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数据开放共享助力政府治理能力提升

发布时间:2020-08-29 来源: 党课讲稿 点击:

 摘要:在国家出台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政策背景下,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已成为提升政务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手段。文章阐述了目前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现状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了建立健全统筹机制、构建标准规范体系、加强数据质量监管、保障政府数据安全、加快数据人才培养等五方面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具体措施。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第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要运用大数据提升国家治理现代化水平,要建立健全大数据辅助科学决策和社会治理的机制,推进政府管理和社会治理模式创新,实现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2020 年 4 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提出要加快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数据作为国家基础性、战略性资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型生产要素。加快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提升政府数据资源价值,将有利于优化营商环境,催化数字经济倍增效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现状

  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我国大数据体量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其中,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采集与保存的数据与社会经济生活息息相关,掌握着海量的基础数据,占比达 80%。这些数据具有全覆盖、专业化、行业性、权威性等特征,有着极大的挖掘利用和赋能的潜力。

  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核心就是将政府各部门独自掌握的原始数据资源提供给公众获取和使用。同时对分散于政府各部门的多源同构或异构数据进行有效整合,从而较大程度降低数据收集与验证成本,实现以数据为驱动的政务信息系统与服务的整合,促进政府治理能力和提升。

  近年来,在国家《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等政策推动下,我国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工作深入推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特别是对于提高政务服务水平,便利群众办事创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1.基本情况。一是管理机构成立情况。全国 3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 22 个地区明确了政务数据统筹管理机构,即在机构职能中明确了数据资源管理责任。由于数据管理机构的行政级别、机构性质不尽相同,政务数据的统筹管理力度差异较大。一般来说,政府组成部门、政府内设机构等统筹力度相对较大。二是管理制度建立情况。全国 32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中,有 28 个地区制定了数据资源管理相关制度文件。其中,北京、上海、贵州等 10 个地区专门针对政务数据制定了综合管理办法。三是开放共享推进情况。2017 年以来,全国各地区、各部门按照国家部署,将本地区、本部门的数据进行系统整合共享,整体上有效提升了政府信息资源的利用水平和政务服务能力。总的来看,沿海发达地区较中西部地区推进力度大,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应用较好。例如,浙江省在政务

 数据共享方面,累计共享 12.8 亿次,这个数字意味着每调用一次,群众和企业就可以少交一份材料,真正实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而部分中西部地区只能实现少量政府数据对共众开放,各部门之间共享的数据也较少。

  2.存在问题。一是部门协调难。由于领导机构并不统一,或成立的领导组等议事机构统筹力度不强,政府数据共享工作在推进中存在不少协调问题,导致大量时间和精力耗在部门之间的综合协调上。二是标准不统一。从全国范围来看,由于共享平台应用软件不统一,直接导致国家、省、市级联存在反复调试,影响共享效率。三是基础支撑能力得不到保障。有些地方的开放共享项目建设资金并未纳入政府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经费也未纳入财政预算统筹安排,大数据相关复合型人才缺乏。四是数据滞后。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后,部分数据得不到及时更新,导致有些数据具有滞后性,不利于公众的查询与应用。五是开放共享的政府数据可用性不高。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碎片化、重复化、无效性的低质数据集,不利于释放政府数据价值。特别是很多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数据仍未实现共享开放,无法有效支撑社会公众挖掘数据价值进行创新创业。六是数据缺乏安全性。政府对有些个人信息无法准确定位,很难辨别公众个人数据公共属性和隐私的归类。

  二、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措施

  建立健全统筹机制。实现政府数据开放与共享的目的是利企便民,各级政府及部门应树立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开放共享服务理念,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建立本地区“一盘棋”的政府数据管理机制,确定数据管理统筹协调机构,提高综合管理力度。理顺政务数据开发利用各个环节参与主体,以及各类主体的权责体系。在此基础上,注意统分结合,调动各相关部门积极性,推动数据管理从碎片化、无序化向集约化、规范化转变。同时,建立数据评估考核机制,健全奖惩机制,形成共建共享共治的数据治理格局,有效提升数据开放共享用户体验,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办事难、证明难等实际问题。

  1.构建标准规范体系。根据已出台的全国性政策框架,由政府顶层设计,制定统一的应用软件标准。鼓励市场参与制定开发,认可多元技术,建立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应用标准体系。例如,基于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应用的总体、基础、采集、统计、分级分类、共享交换、开放、安全隐私保护等标准。同时要推进各类标准在政府重点民生部门、公共企事业单位中的应用,开展标准规范试点示范,培育一批优秀的基于数据应用标准的第三方数据资源提供商和应用服务提供商。

  2.加强数据质量监管。在科学编制数据目录、梳理数据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管理和信息技术,充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一致性和时效性。一是利用数据质量管理循环法。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 运用数据领域的 PDMA (计划 - Plan, 实施- Deploy,监控 - Monitor,行动 - Act)循环法,开展实时性系统监控。依托数据资源目录平台和数据资源应用平台,采集分散在各部门的业务数据,以政策文件为依据确定数据源单位,通过比对质量目标与现有水平,发现低质数据并退回数据源单位校核修复,反复循环直至达到数据质量目标。二是利用区块链技术。依托搭建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区块链底层平台,形成各部门的可信节点,共同组成可信的区块链网络,通过实现数据确权,保障数据的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同时结合区块链的智能合约技术,将数据收集、存储、管理、共享、

 开放、分析、结算过程上链存证,实现数据全生命周期可信管控,形成数据使用事前审核、事中监控、事后溯源的数据监管机制。

  3.保障政府数据安全。安全是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的前提保障。在政府数据使用中,通过加强身份认证、权限管理、数据加密、数据脱敏等技术防护体系,防止数据丢失、毁损、泄露和篡改,使数据资源在保证隐私程度的基础上,最大化地提高数据可用性(即保留业务属性),实现数据安全管理和隐私信息有效保护。同时建立健全数据安全管理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风险评估和应急演练。发生重大数据安全事故时,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补救措施,并按照规定向有关主管部门报告。

  4.加快数据人才培养。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离不开大数据相关复合型技术人才支撑。国家应扶持有条件的高校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定制个性化的数据人才培养方案。采用专业学习加政府实际应用需求相结合方式,在专业学习的同时深度参与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工作,建设一支具备数据采集加工、数据查找整合、大数据分析、安全保障和区块链技术等综合能力,熟悉政务工作流程的专业化队伍。

相关热词搜索:助力 治理 提升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