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工干部怎样把握工作圈外角色

发布时间:2020-08-03 来源: 调研报告 点击:

 组工干部怎样把握工作圈外角色

 组工干部如何把握好工作圈外的角色,是组工干部自身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广大组工干部对这个问题应引起高度的重视,掌握正确的方法和艺术,通过自身的努力,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维护组工干部的人格、威信,维护组织部门的形象。

 (一)组工干部为什么要把握好工作圈外的角色

 组工干部在工作圈内,是受组工干部行为规范约束的组织工作者;在工作圈外,又是其他社会角色的扮演者。组工干部由于职业的特点,其社会角色的扮演必然受到公众的关注,尤其在社会开放程度加大,人们民主意识普遍提高的情况下,组工干部工作圈外角色把握的好坏,不仅和组工干部个人形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而且还会影响组织部门的形象。

 1. 把握好工作圈外的角色,是社会对组工干部的特殊要求

 各级党委的组织部是党委实施政治领导和组织领导的重要职能部门,担负着领导班子和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干部队伍和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任务。因而在社会上有着较大的影响,颇受人们关注。由于绝大部分组工干部都能严格要求自己,所以他们有着较好的公众形象。社会上不少人把组织部门的形象作为我们党的形象的"参照系"。组织部门的形象是靠组工干部个体形象来展示的,组工干部的素质、作风、形象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对党的看法,对党风廉政的信心,进而关系到我们党的形象。因此,社会对组工干部的公众形象的塑造有着较高的期望值。组工干部在工作圈外角色的把握,虽然是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它却是反映一个组工干部的思想品质、道德修养、能力水平等方面的大问题,处理不好,不仅会贬损自身的形象,还会损害组织部门的形象乃至我们党的形象。

 2.把握好工作圈外的角色,是新形势对组工干部的特殊要求

 在人们开放意识和民主意识普遍增强的今天,由于组工干部身份的特殊,他们在工作圈外的一举一动,都会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这对组工干部无形当中形成一种压力,对他们在工作圈外角色的把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对组工干部在工作圈外的角色把握也带来严峻的考验。这就要求组工干部在工作圈外更要谨慎行事,严格规范自己的行为。否则,稍有不慎就会使组工干部角色错位,导致形象受到损害。

 3.把握好工作圈外的角色,是组工干部健康成长的特殊要求

 组工干部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外部环境。应当说,组工干部工作圈内的环境还是不错的:人员个体素质较高、部门风气正、人际关系和谐真诚,这为组工干部的健康成长起到了很好的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工作圈外的环境较之组织部门内部的环境,有着比较大的差异。组工干部要想在工作圈外给自己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把握好圈外的各种角色。只有通过自身的努力,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处理好各种关系,才能造就温馨和谐的家庭关系,真诚亲密的朋友关系和宽松健康的人际关系,这对组工干部的健康成长是很有帮助的。

 4.把握好工作圈外的角色,是组工干部自我完善的特殊要求

 江泽民同志多次强调:"要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公道正派、工作出色的部门"。对于组织部门来说,自身建设是一项需要常抓不懈的工作,提高组工干部的素质是组织部门自身建设的重要目标。由于组织部门工作的特殊要求,组工干部必须具有较全面的综合素质。不仅要熟练地掌握履行职责所需要的理论、政策、业务知识和工作技能,成为组织工作的行家里手,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外部交往能力和善于处理各种复杂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能力。组工干部把握工作圈外的角色,不仅是对组工干部组织观念、纪律观念、道德修养和自律意识的检验,而且也是对其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复杂事务能力的一种检验。组工干部要通过把握工作圈外角色的实践机会,增强多方

 面的能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

 (二)组工干部把握工作圈外角色应注意的原则及问题

 组工干部要想准确地把握好工作圈外的角色,必须在各种社会角色的扮演中把握好四个原则,注意克服四种心理状态,同时还要掌握较高的社交艺术,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

 1.注意把握的四个原则

 (1)内外有别的原则。组工干部集组织工作者和其他多种社会角色于一身,这种集多种角色于一身的社会现象,在社会学中称为角色集,这个概念暗示着角色的复合性,即承认一个社会位置可以制造出多个角色来。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不同的社会角色应该具有不同的行为方式。对于组工干部来说,在工作圈内的角色和工作圈外的角色要求是不尽相同的,如果不能准确地把握这一点,就可能使自己的社会角色错位。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组工干部要注意不要把工作圈内的习惯带到社会角色中去。不能在工作圈外严肃有余,给人以难以亲近之感;也不能在社会交往中一副公事公办模样,给人以呆板难以理喻之嫌;更不能在社交活动中小心过度,给人以胆小窝囊的印象。如果把职业习惯延伸到社会交往中,就会扭曲组工干部扮演的社会角色的形象,使公众难以接受,最终导致自己难以融入社会。同时,也不能把社会角色的一些行为方式带到工作中去,不能让充当社会角色时所涉及到的亲情、友情、恋情、恩情,渗透到工作中,对执行纪律和坚持原则造成影响。

 (2)慎独严谨的原则。组工干部严谨慎独的形象颇受到社会的赞誉,一方面,是由于绝大部分组工干部有着较强的自律意识;另一方面,还因为组织部门有着严格的纪律约束。尤其是在工作圈内,组工干部不仅受到内在素质和外部纪律的双重约束,还受到工作环境和领导、同事的监督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以社会角色出现的组工干部,角色展示的空间和环境较之工作圈内有着很大的差异。在工作圈独特的制约作用不复存在的情况下,组工干部自身的约束力和自制力,便显得尤为重要。因此,组工干部在把握工作圈外角色时,一定要坚持慎独严谨的原则,强化组织纪律观念,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注意维护组工干部的形象。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欲念服从理智,把握住自己,遇事三思而后行。做到独善其身,好自为之。

 (3)平等待人的原则。组工干部要把平等待人的原则,贯穿于把握工作圈外角色的始终。首先,要有自知之明,把自己放到正确的位置上,尤其不能把社会上人们对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的敬重,误认为是自己品格和才能超群的结果而忘乎所以。学会尊重人,以诚待人。要有这样的认识:不管是什么人,从事何种职业,人格上都是平等的,没有贵贱之分。不尊重和不平等待人,就无法形成健康的人际空间。其次,对人要宽容。由于每个人所受教育和所处环境各异,因此不仅性格脾气千姿百态,而且看问题和处理问题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组工干部在充当社会角色时,要充分认识到社交对象的差异性,不要以自己的尺度要求别人,凭个人好恶行事。要豁达大度,襟怀坦荡,善以待事,宽以待人。要容人之短,容人之错,容人之异,容人之僻。第三,要有爱心。要时刻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乐于助人,注意为他人着想,真诚地为其排忧解难。

 (4)讲究艺术的原则。组工干部要想在把握工作圈外的角色中做到得心应手和游刃有余,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的知识和公关艺术。组工干部在扮演社会角色过程中,需要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要想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综合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达到预期的目的,除了要具有充满魅力的人格力量外,还要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敏锐的洞察能力,机敏的应变能力,准确的判断能力和善于传递思想和说服公众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同工作圈外的人打交道,实际上就是组工干部以社会角色的身份,运用综合能力为达到预期目的运作的过程,这里面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组工干部由于身份特殊,在充当社会角色过程中的行为,自然是倍受人们关注。一举一动都有着很强的敏感性,稍有闪失,就可能成为人们议论的话题。因此,一定要注意方法,讲究艺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切不可线条太粗草率从事,更不能不问青红皂白鲁莽行事,否则,就会把事情搞砸。

 2. 注意克服的四种心理状态

 (1)封闭心态。组织工作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保密性,加之社会对组工干部形象的期望值较高,组织部门对组工干部的严格要求,这一职业特点影响了组工干部同社会交流的深度和广度,使部分组工干部对充当社会角色,在心理上产生了压力。例如,为了维护组工干部自我严格要求的形象,他们尽可能减少和外界交流;为了防止在社交活动中泄露秘密,他们尽可能少接触外界,使得一些组工干部把自己禁锢在小圈子里。这种心态对组工干部把握好工作圈外的角色产生了不良的影响。

 (2)刻板心态。组织部门工作有着严格的程序性,例如干部选拔任用、党员培养发展等工作,都有着严格的工作程序。可以说,组织部门的各项工作都在按照一个分工明确、精密协调、严格规范的程序运行。长期在这种环境中工作,既可以养成严谨细致的作风,也会使少数组工干部的行为方式带上职业的特点,会自觉和不自觉地把工作圈内的习惯,延伸到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使其言行举止,都表现出一种明显的程序感和刻板性,小心翼翼,显得原则性有余,灵活性不足,从而和社会公众之间产生一种不协调感,这对组工干部把握好工作圈外的角色是不利的。

 (3)居高临下心态。组织部作为一级党组织的职能部门,掌握着一定的权力,这一特殊机构的权威性,使社会上的人对其产生一种敬畏感,作为在组织部门工作的同志,不可避免地被笼罩在这权威的光环之中,分享社会的尊重。社会对组工干部的尊重,客观上为其创造了较好的外部工作环境,但也可能使一部分同志变得骄傲起来。加之一些具有功利目的的人,对组工干部曲意逢迎,自觉不自觉地构成一种"造神"的氛围,使得少数组工干部自我感觉良好,对自身的价值产生错误的估价,不能把自己放到正确的位置上,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如果把这种居高临下的意识带到其他社会角色中去,就会产生一定负面影响。

 (4)低调媚俗心态。少部分组工干部在充当其他社会角色时,自身要求不够严格,忽视了组织部门的纪律约束,忘记了组工干部的特定身份,把自己混同于普通的老百姓,迎合社会上一些低级庸俗的东西,言行举止有损组工干部的人格和尊严;还有极少数组工干部在充当社会角色时陷入误区,深怕别人说自己到了组织部门后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只讲原则不讲人情的"冷血动物",为了表明自己平易近人富有人情味,不惜放弃原则和纪律的约束,沦入流俗,以同组工干部不相称的公众形象,去换取一些人廉价的喝彩。

 (三)组工干部工作圈外范围的划分及角色的特点

 我们把人们在社会交往中因某种关系及原因而保持一种相对稳定状态的群体称为交际圈。按照交往对象的类型及交际环境的特点,组工干部工作圈外的交际圈大致可分为四个部分,即:亲友圈、朋友圈、师长圈、社交圈。由于各个交际圈的对象类型各异,维系交际圈的动因不同,交际圈的环境有别,因此,影响和制约组工干部行为方式的因素也不尽一致。这就对组工干部在不同的交际圈内,准确地把握好角色,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1. 亲友圈

 亲友圈由组工干部的家庭、家族成员及所有亲戚所组成。这个群体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组成人员之间都具有共同的血缘或亲缘关系,血缘或亲缘是维系这个交际圈的和合剂。组工干部在亲友圈内扮演的是"亲友"的角色。或为爷爷奶奶,或为子女,或为父母亲或为兄弟姐妹,等等。在这个圈内,组工干部的行为方式受到原则、纪律和亲情诸因素的制约,受到原则和感情的双重考验,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原则和亲情两者关系的问题。

 2. 朋友圈

 朋友圈由组工干部的同学、战友、同乡等组成,这个群体一个最显著的特点,是组成人员之间相识,都有着一个特殊的机缘:或曾同窗攻读,或曾同在军旅服役,或是桑梓同根同源,特殊的机缘使其相互之间,结下了难解之缘和较深厚的友情。可以说,友情是维系这个交际圈的教合剂。很显然,组工干部在这个圈内扮演的是"朋友"的角色。在这个圈内,组工干部的行为方式受到原则、纪律和友情诸多因素的制约,面临着如何摆正原则和友情的位置,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3. 师长圈

 师长圈由组工干部的老师、老领导、老上级等组成,这个群体一个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两者之间曾有过教育和被教育、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作为师长,在以往岁月中,都曾为组工干部成长倾注过许多心血。他们或是组工干部的启蒙老师,曾在校园为组工干部的知识积累殚精竭虑;他们或是发现组工干部的伯乐,曾慧眼识珠,竭力举荐;他们或曾是组工干部的领导,由于他们在政治上严格要求,业务上热情指点,才使得组工干部政治上不断成熟,业务上不断提高。应该说,这些师长均有恩于组工干部。因此,恩情是维系组工干部和师长圈的黏合剂。在这个圈内,组工干部扮演的是"学生"的角色,其行为方式受到原则、纪律和报恩之情等因素的制约,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坚持原则和报答恩情两者之间关系的问题。

 4. 社交圈

 社交圈由除上述几种类型社交对象以外群体所组成。这个交际圈具有社交对象类型多、个体素质参差不齐、人际关系复杂、社会关注程度高等特点。较之亲友圈、朋友圈、师长圈的社交环境有较大的差异:从社交对象相互间感情方面看,组工干部同社交圈的对象之间,缺少了亲情、友情、恩情等感情纽带的维系,因而使组工干部失去了因相互关系熟而无顾忌的心理优势;从社交背景上看,可能更加趋于复杂,对组工干部的应变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从接触的社会面看,更具有广度和开放性,组工干部暴露公众视野的程度更甚。这些都为组工干部把握好角色带来一定的难度。由于组工干部特殊的身份,在社交圈中肯定会成为关注的焦点,很容易成为人们评头论足的对象。在社交圈内,组工干部扮演的是“大众焦点”的角色。其行为方式受到原则、纪律和公众评判等因素的制约,面临着如何处理好坚持原则和入乡随俗等关系的问题。

 (四)组工干部把握工作圈外角色的方法和艺术

 组工干部在把握工作圈外角色的过程中,必须弄清交际对象及交际环境的差异性,并采取相应的方法和艺术,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1. 亲友圈

 组工干部作为一个普通的人,自然也具有常人的家族亲情和儿女情长。如何扮演好亲友圈中的角色,是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如果家庭角色把握不好,就可能造成"后院失火";如果在亲戚面前把握不好角色,就可能被社会舆论斥之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或被亲友说成是"六亲不认"。组工干部在亲友圈内角色的把握,应定位在讲亲情,重感情,不徇私情这个尺度上。

 (1)转换角色。组工干部在亲友圈,应还原为一个普通的家庭成员身份。在长辈面前,要恪尽孝道;在同辈面前,要平等亲近;在晚辈面前,要检点言行,为其师表。在诸亲眷面前,要扮好"亲戚"的角色,不能因到组织部门工作就淡化亲情。切不可在意识上、语气上或行为上,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职业的优越感,或无意当中把他们当成工作的对象,伤害了亲友之间的感情。在家庭中,最重要的是把握好夫或妻、父或母这两个角色。组工干部要尊重和体恤爱人,把其放到和自己平等的位置上。组织部门的工作负荷量大,要求高,节奏快,使得组工干部经常对家事无暇顾及。于是,父母的赡养、子女的教育、家务的操劳等重担,都压到爱人的身上。所以,组工干部在尊重爱人的同时,一定要对其多加关心。平时工作再忙,都要抽一点时间,和爱人进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沟通。譬如,共同做一做家务事,聊一聊天,散一会儿步,使身心疲惫的爱人感受到家庭的温馨。感情上要专一,组工干部因身份特殊,尤其是担任了领导职务的组工干部,在工作中可能会得到一些优秀异性的青睐,对此一定要把好感情的闸门,不能因他(她)较之自己爱人出众而萌生异念,鄙视爱人。在工作圈外,最好不要与异性接触频繁,也不要在爱人面前经常提及某个较引人注目的异性,以免引起爱人的猜疑和反感。要妥善地处理家庭纠纷,发生矛盾冲突要保持克制忍让的态度,不激化矛盾,不走极端。在生活中,因处理感情纠葛不当,引起夫妻感情破裂、家庭解体的不乏其例,组工干部的家庭及感情的纠纷更引人注目,处理不当,不仅给双方带来痛苦,还会给组织部门的形象带来损害。要关心孩子的学习和成长,尤其要重视孩子品德的培养,

 要以自己模范的言行影响孩子,以组工干部良好的风范教育孩子,使其得以健康地成长。

 (2)严格要求。组工干部亲友的社会形象,可以折射出组工干部人品的高低。因此,组工干部在把握好自身在亲友圈中角色的同时,还要担负起塑造亲友公众形象的重任。对亲友的严格要求,是组工干部和亲友交往的一个很重要的内容。要教育家人和亲威,不能因为家里有人是组工干部就觉得高人一等;不允许亲属利用特殊的人际关系,在社会上扩大影响,乱加炫耀;更不允许亲友盗用自己的名义干出违法乱纪的事情来。要重视对爱人行为的约束,由于组工干部的原因,他(她)和社会的接触面可能比较大,要提醒其检点自己的言行。例如,对一些上门来访同志的接待要热情、礼貌;对一些情绪冲动、性格鲁莽的来访者要理解、接纳;对一些经常打乱自己家庭生活秩序的人要容忍、克制;对一些想通过其攻克组工干部原则堡垒,达到自己不可告人目的的人,要坚决予以拒绝、抵制,协助爱人把好原则关,当一个真正的“贤内助”。

 (3)公私分明。凡是属于亲友圈内的事,要平等协商讨论,注重亲情的因素;凡工作圈中的事,就得铁面无私,公事公办。在家庭中,要禁止家人"参政"的现象出现。担任领导职务的组工干部,尤其要注意这个问题。在现实生活中,因家人"参政"造成领导干部身败名裂的现象并不鲜见。一些领导干部在担任重要职务后,放松了对爱人的约束,抵御不住"枕头风"的攻击,渐渐丧失了原则性,是非不明,被爱人牵着鼻子走,对其言听计从,最终走上了违法乱纪甚至犯罪的道路。有的领导干部虽然自身要求很严,但爱人背着他(她)自作主张,做一些不该做的事,结果添了乱,惹了祸,这方面的教训同样值得组工干部记取。组工干部在和亲戚的关系处理上,应只限于亲情的交流。当某些亲威提出一些有悖于组工干部应遵循的原则要求时,要耐心细致地做好说服教育工作,陈述利害,讲清道理,以征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切不可把原则和纪律扔到脑后,做出以情代法,以情违法,以情殉法的蠢事来。

 2. 朋友圈

 和常人一样,组工干部也有着诸多的朋友、学友、战友,同窗之情、军伍之谊、同事之缘将组工干部和他的朋友们组合成一个关系独特的交际圈。组工干部在朋友圈内角色的把握,应定位在讲友情,重友谊,不搞江湖义气这个尺度上。

 (1)保持交往。组工干部要克服和朋友交往就是拉关系、结朋党的错误观点。很难想象一个离群索居,犹如天马行空"独行侠"式的组工干部,会得到群众的欢迎。无情未必真豪杰,不讲友情的人最终必将成为孤家寡人。密切联系群众是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作风,和朋友交往是联系群众的一种特殊形式。组工干部要充分利用这个机会同群众沟通思想,倾听他们的呼声。因此,组工干部不要因为自己身份和工作性质的特殊,就拉开同朋友间的距离,疏远彼此的关系,淡化昔日的友谊。要和过去的朋友保持正常的友谊和往来,不要排斥一些正常和健康的交际活动,逢年过节、红白喜丧的礼尚往来可照常进行。朋友有了困难,要热情地去帮助解决,对他们一些正当的要求,在不违反原则和力所能及的情况下要尽力满足。要让朋友感觉到你虽身份变化,岗位易迁,但仍然不忘老朋友,是个有情有义的人。

 (2)净化友谊。古人云:"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与不善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说明了朋友品质优劣对自身影响很大。在生活中,不排除组工干部的朋友圈内会有少部分品位不那么高的人。他们与组工干部交往的目的,可能不那么纯洁,有的具有较明显的功利色彩。有的以结交组工干部为荣,把其作为向外界炫耀的资本;有的拉大旗作虎皮吓唬人;有的想借助组工干部的牌子去达到自己某种目的。这样的人给朋友间纯洁的友谊带来许多不健康的东西。因此,组工干部在和朋友的交往中,一定要头脑清醒,目光敏锐,分清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要有净化朋友圈环境和友谊的责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择友而交。要亲近那些品行端正、志趣高雅、正直诚信、爱憎分明、敢说真话的真朋友;远离那些心存奸邪、两面三刀、巧舌如簧、低级趣味的假朋友。朋友之间关系要纯洁,要追求"君子之交淡于水"的境界,追求事业的相互支持、感情的和谐融洽和心灵的息息相通,不能异化为酒肉关系、金钱关系和交换关系。只有这样,友谊之花才能常艳,友谊之树才能

 常青。组工干部和朋友之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朦胧能使人产生遐思,距离能产生美。人是感情动物,过分的亲密会使组工干部产生一种特殊的朋友情结。这种特殊的个人情感渗透到工作中,会对自己工作的原则性和严肃性产生干扰。组工干部要远离社会上那些所谓"同学会"、"战友会"、"同乡会"之类的交际圈,介入这些带有关系网色彩的小圈子,会有损组工干部的形象。

 (3)外圆内方。在和朋友的交往中,不能忘记组工干部的身份,当某些朋友提出过分的要求时,要态度鲜明地加以拒绝,不能为了维护所谓"友谊",而违反党的原则;更不能为了讨好朋友,弃党的纪律于不顾,追求两肋插刀的“哥儿们义气”;也不能敷衍了事,一推了之。要讲究拒绝的方法,切不可简单生硬。作为朋友,应将拒绝的理由坦言相陈,细心解释。即使朋友一时不能理解,作出些过激的反应,也不必在意,还应一如既往地和其保持关系。让时间消弭误会,让光阴抹平裂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证明:身为组工干部后仍然是他的朋友。不但是一个豁达大度,不计前嫌的真心朋友,并且是一个既讲友情,又讲党性原则和组织观念的朋友。

 3. 师长圈

 任何人的成长都离不开老师的教育和培养,离不开老上级、老领导的悉心关怀和提携,组工干部当然也不例外。师生之情、上下级之谊,将组工干部和师长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在师长圈内,组工干部角色的把握,应定位在讲良心,重回报,不感情用事的尺度上。

 (1)莫忘"角色"。俗话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强调了尊师的重要性。尊重师长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一个人有良知、讲良心的具体体现。组工干部应该有这样的共识:自己虽然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社会地位得到了提高,但曾作为"学生"的历史不会改变,因此,在师长面前永远不能忘记自己"学生"角色。在日常生活中,无论在语言上和行动上,都要对师长表示应有的尊重。担任了领导职务的组工干部,更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不能因为地位高了就可以对老师、老领导、老上级口大气粗。此外,要虚心地向师长学习。师长大都年龄较大,资格较老,阅历较深,学问较高,有许多值得组工干部学习的地方。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人的原则,处理问题的方法,处人待事技巧等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担任了领导职务的组工干部,不能认为自己职务得以升迁,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工作能力就自然水涨船高。要放下架子,撕开面子,虚心向老师请教。即便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在诸多方面都超越了师傅,也不能因此瞧不起师长,淡化学生的角色。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本领再大,水平再高,多听听老者和智者的话还是很有好处的。师长有时候会提些中肯的意见,组工干部一定要虚心接受,即便有的意见尖锐逆耳,也要本着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原则,和颜悦色地加以接纳。组工干部要把握这样一个原则:作为学生,可以在各方面超越师长,但永远不能超越"学生"角色这个警戒线。

 (2)注重回报。自古以来,人们都弘扬一种"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美德,忘恩负义、过河拆桥的角色,永远受到人们的唾弃和谴责。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没有诸多的老师、老领导和老上级的教育、引导和帮助,组工干部也就不可能有人格上的成熟、能力上的提高、政治上的进步和事业上的成功。诸多师长犹如以生命之火照亮组工干部前进道路的红烛,如同将组工干部载往理想彼岸的渡舟,为组工干部的成长默默地作出了贡献。因此,没有任何理由不向师长们作出回报。应当说,绝大部分的师长对组工干部的关心和培养是无私的,因此,这种师生之谊是纯洁而高尚的,组工干部的回报不能亵渎这种感情。回报的方式及内容,应侧重于干好事业和情感的传递两方面。以事业的成功回报,就是以自己事业的成功来报答师长的培养之情。没有一个老师不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够超越自己,将来能事业有成的。因此,没有比用自己辉煌的业绩来报答老师更有意义的事了。组工干部一定要刻苦学习,勤奋工作,争创佳绩,争取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以自己突出的成绩赢得社会的肯定,让老师为有这样的学生而感到自豪和光荣,这才是对老师最有价值的回报。情感传递,则是注重感情的投入和交融,不断赋予师生之情新的内容并使之长久。组工干部要保持同师长们的联系,采用多种形式加强同他们的信息传递和感情交流。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要经常去看一看老师、老领导、老上级。问一问他们家庭生活及身体健康状况,汇报学习上的收获和事业上的进展情况。师长家如果有一些大事,如过

 生日、儿女婚嫁等都可以参加。如工作繁冗,一时无暇造访,或因路途遥远,不能如面,也要想方设法和师长联系。譬如,打一个问候电话,发一份礼仪电报,写一封书信,或托人转交一份礼物,要以实际行动让老师、老领导、老上级感受到你是个有情有义,知恩图报的好学生、好下属。

 (3)善待请求。在大多数情况下,师长们是不会提出过分要求的。对师长们提出来的正当要求,要予以重视,只要情况允许,在不违反原则和政策的情况下,都要千方百计地帮助解决,加以满足;对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耐心地予以说明;对少数师长提出的一些和原则、纪律相违背的要求,不能碍于师生之谊,无原则地加以接受,但也不能生硬简单地加以拒绝。要选择适当的场合,适当的方式,诚恳地加以说明和解释,以期获得师长的理解和支持。处理问题的过程中要柔中有刚,刚中有柔,刚柔相济,既不要放弃原则,也不要使师生之谊受到伤害。

 4.社交圈

 社交活动是组工干部和外界进行交流不可回避和不可缺少的形式。和亲友圈、朋友圈及师长圈相比,组工干部对社交圈内角色的把握,有着较大的难度。在社交圈内,组工干部角色的把握,应定位在讲艺术,重品位,不陷流俗的尺度上。

 (1)讲究方法。首先,社交背景宜纯不宜杂。要避免介入具有功利性背景的人际交往,社会上一些人出于某种考虑,很注意结交组工干部,他们千方百计进行感情投资,希望取得组工干部的好感,从而为日后找其办事埋下伏笔;要避免介入具有潜在矛盾背景的人际交往,组工干部不可能把社交对象之间的恩怨都搞得很清楚,一不小心就可能误触"地雷"。当组工干部同一位同志交往时,很可能引起另一位对其接触者有成见同志的不快,无端地给自己招惹烦恼。因此,组工干部在参加某个社交活动时,最好事先了解一下参加对象和相互间的关系,以防误入"雷区";在社交活动中,尤其要避免介入具有陷阱式背景的人际交往,不仅要提防"鸿门宴",还要提防某些心术不正的人。其次,社交范围宜宽不宜窄。要注意与社会上各个层面上的人交往,要搞“五湖四海”,不搞小圈子小山头。由于工作性质的特点,组工干部和领导接触的机会比较多,如果其社交面只局限在领导层,一方面可能产生脱离群众的危险,还可能给人以曲意逢迎领导的印象。组工干部也不能把社交范围仅限于亲属、朋友、同学、战友等与自己有特殊关系的圈子内,否则,会给人以热衷于缔结关系网之嫌。再次,社交关系宜疏不宜密。要与所有社交对象都保持一种正常的同志式或朋友式的关系,不能给人以厚此薄彼的印象。在亲密度的把握上,不要过分向某些对象倾斜,以防对他们产生一种特殊的情结,从而对组工干部执行纪律和坚持原则产生不利影响。此外,社交的频率也不宜太频繁,过多地出入社交圈,不仅会牵涉大量的精力,对工作产生不良影响,而且会影响组工干部的形象。

 (2)提高品位。格调高雅的社交活动,对陶冶人们的情操和修养有着独特的作用。因此,组工干部的社交活动一定要追求高品位。首先,社交的目的要健康纯洁。要以联系群众、沟通思想、相互学习、增进友谊为宗旨,不能把社交活动作为拉关系、结网络的机会,不要沾染上社会上某些拉拉扯扯的不良风气和庸俗作风;其次,社交的对象要选择。要选择品行端正、公众形象良好的人,作为自己的社交对象。社交对象要平民化,不做"追权族"、"迫钱族"、"追艳族"、"追星族"。在目前情况下,尤其不要做"傍大款"的蠢事。领导干部因"傍大款"栽跟头的教训不少,组工干部要引以为戒。要多和普通群众交朋友,这样才可能听到真话、实话,了解到真情、实情。才能通过社交活动,有效地增强同群众的联系,了解群众的疾苦,密切同群众的关系。其次,社交形式要健康高雅。要选择些情趣高雅的社交形式,譬如,参加文学、艺术沙龙,音乐会或体育活动等。不要总是那些吃吃喝喝、迎来送往或纯娱乐性的形式。作为组工干部,绝对不能沉湎于饭场、舞场、牌场、浴场。要远离低级趣味和庸俗下流的东西,管好自己的脑袋和腿,做到不该想的事绝对不想;不该干的事绝对不干;不该去的地方绝对不去,以防止一失足成千古恨。

 (3)形象得体。要自尊自重,保持一个组工干部应有的人格和尊严。比如,对上级领导要予以尊重,但不要低三下四,阿谀奉承;对下级要平等相待,不要趾高气扬,不可一世;对社会主一些"大款"要不卑

 不亢,再有困难,也不能向其伸手要钱要物;见到年轻貌美的女性要沉稳端庄,不要见色乱性,举止失态。在社交活动中,要始终注意身份,不迎合流俗,不同不良行为同流合污,表现出组工干部应有的气节。要稳健持重,要有较强的自制力,不过分张扬个性,在社交场合,做到稳如泰山,静如秋水。不要哗众取宠,招摇过市,深怕人家不知道,从而给人以轻浮浅薄之嫌。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要慎独慎微,表里如一。作为组工干部在社交场合,还要注意强化纪律和保密观念,在社交场合,不要谈论工作上的事情,要彬彬有礼,举手投足,让人觉得富有教养。谈吐要文明儒雅,机敏风趣;举止落落大方,洒脱得体。收敛有度,不要给人以僵硬拘谨的感觉;也不要矫揉造作,假模假式,给人以表演之嫌。分寸感要强,在任何场合、参与任何形式的社交活动,都要把握好尺度,不要过分,更不能走向极端。

相关热词搜索:圈外 把握 角色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