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管理视角的绿色交通发展探讨

发布时间:2018-06-25 来源: 幽默笑话 点击:


  摘要:从绿色交通的基本概念开始,剖析在管理理念下的绿色交通组织内涵与基本逻辑,通过分析当下绿色交通发展的阶段与条件,阐明当代城市绿色交通发展中的管理视角缺失情况,并论述其对绿色交通发展的影响。以上海市快速路网交织区的管理组织为例,通过基于路测指路与车载指路两种差异化的管理方式、模拟仿真的手段、定量分析的方法,进一步分析论述不同管理模式下車辆运行的效率差异,说明管理视角的必要性,从而探讨管理视角对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绿色交通;城镇化转型;管理视角;指路信息系统;模拟仿真;运行效率
  DOI:10.3969/j.issn.1674-7739.2018.02.015

引言


  绿色低碳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一直是全球城市研究的重要方向,而城市交通作为城市生活的重要领域,其能否做到方便、安全、高效、低公害也深刻影响着城市绿色发展的发展质量。2017年交通运输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入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的意见》,再一次将绿色交通概念推到了学术前沿。自1994年“绿色交通体系(Green Transportation Hierarchy)”提出以来,全球各城市均对绿色交通发展提出了各自的理论架构,开展了各式实践,城市规划、交通规划学界也做出了有力的学术探索。但往往学者从规划领域开展的研究大都集中在绿色交通规划、绿色交通建设、绿色交通技术等层面,在绿色交通技术的落地实施、管理优化等方面却有所薄弱。这使得国内大量交通架构成型、改建困难的城市,绿色交通建设难以着手。本文试图从绿色交通的基本概念与国内实践出发,论述绿色交通发展管理视角的缺位。同时,以上海快速路网交织区精细化管理为例,论述构建多层次并进的绿色交通发展体系的必要性。

一、相关概念与内涵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94年,克里斯·布拉德肖(Chris·Bradshaw)首次提出“绿色交通体系(Green Transportation Hierarchy)”,用于推广绿色交通方式。1996年,世界银行在《可持续城市交通:政策变革的关键》中提出“可持续城市交通”概念,将绿色交通发展与环境保护、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了一起。在我国,自中共十五大开始,“可持续发展”就一直作为国家建设的重要目标而持续深化,交通发展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项目。
  
  随着学术领域的深入研究,绿色交通的理念与内涵也逐步丰富,不少学者都尝试去界定“绿色交通”概念。有的学者将绿色交通界定为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促进资源合理利用的,满足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协和运输系统;有的学者将绿色交通界定为一种充分发挥“以人为本”理念,进而降低交通拥堵、减少排放,以较低的成本、较高的效率实现交通运输的方式。[1]杨晓光教授从交通系统的构建与要求出发,将其界定为一种和谐的交通,即为了减低交通拥堵、降低污染、促进社会公平、节约建设维护费用,通过发展低污染的有利于城市环境的多元化城市交通工具来完成社会经济活动的协和交通运输系统。[2]上述界定方式,大都将绿色交通概念界定为一种符合以人为本、绿色发展的交通系统,并未将绿色交通作为城市绿色发展、生态发展的一个整体来考量。这会带来空间布局的合理优化手段难以涵盖在绿色交通发展之中,城市管理的手段难以涵盖在绿色交通发展之中,政策制定与绿色交通技术升级被人为割裂。对此,笔者倾向于首先将“绿色交通”界定为一个涵盖政策制定、城市总体规划、交通建设、城市管理等多方面的综合系统,降低交通运输综合成本、提升交通运输效率,着力于实现交通运输领域的可持续发展。[3]

二、管理视角下的绿色交通探索

(一)绿色交通发展的管理缺位


  通过对比相关概念,我们发现绿色交通发展在当下的语境中往往集中在交通资源的空间部署、道路交通权限的使用划分、绿色交通科技产品的应用、部署以及城市居民出行方式的引导与优化。比如通过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取代传统汽车,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提高公交出行比例,提倡绿色出行模式,减少自驾出行等;但缺乏针对既有机动车出行能耗降低,既有运输模式管理优化的研究与应用。对降低“基数”(提高绿色出行比例)的热衷与对降低“单价”(降低非绿色出行的污染、能耗、成本)的轻视,使得绿色交通发展的内容和手段显得较为单调,多是从计划中安排空间、资源、技术,形成一种“重计划、轻管理”的现象。其次,对于绿色交通相关技术、设施、空间进行统一的部署与全面的安排后,缺乏合理的保障措施,保障绿色交通发展的实施效果。
  
  如上问题与我国的行政管理架构有一定的关联,也和城市交通的发展规模有一定关系。一方面,传统计划管理模式下的行政分工使得城市交通缺乏对市场变化、需求变化的快速反馈,缺乏上层规划、中层管理、下层技术的联动协调机制。另一方面,曾经的城市交通规模不大、空间资源充沛,管理缺位所导致的问题不够突出,绿色交通发展的诉求不够突显。然而,随着大城市交通格局基本成型,交通需求不断提升,管理缺位的弊端将逐步显现。

(二)城市转型期间绿色交通发展面临的矛盾


  自2008年以来,中国的城镇化过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方面体现在城镇化速度的放缓,从前30年的高速发展(年均1%-1.5%)进入中低速(年均0.6%-0.8%)发展;一个方面体现在由量向质的转变,人与资源的矛盾加剧;同时也体现在城镇化动力的转化,从工业化驱动逐步转化为后工业化特征的转变。[4]在城市交通发展,特别是绿色交通发展领域更是如此。在大城市交通资源供给受限的背景下,寻求交通发展由量向质的转变是绿色交通发展的重要特征。这里主要体现在科技(技术)要素驱动与管理精细化。

相关热词搜索:视角 探讨 交通 发展 管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