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历史》

发布时间:2020-11-14 来源: 党课讲稿 点击:

 酒泉育才学校九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 试卷 九年级政史(共120分)

 班级

 姓名

 思想品德部分(60分)

 一、 单 项选择题(下列每小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字母填入题后括号内。每小题 2 分,30

 1.新学期开始了,学校各类社团开始招募新社员。看到同学们都踊跃报名参加,一向只专注于文化知识学习的小春也有些蠢蠢欲动„„因为参加上述社团有助于

 (

  )

 A.减轻学习的负担

 B.培养自己的学习爱好

  C.减少学习的时间

  D.逃避文化课的学习 2.校长在国旗下讲话中说到:“同学们,你们不仅要在学校里埋头读好我们的有字之书,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在社会上读好无字之书,不仅要读万卷书,更重要的是要行万里路。”这一讲话强调的重点是让同学们

 (

 )

 A.学好各门功课

 B.参加体育锻炼

 C.参加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D.爱护校园环境卫生 3.小丽进入青春期后,总是渴望有人聆听自己倾诉心事,可又怕自己的秘密被人知道,甚至连日记也上了锁。这反映的矛盾心理是

 (

 )

 A.依赖性与独立性的矛盾

 B.闭锁性与开放性的矛盾 C.独立性与自主性的矛盾

 D.代沟与逆反的矛盾 4.张妍经常询问老师,自己有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经常跟父母贪心,让他们说说自己有哪些变化。她认识自我的方法是

 (

 )A.自我反省

  B.心理测量

 C.相互比较

 D.他人评价 5.2014 年 10 月 21 日张家口新闻网报道,张女士乘公交车上班途中,看到一老人上车,她连忙站起身来示意老人坐到她的位子上。老人听到后挤了过来,但要从她身后绕一下。而这一绕,竟让老人很不爽地冲张女士嚷了起来:“你挡在这儿让我怎么坐啊!”该老人的行为(

 )

 ①是不礼貌的行为②会使让座者心灵受到伤害;③是表达有技巧的表现;④是缺乏教养的表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6.考试成绩揭晓后,林夏并不十分看重分数,而是专注于自己的错题,不仅做错题摘抄,而且还细致分析导致失误的原因。这启示我们

 (

 )

 ①要理性看待分数

  ②要客观分析分数背后存在的问题 ③要及时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

  ④不要重视考试,不必关心分数 A. ①④

  B. ②③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数学试卷发下来了,林东一看居然得了 92 分,可与同桌一对照,发现老师错批了一道题,多给了自己 10 分。此时,林东的正确做法是

  (

 )

 A.向别人炫耀自己的分数

  B.把自己那道错题悄悄改过来

 C.如实向老师反映,改回正确分数

 D.暗自庆幸,老师多给了自己分数 8.沈丽当选七(2)班学习委员后,决定将同学们分成六个互助学习小组,组与组之间开展学习竞赛。这一做法:

  (

 )

 A.会使集体失去前进的动力

  B.会将班集体引向混乱

  C.有助于增强班集体的力量

  D.会使同学们陷入恶性竞争 9.

 九(1)班班委会推选过程中,同学们一致推荐做事认真踏实的林敏同学担任劳动委员,林敏同学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这以后的每次劳动比赛,班级都受到学校的表扬。这启示我们:

 (

 )

 ①为班级服务不需要付出努力和代价;②承担责任不需要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③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找准自己在集体中的位置,主动为集体做力所能及的事;④要学会以实际行动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

 A.①②

  B. ③④C. ①②③④D. ②③④ 由于疼爱自己的奶奶突然生病去世,林丽伤心极了。饭吃不下,觉也睡不着,身体拖不住,终于病倒了。后来在班主任老师的引导下,林丽痛痛快快地哭了一场,这才走出情绪的低谷。据此完成 10-11 题 10.林丽因伤心而病倒说明:

  (

  )

 A.不良情绪会影响学习

 B.消极情绪会影响身心健康

 C.青少年情绪持久性强

  D.人的情绪反应总是不适当 11.林丽走出情绪低谷的方法是:

 (

 )

 A.理性升华

  B.行为调节

  C.合理宣泄

  D 认知调节

 12.2014 年 10 月 24 日,浙江省运会游泳比赛14岁组女子 100 米仰泳决赛中,由于杭州选手抢跳被取消成绩,宁波姑娘胡晨琦以 1 分 05 秒 02 的成绩幸运夺得一枚金牌。杭州选手被取消成绩是因为:

 (

 )

 A.她做了比赛规则中不可以做的约定

 B.比赛规则本身是不公平的 C.她违犯了国际法所禁止做的事情

 D.该选手和道德素质整体低下 13.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初次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草案)》。这表明:

  (

  )

 A.法律是依据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B.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C.法律主要靠信仰力量发挥作用

 D.法律是由国家制定和认可的

 14.放学回家的路上,家庭经济困难的小军竞遭到社会青年张某的敲诈,但因小军身上没钱,故遭到张某的殴打。为此,小军可采取的行动是:

 (

 )

 ①拨打 110 报警 ②寻求法律的援助 ③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④默默忍受,自认倒霉 A.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15.星期五下午放学回家时,小明看到社区里多了一块社区自治公约标示牌:“我们乐于参与社区的公共活动、邻居见面主动问好、我们呵护孩子的自尊,在公共场所避免责罚等”制定该公约的目的在于

  (

  )

 A.限制居民的权利 B.规范社区成员的行为 C.损害社区居民的利益 D.奴化社区居民的思想 二、非选择题(共30分)

 16.

 “七年级学生有没有必要确立未来目标和计划”一度成为某校七年级学生共同关注的话题。某七年级年级组围绕这一话题展开了一次大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主要形成了两种观点,并分别列举了如下事实:

 观点一:没有必要确立未来目标和计划 小明今天说将来要当工程师,明天又觉得还是做老师好。

 小华天天在苦思冥想,该确立什么样的目标,如何安排计划,结果什么也没干。

 观点二:有必要确立未来目标和计划 周恩来中学时期就确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志向。

 大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不对自己的目标进行合理的规划,有序地按照规划推进 【问题探究】(1)你支持上述哪个观点?请简述理由。(如果你对上述两个观点都不支持,请写出自己的观点,并简述理由)

  【出谋划策】(2)请你给哪些有理想而缺乏明确行动计划的同学们一些有益的建议。你会建议他们在制定计划时注意些什么?

 17.

  材料一:2014 年 10 月 20 日,央视新闻播出了《走基层——我眼中的乡贤——陈国南:“散财老农”的大隐人生》,讲述了玉林市陈国南老人的感人事迹。回乡 30 多年里,陈国南利用农闲时间,分文不取地帮人探了 6 万多口井。尽管他生活拮据,30 年里陈国南却几乎把所有的退休金施于贫困者。每个月他只给自己留下 300 元钱作开销,其余退休金全部都用于救济他人。陈国南甘守一生清贫,至今没有分文存款,在当地被誉为“水神”、“活雷锋”。

 材料二:2014 年 10 月 23 日,广西贵港市举行全市青年文明号创新服务大赛。本次比赛选手来自公安、医院、供电等 9 个系统,而荣获本次比赛一等奖的选手也将代表贵港市参加广西区委举办的广西青年文明号创新服务大赛复赛。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中陈国南的哪些行为是你极为欣赏的?这些行为向你传递了哪些正能量?

  (2)

 联系材料二谈谈举办此次大赛有哪些重要意义?

  (3)

 读了上述材料后,你打算从哪些方面入手让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18.2014 年 10 月 23 日,中国女子坐式排球队在仁川亚残运会决赛中以3:0完胜伊朗队,夺得冠军。中国女子坐式排球队的姑娘们配合默契,她们相互协作,打防结合,整体出击,以圆满的结果为自己亚残会的比赛收官。

 (1)中国女子坐式排球队完胜伊朗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上述材料让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19.材料一:《酒泉日报》报道,2014 年 10 月 21 日上午 8 时 30 分许,酒泉市肃州区交管大队民警在收费站执勤时。一辆重型半挂牵引车引起民警的注意。民警查询发现,刘某持有 B2 驾驶证,并不能驾驶重型半挂牵引车,属于准驾不符。民警对刘某、王某进行一番教育后,依照相关法规,对驾驶人刘某做出了罚款 200 元,驾驶证扣 12 分的严厉处罚。

 材料二:据《酒泉日报》2014 年 10 月 12 日报道,酒泉市肃州区人民法院大难成功化解了一起诉讼标的 1000 万元的借款合同纠纷,有效的维护了良好的金融借贷秩序。在办案过程中,法官多次召集双方进行调解,经过调解,双方最终打成了协议。

 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材料一刘某为什么会受到处罚?这说明了法律的何种功能?

  (2)

 材料二中的这起纠纷是通过何种手段来解决的?这体现了法律的何种功能?

  (3)读了上述材料后,你从中得到哪些警示?

  历史部分(6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项正确,将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在下面答案栏内。每题 1 分,共 24 分)

 1.“大理的悠远,丽江的柔软,时光打磨着记忆,若是人间有一处春色让人流连,便是七彩云南。”而云南不仅有优美的风景,怡人的气候,更有悠久的历史。这里曾生活着我们祖国境内已知的最古老的人类。他们就是

  (

 ) A.元谋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人

 D.半坡人 2.在下列图片中,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

 )

 A.①③

  B.③④

  C.②③

 D.①② 3.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

  )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中央集权制度 4.郭沫若说:“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我们依然感觉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这是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

  (

  ) A.诸侯争霸的局面 B.“钟鼓之乐”盛行的局面 C.“百家争鸣”的局面 D.各国相继变法的局面 5.《帝国的终结》是易中天最为看重的一部著作,该著作深刻探究了中国帝国制度形成和灭亡的原因。书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 (

  ) A.统一度量衡、货币

  B.焚书坑儒 C.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 D.建立统一国家和中央集权制 6.导演在拍电视剧《张骞》时,其中有一场戏是张骞拜别汉武帝即将出使西域,该场面中最不可能摆放的道具是

  (

  )

 A.铁剑

  B.丝绸 C.葡萄 D.陶器 7.《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实有

 (

  ) ①商汤灭夏

 ②齐桓公称霸 ③商鞅变法

 ④赤壁之战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8.下图为三国鼎立示意图,哪个数字所示的地区是吴国

 (

 ) A.①

 B.②

 C.③

 D.④ 9.在一次鉴宝活动中,某持宝人持有上图所示名画,经专家组鉴定,这是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真迹的局部图,是顾恺之依三国时期魏国曹植的名赋而作。它是

  (

 )

 A.《步辇图》B.《洛神赋图》C.《天王送子图》 D.《清明上河图》 10.小明以“繁荣与开放的唐朝”为主题进行探究,下列他整理的内容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已普遍使用最先进的活字印刷术

  B.唐太宗时出现“贞观之治”局面 C.唐玄宗时出现“开元盛世”局面

  D.都城长安是国际性的大都市 11.“19 世纪 70 年代以后,所有西方政府都引进了公务员考试制度来测试申请政府工作者的才能,而不是依据人际关系或者家庭出身来录用人员,这其实是不知不觉地模仿了中国在一千多年前就发明了的事物。”这“事物”是指

 (

  ) A.禅让制

  B.分封制

  C.世袭制

 D.科举制 12.众多世界级人物在接受采访谈及对西藏印象时说“西藏是个美丽的地方”;国际佛光会世界总会长星云大师说“西藏是个神秘的地方”。以下关于西藏的论述不正确的是

 (

  ) A.唐朝唐蕃“和同为一家” B.元朝成为我国正式的行政区域 C.明朝设置驻藏大臣进行管辖

 D.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 13.我国在建筑方面有许多杰出成就,右上图是现存世界上最古老的石拱桥,它是

 (

  )

 A.康桥

 B.赵州桥 C.卢沟桥

 D.钱塘江大桥 14.下列能正确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

  (

 )

 15“苏湖熟,天下足”表明我国经济重心发生了转移,其方向是

  (

  ) A.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B.从长江流域转移到黄河流域 C.从长江流域转移到珠江流域

  D.从珠江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16.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有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时代。”下列各项中属于宋朝“创新和文化繁盛”表现的是

  (

 ) ①出现了最早的纸币②发明了活字印刷术③开创了科举考试制度④形成了词创作的繁荣局面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7.搜集和整理历史资料,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刘明同学从图书馆借来了《康雍乾三朝实录》《论军机处与极权政治》《“文字狱”的研究》等书,准备写一篇历史小论文,下列论文题目最符合他想法的是

 (

  ) A.浅议“焚书坑儒” B.叙说清朝的对外交往 C.简论“闭关锁国”

  D.略谈清朝的君主专制 18. 2013 年 5 月 8 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英议会接受质询时表示,英国政府并未改变英长期以来的对华及涉藏政策,即英国承认西藏是中国的一部分,不支持“西藏独立”,尊重中国主权。历史上,清政府为了加强对西藏的管理而设置了

  (

  ) A.宣政院 B.达赖喇嘛 C.驻藏大臣

 D.伊犁将军 19.明清时期,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巩固和发展,科技领域成就尤其突出。下列哪幅图反映了这一时期的历史

 (

  ) 20. “以和为贵”“和平交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在古代对外交往中体现了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 ①丝绸之路 ②鉴真东渡

 ③戚继光抗倭 ④郑和下西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1.“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人们按母系血缘确定亲疏关系

  B.氏族家长制大家庭的出现 C.部落联盟实行禅让制

  D.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22.司马迁评价他——“凿空西域”,他被誉为“中国走向世界第一人”。他毕生的坚韧探索,不仅促进了各个民族的交流融合,更深刻地拓展了一个民族看世界的大视野。“他”是 (

 ) A.蒙恬

  B.卫青

  C.张骞

  D.霍去病 23.中印友谊源远流长,唐朝时,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巨大贡献的历史人物是

  (

 ) A.张骞

  B.鉴真

  C.玄奘

  D.郑和 24.清朝时,一位曾发誓来中国绝不下跪的外国使节,在看到太和殿时却一改初衷虔诚跪地,并说:“我跪的不是中国的皇帝,而是中国伟大的建筑。”这里“伟大的建筑”指的是

  (

  ) A.故宫

  B.十三陵

  C.长城

  D.颐和园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4 小题,第 25 题 10 分,第 26 题 8 分,第 27 题 8 分,第 28 题 10 分,共 36分) 25.春秋战国是一个割据征战的时期,也是我国一次历史大变革的重要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至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鼓励农民开垦荒地,努力种田和织布的可以免除徭役,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奖励打仗有功的人;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编定户口,五家为一伍,十家为一什,相互监督,一家犯法,邻里如不告发,则十家连坐。

 (1)材料一中的“桓公”是哪国国君?(1 分)“管仲相桓公”的结果如何?(1 分)

  (2)根据材料二说出,这是

 时期发生的

 变法。(2 分)这次变法还有哪些内容?请补充完整。(2 分)这次变法有何影响?(2 分)

 (3)你认为桓公首霸和“秦的国势日趋强盛”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 分)

 26.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推动了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类文明进程。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扩大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的要求。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仁者,爱人。”“不学礼,无以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 (1) 孔子及其创立的儒家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什么?(1 分)

  材料二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李白 (2)李白诗中的“秦王”针对“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采取了怎样的措施?(1 分)

  材料三 观察下列三幅图片: (2) 图一、图二中的现象出现的政治原因是什么?(1 分)根据三幅图片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事件对中华文明发展起到了怎样的积极作用。(1 分)

 材料四 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陈寅恪 (3) 根据上述材料举出当时重要的科技发明一例及成就最高的文学形式。(2 分)

 (4) 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怎样的认识?(2 分)

  27.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特点。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皇帝之下,有由三公九卿组成的中央政府(自此形成的三公九卿制度,对以后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央机构的设置,有着重要的影响)。三公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互不相属,互相牵制。

 (1) 材料一中的“皇帝”是谁?(1 分)“三公”除丞相外还有哪两“公”?(2 分)

 材料二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要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2) 材料二反映了我国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1 分)“帝方自操权柄”是什么意思?(1 分) 材料三 故宫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下图),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了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3) 导游所说的“偏房”指的是哪一机构?(1 分)请你对该机构的设立作简要评价。(2 分)

  28.中国崛起之路,曲折而又艰辛,历史上的经验,值得借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历史上,中国至少曾有三次被公认为是地区最强大的国家。第一次是从公元前 3 世纪到公元 3 世纪。„„当时汉朝周边的一些国家开始进口汉朝的商品和技术——主要是丝绸、纸张、陶瓷„„7 世纪唐朝的建立不仅宣布了中国的第二次崛起,而且巩固了中国在南方的力量,并通过陆路向四周扩展影响力。这种影响力还传播到了隔海相望的日本。中国不仅高度开放而且迎来了一个贸易和工业不断增长的时代。„„1368 年,明朝建立了。中国由此实现了第三次崛起。虽然这次与前两次相比有些逊色,中国强大的力量仍给这一地区留下了很深印象。

 ——王赓武《中国迎来第四次崛起》 材料二 郑和船队所到之处,以礼待人,尊重当地风俗;公平贸易,并将海外的先进文化与科技带回国内,因而为中国赢得了信誉和朋友。

 (1) 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中国古代三次崛起体现出的共同特征。(至少回答两个方面)(2 分) 材料三 清乾隆帝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信中的几句话:“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 物以通有无。”

  (2) 根据材料三,想一想清朝采用了什么对外贸易政策?(1 分)采取此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至少回答两个方面)(2 分)

 (3)你认为如何才能实现中国的第四次崛起?(4 分)

相关热词搜索:政治 历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