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生参加活动感想集锦

发布时间:2020-10-05 来源: 调查报告 点击:

 大连军训生参加返陆院活动感想感言集锦

 01

 “看了晓野发来的《海那边》,感觉如实写出了我们那几天的活动,但是有些感人的地方还不太突出啊。

 和朋友们交流下来,有几个点是很感动的。

 1.

 下飞机后有教官来机场接,那个有力的拥抱。

 2.

 一下车唱陆院院歌的时候,指挥的军官在第一段结束后做了一个明显的结束的手势,但大家都没有停下来,而是继续把第二段唱完。

 3.

 从大门口往里面走的时候,番号一喊,军歌一唱,感觉就来了。

 4.

 6 个人一间住在原来的宿舍,不管是身价亿万还是级别多高,大家一起睡硬板床。早上起来讨论谁的呼噜声比较响。

 5.

 每天晚上在活动结束后,和当年的队干部出去喝酒,每天都到半夜才回来,队长和我们一起住在宿舍里。

 6.

 每天早上自觉地把被子叠成豆腐块,而且发现自己的功力还在。

 7.

 2 号早上是 6 点起床(不是 6 点半),原来都叫着不想起来的竟然一个不少都出现了。

 8.

 队列就更没问题了,20 分钟的练习就可以阅兵了。

 9.

 10 月 2 号的座谈会,去之前很多人都认为可能就是无聊地坐着听领导讲话,结果同学和教官们发自内心的发言博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同。特别是孟政委的讲话。

 10. 到陆院的第一个下午我们就沿着当年的路线翻墙出去,爬到山顶上去了,在山顶上俯瞰陆院全貌和金州湾,就和当年一样。

 这次回陆院也让人有一些失落的感觉,原来热闹的军校现在变得很冷清,训练场上杂草丛生,几个老的楼玻璃也缺了好多,就好象看到自己的家变得很破败一样。大家都知道,这辈子也就这一次了。以后如果 30 周年,40 周年的时候还有可能组织军训的回顾活动的话,我们估计最多跟着到南昌凑凑热闹了。”

 02

 “周曦他们九一二四的同学全家福照真是非常地感人,联欢会上由于时间原因没有(对这张照片)进行强调渲染,遗憾终身。这次建议在专栏中应该突出表现,同学情,战友情,尽在其中了!”

 03

 “在大连分别前,校友会说会做一个这 3 天活动的纪念光盘,汇总这次的 PPT、照片、影像资料等。我想,吴师兄的青年报专版,总是图文并茂的效果最好,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可以结合这个纪念光盘的内容,选取最有代表性的文字、图片用到青年报上去。

 复旦主页上的报道及图片,还是官方味道浓了一点,场景、领导的照片,还不足以感动人心。所以我的第二个建议是,抓紧发动去陆院的校友们,将各自的感慨(文字)、三天里拍的照片影像等,尽快汇总到我们的专题网站上,集思广益,可以选出最有感染力的内容来。

 ”

 1、今天,离开 10,3 再别陆院已经足足十天了,人早已重回平日的忙碌之中。可当我看到重返陆院那几天的照片时,整个身心仿佛一下子又被拉回 18 年前,回到那一年的特殊经历中。非常感慨,感觉身上的汗毛管都一下子竖起来了,就是这种感觉,特别激动,特别高兴,甚至白天走在市区的淮海路上,都会不自觉的边唱大连陆院院歌、边大步前进。这种汗毛凛凛的感觉,真是难得的体验,是非常非常幸福的感觉„„

 2、国庆在陆院的 3 天,感动的场面、感人的回忆太多,文字的描述很难表达清晰内心的收获。仅记录 2个让我感动的小片段:a/看着黄新川校友收拾行装的背影,知道他为了这次重返大连陆院,从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万里迢迢飞来,然后再要万里迢迢的飞回去;还有谢蓉师姐也是一样,从另一边欧洲的德国专程飞来。

 b/这次住在陆院的学兵 4 队 8 班,共有当年的军训生 5 个人,其中最沉默寡言的是龚华。10,3 早晨大家陆续告别。没有教官要求,没有人注意,他却静静地、仔细地叠好内务,抚平床单,默默离去。

  我想,我们这些人的感受都是共通的:“无论富足或窘迫,无论顺境或逆境,在这几天里,停一停忙碌的脚步,回望一下自己曾经的来路,整理清晰内心,然后满怀信心和使命感,重新出发踏上征程„„”

  04

 “致秦昳:刚从大连到成都,见到了队长、副队长和副政委。韩晓伟同志,20 年前不觉年轻,20 年后也不见老态,几乎无变化。老计 10 月 1 号一早回了长春看望突发疾病的老父亲。90 级 8 队就去了 9 班长熊衫,队干部去了不少,有你们美丽的常副教、一区队长和二区队长。

 我们去了以后住在 8 队一楼的宿舍,太多感慨了,等回上海以后有机会慢慢聊。

 话说,你为毛不去???”

 05

 深深的水,静静地流 人的内心当中总有自己藏的很深的回忆,这个东西不是轻而易举就会去打开,因为一旦打开,很多甜美的,痛苦的,开心的,难忘的,伤感的都会一下子涌出来,不能自已。一年的军训对于我们就是如此。

 17 年前当一辆辆卡车开出校园的一刹那,我们每个人都很安静,没有马上回家的兴奋,只有就要分别的伤感。院长、政委、队长在轮船起航前轮番指挥在甲板上的我们唱起一首又一首的歌曲,所有人都哭了。。。。。。终于 17 年后大家回来了,所有的分散在各地的干部居然也都聚齐了,还是早操,队列,内务,阅兵,打靶,一切照旧,有点陌生,但很快就找到感觉了。又登上了早操时要爬的山,说“登上”是因为原来五分钟的路要气喘吁吁地爬上半个小时,而且 91 级比 92 级爬得慢,90 级比 91 级爬得更慢。山的那头仍然可以看到金州湾的景色,不同的是山被挖空了点,多了点公路和高楼房子,那房子一定美其名曰“海景房”。

  在北方,大家相聚一定还要喝酒,每个人依次发表感慨和回忆,欢声笑语中突然想起了一个英语单词:Struggling。

 是的,就是“挣扎”、“奋斗”或者现在流行的词“纠结”。每个人在毕业之后的十多年中或多或少经历了困难和坎坷,但是只要有军训的精神在,那就是打不垮吓不倒的,struggling 后又是一条好汉。孟政委说一年军训是特定历史时期的产物,今后没有特殊原因,应该不会再有长达一年的军训了。所以这份精神弥足珍贵,永远难忘。

 学校已经改成训练基地了,据说目前的学员只有 300 来人,所以偌大的校园看起来空空荡荡,也不知会不会有一天万恶的地产开发商会看中这块“宝地”:交通便宜 – 边上就是沈大高速公路和正在修建中的城际高铁;环境优雅 – 北面和西面都靠山,蓝色的海湾,金色的校园。下次再来的时候也不知道我们留过汗拼搏过的地方还能像今天看到的那样保留完好。但不管怎样,军训的精神和山上那四个大字“勇攀高峰”会永远留下来,留在我们内心的最深处。这也印证了复旦的精神:深深的水,静静地流。。。。。。

  06 我的感想:

 陆院的短短几天,让我仿佛又回到了从前那段峥嵘岁月。

 和对干部们聊天、谈心,不管认识不认识的,都从心底里感受到亲切和温暖;

 和军训生面对,不论见过还是没见过的,都感觉是兄弟姐妹;

 看到军训生们都有了美好的现在,真心地为他们感到自豪和高兴;

 门口给我们站岗的士兵,让我仿佛又看到了当年的自己,同时也从心底里将这些士兵看成了我们的战友。

 本来到了我这个年龄,事业、家庭、孩子都齐了,而且都还不错,我很知足,但同时也觉得生活中少了能让我感动的事。从陆院回来,我感觉自己变得多愁善感了:

 儿子和我说:“妈妈,我也会唱陆军学院军歌了!”我抱着他一阵狠亲;

 听儿子给我唱军歌,禁不住泪水满眶;

 想起在军校时,儿子小小的身躯站在我的旁边,和我一起唱军歌,更是心潮起伏;

 给儿子讲解陆军学院校歌的歌词时,当儿子说“这歌词很有气势”的时候,我感到很是欣慰。

  今后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和战友们一起同声合唱陆军学院的校歌了,但那歌声会一直飘荡在我的耳边;

 今后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和战友们一起打靶了,但那清脆的枪声会永远回荡在我的心里;

 今后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和战友们一起聚会了,但二十年时聚会的情景会时刻浮现在我的眼前;

 今后也许再也没有机会和对干部们聚会了,但我会时刻在心底为他们祝福......

  军训是我永远的财富,它给了我坚韧,让我勇敢的面对生活中的一切难题;

 它给了我纪律,让我在工作中严格的要求自己;

 它给了我集体观念,让我时刻以大局为重;

 它给了我和谐,让我有一颗宽容的心......军训给了我很多很多。

 虽然军训时的我是默默无闻的一名,但军训就想阳光,普照每一棵小草。感谢一年的军训,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07

 离开大连陆军学院 19 年了,19 年,这个数字让人一惊,19 年里,我几乎没有做过关于军训的梦。对高中毕业考入复旦,就进入军校军训一年的我来说,还深陷在青春期的雨季里,对一切都充满了叛逆的心理,作为一个变态的文艺女青年,对军训这种事情内心肯定是疏离和抵制的,我得承认,在军校,我是个不折不扣的后进分子。

 那时候复旦的军训是 1990-1992 三届学生,于是我们有了一个光荣的称号:“军三届”,要说一年漫长的军训给我带来了什么?现在想来,每天六点的出操、需要叠成豆腐块的被子、残酷的队列训练、食堂前饥肠辘辘的我们高喊的口号、每天晚上的熄灯号和小值日生汇报、连牙膏牙刷都要统一的方向、冬天里饭桌上永远的老三样、冰天雪地里的摸爬滚打、围着大操场一圈圈的长跑、文化课上的打盹、无数的拉歌比赛„„

 最让我纠结的是我的内务。我觉得我军训的主要任务就是折腾我的那床被子。作为班上最差的内务,我鸭梨很大。每天出操回来抢占地盘,半夜爬起来洗床单,为了让床单白一些卖相好一点,到大操场上去让大碾子把我的被子碾得更薄一些,以便塑性„„我那床命运多舛的被子哭号着,我明明是被子,为啥要把我整成豆腐?哇斤免酷(福建话,我真命苦)!

 在得知复旦要重组这些军训生回大连陆院的时候,我心里却涌起不可遏止的念头,想回去看看,山高水长,时日倏忽,仿佛赴一个遥远的约会,和 18 岁的自己。我至今还记得乘船从上海到大连的情景,天高云阔,碧海无垠,海风吹的小心脏有点乱,当时还写了首酸酸的小诗,也那么一瞬间,问我自己,十年后我们会在哪里?一转眼,就要 20 年了,那天福至心灵,特地上网搜索了下这个消息,赶在最后一天报上了名,并忽悠了同寝室的朱珠和邢 MM 一起携家属同回大连,加上蔡 MM 一家,我们这个大学寝室算是到得很齐整了。

 十月一日一早六点起床,哲野爸也是军训生,因此携家带口,直奔浦东机场,时间相当紧张,一路狂奔过去,看到机场里有人高高擎了面蓝色的旗帜,就知道找到组织了,已经有校友穿上了统一的 T 恤,LOGO 相当的煽情——海那边有个家。同学们都已经是中年了,很多发福了,男生们平均长了 20 斤肉,不复当年的文弱、秀气,可是,看着他们,就觉得亲切,也许在我们的血液里都被输进了同一组密码。

 这架飞机里大多都是当年的军训生,下了飞机,我们说,不会还是军车来接我们吧,当时我们就是人手一个马扎凳,坐在军车上,风尘仆仆地被运送到军校去的。前往金州的沿途都在修路,尘土四扬,这片土地

 和我们一样,有点衰颓了。

 昏沉中,听到前面一阵悸动,到了到了!下了车,熟悉的校门已经不复存在,上面挂的牌子是沈阳军区训练基地。已经有军人列队在欢迎我们。大队长让我们在校门的大照壁前集合,组织我们唱陆院院歌,18 年没唱过了,我一阵恍惚,还找得着调么?

 当调子一起,熟悉的啦啦啦声起,“蓝色的港湾,金色的校园„„”,男生的声音深沉、壮阔,而又激越,在北方的天空下,和着白杨树枝叶的沙沙声,蓦地,所有的记忆自动唤醒,血液里沉睡了很久很久的激情沿着脊椎骨涌到了头顶,我清楚得感觉到它涌动的路线,随着声音绽放开来,那一刻眼睛湿了。

 我们参观了旧日的营房,七队的门口,冬青树已经长得很好了,空气里的“青”香,带着北方的涩味和清洌,都说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取消陆院建制后,这里也萧条了许多。那时候经常可以在路上遇到像白杨树一样挺拔的男子和女人。

  见到我们当年的队长,一个魁伟的北方男人,他第一眼认出很多人,但是没有叫出我的名字,一是和军校时的我相比变化甚大,二是我当时内向,和他接触并不多。当晚他宴请我们七队的学员,我开玩笑的说,首先要感谢军校给我了强健的体魄,入学时我才 88 斤,等寒假回去,妈妈乍一见我,不忍相认,她深吸口气,难过地说,女儿啊,你长得真像„„猪头!拜军校这么规律的作息,让我半年就涨了 20 斤,又黑又粗又结实,回去爬山,连堂哥都不如我强壮。

  其实我要深深感谢,军校让我从一个变态的女文青,不,女愤青,开始向一个单纯、热情的正常人转变。当时的八班,大多是单纯、热情的理科生,同学关系平和温馨,我带着睥睨一切的酷劲,加入了他们,开始觉得疑惑,她们咋能这么快乐呢?是她们变态,还是自己变态?当然,答案是自己变态。

 那一年,过得很单纯,几乎全封闭,连大连市区也很少去,只有在路上擦肩而过的时候,才能闻到异性的气息,离那些花红柳绿很远,衣服也不买,物欲直接降低为食欲,我们只对小卖部充满了激情。有同学一口气吃了 12 个包子,创下纪录。我们也上文化课,除了英文需要认真对付,其他的课上我经常瞌睡,戴上耳机,耳边似乎又传来英文老师放的卡朋特的歌《yesterday once more》„„

 我想,我在班上一定是最疏离、最冷血的那个,看到同学们去参加一个培训,回程时和教官依依惜别,

 歌唱了一首又一首,泪如雨下,我暗道,需要这么煽情么?毕业离别的时候,我也没有放声大哭,默默地掉两行泪,已经是最大极限了。我想,我可能是最不投入的那个人了。

 可是我错了。

  当我听到校歌会激动,看到男生齐步喊号子会激动,遇到旧日军官会激动,练习十分钟就记起所有走正步的规范会激动,打靶能打出 4 个九环会激动,在联欢晚会上看到我们过去的视频会激动,当我们向那些为我们付出无数的军人们敬礼会激动„„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我一直以为这是男人的情怀。就像校友杨炯纬说的:“陆院之旅结束了,已经回到熟悉的上海。昨晚端木问我们,我们是为了什么回陆院,我们又得到了什么。现在想来,十九年前十九岁的我,那一年对于青春的献祭,那一年的血和汗,热泪与欢笑,那些声嘶力竭,那些慷慨激昂,对现在年华渐渐老去的我们来说,是在找回一个梦,一个关于忠诚,关于兄弟,关于血性的梦,一个充斥着雄性荷尔蒙的回忆。我们以此纪念我们不甘老去的青春!”

 我想,维系我们和陆院的,不是一纸公文,不是一道政令,不是什么统一的价值观,是人和人之间的温暖情感。

 那段青春的记忆已经深深地烙印在我们的血液里,而我们却浑然不觉,它就像个小小的隐形人,埋得很深很深,它没有告诉我们,日复一日中,有些东西进入我们的潜意识中,让我们多年后一举手一抬足,就能回到过去,它没有告诉我们,自己的每一滴付出,每次欢笑和眼泪,都已经在血液里生根。

 原来,我以为自己能忘记的那些,都在我的身体里静静等待着,无论我见与不见,他们都在。

 08

 十七年后重回大连陆院有感

 我们这些军训生对那一年的感情, 有许多人看不大懂(比如我家领导, 我坚信这是因为她只在北大训过不到一个月) 在我看来, 大约是因为那一年的人, 那一年的事, 不知不觉中都已深深地刻在每个人的心里, 虽然时光流逝近 20 年, 仍未能抹去, 相反, 随着时光的流逝, 这些记忆越来越越频繁地从内心深处挣扎出来, 向我们述说呐喊„ 对此, 有人会说, 那是因为你们已经老了! 真的老了么? 或许有一些罢, 岁月在你我身上都留下侵蚀的痕迹, 然而在大连的这两天却让我发现, 原来我们的心都年轻如同当年, 我们的执着都坚定仿佛从前! 这样的心情, 雀跃在便步或齐步队伍行进时的歌声里, 多年只在心里回荡的音符欢快的迸发出来!

  这样的心情, 淹没在和队干部久别重逢的无言拥抱中, 体现在大家相见无忌的畅所欲言里 这样的心情, 沉浸在观看军训录像时的对青春岁月的感动和无言的唏嘘声里, 清晰地写在携家带口在陆院各个角落寻找旧时回忆的人们脸上„ 这样的心情, 贯穿在晚会上充满军训特点的节目中, 甚至还有对抗分队的名称里: 白菜队, 土豆队, 和萝卜队„ 这样的心情, 伴随着我们沿旧时小路登上陆院旁的小高地再次眺望落日余晖下的海湾, 同我们一起鉴定如今水平大大提高后的部队伙食中究竟哪些凉拌菜和热菜的口味还是和当年一样正宗„ „ 因为我们的执着, 多少人无论如何要带”复二代”的儿女一同回陆院看看; 因为我们的执着,某位仁兄不顾被子不再是绿色军被的客观困难, 仍然花十几分钟认认真真地抠出一床好内务—仅仅是为了让他儿子明白被子和内务之间究竟有什么区别! 因为我们的执着, 你可以理解晚会上第一个”叠内务”比赛进行时无数未上场的选手们那百般挑剔毒辣的评审眼光, 更可以理解打靶场上当年队里神枪手不减当年勇获得 10 发 94 环优秀成绩时那种满盈的喜悦 因为我们的执着, 当早间各班内务评比意外出现时很多人心里立刻开始忐忑自责”哎呀, 我衣服落在床上了”,”哎呀, 桌子没收拾”„ 也因为我们的执着, 当某班被宣布为该队早间内务第一时 若干年过三十五的同志们便齐声爆发出一阵阵热烈的欢呼 [注: 那两天无人监督情况下主动认真抠内务的占大多数, 基本都是多年不干了手痒难忍!] 因为我们的执着, 虽然前一晚红着眼睛和队干部们夜话甚深, 第二天早上 6 点起床哨吹响后大家仍然全

 员到齐按时出操训练, 而且在这不到三十分钟的训练之后, 就参加了正规距离的分列式汇报表演 „ 许许多多这样的执着, 坦白的说, 在我们当年军训时, 并不怎么懂得 这一段经历, 想来有些象一枚青橄榄, 初时苦涩, 其后却是悠长的回甜 所谓成长, 莫过于是.

  军训和大连, 对于我们这些人来说, 绝不仅仅是回忆, 亦不仅仅是生命的痕迹

 ------- 这里或许可以分开 , 以下内容可以单独作为一小段 , 反映其他军训生学员的心声 ----- 回家之后, 将整理后的的照片发给一位同样参加了此次活动的同学, 他回复说 (给照片)加上注解可能更容易让人有感觉,那种“此地空余黄鹤楼”的感受。118 高地的一半消失了,曾经活泼的操场已是枯草萋萋, 当初热闹的营房现只一人留守,当年年轻的教官已是人到中年且各奔东西。铁打的营盘流水 的兵,忒深刻了

 2010 年国庆重回陆院随感 重新踏上陆院土地的那一刻,十九年的光阴在瞬间象 Excel 表格的某一列被压缩,然后隐藏了,此刻便与过去的时光天衣无缝地连接了起来,从未间断. 看到李学江队长和李丽副队长微笑的面容,心底油然而生的是漂泊多年的独生女回娘家的归属感和无边无际的亲情.脸上还在笑着,心里已经在翻江倒海.忽然明白了刚到复旦校园的时候有一阵特别失落,现在找到了原因.在陆院的一年里习惯了被李队长严父般管教着,被李副队长慈母般关爱着,初到复旦要学会独立生活,难免会有些不适应.趁着这两天,贪婪地听那洪亮而带浓重东北口音的普通话,希望自己脑袋里有只录音机,录好了带回去慢慢放. 我乘坐的是下午的航班,错过了早晨夹队欢迎,齐唱陆院院歌的盛大场面.晚饭前被告知联欢会上我有个节目,必须用法语演唱陆院院歌.感叹晚会节目制作组的创意构思之余,心里很是惴惴:十九年没有唱过院歌,尽管依稀还记得些曲调,但是真的不知道怎么开口了.我孤零零地站在台上,喉咙声带处似有硬物堵住,一个音符也发不出来,非常无助.然后奇迹出现了.开始是从观众席的右侧(萝卜队?土豆队?)然后从观众席的左侧(土豆队?萝卜队?),非常整齐洪亮地响起了院歌的前奏!礼堂里坐着不到一百名的前军训男生,没有人指挥,未经排练,几乎在同一刻,发出的共同音符,中气充足,和声洪亮而圆浑,汇聚在礼

 堂上空,然后在整个空间形成一股强大的气场,这个气场形成的力量,可以响彻天宇,可以摧毁一切障碍...我被震撼着,一股气流冲上头顶,踩着乐点,顺利而流畅地用法语唱出了院歌的第一句...我唱歌的时候,伴奏的男声自动歇落,偶尔我忘记曲调,那个整齐嘹亮的啦啦声又会自动涌起.台上和台下用音乐在交流,那么自然,那么流畅,就象在进行一场亲切的对话.即使是小泽征二来指挥,也制造不出如此和谐的效果吧.歌声最后,我鞠躬谢幕,心中对战友们充满感激. 在联欢会上,我被简昉大主持点名表演踢正步,都是我那张照片惹的祸.众目睽睽,情急之下,踢出了顺拐,惭愧当年还是专门纠正学友正步动作的副班长.当天晚上七队出去聚餐的时候就被队长现场批评.当然唯唯称诺. 当晚宿在营房,还是十二个上下铺位,中间有四张大书桌.两列床之间是大玻璃窗,大玻璃窗外是往日的晾衣坪和小操场.只是有一个细节我已经遗忘很久了,营房里原来是没有浴室,也没有热水龙头的.很不解当年怎么过来的.这就印证古人说的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一夜无话. 第二天早晨六点在操场集合,练习正步,准备上午的阅兵式.整队,口令,踢脚,抬手,转头.首长好,同志们好;首长辛苦了,同志们辛苦了!整个操练只持续了二十分钟左右,然后就被拉到大操场去接受秦绍德书记和孟政委等首长的阅兵了.奇怪我先天晚会上踢顺拐,第二天在操场一听到口令,往日的感觉全回来了.我们女生队方阵从主席台前雄赳赳气昂昂地行过,自我感觉非常好,雄风应该不减当年.眼角余光扫过主席台观礼的家属和首长们,他们脸上惊艳的表情也证实了我们的猜测. 然后就去了靶场.和以往不同,这次我们站在壕沟里打,而不是趴在地上打枪.枪的型号也不一样了.学院军官向我们演示子弹上膛的种种细节,脑海里又浮现了几个当年擦枪的情景.每人十发子弹.自称当年很不革命的肖文的成绩狠好,不仅每发中的,居然还有十环的.再看看我的靶纸,五发子弹打飞了,另外五发齐刷刷打中靶头.秦绍德书记打趣我说,法国人个子可能比中国人高,所以你的枪眼定位也高了.他说得很有道理,从另一个角度映证了我的适应性特强,打法国鬼子的时候知道适当调整靶心.哈哈哈 十九年后重回陆院,只有短短的两天,但是这两天里浓缩了整整一年的军训时光.一年军训对我们这一代而言,永远是生命里最独特的一道风景,因为它与青春有关,也是我们人生万里长征的第一个起点.随着时间流逝,很多细节已经被遗忘,但是这份经历,永远存在于我们心灵深处.在潜意识里,这份经历引导我们在今后的许多十字路口,做出了应该做的选择. 我已经多年不用中文写文章,可能会辞不达意。但是谈起军训这个话题,文思突如泉涌,一吐而后快,与大家分享.

 军三届中的财务精英

  "海那边有个家", 当我们带着期盼,在国庆的长假期间踏上了大连陆军学院的寻梦之旅,一晃 20 年的时间,但我们复旦大学在陆军学院为期一年的军训生活就象是在昨天发生的一样。又见到了严厉的队长,平易近人的教导员还有我们的区队长们,年纪虽然大了,但都是精神焕发。队长说,很高兴看到我们,当看到当年这些小伙子小姑娘们都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挥着中坚力量的时候,队长感到非常欣慰,是啊,“一年军训,终身受益”。在大连陆军学院的这一年是我们对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塑造和形成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这种一辈子也不会再有的经历磨练了我们的生活意志和品质,培养了我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让我在随后十多年的创业生涯中受益匪浅,无论是面临绝境时还是碰到暗礁时,每每我都会想起那一年军训的“难忘时光”。虽然已经过去了 20 年,但很多事情就象在昨天发生的一样。我想今天能够取得小小的成功和这一段独特的经历是密不可分的。复旦军三届涌现出了很多优秀代表,知名度最大的毫无疑问是曾经的中国首富-盛大网络的创始人陈天桥,他是 90 级南昌陆军学院的军训生。当然除了陈天桥,复旦军三届中还有很多活跃商界的精英、企业的金领和未来的政治家们。就我所接触的财务圈子,就有一大批成功并且在未来可能会更加成功的财务精英们:

  11

  遥远的军号 梦回吹角连营。

 十几年来时时会做这个梦:突然听得军号声起,又要军训了!然后整装回到营房,操练队列、跑步训练……我不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梦,肯定不是因为军训给我的压力。因为对我而言,军训的时光是最美好的回忆,对于我这样一个头脑稍显单纯的人,虽然军训生活枯燥艰苦,但那种简单和划一的生活方式,是我所中意的。当一个人融于集体的时候,成为集体的一分子,内心往往是简单而清明的。现在的生活越来越复杂,复杂的人和事,让我身心疲累,让我如此渴望回到过去。这大概就是“人穷则反本”的意思了。当我举起酒杯,对着教导员、大队长,还有我们 13 队的三届战友们时,我描述了我的这个梦,然后我如释重负般地说,这次重回陆院就是一次圆梦。相信以后不会再做这个梦,因为,我终于回来了。

 是的,我终于回到了这个魂牵梦系的地方,我终于回到了,大连陆军学院。

 当我们的车缓缓开进陆院大门(现在是沈阳综合军事训练基地),立刻看到了教导员、大队长,还有许多似曾相识的热情面孔。当我们下车,立刻开始整队,跟随队伍来到陆院的照壁前,上面赫然正是——《大连陆军学院院歌》!“预备——唱!”想都没想还会不会唱,张口就是嘹亮而整齐的歌声,蓝色的海湾、金色的校园,我们在这里写下人生的誓言……只觉眼眶酸胀,泪流满面。十九年前的时间,倏然无缝对接,谁说这是十九年后?这正是当年当时当地的我们!当年十八岁意气风发、生命如花怒放的我们!

 然后排成整齐的队列,跟随着我们十三队的大旗,一路放歌走去,一二一,一二一,身体的记忆纷纷复苏,遗忘的歌声唱之即来,动作要领不想自做,我们看着两旁立正欢迎的战友,我们知道,一切的一切,都回来了!我们回来了!

 教导员带队,来到了当年的营房前。临时选派的班长整好队,以标准规范向教导员报告:报告教导员,原 13 队学员集合完毕,应到 11 人、实到 11 人,请指示!

 已经复员转业的教导员,现在是大连农业银行的副行长了,他显然没有进入状态,呆了一下,面对我们殷切期盼的眼神,仿佛不知说什么好。教导员啊,我们还记得当年您的训话,那是多么威严有力!我们期待您再训我们一次,您说:讲一下!队伍立刻全体立正,然后您敬个礼,说:请稍息。然后您就开始一如既往的条条框框,不时夹杂着几句“磨磨叽叽”的东北方言和那句最熟悉亲切的“他妈地”。

 教导员还是老样子,只是背微微有点驼,头发有些花白。他喃喃道,大家走了这么长路,也累了,咱们进营房去看看吧。然后,做梦一样地走进 13 队的营房,熟悉的营盘如今空荡无人,好像专在这里静静等待我们的归来。大家纷纷找到自己当年的班级和床铺,可惜我们 2 班的房门锁上了,只能从窗口凭吊。大家来到二楼的大教室,和教导员说起当年的趣事,有人在教室里偷吃烧鸡,还把鸡骨头留在课桌里,结果被教导员开会狠批。我看到当年的肇事者现正在参观队伍中,讪讪偷笑。

 站在营房门口,同样的位置、同样的姿势,我拍了一张照,居然神情也酷似十九年前那个初来乍到的傻小子,老婆说我这么多年真是没点长进,我却很是得意。不是吗?小简同学表扬我,说我除了头发有点变色,是男生中身形相貌变化最小的。

 开饭啦!先整队唱歌,唱好才有得吃。此时远处走来几队“正规军”,号子喊得山响,激起了我们这些老兵的雄心,于是也把嗓门放大再放大,不唱哑不算完。

 饭菜真是丰盛,俨然是当年节日会餐的标准。又见白面馒头,我们的主食啊。当年某君曾创下连吃十三个的纪录,我也曾吃到七个半,现如今只能吃两个了。大家举起筷子,毫不客气,一如当年军训的风范,齐刷刷出手,风卷残云,消灭盘中物。然后是碰杯,一二三,大喊一声:喝!豪气干云的样子估计把许多家属吓得不轻。回到陆院,什么白领什么领导什么老师的,统统变回当年的半兽人。

 联欢晚会上,不知道是谁的主意,居然让我去参加内务比赛,也就是老百姓说的叠被子。所谓内务,必须把被子整成豆腐干方才合格,当年确实成为每天的一大“乐事”。有人用碾子压被子,有人把棉芯拆掉,有人用水喷,无所不用其及,充分发挥了我们复旦学子的聪明才智。上台的除了我,还有同班同学小蔡 MM 和另一个男生。在手忙脚乱的三分钟过去之后,我终于荣获——第三名。

 此时,大屏幕上展示出一位女战士跨正步的照片,稍候,女主角翩然上台,居然用谁都听不懂的法语唱起了陆院之歌,我正得意地告知周边兄弟:看看,这是俺当年的笔友,可以吧?话音才落,法国友人居然用顺拐的方式在台上表演正步,顿时全场无语,然后笑翻,我连忙四处收回刚才所说的话,那个不是我认识的她,纯属吹牛、吹牛!

 总之,全体同学分为土豆、白菜、萝卜队(当年填肚子的老三样),进行节目表演、队列训练的 PK,最后结果自然又是女生的白菜队获得第一,对此男生们从无异议,是啊 19 年前就没有,现在还敢? 第二天的座谈大会,我们看到了“解密档案”,那是我们军三届当年生活的片段,雪地单兵训练、夏日山地拉练、分列式、军体拳,看得全情投入、默然落泪。这几天来陆院,30 好几的男人,眼泪却成了家常便饭,真是有点莫名。

  座谈会上三届同学代表的分享感言,可分为三种风格,第一种是外企式,现为 IBM 的客户总监某女生,不时地蹦出英文单词,感觉中文没有英文说的利索,让人误以为在西点军校;第二种是论坛式,现为某财务软件开发公司总裁的某男生,发言的气度好比在博鳌论坛;第三种才是军校式,还是我们的赵勇同学,简练有力、句句动人,说出了全体军训生的心语,颇有军人本色。

 那一晚,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本人作为 7 队队员的家属,受李丽副队长和李学江队长之邀,忝居末座,参加了当晚的 7 队晚宴。在本次宴会上,两位李队回顾了当年带训女生队的种种复杂战况,不禁悠然神往。而如今的阿姨妈妈们也瞬间变回当年的小女生,和队长撒娇

 嬉闹。此时的法国友人,我当年的笔友同学,许是微醺之故,拉住李队要坦白当年的罪过,我心里顿时扑扑直跳,怯怯提醒李队先必须恕她无罪。兴致正浓的李队一口答应。于是法国同学把那个隐藏了 19 年快要发酵的秘密吐出来,李队却不置可否,看他的神情,我读出的意思是:你们这点小把戏,该知道的我早就知道了。

 到陆院的第二天一早,6 点半,出操去。先集合整队。到底是底子厚,我们男生队迅速列队,双脚一条直线,而肚子排成一条连绵起伏的曲线,视各自发福程度而定。然后是汇报。此时,只见女生某队班长跑步到教官面前,用清脆的声音汇报:报告首长,集合完毕!教官敬礼:请稍息。女生一愣,回答:谢谢!全场震惊,这种幽默的回答真是前无古人了!

 练习了 20 多分钟,直接上场走正步,参加检阅仪式。我们居然走得有模有样,百把人的队伍走出了千军万马的气势,可惜没有穿军装端刺刀,否则就绝对完美了。走完队列,看着这支气势如山的队伍,我开玩笑地说,干脆过两天,直接开拔钓鱼岛去,把小鬼子赶走算了。

 大操场的荒草已有齐腰高,想起初中时的一句诗:如今寂寞已和野草一般高了。寂寞的大操场终于迎来了那支青春血气的队伍,他们整齐的脚步和高亢的歌声如阵阵清风,穿越辽远的天空和悠长的岁月。我们曾经带着梦想而来,如今我们的梦想是否仍在?此时更想起我的好兄弟,他的梦想依然为我们念及,但是他的生命却过早地逝去,只留下我们整理的薄薄一本诗集,让战友和教官们唏嘘不已。当年在军校,吴同学是我们的副班长,我至今记得,他戴着军帽、背着长枪,瘦小而干练。我更记得,他的女生笔友前来送信,问他话时,他羞涩慌张的可爱神态。“穿上大皮鞋,寻找那个爱情,告诉自己不要太慌张……”这是他最爱唱的一首歌,唱歌的是一个顽皮天真的大男孩。有时候我会问自己,如果吴同学一直在军校的话,他是否会保持他的纯真、同时还有健康呢?想念你啊,睡在我上铺的兄弟,此刻你是否也回到了我们的陆院? 离开前的这天清晨,独自来到大操场,沿着白杨茂盛的学院路跑圈。空气如此清冽、天地如此寂静,依稀找回当年参加万米训练的感觉。物似、人已非,脚步不再轻盈,内心也不复宁静。十九年了,我们已跑得太远,虽然故地重回,虽然人面相似,但是此心已改,无从寻觅。这种悲欣交集的复杂情绪,让人不思量,自惆怅。

 两步一呼,两步一吸,努力寻找当年的节奏;两步一呼,两步一吸,追忆步步流逝华年;两步一呼,两步一吸,我在北方的初秋、淡如乡愁的晨雾里,悄悄迷失了身影。

 回归之最:

 最大变化:男生体重平均增加三十斤,头发面积平均减少 30%。

 最小变化:女生变化比较少,十米开外看来风姿犹在。

 最搞问题:儿子不停地问我,爸爸我们是十三队的,怎么现在住 10 队呢?他必须搞清楚自己的编制。

 最大快感:当年严禁进入周围 20 米警戒圈、远远瞄一眼都心惊胆战的女生营区,如今居然可以寻访家属名义随意出入,且大摇大摆之,岂不快哉!

 最深遗憾:队长家中急事,缘悭一面,只能在电话里告诉队长,想念您,保重!

 最爽酒客:已经做爷爷的大队长喝到高处,嗓门全开,见人就热烈握手拍肩,吼 最牛服装:92 国政赵勇战友一身不知道哪几个版本拼凑成的戎装,军帽腰带领章俱全,顺理成章当上临时班长,让身穿西服的兄弟我惭愧欲死。

 最低靶数:有意击发无意响,屏息静气、认真瞄了半天, 10 发子弹居然全部脱靶,笔者亲眼所见且亲身经历,⊙﹏⊙b 汗。

 最高靶数:某位老兄 19 年后还能打出 94 环的高分,继续⊙﹏⊙b 汗。

 最郁闷 SPONSER:吴妈同学大手一挥,赞助本次聚会的红酒,得到组委会表彰,陈永强同学(即当年偷吃烧鸡者也)协同赞助,却未通报,愤然道:数学系的干活,中文系的出名!

 最惨血案:朱道长同学家的小妹妹与小师兄比武,误伤脸部,流出鼻血无数。

 最不巧一跤:老辅导员夫人欢天喜地参加打靶,归来时不小心摔跤,居然骨折,后期只好以轮椅代步,然神态安详、若无其事。

 最巧同行:数学系吴同学荣升恒生行长,与农行副行长的教导员握手,互致同行敬意。

相关热词搜索:军训 感想 集锦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