话语权问题
  
  毕竟西方长期主导的国际话语权分配格局已长期存在,中国作为正在崛起中的东方大国,在争夺国际话语权的过程中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首先,在美国话语霸权下时常处于失语状态。在美国话语霸权下,中国声音常常被淹没,出现“失语”状态。2008年“3?14”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迅速建构起来一个西藏事件的假象,并将其当作事实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了广泛传播。把暴徒和劫掠者称为“和平示威者”,煽情地把骚乱称为“起义”;违背基本新闻职业道德和信誉,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段,大量造假、剪裁制造虚假新闻;大量屏蔽新闻和信息,对于达赖和西藏问题的历史真相竭尽所能地进行掩盖;在事件清晰的情况下,仍旧引用西藏流亡政府的错误信息,完全颠倒黑白,扭曲事件真相……但问题是西方世界却广泛接受这些虚假的信息,原因是中国长期被“客体化”、“异化”,在西方世界成为“失语者”。
  其次,被西方普遍误读的异语者形象根深蒂固。冷战虽然已经结束,但并不代表冷战思维的消失。美国的外交尤其以意识形态著称,对社会主义中国“异己者”形象的定位很难改变。异己者的“异语”可信度低下。布什政府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曾在公开场合说,“祈祷中国早日成为文明国家”,反映了布什政府对中国的界定。这就解释了,为何中国正当地维护国家安定统一的权益总是遭到质疑,中国话语常常被误读。
  再次,非“基督教文明”的中国文化不被普遍接受。西方尤其是美国的意识形态起源于基督新教,美国人所具有的强烈的选民意识及天命意识,来源于美国人信仰的基督新教。从某种程度上讲,中美之间现在的对立,究其本质,是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是社会主义无神论与基督教有神论的对立,是传统的儒家式的务实主义与基督教追求天国精神的对立,是复活的佛教意识与基督教反偶像崇拜精神的对立,是试图将世界纳入基督教价值体系的努力与固守传统价值和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努力之间的对立。这种情况下,中国文化与基督教文明的天生差异会直接降低中国话语被世界接受的程度。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的应对之策
  
  国际话语权作为国家软实力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软实力成长的重要指标,已经受到中国政府的高度重视。正视面临的问题借鉴他国经验,寻找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之策已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一,积极参与国际话语规则的制定,营造有利中国的国际话语语境。
  按照语言游戏理论,规则塑造语境,语境决定意义和行为。中国要提升自身的国际话语权首先必须突破西方制定的话语规范,通过战略性地使用话语来有目的地塑造语境,营造有利于中国的国际话语语境。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政府需要对突发的事件做出恰当的反应。一开始有些人把它说成是“西方基督文明和伊斯兰文明的冲突”,但是后来改为“恐怖袭击”。这种命名的变化对于建构袭击的性质和美国政府随后可以采取的行动非常重要。文明冲突的命名有可能建构出整个西方和穆斯林的对抗,而称为恐怖袭击不但可以避免出现两种文明的对立,还可以为美国政府采取的各种行动提供正当的理由。美国对“9?11”事件的命名过程,成功地确立了一种游戏规则,命名不仅简单地为某个事件或现象提供了一个标签,也建构了随后的相关行为。这是中国今后在积极参与国际语言规则的制定过程中应该借鉴的经验。要 注意营造有利中国的国际话语语境博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同时避免被误解或树立不必要的敌对方。
  其二,提高中国话语还原能力,让世界正确解读中国话语。
  由于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尤其是宗教信仰造成的根本分歧,西方人看待中国本身就是带着偏见的。中同必须具备相当的“话语还原能力”,即用世界听得懂的话语使真相还原。早在20世纪50年代,莱斯特?皮尔逊就警告说,人类正进入“一个不同文明必须学会和平交往中共同生活的时代,相互学习,研究彼此的历史理想、艺术和文化,丰富彼此的生活。否则,在这个拥挤不堪的窄小世界里,便会出现误解、紧张、冲突和灾难。”
  其三,重视理论研究、加大人才储备。
  美国能够保持话语霸权地位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深厚的理论研究基础和人才储备。目前,国际政治理论新概念多半出自美国,世界公认的专家也多在美国。某种程度上专家话语的权威性又形成“学术霸权”,是对美国话语霸权的极大支持。在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过程中理论机构建设――软实力、话语权研究的专门学术组织的健全,人才、专家、智库储备的充足,高素质、国际化媒体从业人员的培养至关重要。正确对待国际关系中的话语霸权问题,重视语言和权力的关系研究,才能在应对各种新问题时,有充分的思想和理论准备,才能使中国的声音不被淹没。
  其四,积极利用境内外媒体,用多元声音塑造中国整体形象。
  中国需要重塑世界眼中的中国形象,以主动的方式应对各种问题。利用好境内外媒体多元化的声音,是一条良好的途径。一个国家长期发出单一的声音,只能使该国在国际展现一种固定的面孔、单一的形象,这个形象也因此而变得脆弱,易受伤害,多元的声音则使一个国家具有更加多面的、立体的形象。例如,在汲取西藏骚乱事件应对媒体的经验教训后,处理新疆事件时中国政府第一时间向媒体开放,将事件的真相向全世界报导,杜绝了敌意西方媒体制造虚假新闻的状况。成功地维护了中国国家形象。
  其五,提高警惕,谨防陷入美国设置的话语陷阱。
  在中同和平崛起、世界经济重心转向亚太地区的重要历史阶段,西方物质生产和物质形态的力量已经不再具有优势,这是数百年来世界未有之变局,西方某些精英集团感到了空前的失落和紧迫,因为话语权的力量毕竟是建筑在物质形态力量的基础之上的。美同等西方国家不会心甘情愿地将国际话语权转交给中国,在较量的过程中他们利用话语霸权优势,时时处处为中国设置话语陷阱。例如,经过美国不断渲染的“中国威胁论”,引起全世界对中国这个异语的东方庞然大国提高警惕;而经过金融危机,美同以更新更隐蔽的手法打压中国话语权――表面上承认中国大国地位,实则想迫使中国承担不相称的责任,例如在哥本哈根气候峰会上宣称“中国绑架”了大会;为解决金融困难破天荒地提出“G2”概念;现阶段又提出“人民币升值”问题,似乎美国经济复苏取决于中国的币值……这些,都是一个个“话语陷阱”。中国必须清醒地知道自己的处境,依据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所在制定自己的话语权新战略,不逞一时之快,避免陷入“话语陷阱”。
  中国近三十年来取得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经济腾飞,让西方理论界也不得不开始使用不那么明显敌对的字眼“中国模式”来重新定义中国的发展道路。这表明,中国突破西方话语霸权争取平等国际话语权的时机已经到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跃升,中国软实力建设必定会有一个飞跃。
  话语权背后体现的是强者对弱者的权力支配关系,是国家实力的较量;同时也是现代信息技术和话语技巧的较量。“和平崛起”的中国有实力也有智慧真正走上大国之路。
  
  (责任编辑:李瑞蔚)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国际 对策 话语权 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中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国际话语权的重要性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