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管理题库

发布时间:2020-10-24 来源: 不忘初心 点击:

 第一章

 临床实验室管理概论 一、A1 题(每题 1 分)

 1.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临床实验室存在于:(

 )

 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与控制机构 D.卫生检疫部门

  E.以上都是 2.ISO15189 是由以下哪个组织或国家发布的:(

 )

 A.世界卫生组织

  B.国际标准化组织

  C.中国 D.美国

  E.英国 3.我国《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是哪年发布的:(

 )

 A 2007

  B 2006

  C 2005

 D 2002

  E 2001 4.我国负责临床实验室管理的机构是:(

 )

 A.CDC

 B. SFDA

 C. 卫生部临床检验中心 D .卫生监督中心

  E. 医学会 5.下列哪个不属于临床实验室:(

 )

 A.临床生化实验室

 B.病理实验室

 C.独立实验室 D.医学科研实验室

 E.输血实验室 6.非独立实验室一般不设立在 A.医疗机构

  B.采供血机构

  C.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D.科研机构

  E.计划生育指导站 7.临床实验室的主要功能特点 A.不受控 B.服务内容不包括样本的采集和运输 C.服务对象仅针对患者 D.除提供结果外,还提供检验结果的解释和咨询 E.健康体检者的测定不属于临床试验的范畴 8.关于临床实验室的组建,下列哪些描述是错误的 A.不仅需要检验医学知识,还必须具备企业管理、经济管理、信息管理等知识 B.与临床医护人员或客户的沟通是重要的内容之一 C.应注重文化氛围的培养 D.要根据当前的基础和资金等条件制定详细、周密的组建计划,争取一步到位

 E.应制定完善的人员招聘和培训计划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

 1.临床实验室因接触含有致病微生物的标本属于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

 2.EQA 是指全国临床实验室内质量控制。

 3.输血实验室不属于临床实验室。

 4.独立实验室之所以发展迅速是因为在人力、物力和信息资源等的充分利用方面具有特殊优势。

 5.检验医师的主要职责是参与确定项目的开展和项目的组合、参与临床会诊。

 6.临床实验室的组建工作包括资金筹集和人员招聘两个方面。

 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

 1.临床实验室 2.管理 3.质量管理 4.实验室认可 四、问答题(每题 5 分)

 1.简述临床实验室的功能和作用 2.简述临床实验室的工作原则 3.临床实验室的组建工作包括哪两个方面? 答案:

 一、1.D 2.B 3.B 4.C 5.D 6.D 7.D 8.D 二、1.× 2.×3.×4.√5.√6.× 三、 1.为诊断、预防、治疗人体疾病或评估人体健康提供信息为目的(1 分),对来自人体的材料进行生物学、微生物学、免疫学、化学、血液免疫学、血液学、生物物理学、细胞学、病理学或其他检验的实验室(1 分),也有人称之为医学实验室。实验室可以提供其检查范围内的咨询服务,包括对结果的解释和为进一步的适当检查提供建议(1 分)。

 2.是指挥(1 分)和控制(1 分)组织的协调的活动(1 分)。

 3.指的是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1 分),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1 分)使其得到实施的管理活动(1 分)。

 4.指的是国家政府授权的权威机构(1 分对实验室的管理能力和技术能力按照约定的标准进行评定(1 分,并将评价结果向社会公告以正式承认其能力的活动(1分。

 四、 1.临床实验室的作用为利用必要的实验室技术(1 分)对疾病的诊断、筛查、监测疾病的发展过程和观察患者对治疗的反应等方面提供信息(1 分)。临床实验室的功能为在受控的情况下(1 分),以科学的方式收集、处理和分析血液、体液和其他组织标本并将结果提供给申请者(1 分),以便其采取进一步的措施,实验室同时应提供对诊断和治疗有益的参考信息(1 分)。

 2.安全、准确、及时、有效、经济、便民和保护患者隐私是临床实验室主要工作准则(1 分)。

 (1)

 医疗机构和实验室负责人应从建筑设计、安全用品、规章制度建设等三方面加强管理,以保证实验人员、工作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安全(0.5 分)。

 (2)

 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临床实验室工作的主要目标,准确检测必须以实验的良好复现性作为基础(0.5 分)。

 (3)

 缩短检测周期,满足临床及时性的需求,既可以为医师和患者争取到宝贵诊断治疗时间,也可以方便患者,减轻其经济负担(0.5 分)。

 (4)

 有效检测就是要求医师和实验人员在检验项目的选择上,应按照循证检验医学的要求,明确选择临床意义明确的检验项目(0.5 分)。

 (5)

 在保证临床需求的前提下选择最经济的检验项目或检验组合是节省费用、减轻患者经济负担的有效方式。实验室经济效益增长应通过开源节流的方式解决,而不应通过提高检验收费标准的形式实现(1 分)。

 (6)

 医疗机构和实验室应该考虑在实验过程中如何为患者提高方便,特别是针对标本采集和检验报告领取两个主要工作环节(0.5 分)。

 (7)

 保护患者隐私既是道德问题,也有法律责任,临床实验室有义务保护患者隐私(0.5 分)。

 3.(1)硬件方面(1 分)主要有资金筹集,人员招聘、实验室选址、房屋设计和布局、仪器设备和试剂的采购(1.5 分)等。(2)在软件方面(1 分)主要有质量管理体系的全面建立、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的制定,各级人员的培训、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建设、文化氛围的培育以及与临床医护人员或客户的沟通等(1. 5 分)。

 第二章

 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 一、A1 题(每题 1 分)

 1.质量管理记录的保存期限至少为几年:(

 )

 A.1 年

 B.2 年

 C.3 年

 D.4 年

 E.5 年 2.室间质量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

 )

 A.准确性

 B.重复性

  C.可比性

  D.抗干扰性

  E.线性 3.室内质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下哪个问题::(

 )

 A.准确性

 B.重复性

  C.可比性

  D.抗干扰性

  E.线性 4.校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以下哪个问题:(

 )

 A.准确性

  B. 重复性

 C. 可比性

 D .抗干扰性

 E. 线性 5.对“程序文件”描述错误的是:(

 )

 A.程序文件是实验室人员工作的行为准则和规范 B.程序文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并且必须强制执行 C.不同临床实验室的程序文件可以互相通用 D.程序文件是质量手册的核心内容 E.程序文件客观反映本实验室的现实和整体素质 6.ISO15189:2007 的中文全称是:(

 )

 A.《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B.《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 C.《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D.《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 E.《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7.“标准化操作规程(SOP)”在质量管理体系文件中属于第几层次:(

 )

 A.第一层次

 B.第二层次

 C.第三层次

 D.第四层次

 E.第五层次

 8.质量定义中的“特性”指的是:(

 )

 A.固有的

  B.赋予的

  C.潜在的

  D.明示的

  E.持续的 9.医学实验室的质量方针的决策人员是:(

 )

 A.全体员工

 B.最高管理层人员

 C.中层管理人员 D.基层管理人员

 E.有管理经验的人员 10.在质量管理所需的所有资源中最根本的资源是:(

 )

 A.检测技术

 B.设备

 C.专业技能 D.人力资源

 E.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11.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依据是:(

 )

 A.合同评审

  B.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C.质量管理体系运行情况 D.人力能力评价报告

 E.质量管理体系的记录 12.质量手册是组织规定哪个体系中的文件:(

 )

 A.质量改进体系

 B.质量检验体系

  C.质量认证体系 D.质量管理体系

 E.实验室认可体系 13.记录控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解决记录的下列哪项,以便在保存期限内检索到所需要的记录以提供证据:(

 )

 A.完整性

  B.可靠性

 C.可追溯性

 D.准确性

 E.时效性 14.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是指依据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及审核准则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的下列项目进行客观评价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

 A.合理性

  B.符合性

 C.有效性 D.符合性及有效性

  E.可塑性 15.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是:(

 )

 A.指挥和控制组织质量方针、目标的建立与实施 B.确保企业的经济利益 C.保证产品质量 D.把关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每一道工序,提高产品质量 E.组织讨论 16.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宗旨是:(

 )

 A.扩大经济技术合作

 B.国际交往 C.统一标准 D.国内交流 E.在全世界范围内促进标准化工作的发展,以利于产品和服务的国际交往,并扩大在知识、科学、技术和经济方面的合作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

 1.程序文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和可执行性并且必须强制执行。

 2.质量管理体系的目的是增加经济收入。

 3.质量管理体系的作用是指挥和控制组织质量方针、目标的建立与实施。

 4.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主持者通常是各部门主管。

 5.在质量管理所需的所有资源中最根本的资源是人力资源。

 6.为建立和评审质量目标提供框架的是质量控制。

 7.最高领导者的主要任务是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对质量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进行评价。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 3 分)

 1.质量管理体系 2.标准化操作规程 3.内部审核 4.质量方针 5.管理评审 四、问答题(每题 5 分)

 1.检验项目的标准操作程序包括哪些内容? 2.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一般要经历哪几个阶段? 3.为什么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要特别强调过程分析和过程管理? 4.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影响因素有哪些? 5.外部对临床实验室质量改进的监测与评价包括哪些? 答案:

 一、1. E2.A 3.B 4. A5.C 6.C 7.C 8.A 9.B 10.D 11.B 12.D 13.A 14.D 15.A 16.C 二、1. √2. × 3. √4.×5. √6. × 7.×8.√

 三、 1.是指在质量方面(1 分)指挥和控制组织(1 分)的管理体系(1 分)。

 2.在临床实验室内部(1 分),用文件的形式(1 分)对质量活动用规定的方法进行连续而恰当的控制(1 分),这个文件既是标准化操作规程(standard operational procedure SOP),通常称为 SOP 文件。

 3.内部审核也称内审,是指为证实体系运作是否持续符合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1分),对包括管理和技术方面的所有要素,尤其是对患者、医护、护理有重要影响的要素进行评价(1 分),对实验室质量管理体系的改进和服务的提高都具有重要的作用(1 分)。

 4.是指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1 分)正式颁布的(1 分)该组织总的质量宗旨和方向(1 分)。

 5.是指实验室最高层就质量方针和目标(1 分),对质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应性(1分)进行的正式评价(1 分)。

 四、 1.实验原理或检验目的;标本种类及收集要求;使用试剂(1 分);使用仪器;操作步骤;质控物的使用水平和频率(1 分);计算方法;参考范围;操作性能概要(1 分);超出可报告范围的处理;危急值(1 分);方法的局限性;参考文献;其他必须内容(1 分)。

 2.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一般要经历策划准备、文件编写、试运行和审核、评审四个阶段(1 分)

 ①策划准备阶段:实验室管理者要对实验室现状进行分析,全员培训,统一认识,制定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等方面的工作(1 分)。

 ②文件编写:根据已形成共识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进行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和标准化操作规程的编制工作。编制文件时应注意不同层次文件的特点、内容、格式和相互关系(1 分)。

 ③试运行阶段:质量体系有效运行的标志是各项质量活动均处于受控状态,有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能力,质量问题逐渐减少,临床和患者的满意度不断提高,一旦出现问题有迅速报警和纠正的能力。此阶段需做好体系文件的宣传贯彻、体系文件的严格落实等方面的工作(1 分)。

 ④审核和评审:是实验室促进质量持续改进最重要的内部活动(1 分)。

 3.临床实验室的“生产”过程,就是检验报告单的形成和发布过程,其最终的“产品”体现为检验报告单(1 分)。

 过程分析就是将过程中所包含的各种活动进行分析和文件化的系列操作(1分)。过程分析可首先从过程的任务着手,通过绘制过程框图,确定过程中各种活动的相对任务,并制定完成这些任务的标准操作规程(SOP),从而完成整个过程分析(1 分)。

 临床实验室的每一项检测都可能涉及多个过程(1 分),每一过程(包括子过程)的质量合格是全过程质量合格的保证(1 分)。因此,对每一过程的管理是十分必要的。

 4.外部因素:包括医疗环境和患者的心理需求,、与医院领导及行政部门和外部机构的关系等(1 分)。目前,医院经营已部分市场化,不同医疗机构存在激烈竞争,实验室负责人应积极化解各种矛盾,沟通各方面的关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内部因素:主要包括人员素质、组织结构、环境设施及设备等(1 分)。建设良好的管理团队,加强培训,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及发挥各种资源的最大效益,从而有利于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特别强调人员的因素,好的管理体系和完善的管理制度最终还是需要由实验室的工作人员来操作、执行和完成。

 工作人员职责:实验室的管理层应高度重视领导在体系中的作用(1 分)。首先,管理者应明确自己在体系的某一过程所处的地位、质量职责,采取方法去实现,并能以身作则(0.5 分)。其次,要加强对员工的质量培训,尤其是在体系开始的运行阶段,对所有成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的宣传(0.5 分),要求实验室人员必须熟悉并准确理解有关的文件,这些文件必须是在实验室现场方便获得,并保证所获得的文件是现行有效的。再次,实验室管理者要建立质量责任制,将质量活动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实行质量目标管理,严格执行考核和奖励制度(0.5 分)。最后,管理者还要做好组织协调工作,及时了解体系的运行情况(0.5分),对各部门、各岗位已取得的业绩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发现的潜在引发质量问题的因素果断的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

 5.外部反馈主要包括临床医生和护士的意见(1 分)、患者及其家属的意见(1 分)、上级医疗机构的检查(1 分)、院领导及职能部门的检查或批评(1 分)、医疗保健中心或保险公司的意见(1 分)、设备或试剂供应商的信息反馈等。

 第三章

 方法学选择与评价 一、A1 题(每题 1 分)

 1.从方法学评价的角度看,干扰可造成:(

 )

 A.系统误差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也可造成随机误差

 D.比例误差 E.恒定误差 2.定性实验的确定实验一般设计为有:(

 )

 A.较好的灵敏度

  B.较好的特异性 C.较高的阴性预测值

  D.较好的特异性和较高的阳性预测值

  E.较高的阳性预测值 3.建立参考区间时,参考个体是根据下列哪项筛选出进行实验的个体:(

 )

 A.设计标准

 B.健康状况

 C.实验项目 D.分组抽样

 E.地域分布 4.以下关于检验分析质量的描述,那种是正确的:(

 )

 A.计量学溯源可以基本解决临床检验全部质量问题 B.目前绝大多数临床检验方法已十分成熟,不会存在特异性问题

 C.目前的主要检验分析质量问题是精密度不足 D.临床检验分析质量只和试剂产品质量有关 E.计量学溯源主要是解决校准问题,但建立溯源性应首先保证常规方法的特异性 5.以下关于量和检验结果的描述,那种正确:(

 )

 A.量和结果试剂上意义相同 B.被测量试剂上就是分析为,即所检测的样品物质

 C.量类与广义量同义 D.临床检验的分析质量目标是得到真值 E.只要有参考物质,参考方法可由可无

 6.以下关于参考物质的描述,哪种是正确的:(

 )

 A.参考物质只包括有证参考物质 B.只要是有证参考物质,就可用于常规方法校准

  C.参考物质除可用于校准外,还可用于半段方法校准 D.一级参考物质(纯度标准物质)肯定不能用于常规方法的正确性 E.血清参考物质一般不会有基质效应 7.以下有关参考方法的描述,哪种是正确的:(

 )

 A.目前绝大多数检验项目都已有参考方法 B.性能稳定的常规方法可以用作参考方法

  C.每个临床实验室都应建立主要检验项目的参考方法 D.参考方法是鉴定基质效应的重要工具 E.只要有参考物质,参考方法可有可无 8.计量学溯源性是:(

 )

 A.测量结果的属性

  B.测量程序的属性

 C.校准的属性

 D.测量的属性

  E.检验方法的属性 9.以下关于溯源的描述,哪种是正确的:(

 )

 A.溯源链越长越好 B.溯源链结构国际标准中已做出规定,不可改动

  C.建立溯源链前应首先定义被测量 D.目前临床酶学检验结构尚不能溯源SI单位,无论基本或导出SI单位 E.临床酶学检验标准化只能通过统一检验方法才能实现 10.以下关于测量不确定度的描述,哪种是正确的:(

 )

 A.在临床检验领域,不确定度实际上与总误差意义相当 B.标准差、偏倚、总误差等概念将很快不再使用,疑虑永不确定度描述检验结果质量

  C.室内质控数据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代表检验结果的不确定性 D.不确定度和溯源性是测量结果的重要质量指标 E.厂家提供的校准物定值的不确定度基本上就是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

 11.以下关于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描述,哪种是正确的:(

 )

 A.不确定度评定应尽量不采用B类评定 B.不确定度宜用方差表示

 C.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是用标准差表示的各部确定度分量之和 D.室内质控数据可以用于检验结果不确定度的评定 E.临床检验是特殊的测量领域,GUM 原来不适用临床检验领域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

 1.性能指标符合临床需要,有足够的精密度、特异性和适当的分析范围,且经济实用的是决定性方法。

 2.某方法经反复测定得出的结果很接近于真值,说明该方法精密度高。

 3.与样品同步进行测量,其成分及基质与检测的样本相同或相似的物质是控制物。

 4.方法比较试验时的样本数至少为 100 例。

 5.不论是方法特异性差或是受干扰,其所产生的误差都是系统误差。

 6.偏差等于干扰样品测定值与基础样品测定值之差。

 7.用于检测血清葡萄糖含量的常规方法是己糖激酶法。

 8.干扰试验常见的干扰物质的来源是分析物浓度。

 9.用二级标准品和常规方法测定得到的物质是质控品。

 10.参考系统包括参考物质、参考测量程序、参考测量实验室。

 三、名词解释题(每题 3 分)

 1.测量准确度 2.正确度 3.回收实验 4.精密度 5.线性 6.检测限 7.测量范围 8.定性实验 9.溯源性

 10.互通性 11.被测量 12.不确定度 四、问答题(每题 5 分)

 1.干扰物质对测量过程的影响或干扰的形成可有几种途径? 2.对定性实验进行方法学比较研究时,对样本的种类和数量有何要求? 3.简述溯源性和不确定度与临床检验质量保证的关系。

 4.简述临床检验有关法规或标准中的溯源性和不确定度要求。

 5.简述参考物质互通性在临床检验计量学溯源中重要性。

 答案 一、1.C 2.D 3.A 4.E 5.C 6.C 7.D 8.A 9.C 10.D 11.D 二、1.× 2.×3.√4.×5.√6.√7.×8.×9.√10.√ 三、 1.测量准确度:就其计量学意义(1 分),指单次测量结果与被测量真值之间的一致成度(1 分),受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的影响(1 分)。

 2.正确度:在检验测量过程中被使用(1 分),指大数量测量结果的平均值(1分)与可接受参考值之间的接近程度(1 分)。

 3.回收实验:用于评估实验方法正确测定在常规样本中加入的被测物量的能力(1分),通过测定比例系统误差(1 分),对实验方法的准确度进行评价(1 分)。

 4.精密度:反映测量程序在相同测量条件下(1 分),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1 分)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1 分)。

 5.线性:是分析方法的一个特征(1 分),是描述分析方法的浓度或活性反应曲线接近直线的程度的量(1 分),不同于准确度和精密度,是分析方法得到与样本中被测物浓度成比例关系的结果的能力(1 分)。

 6.检测限:是可被检测系统(1 分)检测出的被测量(1 分)的最低浓度(1 分)。

 7..测量范围:表明测量系统的误差(1 分)处于规定的极限内时(1 分),被测量值分别的高、低界限值间的范围(1 分)。

 8.定性范围:指仅给出(1 分)阳性或阴性结果(1 分)的实验(1 分)。

 9.溯源性:测量结果或标准的值通过连续的比较链(1 分)与一定的参考标准相联系的属性(1 分),参考标准通常是国家或国际标准,比较链中的每一步比较都有给定的不确定度(1 分)。

 10.互通性:参考物质的属性,是指用不同测量程序测量该物质时(1 分),各测量程序所得的测量结果之间的数字关系(1 分),与用这些测量程序测量临床样品时测量结果的数字关系的一致程度(1 分)。

 11.被测量:待测的特定量(3 分)。

 12.不确定度:与测量结果相关的参数(1 分),表征可合理地赋予被测量的值的分散性(2 分)。

 四、 1.干扰物质对测量过程的影响或干扰的形成,可通过以下方式:①通过与检测试剂竞争或抑制指示反应;(1 分)②干扰物具有与待测物相似的性质(0.5 分),如荧光、颜色、光散射、电极反应等;③干扰物可以改变样本机制的物理性状(0.5分),如黏度、表面张力、浊度、离子强度等;④干扰物可通过评比金属离子、结合活性位点、氧化硫基等改变酶的活性,也可在竞争酶反应过程中的关键底物(1 分);⑤感染物方式与被测物相似的反应(1 分);⑥在免疫化学反应过程中,干扰物结构域抗原类似,而与相应抗体发生交叉反应(1 分)。

 2.对定性实验进行方法比较研究,样品最好使用常规患者的新鲜标本(1 分),样品量应保证评价实验方法和比较方法测定的需要(1 分)。样品中被测物应稳定,应尽可能用评价方法和对比方法同时完成测定(1 分)。作为最低要求,用对比方法测定的阴性和阳性样品,应分别在 50 例以上(1 分)。常规检测时,为保证阳性样品达到 50 例,阴性样品可能已大大超过 50 例,为保证正确评价阳性样品中可能出现的假阴性问题,必须保证有足够样品量(1 分)。

 3.临床检验质量保证横向可分检验器具生产、临床实验室检验和室间质量评价等环节(1 分)。溯源性是检验结果与公认参考标准相联系的属性,溯源性一般通过应用参考方法或参考物质而建立,建立和保证检验结果的溯源性是实现检验结果准确、可比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是保证临床检验分析质量的主要内容(1 分)。检验结果有检验程序获得,检验程序建立者应建立检验结果的溯源性,检验程序运行者应验证或论证检验结果的溯源性,室间质量评价应在证明质量评价物质互

 通性的基础上保证靶值的溯源性(1 分)。

 临床检验质量保证纵向可分分析前、分析过程和分析后等环节,溯源性主要针对分析环节,因此溯源性不是临床检验质量保证的全部(1 分)。

 溯源性有好有坏,不确定度在一定意义上是溯源性好坏的指标,因此在建立和保证溯源性的同时,应保证不确定度符合检验结果的预期用途(1 分)。另外,不确定度评定的目的还包括鉴别主要不确定度来源,因此不确定度应用也是检验质量改进的重要手段。

 4.对于试剂厂家,欧盟关于体外诊断器具指令要求校准物和质控物定值需通过参考方法或参考物质保证其溯源性(1 分);ISO17511 和 18153 中要求建立溯源性的同时给出校准物定值的不确定度。对于参考实验室,ISO15195 和 17025 要求参考测量结果需具有溯源性并附有不确定度(1 分)。

 对于临床实验室,ISO15189 中的溯源性和不确定度要求分别如下。应设计并实施测量系统校准和正确度验证计划,以确保结果可溯源至 SI 单位,或可参比自然常数或其他规定的参考标准(1 分)。如果上诉无法实现或不适用,应用其他方式提供对结果的可信度(1 分);适用且可能时,实验室应确定检验结果的不确定度(1 分)。

 5.互通性是参考物质的重要属性,是指用不同测量程序测量该物质时,各测量程序所得的测量结果之间的数字关系(1 分),与用这些测量程序测量试剂临床样品时测量结果的数字关系的一致程度(1 分)。

 互通性是指参考物质物学理化性质与试剂临床样品的接近程度(1 分)。制备参考物质时,出于调整浓度、便于储存和运输等目的,有时需对原料进行成分调整和加工,因而使参考物质与实际样品不同,用不同检验程序检验时会得出不同结果(1 分)。显然在这种情况下用参考物质校准检验程序或判断程序的正确性会得出错误的结果(1 分)。因此用参考物质建立或验证。

 第四章

 检验项目的临床效能评价

 一、A1 题(每题 1 分)

 1.下列哪项不属于真的试验临床应用评价的(

 )

 A.诊断敏感度

  B. 诊断特异度

 C. 预测值

 D . 似然比

  E. 线性范围 2.诊断敏感度指的是(

 )

 A.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

 B. 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

 C. 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

 D . 真阳性/(真阳性+真阴性)

 E. 假阳性/(真阴性+假阳性)

 3.诊断特异度指的是(

 )

 A.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

  B. 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

 C. 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

 D . 真阳性/(真阳性+真阴性)

 E. 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

 4.阳性预测值(

 )

 A.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

  B. 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

 C. 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

 D . 真阳性/(真阳性+真阴性)

 E. 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

 5.阴性预测值指的是(

 )

 A.真阳性/(真阳性+假阳性)

  B. 真阳性/(真阴性+假阳性)

 C. 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

 D . 真阳性/(真阳性+真阴性)

 E. 真阴性/(真阴性+假阴性)

 6.诊断试验阳性时,患该病与不患该病率的称为(

 )

 A.诊断指数

  B. 诊断效率

 C. 似然比

 D . 回收试验

  E. 诊断敏感度 7.几种试验联合应用时,提高敏感度,降低了特异度的方法是(

 )

 A.并联试验

  B. 串联试验

 C. ROC 曲线

 D . 回收试验

  E. 并联试验和串联试验 8.几种试验联合应用时,提高特异度,降低了敏感度的方法是(

 )

 A.并联试验

  B. 串联试验

 C. ROC 曲线

 D . 回收试验

  E. 并联试验和串联试验 9.下列于参考区间的确定理想的方法是(

 )

 A.正态分布曲线

  B. 百分位法

 C. 极差法

 D . ROC 曲线

  E. 引用文献

 10.鉴别诊断时宜选用下列哪种类型试验(

 )

 A.特异度高的试验

  B. 特异度低的试验

 C. 敏感度高的试验

 D . 敏感度低的试验

  E. 都可以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

 1.用于参考区间确定的理想方法是正态分布法。

 2.鉴别诊断时宜选用敏感度高的试验。

 3.对于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疾病,且确证及治疗费用又较昂贵时,此时应选择特异度高的诊断标准。

 4.建立参考区间需要选的足够数量的“健康人”作为调查的对象,其中的“健康人”指的是近期无任何疾病的人群。

 5.与误诊率相反的指标是预测值。

 6.与漏诊率相反的指标是灵敏度。

 7.能确定或者排除受试者是否有病的是临界值。

 8.诊断的金标准是指当前国内外公认的,诊断某种疾病最可靠的、在临床上能获得肯定结论的方法。

 9.ROC 曲线的主要作用是易于查出任意界限值时对疾病的认识能力。

 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

 1.金标准 2.敏感度 3.参考区间 4.ROC 曲线 5.医学决定水平 6.特异度 7.敏感度 四、问答题(每题 5 分)

 1.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评价指标有哪些? 2.假设某试验用以诊断××病,敏感度为 95%,特异度为 90%,现有一患者高度怀疑××病(验前概率 80%),现检测结果阳性,其诊断概率是多少? 3.ROC 曲线的主要作用?

 4.诊断性试验的评价原则是什么? 5.什么时候应该采用串联或者并联诊断试验? 答案:

 一、 1.E 2.C 3.E 4.A 5.E 6.C 7.A 8.B 9.D 10.A 二、1.× 2. ×3. √4. ×5.×6.√7.×8. √9.√ 三、 1.金标准:即标准诊断法,是诊断某疾病最可靠的方法(1 分),通常指活体组织检查病原学检查、细胞学检查、特殊影响学检查、尸检、长期随访结果(1 分),专家共同制订且得到公认的诊断标准等(1 分)。

 2.是指经金标准诊断为“有病”的病例中(1 分),诊断试验检测为阳性例数所占的比例(1 分)。真阳性例数越多,则敏感度愈高,误诊病历(误诊率)愈少(1 分)。

 3.介于参考上限和参考下限之间的值(1 分),包括参考上限和参考下限(2 分)。

 4.ROC 曲线是“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的简称(1 分)。ROC 曲线是以真阳性率(灵敏度)为纵坐标,假阳性率(1-特异度)为纵坐标作图所得出的曲线(1 分),是表示灵敏度与特异度之间互换关系的一种方法(1 分),所得的曲线可以决定最佳分解值。

 5.是指某项待测成分的某一浓度(1 分),围绕该浓度的升高或者降低(1 分),对确定疾病的诊断和治疗起帮助甚至关键的作用(1 分)。

 6.特异度是经金标准诊断为“无病”的病例中(1 分),诊断试验检测为阴性例数所占的比例(1 分)。真阴性病例愈多,则特异度愈高,误诊病例(误诊率)愈少(1 分)。

 7.敏感度指经金标准诊断为“有病”的病例中(1 分),诊断试验检测为阳性例数所占的比例(1 分)。真阳性病例愈多,则敏感度愈高,漏诊病例(漏诊率)愈少(1 分)。

 四、 1.常用的检验项目的临床应用评价指标有:灵敏度(真阳性率)、特异度(真阴性率)、预测值(阳性预测值

 阴性预测值)、(3 分)似然比(阳性似然比

 阴

 性似然比)、尤登指数、准确度、ROC 曲线下面积等(2 分)。

 2.诊断概率为97.4%(1 分)。(要求计算过程(4 分))

 3.(1)选择最佳分解值:基于分解值对诊断试验准确性的影响,取 ROC 曲线上的拐点作为分解值将会得到最大的准确性,但是必须结合似然比、尤登指数以及筛查和确诊等试验目的综合确定(1 分)。

 (2)诊断效率分析:利用 ROC 曲线,除了选择最佳临界值外,还可利用曲线下的面积来评价不同检验项目或不同检测方法对某种疾病的诊断价值。曲线下面积越大,其诊断价值就越大,它是一种非常直观的表达方式(1 分)。

 (3)对检验结果的评价:从 ROC 曲线可知,灵敏度和特异度随着诊断分界点的升高或降低而变化。实际上阴性预测值和阳性预测值也随之而变化(预测值是灵敏度和特异度与患病率的函数)(1 分)。

 (4)综合目前所有的研究资料,用循证医学方法获得的 ROC 曲线称为系统受试者特征曲线(SROC 曲线),SROC 曲线能够更加客观的反映新指标的诊断价值,是评价诊断指标是否具备诊断价值的更高水平证据。(2 分)

 4.国际上通用的循证医学评价标准,即对诊断性试验的真实性、可靠性及实用性三方面进行评估(1 分)。诊断试验证据的真实性评价:循证医学对诊断性试验的要求,首先要求有真实性,能及时对患者做出正确的诊断。在众多的诊断试验中,筛选具有真实性的试验,必须要有严格的条件(2 分)。诊断性试验的临床可靠性评价:在于它能够正确的诊断和鉴别受试者是否有特定的目标疾病,通过这项试验的结果,能够使我们作出的诊断更为可靠(1 分)。实用性评价:即诊断试验研究结果是否有助于患者(1 分)。

 5.(1)若临床医师需要一项灵敏度高的诊断试验,而此时只有两项或多项不十分灵敏的诊断方法,则选择并联试验(1 分)。其结果是灵敏度增加,不易漏诊,阴性预测值提高,有利于排除其他诊断(1 分)。但其代价是特异度降低,假阳性率升高,容易造成误诊(1 分)。临床用平行试验来防止漏诊危重病例而造成不利的后果,也就是说漏掉一个病人结果后果严重时,要尽量减少漏诊率。(2)当几项诊断试验特异度均不高时,采用串联试验提高特异性(1 分)。串联试验使特异度和阳性预测值增加,其代价是灵敏度降低,漏诊率增加(1 分)。

 第五章

 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与评价

 一、A1 题(每题 1 分)

 1.以最初 20 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空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值(

 )

 A.作为质控物有效期内的暂定中心线(均值)

 B. 作为质控物有效期内的常规中心线(均值)

  C. 累积平均数 D .算术平均数

  E. 几何平均数 2.质控界限通常以什么表示(

 )

 A.均值

 B.变异系数

 C. 精密度水平 D .准确度水平

  E. 标准差的倍数 3.计算 delta 值△(%)公式为(

 )

 A.△(%)=第二次结果—第一次结果 B.

 △(%)=第一次结果—第二次结果

  C.

 △(%)=【(第二次结果—第一次结果)/第一次结果】×100 D . △(%)=【(第二次结果—第一次结果)/第二次结果】×100

  E. △(%)=【(第二次结果—第一次结果)/(第一次结果—第二次结果)】×100 4.最早组织开展临床检验室间质量评价活动的人是(

 )

 A.Belk 和 Sunderman

 B.Levery 和 Jennings

 C.J.O.Westgard D .T.P.Whitehead

  E. W. A.Shewhart 5.组织若干实验室,共同在规定的时间内,测得同一批号质控物,收集测得结果做出统计学分析,目的在于调查各实验室的工作质量,观察实验的准确性;比较个实验室间的数值,并采取相应措施,使各实验室结果渐趋一致。此过程被称为(

 )

 A.方法比较

 B.室内质量控制

  C. 室间质量评价 D .质量保证

  E. 质量计划 6.目前,我国各级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为(

 )

 A.实验室间检测计划

 B.测量对比计划

  C. 已知值计划

 D .分割样品检测计划

  E. 定性计划 7.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偏倚的计算公式是(

 )

 A.(测定结果—靶值)/靶值 ×100

 B. (测定结果—均值)/标准差

 C.测定结果/均值×100

 D . (测定结果—靶值)

 E.(测定结果—均值)

 8.目前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主要评价的是(

 )

 A.精密度

  B.灵敏度

 C. 准确度

 D .特异性

 E. 总误差 9.室间质量评价样品的检测(

 )

 A.实验室必须在最佳条件下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样品 B. 实验室必须与其被测并热样本一样的方式来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样品

  C. 实验室必须在重新维护一起、重新校准后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样品 D . 实验室必须在检测室内质控样本后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样品

 E. 实验室必须使用配套的检测系统进行检测室间质量评价样品 10.我国常规化学、临床血液学是间质量评价活动的可接受成绩为(

 )

 A.≥90%

  B≤90%

 C. ≥80%

  D . ≤ 80%

  E. 100% 11.每次室间质量评价活动没一分析项目未能达到 80%得分则称为(

 )

 A.不满意的 EQA 成绩

  B.满意的 EQA 成绩

  C. 成功的 EQA 成绩 D . 不成功的 EQA 成绩

  E. 及格 12.对同一分析项目,在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中连续两次活动或连续三次中的两次活动未能达到满意的成绩则成为(

 )

 A.不满意的 EQA 成绩

  B.满意的 EQA 成绩

  C. 成功的 EQA 成绩 D . 不成功的 EQA 成绩

  E. 及格 13. 所以评价的项目连续两次活动或连续三次中的两次活动未能达到满意的成绩则成为(

 )

 A.不满意的 EQA 成绩

  B. 不成功的 EQA 成绩

 C. 成功的 EQA 成绩 D . 满意的 EQA 成绩

  E. 及格 14.在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某次活动中,血钾五个不同批号的检测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其得分应为(

 )

 A.80%

  B. 40%

 C. 100%

 D . 60%

 E. 0% 15. 在临床化学室间质量评价某次活动中对于血钾五个不同批号的检测结果,其

 中有一个批号结果超过规定的范围,其得分应为(

 )

 A.80%

  B. 100%

 C. 60%

 D . 40%

 E.2 0% 16.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五个标本中有两个结果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得分为 60%,并且其偏倚均为正,可提示测定系统存在误差类型(

 )

 A.随机误差

 B. 过失误差

 C. 操作误差 D . 系统误差

 E. 试剂误差 17. 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五个标本中有两个结果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得分为 60%,并且其偏倚均为正,另一个为负,可提示测定系统存在误差类型(

 )

 A.随机误差

 B. 过失误差

 C. 操作误差 D . 系统误差

 E. 试剂误差 18.某一实验室血糖参加室间质量评价活动,五个批号的测定结果分别为5mmol/L,4.6mmol/L,4 mmol/L,3.2 mmol/L,3.7 mmol/L,相应的靶值为 5.25 mmol/L,5 mmol/L,4.5 mmol/L,3.5 mmol/L,4 mmol/L,其评价标准为靶值+—10%。此次血糖室间质量评价的得分为(

 )

 A.100%

  B. 60%

  C. 80%

  D .40%

 E. 20% 19.在临床化学的监测中,分析某批血浆葡萄糖的质控测定显示两个浓度的质控品的测得值均超过 1 3s ,该分析批的误差类型最大的可能是(c

 )

 A.偶然误差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 D.不明原因或不可识别的误差

 E.平均误差 20.关于失控处理的方式,正确的是(

  )

 A.失控后重测一下质控品通过即可 B.失控后在检测患者标本的同时重做质控 C.失控后再试一个新的质控品通过即可 D.先将完成的检测发出报告 E.重新开始后对失控时的患者标本重做

 二、判断题(每题 1 分)

 1.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的目的是对质控结果的统计判断。

 2.开展室内质控时实验室应该首选实验方法进行临床价值评价。

 3.所谓方法学误差是指操作方法引起的误差。

 4.由实验室自己配置或为商品,其中有关物质的量由参考方法定值的标准品是参考物。

 5.通过实验室间的比对,观察其结果的准确性、一致性并采取一定措施使各实验室结果趋向一致的是室间质评。

 6.在 Westgard 多规则质控血清的 2 份测得值超过 3s 界限为“失控”的 1 2s 判断规则。

 7.做回收试验的样品浓度最好用医学决定水平的浓度值。

 8.标准定值血清可用来作为室间质控。

 9.评价一个检测方法或检测系统是否精密的统计量是相对偏差。

 10.用同一方法反复测定某一样品,所得出的值间的一致性,其表示可用重复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 3 分)

 1.质控图 2.室内质量控制 3.室间质控评价 4.质控品 5.基质与基质效应 6.Z-分数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

 1.在质控品的实际操作中,对于稳定性较长的质控物,如何设定中心线? 2.质控品的性能特征包括哪些方面?选择质控品时如何看待这些特征? 3.简述 1 2s 、1 3s 、2 2s 、R 4s 、4 1s 、10x 质控规则的意义?

 答案:

 一、 1.B 2.E 3.D 4.A 5.C 6.A 7.A 8.C 9.B 10.C 11.A 12.D 13.B 14.C 15.A 16.D 17.A 18.C 19.C 20.E 二、1.√ 2. × 3. ×4. × 5. √ 6. ×7. √ 8. √9. × 10.×

 三、 1.是质量控制图的简称,是针对检验过程质量加以设计、记录,进而评估检验过程是否处于控制状态的统计图(1 分)。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同批次测定质控品与患者标本,并将质控品测定结果标在质控图上,然后通过观察质控品测定结果是否超过质控界限来推断该批次患者标本的结果是否可靠(1 分)。质控图上一般应标有中心线、上控制界限和下控制界限共计三条控制线(1 分)。

 2.临床实验室按照一定频率定性或定量的检测稳定样品中某种或某些成分(1分),并将测定值画在符合一定统计学规律的控制图上,运用设定的判断限或控制规则对控制图上的测定值(也称控制值)进行评估(1 分),以此推测同批次患者标本的检测质量是否在控,这一过程就是室内质量控制(1 分)。

 3.即实验室间质量评价,也叫能力验证,或外部质量评价(1 分),由外部独立机构组织,发放同一标本,多家实验室对同一标本进行分析,通过收集和统计实验室的检测结果(1 分),以此评价实验室的操作过程是否满意,这一活动过程称为室间质量评价(1 分)。

 4.专门用于质量控制目的的标本称为质控品(3 分)。

 5.对某一分析物进行检测时(1 分),处于该分析物周围的其他成分就是该分析物的基质(1 分)。这些基质成分对分析物检测时的影响称为基质效应(1 分)。

 6.是指质控品测定结果与本系列质控品平均数之差(1 分),再除以本系列质控品的标准差而得到(1 分),计算公式为:Z-分数=(Xi-X)/s(1 分)

 四、 1.对于稳定性较长的新批号质控品,应与即将用完的旧批号质控品一起平行测定一段时间(1 分)。根据 20 次或更多独立批次获得的至少 20 个结果,剔除离群值后(±3s 外的测定结果)计算出平均数作为质控图的暂定中心线,计算出标准差作为质控图的暂定标准差,以此作为下月质控图的中心线和控制线进行室内质控工作(1 分),第二个月结束后,将该月同批号所有在控结果与前 20 次测定结果累计在一起,重新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第三个月的质控图中心线和标准差(1 分),重复前述操作 3-5 个月后,将最初 20 个测定结果和前 3-5 个月的在控数据累积在一起,计算出中心线和标准差,作为质控图的常规中心线和标准差(1 分)。对个别在有效期内浓度水平不断变化的项目,可以适当调整质控

 图的中心线(1 分)。

 2.质控品性能的指标有:基质效应、稳定性、瓶间差、定值和非定值、分析物水平等(1 分)。理想的质控品最好好常规待检标本具有相同的基质状态,在分析的过程中,质控品和常规标本才会有相同的表现,不存在基质效应的差异(1 分)。稳定性包括出厂稳定性和开瓶稳定性,同类质控品种,两个稳定性都较好的为理想质控品。质控品的瓶间差是指不同包装瓶之间的差异,主要包括出厂的瓶间差和实验室内部在复溶等过程引入的瓶间差。在选择质控品时应注意选择出厂时具有较小瓶间差的质控品(1 分)。定值和非定值质控品,非定值质控品的质量和定值质控品的质量是一样的。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不论定值质控品还是非定值质控品,用户都必须在自己的检测系统中重新确定均值和标准差,并在日常的质量控制工作中使用自己确定的均值和标准差(1 分)。关于分析物水平,如果只做 1 个水平的质控品检测,反映的是可报告范围内该水平附近的质量表现,只说明在该水平控制值附近的患者标本的检验质量符合要求。若能同时做 2 个水平或更多水平的质控品,则可以反映较宽范围内的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这样的质量控制工作更加科学和实用(1 分)。

 3.1 2s 、:1 个质控测定结果超过 X+2s 或 X-2s 控制限,一般用作“警告”规则,并启动其他规则进一步检验质控数据是否在控(1 分)。

 1 3s :1 个质控测定结果超过 X+3s 或 X-3s 控制限,由于超过±3s 是小概率事件,因此常用作失控规则,此规则对随机误差敏感。(1 分)

 2 2s :2 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同时超过 X+2s 或 X-2s 控制限,由于连续同时超过±2s是小概率事件,因此常用作失控规则,此规则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1 分)。

 R 4s :该规则是指同一分析批中两水平的质控测定结果,其中一个结果超过 X+2s,另一个结果超过 X-2s,常用作失控规则,此规则主要对随机误差敏感(1 分)。

 4 1s :4 个连续的质控测定结果同时超过 X+1s 或 X-1s,此规则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1 分)。

 10x:10 个连续的质控测定结果都在平均数(X)的同一侧(对偏离的程度没有限制,但必须连续 10 个测定结果同时高于或低于平均数)。此规则主要对系统误差敏感。

 第六章

 仪器与试剂的质量管理

 一、A1 题(每题 1 分)

 1.《计量法》开始实施的时间是(

 )

 A.1985 年 9 月 6 日

 B.1986 年 7 月 1 日

  C.1987 年 9 月 6 日 D.1985 年 7 月 1 日

 E.1987 年 7 月 1 日 2.通过数次高性能的离子交换树脂处理后再经微孔滤膜过滤得到超纯水,超纯水的电阻率可达 (

 )

 A.19MΩ•cm

 B.17 MΩ•cm

  C.16 MΩ•cm

 D.120 MΩ•cm

 E.18 MΩ•cm 3.一般试剂配制可用(

 )

 A.自来水

  B.双蒸馏水

  C.高纯水

  D.超纯水

  E.去离子水 4.关于临床实验室用水正确的观点是(

 )

 A.大容量盛水容器多使用玻璃容器

  B.没有用完的可以倒回原容器中 C.一级水可以贮存

  D.实验室用水应该标明启用时间 E.长时间储存 5.招标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及地点,在投标人出席的情况下,当众公开拆开投标资料,宣布投标人(或单位)的名称、投标价格以及投标价格的修改工程称为(

 )

 A.投标

 B.开标

  C.评标

 D.中标

 E.签合同 6.吸量管常用的校准方法准确性最高的是(

 )

 A.水银称重法

  B.水称重法

 C.比色法 D.滴定法

  E.加样法 7.紫外分光光度计的比色皿是由下列哪种材料制成(

 )

 A.塑料

 B.聚丙烯

  C.琼脂

 D.玻璃

  E.石英 8.分析纯化学试剂的标签是哪种颜色(

 )

 A.绿

 B.红

  C.蓝

 D.黄

  E.黑 9.一般用于定量的试剂是(

 )

 A.优级纯

 B.分析纯

  C.化学纯

 D.实验纯

  E.生物制剂 10.血分析仪的试剂和尿液分析仪的试纸条储存在(

 )

 A.恒温箱

 B.冷冻

  C.冷藏

 D.室温

  E.水浴箱 11.用于微...

相关热词搜索:题库 实验室 管理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