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基本要求与主要作用] 石棉网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发布时间:2020-02-17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编者按:在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自身个人素养的提升,而个人素养的提升,离不开交际礼仪的学习与运用。本文探讨的就是个人素养的提升与交际礼仪学习、运用的问题,作者认为,这涉及以下两方面:一是礼仪的基本要求与主要作用;二是礼仪的操作与有效的沟通。本刊相继对其刊登,此为上篇。
  金正昆:知名礼仪专家;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外交学博士生导师,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央视百家讲坛主讲人之一。目前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的研究;已出版专著、教材18部,发表论文、文章百余篇。
  
  文字学家许慎在其代表著作《说文解字》中,对“礼”有一个经典的解释:“礼者,履也。”所谓“履”,在此指的是车轮压过的痕迹。可见他所理解的“礼”,就是前人所立下来的待人接物的基本规矩。
  在现代社会中,“家有家法,行有行规”,任何人都要遵守规矩。只有这样做,才会被别人所接受。“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个人在其待人接物时,懂不懂规矩,往往会被视为其个人教养问题,而讲不讲规矩,则会被他人看作其个人的生活与工作态度问题。
  
  涉外交往中需要具备形象意识和素质意识
  
  一般来说,在涉外交往中,尤其是在外宣工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有关礼仪的基本意识:
  其一,是形象意识。在人际交往中,市民的个人形象,代表其城市形象;员工的个人形象,代表其企业形象。平时,企业员工的个人表现,往往显示着其所在企业产品和服务的水平。比方说,普通的外国人到南京来旅游,通常不一定都要去见市里的高层领导。在他们眼里,普通市民对待他们的态度,就代表了南京人的态度。在涉外交往中,假如某些外宣人员在礼仪方面出了洋相,则必然会影响到其所在单位的形象,甚至是我国的国家形象。
  其二,是素质意识。所谓素质,也就是个人的素养,它指的是人们在某一方面所达到的具体水平。有道德才能高尚,有素养才能文明。人所共知:在日常工作与生活里,一个人的礼仪水准,往往体现于细节,细节展示其素养,细节决定其成败。
  在待人接物时,我们如果不讲交际规则,也就是不遵守交际礼仪,往往就会带来麻烦,甚至弄巧成拙、贻笑大方。
  例如,在招待外方客人时,有人一上来就习惯于询问人家:“想吃点什么”,“想到哪儿去吃”,“想到哪里去转转”?这种问题,其实是所谓“开放式”的,它必然会给客人以无限大的选择空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个问题,其实这样询问客人才好:“想吃盐水鸭,还是烤鸭”,“去故宫玩,还是去长城玩”,“住在北京饭店,还是国际饭店”?主人给出以上一类的所谓“封闭式”问题,才既不至于尴尬,又不显得失礼。
  
  形象建构和交往艺术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体现
  
  就总体而言,交际礼仪的基本内容有二:一是形象建构;二是交往艺术。它们具体运用水准的高低,通常被视为人们个人素养最直接的体现。
  假定有一位30岁左右的外籍女士,约请我去她的办公室座谈工作。她的那间办公室很大,里面只有她和我这位50多岁的中方男士。试问:我们两个人应该怎么就座才符合交际礼仪中对座次的要求呢?标准化做法是:我们应当并排就座。在此情况下,她不论坐在我的对面或是坐在我的斜对面,都是极其不礼貌的。因为从交际的角度来看,我当时算是其客人。而在安排具体的座次时,宾主之间的平起平坐,往往表示双方关系的平等、信任,以及主人对客人的尊重与友善。在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中,或者新闻采访的现场,大家肯定都会发现:目前各国的国家领导人在会见其外国客人时,必定都是与对方并排就座。
  进而言之,按国际惯例,在一般情况下,接待客人时,主人不能坐在其对面。只有在办公或谈判中,人们为了保持彼此之间的距离才会选择对面而坐。
  一个非常常见的有关座次的具体问题:“如果当时宾主并排就座的话,客人应该坐在左边,还是坐在右边呢?”
  目前,国内的公务活动通常都遵守这样的传统:“以左为大”。我国从秦朝开始到现在经历了20多个朝代,一般都是以“左大”为待客的标准化做法。老子在其《道德经》里有四个字:“吉事尚左”,他所讲的,显然就是“以左为大”。在中文里早就有“前后左右”的习惯说法,它的具体排列方式也说明:前大于后,左大于右。
  具体而言,会客时的“左”和“右”怎么确定的呢?比如,你从正面看,或者从反面看,一个人的“左”和“右”就会根本不一样。按照交际礼仪的规范化做法,在会客时所讲到的“左”和“右”,实际上是指当事人彼此之间的“左”和“右”。
  比如说,在国内的政务性会议中,一号领导通常会坐在前排的中间,二号领导会坐在他的左边,三号领导则会坐在他的右边,以下则以此类推。
  在此同时,我们也必须知道:现行的国际惯例却是以“右边为大”。当前,中国正在逐步与国际接轨。作为负责任的大国,我国一定要遵守国际惯例。所以,我们的中央领导在其会见外国客人时,座次的具体排列都是采用的目前所通行的国际惯例,即“以右为大”。比如,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主席台上,胡锦涛主席右侧所坐的,就是当时最重要的外国贵宾、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
  
  讲究礼仪就要懂得尊重别人,并且要按照规矩办事
  
  大家在观看北京奥运会的具体比赛时,不知道有没有注意过:当时我们的礼仪小姐给获奖运动员所献的花是什么品种?是什么颜色?是几朵花?正确的答案是:红色的,九朵,月季花。
  按国际惯例,献给获奖者的鲜花必须是奥运会举办城市的市花,而北京市的市花就是月季。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通常表示喜庆。“九”则是一个意味着圆满、吉祥的数字,所谓“九九为高”。
  但是,有人可能知道,其实北京目前的市花是两种。除月季之外,另外一种则是菊花。众所周知,菊花并不适合送给外国客人。虽然菊花在中国很受欢迎,很多人家里养着菊花。除观赏外,菊花在国内的许多地方还被作为菜肴。可是欧美人却往往不能接受菊花。尤其在欧洲,菊花通常是祭祀专用的,送菊花给别人,往往就等于送花圈。
  概而言之,要在日常工作与生活里讲究礼仪,首先就是要求大家懂得尊重别人;而要真正做到尊重别人,就必须要按照规矩去办事情。
  举例来说,领带与西装二者之间的色彩搭配,通常也有其许多具体的讲究。假定一位男士要接受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或是到高级饭店与一位意大利或德国商人进行商务洽谈,该男士穿一身灰色西装、一件白色衬衫,那样的话,他应该打一条什么颜色的领带呢?
  按照服饰礼仪的具体规矩,领带颜色的选择有以下四种可能:
  其一,在穿制服的时候,要打本单位规定色彩的领带。工商、税务、警察、军人,以及航空公司、银行等行业的工作人员往往要穿制服,他们那时所打的领带的具体色彩通常都是统一规定的。即:男兵有男兵的色彩,女兵有女兵的色彩;武警有武警的色彩,海军有海军的色彩。按照专业的讲法,它所采用的,通常都是本单位的标志色。
  其二,在吉庆活动或节假日之时,要打紫红色的领带。在奥运会、博鳌论坛,或者其他的庆典、仪式等重大活动中,主人的领带往往都是紫红色的。
  其三,在悲伤时刻,要打黑色领带。按照国际惯例,黑色是表示悲哀的颜色。参加追悼会、慰问逝者的家人时,打着黑色的领带,通常就表示着自己的悲伤。
  其四,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自己所打的领带的颜色应该与西装的颜色同色。但其花纹可以自由选择,格子、条文、点状图案都可以。这其实是国际交往中着装的一种惯例――“三色法则”。它是指在比较正式的场合里,一个人的全身上下的具体着装的颜色,总数上通常不能多于三种。要想郑重其事地着装,色彩就要一定少。曾有一位著名的美学家讲过:“美的,往往就是最简单的。”即简洁为美。既然一个人在其正式场合穿着打扮的具体颜色应该限制在三种之内,男士在穿深色西装时,由于往往只可以选择黑色鞋袜、白色衬衫,故此他的领带的具体色彩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和他当时所穿的西装同一个颜色。
  再举一个礼仪的案例。如果有一位外籍客人请一位女记者吃西餐,外国人的习惯是女士优先,他要求这位女记者先点酒水,那么后者应该如何点酒水呢?标准答案是:不能够点任何带有甜味的饮料。这是因为吃西餐像吃粤菜一样,讲究原汁、原味,除了干红、干白葡萄酒之外,就只能够点冰水、柠檬水,否则西餐的原汁、原味可能就被毁了。
  
  学习与运用交际礼仪的主要作用是“内强个人素质,外塑组织形象”
  
  男士在重要场合特别是在重要的涉外活动中的打扮,往往需要注意以下一点:在其腰带上,不能悬挂任何东西。一位男士腰带上所悬挂物品的件数,通常会和他的社会地位成反比。那种打扮,会使自己看起(下转页)(上接页)来邋邋遢遢。
  女士平时在夏天所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穿露脚趾的凉鞋的话,就不能再穿袜子。穿露脚趾的凉鞋,主要是为了透气的。如果再穿上袜子,那就等于煞有介事地宣布自己的脚上有着“极其严重问题”。
  荀子曾经说过:“礼者,养也。”这句话出自《荀子》的《礼论篇》。许慎讲的“礼”,是基本的规矩,是对做人的外在形象方面的要求,它包括穿着打扮、言谈话语、举止行为,等等。荀子讲的“礼”,则是对做人的内在修养方面的要求。有道是:“内强素质,才能外塑形象”。在荀子看来,做人不仅要讲规则,而且还要拥有良好教养。学习与运用交际礼仪的基本要求,就是要规范我们的个人行为,进而提高我们的个人素养。
  如果采用规范的学理性的语言来表述,我们学习与运用交际礼仪的主要作用,就是“内强个人素质,外塑组织形象”。(未完待续)
  责编:谭 震

相关热词搜索:基本要求 作用 “礼”的基本要求与主要作用 招商信用卡首刷礼要求 孔子关于礼的最低要求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