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构想]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0-02-16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随着我国加入WTO,我国建筑行业人才面临的危机感和紧迫感日益加强。在人才培养和自我发展中,只有不断地完善自己,不断地提高竞争能力,才能适应和抗衡各方面的挑战,才能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对建筑类专业教学特点的分析,指出建立高等职业化的教学培养模式是中国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同时针对推行职业化教学模式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培养模式;职业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在急剧变革的21世纪,工作环境、人际环境、思想环境的动态变迁和国际化、开放化的社会环境。对人才的适应能力、合作能力、公关能力和交往能力等提出了新要求。加入WTO以后,我国建筑行业人才也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高等教育如何加快体制改革,全面适应和抗衡各方面的挑战,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变得至关重要。建立高等职业化的教学模式是中国教育体制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它既是高等教育的主体和基础,也是整体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点和关键所在。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由于主观和客观的原因,国内教育与市场需求脱离,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还在沿袭传统教育思路,实行“智育第一”的应试教育,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相对滞后。在教学模式上,仍重书本、轻实践,教师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授课为重点;在课程的设置形式上,通论性、概述论课程多,实践性课程少,从而导致学生对老师过分依赖和对教材的一味拘泥,造成专业知识空泛,理论知识与实践脱节,勇于质疑的意识和创新精神受到影响,严重地制约了专业人才的培养。这种教学模式的根本点是教学尚未面向市场需求,没有把就业市场作为教育的导向,所培养的学生存在着技能单一、知识面狭窄,难以适应企业需要,难以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人的素质和能力的要求。
  面对入世的形势及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联系到建筑类专业的教学,高等教育必须转变人才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树立差异性的教学观念,增开创造思维训练
  创造是通过独立的思维推陈出新,求新求异。学校要组织学生进行创造活动,开设创造思维训练课,把创造思维训练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在思想观念、方法上创新。学生不仅从书本而且从大千世界中去体会,只要敢想,独立思索,可以加快培养学生动手造物能力。
  土木工程专业教学应在新的设计理念下,以改善人们的物质环境生活需求为前提,注重加强学生对“造物”活动的培养。创造性思维训练应成为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创新综合能力的高下直接影响成才的比率。
  (二)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形成以实训手段为主的职业化教学方式
  在教学实践性环节上,要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动手能力,提供多样化的实验室和造物手段是达到这一目的的途径,应有大量实验、实习、设计、实训等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强化实训动手能力和设计产品开发是掌握专业能力的核心,也是人才能力结构重要的一环,没有了实训材质练习,是不会成为合格的设计者,只有纸上画图能力仅仅是完成了一半,学生从平面设计到成品制作完成全过程的实训,这正是设计专业以成品反映成果的特点,也是教学效果风格品味的具体体现。
  在实施实践环节的参与指导上,既要有学校的专职老师,又要有实习单位的指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指导者、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为学生学习提供资料、咨询等方面的支持,学生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探求者,教和学成为双向式教学过程。
  (三)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进行综合竞争能力的培育
  土木工程学生知识和职业能力的提高,主要着眼于建筑行业的市场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以职业岗位的需要为依据开发教学计划,在对职业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确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使毕业生具有上手快、适应性强的特点,以及知识、能力的职业性等特点。
  综合竞争能力主要指针对本专业技术能力、工作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毕业生不仅要熟练掌握本专业技术能力,在任职岗位上表现出较强的工作能力,而且要具备一定的社会能力。
  
  二、整合专业课程设置,探索“理论+实践”的教学改革
  
  (一)优化课程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高低决定人才的规格和服务能力,而人才质量主要在于课程结构安排合理有效、优化。教学质量的内涵应从单纯知识传授扩展为知识、能力并重,技艺传承与全面提高素质并重。
  建筑专业职业化教育的显著特点是专业培养要不断适应建筑事业发展的需要。为此,专业教育要适应新兴岗位群的人才智力结构,要有新知识的技术含量,才会保证人才质量合格。因而专业的筛选、建设和优化是需要紧密联接社会,并有一定的超前性,才会保持活力。知识结构的合理有效、整体优化是学生成才的必要条件,所以教学改革工作是以提高建筑人才质量为核心,以专业拓展适应社会需要为方向,课程整体优化、筛选、充实,以动态改革为教改内容,探索培养适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意识和竞争能力的新人。
  (二)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大力开展计算机辅助教学
  信息时代计算机应用迅速发展,计算机辅助设计和管理方向是当前新兴的岗位,社会上对这类人才需要量很大。高等院校要重视这种新的知识结构变化,通过加大投入,在软件方面具备相当规格,在教学中形成一、二年级计算机基础课,三年级计算机辅助教学与实习实训结合,建立两个单元的教学模式,以土木工程专业的主流软件为教学平台,来完成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
  (三)开展与企业联接的课题选择
  根据建筑的职业特点,在学习期间应要求学生广泛接触建筑类的企业,到社会需要中去发现寻找建筑项目的题材,进行市场调研和课题选择。特别是在毕业实习设计中,学生到建筑工程公司进行业务实践,与企业联合真题真作,是一种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需要的课程结构的改革。学习要努力建设“教学――设计――生产实践”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将学习内容与实践联接起来,既锻炼学生的专业能力,又锻炼学生的社交能力、沟通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
  同时高等院校应积极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要求教师在教学之余参与社会业务竞标、参与建筑项目的设计、施工、制作,在与企业广泛的联系之中,使教师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实践、对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加深了解,以促成教学改革的深入、课程结构的筛选、充实和完善,使教改处于动态平衡之中。教育与社会实践课题相连结,才会使教学生动、活泼、有生命力。
  
  三、实施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索职业化教育之路
  
  (一)面向市场需求,打造订单培养方式
  1.整合土木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
  课程结构应采用“3+1”的模式(即三年在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训)和企业介入的方式(即根据企业需要,调整专业基础课或专业课)、课程整合的方法(即调整部分基础与专业基础课程,增加技术基础课,安排技术含量高的实训课程)等。
  2.实施专业人才的订单培养
  学校要瞄准建筑市场需求,主动根据用人单位需要,积极进行订单式的培养。同时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努力适应企业对技术、工艺、技能性专门人才的需要,使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很快能进入职业环境,适应技术要求,安心岗位工作。
  3.毕业实习设计、岗前培训和就业安置相结合
  用毕业实习设计、岗前培训和就业安置相结合的“三合一”方式,取代以往的毕业设计方法。毕业实习设计环节放到企业中去进行,同时也是进行上岗前的培训,这样企业可以通过这一环节了解毕业生,并作为企业接收考察过程。
  (二)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
  “双证书”培养制度的实施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土木工程专业如何对口社会需求,以及实施何种相应的职业资格培养还在摸索。学校应由原来单一学历教育逐步扩大到以初级职业资格培训为主要内容的职业培训,从而加大培训的技术含量,提高专业适应要求。
  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将使专业性更突出,适应性更强,对毕业生就业会更有帮助。实施“双证书”培养制度,既是进行建筑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率的重要措施。
  四、整合社会资源,打通产学研合作的途径
  建筑人才职业教育以培养设计、管理、施工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离不开产业、企业的需求导向,企业具有职业教育的巨大可利用资源。因此,土木工程人才培养需要行业、企业的深层次参与,通过双方积极沟通,打通产学研合作的途径,拓展技术与技能培养的教育资源,提高毕业生对职业岗位的适应程度。
  产学研合作的实施途径有:
  1.初始阶段――一般性的参与合作。选用优秀学生、毕业生到企业参与实习、开拓市场等活动。
  2.中级阶段――协助性地介入合作。让建筑企业介入学校教育的办学过程,参与专业设置论证、教学计划开发、课程开发、毕业设计与论文指导等环节,同时接收毕业生实习训练。这种协助性的介入合作,对毕业生就业工作能起到推动与促进作用。
  3.高级阶段――互动性的产学合作。学校、企业共同实施职业教育,建立“职业培训基地”。这种形式是在前两种形式的基础上进行的互动性产学合作。这种深层次的合作,是将学生培养全过程的绝大部分内容由学校、企业合作完成,企业已经成为“育人主体”的一部分。
  学校主动参与企业发展活动,协助企业完成营造“学习型企业”的任务,在尽可能大的范围内做到校企双方资源的有效共享。这种形式学校如果能够实施,无疑将会在更大程度上推动订单培养方式实施。
  
  参考文献
  [1]朱清时.21世纪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国外部分大学本科教育改革与课程设置[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技出版社,2002.

相关热词搜索:土木工程 人才培养 构想 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与构想 土木工程培养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就业前景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