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建议》读后感

发布时间:2020-08-28 来源: 调研报告 点击: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1 ?

 读了苏霍姆林斯基的著作《给教师的建议》,我遭到了深深感触。的确,这些建议使作为教师的我们有了更明确的方向,给了我们极大的帮助,它就象 1 盏指路明灯 1 样。

 虽然今天的教育情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了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讲,丝绝不显过时,它仍像 1 场及时雨,滋润着 1 颗颗干渴的灵魂。它像与教师面对面 1 样,针对着教师的苦恼与困惑娓娓道来。在读到“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1 段时,确切让我产生了很大的共鸣。作为 1 名教师,的确发现时间总是不够用,每天总是备课、制作教具、上课、写反思等,仰望时钟,1 天时间却又过去,可收获却不大。

 《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给了我们 1 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中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毕生的友谊。他还在书及第了 1个例子:1 天,1 位老教师上了 1 堂非常精彩的公然课,她的风采吸引了在场的所有老师。当他人问她:“你花了多少时间来准备这节课”时,这位老教师说:“对这节课,我准备了 1 辈子,而且,对每节课,我都是用毕生的时间来准备的!”感动之余,我也豁然开朗。我们总在抱怨着时间的流逝如水似箭,可老天总是最公平的,它给我们每一个人都是 1 天 24 小时,问题还是出在疲于应付上,整天是事情在后面追着自己而没有主动去做是事。

 想一想自己更是如此,做事急于“抱佛脚”。有时为了 1 节公然课,花了大量的时间在网上和杂志上搜索着相干的图片和知识;有时为了写 1 片论文也是挖空心思,趴在电脑前浪费时间。想起来真是可悲!我想这就是平时不学习,急来“抱佛脚”的后果。书中提到:

 “读书是节俭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 1。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试问,从古到今,哪位成功者不是“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呢?俗语说:“活到了,学到老”,作为 1名新时期的教师,我更应当主动地学习。由于只有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才能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才能赢得本身的发展,这是作 1 个‘真实的教师’所不可缺的“精神底子”。苏霍姆林斯基也说:“1个真实的人应当在灵魂深处有 1 份精神宝藏,这就是他通宵达旦地读过 12 百本书。”我再检讨自己:我又看了多少书呢? ?

 苏霍姆林斯基用他 30 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向我们论述了许多伟大的真谛,虽然他来自于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国度,但他闪光的思想对我们这 1 代来讲,丝绝不显过时。我想教育的问题是共性的,它不会由于时期的变迁而改变或消失。今天,我浅谈了读《给教师的建议》后的 1 些感想,其实它里面的很多经验都值得我去逐一凝听和反思!这些都将成为我 1 生将享用不尽的财富!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2 ?

 6 月份,我静下心来读了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写的《给教师的建议》1 书。这本书令我深深地感到:品 1 本好书,犹如与 1 位高尚的人在交谈。这本书是苏霍姆林斯基专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

 书中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虽然今天的教育情势比之苏霍姆林斯基所写书的年代有很大的变化,但他的闪光的思想、精练的语言,对教育独到的见解,对今天的教育工作者来讲依然具有强烈的指点意义,仍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首先谈谈“因材施教”的问题。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常常会

 面对班里许多使人头疼的问题:为何在 1 年级就会出现 1 些落伍的的学生,老师干脆对他放弃不管呢?很多教师都从学生身上找缘由,甚么不知道学习了,头脑笨了,家长不配合等等;从不从自己身上找缘由。

 而苏霍姆林斯基在提出问题后,直截了当地从教师的角度做了解释:这是由于在学校生活的最主要的领域——脑力劳动的领域里,对儿童缺少个别对待的态度的原因。也就是缺少“因材施教”。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因材施教”,教师就必须对这“个别”“材”进行细致的了解,如学生的性情脾气、家庭背景、学习方式、思惟特点等等,并且要应用到实际课堂中去,为不同的学生创造能发挥他们本身能力的学习情形,“使每个儿童的气力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遭到脑力劳动中的成功的乐趣”,这样他们都会感觉到他们也是在不停地进步,才会“点燃起成为 1 个好人的火花。” ?

 在浏览进程中,我从苏霍姆林斯基清新的笔调中读到了很多的东西,他没有空洞的理论训导,而是以提“建议”的情势,将他对教育的认识和体验与你娓娓道来。

 这本书给了我 1 个很好的建议:那就是读书,每天不中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毕生的友谊。他认为:读书是节俭老师时间有效的方法之 1。读书不是为了应付,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我平时不应当抱怨时间太少、事情太多。而应当捉住 1 切可利用的时间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其次,“谈谈对落后生的工作”这条建议也对我帮助很大。读了这本书后,我的观念转变了,从心底里认可了“落后生是可以转变的”这个道理,只是认为操作起来还是会相当困难。苏霍姆林斯基给1 位落后生编了 1 本特别的习题集——《给思想不集中的儿童的习题

 集》,给她搜集了 1 套供她浏览的书籍,都是关于智力训练的。也历来没有给她补过课。

 后来,这位学生的学业成绩遇上来了,并成了 1 名高度熟练的机床调剂技师。苏霍姆林斯基这样的教育为她今后的 1 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我也从中得到启发,对这样的孩子,我们要重视训炼他们的思惟,发展智力,为他们今后的不断学习提供动力。

 另外,这本书对我震动最大的是它字里行间弥漫出来的对学生的那种人性化的尊重与酷爱。与现实生活中我们整天对待学生冷冰冰的态度鲜明的对照,也让我反思。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3 ?

 最近,我开始读苏霍姆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这本书。苏联当代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是1位具有31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读着他的《给老师的建议》1 书,就好像有 1 位智者站在眼前,他循循善诱,给我排难解纷,给我指导迷津;又犹如 1 位和蔼可亲而又博学的老者,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及时给我帮助,让我充满信心……书中既有生动的实际事例,又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教学中的实例,娓娓道来,我觉得找到学生和老师产生的现象的本源,有益于我们开阔眼界。

 其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第2条“老师的时间从那里来?1昼夜只有 24 小时。”1 看这题目我就被深深吸引了。是啊,我们常常听到老师们这样谈论“我忙,没有时间啊。”平常我也是这样抱怨。1 昼夜只有 24 小时,每天在单位工作的时间只有 8 小时,而且这 8 各小时挤的满满的: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辅导学生、给学生谈心等,还要抽出时间弄教研;下班回家还要忙家务。

 可是教师的时间到底从哪里来呢?带着这样的问题和烦恼,我

 仔细浏览了这 1 章节。书中写到:“每天不中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毕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天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扣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

 另外,我还明白浏览不但对老师有益,而且让每个孩子能够自由安排时间而且要利用得公道,最好莫过于喜欢浏览。浏览应当做为吸引学生爱好的最重要的起源地,应当教会每个学生怎样在书籍的世界里旅游。浏览是为了能让孩子们扩大视野,汲取更多的精神营养。

 面对现今教育改革的新情势,面对新时期的学生,要做 1 位好教师需要不断地提升本身素质,需要我们老师有较好的心理素质来适应这个多彩纷纷的世界。书中作者的建议、闪光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对我们来讲,犹如 1 条条欢快清澈的小溪,聚集在 1 起就是浩大博大的海洋,常读常新。

 《给教师的建议》读后感 4 ?

 《给教师的建议》是苏霍姆林斯基根据年轻教师的来信,针对教师们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而编写的 1 本“教育问答”,是他30 多年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如“甚么是从事教师工作的才能?它是怎样构成的?”“教师的时间从哪里来?”“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怎样靠浏览扩充知识?”每条谈 1 个问题,有生动的实际事例,也有精辟的理论分析,很多都是他的教学中的实例。下面就谈谈我感触最深的:

 课堂上学生学习注意力是不是集中关系到整节课的成败。“要掌握学生的注意力,就应深入地了解儿童的心理和他们的年龄特点。”

 注意是伴随各个心理活动而产生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心理状态,没有注意的参加,不可能有比较稳定的心理反应,也就难以完成认知进程。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注意是学习的门户”。因此,注意力的培养,显得尤其重要。

 据专家调查儿童的成心注意时间很短,1 般在 15~20 分钟左右,要长时间保持 1 种良好的学习状态,必须把无意注意与成心注意相结合。当学生 1 边听讲 1 边思考的时候,才能出现这类结合。而要做到这 1 点,则必须使学生意识里有 1 点“思惟的引火线”,也就是说,“在所讲的学科中,应当使学生有某些已知的东西,在感知教材进程中,学生的思考越积极,他学起来就越轻松。” ?

 培养学生的注意力,对训练平常生活中的自理能力、劳动能力和在集体生活中的适应力和自控力都有很大意义。怎样培养孩子做事精力集中,克服注意力游移、分散的坏习惯呢? ?

 1、让学生在 1 段时间内专心做好 1 件事。

 效力低的学生有 1 个特点,就是注意力容易转移,干着这个,想着那个;1 会儿干这,1 会儿干那。因此教师要尽可能让学生在某1 时间内只做好 1 件事,如认真浏览课文,思考某 1 个问题或完成某1 项练习,培养孩子做事的专注性。

 2、对学生讲话不要总是重复。

 有些教师对同 1 件事情或某 1 点要求总要反复交代好几遍,惟恐学生记不住或听不清。却不知这样学生反会常常忽视教师所讲的话。由于他已习惯于 1 件事反复地听好多遍,当教师只讲 1 遍时,他便当作耳旁风,养成漫不经心的习惯,使得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教学内容,没法遵照老师的要求,自然也谈不上理想的学习效果。因此,对孩子谈事情只说 1 遍,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 1 种好方法。

 3、训练学生善于“听”的能力。

 “听”是人们取得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来源,对学生来讲,谁要是上课善于听,能理解并记住听过的东西,谁就占优势。教师要以通过听的途径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如鼓励学生复述或用自己的话概括听到的内容,从而培养专心听讲的习惯。

 4、要让学生有很强的时间观念。

 有的家长以为,读书造作业的时间越长,学习成绩就会越好。其实,时间太多也有负作用。造成许多学生对时间没有紧急感,学习起来慢腾腾的,本来 1 小时可以做完的事,23 小时还没完成,而且养成注意力散漫的毛病。时间不多,反倒会逼着学生注意力集中,提高学习效力。因此,可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在课余时间从事 1 些成心义的训练和活动,如学习掌握某种乐器、学绘画等,这些活动本身就具有锻炼学生注意力的功能。

 5、训练自我控制能力。

 学生在学习的进程中要排除主客观因素的干扰,才能专心致志。教师可以帮助学生从控制外部因素做起。如学生的书桌上不要摆放带有装潢品的文具,看书写字时保持正确的姿式,稳定动、稳定摸,字要写工整等等,学生如果能控制与学习无关的动作、行动,就比较容易克服浮躁的情绪。同时还可通过平常生活活动加以培养。如聚精会神地下棋,这是集中思想,训练有条理地思惟的良好方法。学生学会专心致志,将会使他们受益毕生。注意力的培养是 1 个漫长而复杂的进程,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常抓不懈和相互配合。

 苏霍姆林斯基的建议有很多,“学无止境,教海无涯”。有人说老师是种植孩子美好感觉的土壤,是照亮孩子的心灵的明灯。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我将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向大师学习,充实和

 丰富自我,勤勤奋恳、踏踏实实的工作,庇护与珍重孩子幸福的童年。

相关热词搜索:读后感 建议 教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