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教学主题”在高中历史教材整合中的运用

发布时间:2018-06-22 来源: 散文精选 点击:


  摘 要:在高中历史新课程实践中,“一标多本”的教学现状,要上一节高质量、高效率的课,实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教学主题的设计是教师在教学探索中的一点惊喜,仅从对高中历史教材整合的角度谈一谈教学主题设计的重要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教学主题;教材整合;新课程改革
  一、历史教学主题的含义
  “主题”一词最早来源于德国,是德语中的音乐术语,即为一首乐曲的主旋律,后来借用于文学作品的创作中,它包含两个部分,即对客观事物本质的揭露及作者对此所要表达的态度。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历史课上会出现引领课堂教学思想内涵的中心思想,这就是历史教学主题。历史教学主题有别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历史教学主题是教学主体内容下的学科主导思想,是内隐的思想意识,其体现不局限于教学重点内容,而是蕴含在每个课堂教学环节中。
  二、高中历史教材“一标多本”的现状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普通高中历史课程“一标多本”的普及,全国尚未有统一的历史教科书,现行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主要有四种版本,“人教版”“岳麓版”“人民版”“大象版”,每个版本教材虽然都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写,但因不同的人对课标理解的不同,编写的角度不同,在历史问题的表达上就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教科书功能由“教本”向“学本”化转变,由原来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读本,立足于学生的学习,编排更新颖、活泼和生动创新。因此,对教材的处理为教学主题的设计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三、教学主题在教材整合中的设计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有别于原来的要求,带给我们全新的观念和全新的学习模块,五大板块之间围绕核心要素相互连接,形成完整的单元。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课堂教学的设计提上了新的高度。而教学主题设计恰是通过对教材的重新整合,构思课堂教学基本思路,引导教学过程的核心手段。所以,整合历史教材,确定恰当的主题设计必将提高历史课堂的实效性,强化历史教学的德育功能。那么,怎样确定教学主题?
  1.从课改角度来说,要体现新课标要求,符合历史学科特点和依托教材内容是基本原则
  教学主题的确定,应当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体现教学的目标,必须大胆地重组、整合教材所提供的具体内容,还要透过内容挖掘其内涵,最终确定合理的新的教学主题。这既实现了课堂教学的目的,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3课《新民主主义革命》,本课具体教学内容从1919年一直到1949年,时间前后跨度30年,讲述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涉及许多重大历史事件: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国民革命运动、“工农武装割据”理论、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开国大典等。该如何整合?选取一个怎样的教学主题呢?本课的教学主题我们建议确定为——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成功实践,或确定为——中国特色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
  2.从学情角度来说,学生的学科基础是教学主题确定的重要依据
  新课改中,明确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因此,必须以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量身设计合理的教学主题,依据学生的学习起点水平,设定相应的难度系数,方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学科基础主要从三个方面考虑:一是依据当前的学生认知水平的高低,整合教材,设计合理的主题,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促进学生对认知的转化;二是课堂教学中,注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作用;三是主题必须有深度,经过一定的探究和思考的过程,课堂探讨达到一定的价值,既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又有一定的可探究空间;四是要与学生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相结合。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三)》专题一第1课《百家争鸣》,本课的教学主题我们建议确定为——尊重多元价值,传承中华文化,经典有度。学生通过分组参加朗读名句(选读诸子百家的名句)、找寻观点(归纳春秋战国时期主要学派的观点)、评说体会(多人合作、分享观点、体会思想)三个环节,达到了较好的课堂成效。也可设计教学主题为——东、西方思想发展和比较。通过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学派思想及代表人与同一时期古希腊人文主义起源的代表人及其思想的比较学习,达到东、西方文明相互交织渗透和转化,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从低级走向高级,均应得到承认和尊重的理念。
  3.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的个人教学水平和教师间团队合作是实践教学主题设计优化的关键
  主题教学设计要求我们执教者对历史知识恰当把握其纵横联系,且高站位,能选取合适的材料解读课标,达到完成教学的任务。同时,在此过程中,锻炼执教者自己的思考、质疑、反省,甚至理解、包容和欣赏的能力,从而整体上提升了执教团队的综合素質。例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五第1课《新中国的外交》,通过集体备课讨论,确定以“新中国新政府的外交”为具体材料,将教学主题定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外交策略。又如: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专题三第1课在《五四运动》一目中,发挥集体智慧,多角度思考,教学主题最后确定——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五四精神),成功地实现了历史与现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联结。
  ?誗编辑 温雪莲

相关热词搜索:初探 整合 教材 教学 高中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