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国旗下讲话例文共4则与第七个扶贫日心得感悟

发布时间:2020-11-02 来源: 调研报告 点击:

 重阳节国旗下讲话范文共 4 则与第七个扶贫日心得感悟三篇

  重阳节国旗下讲话范文共 4 则 (篇一)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今天我旗下讲话的题目为《珍惜当下》 今年的 10 月 10 日——11 月 16 日,我在贵州省松桃县支教,38 天的支教感慨良多。还是先给大家读一篇短文吧:

 重阳节写给父亲的信 亲爱的爸爸,您好!

 好久不见了!自从我们不在一起生活,就没怎么见过面了!现在的我,是多么想念你,多么想和你一起玩,多么想和你一起看电视。这天各一方的生活折磨着我,使我疼痛!我是多么想快点和你见面啊!

 还记得那次你回家吗?那天,我自放学之后一回家就疯狂地写作业,因为那天的作业太多了,害得我十点多了都没有做好……快十一点了,我终于只剩下一道数学题了,但是那道题目太难了,我想不出来。是

 你,花了九牛二虎之力帮我想了出来,并给我分析了解答题目的思路与方法,教会了我那道题目。

 还有一次,那天我刚放学,天就下起了豆点般大的雨。这时我想:怎么办啊?没带伞,难道要变成落汤鸡了吗?我呆在学校门口,不知道如何是好。过了一会儿,突然,我看到一个高大的身影,并听见一个熟悉的声音叫我的名字。不用说,那是父亲您!那次,爸爸您如一道光温暖了我,当时我真的这么想: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您,孝顺您!

 可是,这一切都成了过去,您外出打工了。

 父亲,您快点回来吧!我想念您,想念您陪我一同度过的每一天!

 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您的儿子 **年 10 月 17 日 这封信,是重阳节那天晚上,我利用晚自习的时间,让我所教班级的学生写的。这位初一的同学一节课时间就写成了这篇情真意切的短文,小作者在文中深情表达了自己在重阳佳节对远在外地打工的爸爸的思念。

 在贵州松桃,像这个同学这样爸爸或者妈妈长年在外打工的家庭很多。据不完全统计:在松桃的各个学校里基本上百分之十五左右的学生父母均在外打工,百分之二十五左右的学生父母有一个在外面打工,这样合计起来就将近有一半的学生父母在外面打工。这些同学有的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有的寄宿在学校,他们小小年纪早早就开始面

 对生活的种种离别与艰辛。有的同学可能说,我爸爸我妈妈也经常出差的,但是,像这样长年累月的父子离别、母女离别,在我们星海实验中学毕竟是少数。

 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是在跟松桃学生的交往中,我发现这些同学大部分都很阳光乐观,自我管理能力都极强。

 支教 38 天,我到过高中学校,也到过初中和小学,但是无论哪所学校,我发现每个学校里,都是由所有的学生参与校园卫生的打扫。不管操场还是走道,甚至是厕所,都由学生打扫,学生们扫地、拖地、冲厕,做得认真仔细,动作娴熟到位。我把他们打扫校园的场景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很多朋友认为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也是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校园的主人翁意识。

 除此而外,我觉得松桃虽然经济没有苏州强大,但是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不比我们苏州地区差:在我支教的松桃民族寄宿制学校食堂以及一个大山中的乡村小学,学生完全自己买饭、洗碗,全程没有老师的参与和管理,但是,我看见大部分学生基本能做到有序排队买饭,有序自己清洗餐具。从学生宿舍走廊悬挂着的衣物来看,学生的衣服也都是他们自己清洗的,要知道这些住校的也都只是初一到初三的初中生。

 有人说,环境造就人,的确,父母不在身边的艰难的生活环境,造就了贵州这些同学的独立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但是,艰苦的环境中也有人沉沦,优越的环境中也有人颓废。所以,一切都还是看自己,一

 个积极向上的人,会把任何环境看成是磨练塑造自己的熔炉。相比而言,我们星海的同学家庭环境要比贵州的这些同学优渥许多,老师想要提醒同学们的是,珍惜当下,如果你的生活中还有遗憾的地方,请你勇敢面对它,因为有人比你还要艰难依然在乐观面对;如果你的生活中诸事顺遂,请你不要浪费他,要知道有人比你起点低,但是他在努力超越你,那你的高起点资源就被你糟蹋了。

 最后,再次提醒各位同学:珍惜当下,让一切助你进步!

 我的旗下讲话到此结束,感谢大家!

 (篇二)

 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讲话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尊老爱幼新风”。

 不少同学都知道,今年的 10 月 22 日是农历九月初九,它是我们中华民族又一个传统佳节——重阳 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什么叫重阳?因为古老的《易经》中把“六”定为阴数,把“九”定为阳数,九月九 日,日月并阳,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又因为“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 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因此重阳佳节,寓意深远,所以古人认 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

 关于重阳节的故事很多。据说重阳节从汉朝初就有了。那时在皇宫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 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汉高祖刘邦的爱妃戚夫人被吕后馋害后,宫女贾某也被逐出皇 宫,贾姓宫女又将此习俗传入到民间。

 到了东汉,民间在该日又有登高的习俗,所以

 重阳节又叫"登高节"。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们写 了很多登高诗,其中大多数是写重阳节的习俗。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 《登高》,则是写重阳登高的名篇。当然,古人的登高没有划一的规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时还有吃"重阳糕"(一种九层糕)、赏菊饮菊花酒的习俗。清代以后,赏菊之俗尤为昌盛,时间也不限于 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阳节前后最为繁盛。

 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已经很普遍。“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想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因为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 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这些习俗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的中就有记载。

 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重阳节这个传统的节日被赋予了新的含义。1989 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 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

 同学们,我们是炎黄子孙,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 美德。“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讲的就是这层意思: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和小 孩,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和小孩。最近,从新闻媒体讨论的话题中也可 看出一二。如“该不该给老人让座?”“怎样做一个可爱的上海人?”这些活动的核心就是要努力建设和塑造 一个具有高度文明、能与国际接轨的国际大都市的形象,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就是其中的一项 内容。作为生活在这座

 大城市的我们,更有义务为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而作出努力。客观地说,经过 改革开放和精神文明建设,良好的社会风气已经逐渐形成,一些不良的行为受到大家的谴责。反省我 们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学生在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又做得怎样?我不想对你们的过去予以评 价。但是,在重阳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全体同学是否想到,该如何为我们家的老人或者社会上的老 人做点什么呢?希望大家考虑一下。当然,学校政教处也有安排,要求各班的班主任在节后作个统计, 看看我们的立达学生在老人节里为社会、老年人都做了些什么。

 我今天的国旗下的讲话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篇三)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重阳敬老,话说美德》。

 在这秋高气爽、桂花飘香的 金秋十月,国庆节的喜悦仍在继续,安静的心情释放着心的微笑。转眼间,农历的九月九日 ——“重阳节”又快到了。在唐诗宋词中,有许多的有关重阳节的诗词佳作,如:毛泽东主席 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一年一 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唐朝诗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 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中华传统文 化和民族美德源远流长,其中尊老、敬老,犹如一泓清泉,流淌在我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

 夕阳最美,因为那是一种告别,一种对一天辛勤耕作的告别;

 是一种期待,一种蓄势待发对下 个黎明的期待。正是夕阳的逝去才托起了明天的朝阳。老人便是这轮美丽的夕阳,人生最美 夕阳红,世间最美老年花! 因此,作为一名小学生,更要发扬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传统美德。“老吾老以及 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一声问候,一个微笑,一杯香茶,也许老人们就能倍感欣慰和满足;贴心 地捶背,温暖地搀扶,都能让老人们脸上绽放幸福的微笑。

 同学们,虽然重阳节一年只有一天,但是尊老、敬老不仅仅是重阳节一天的事,更应该 表现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时刻关心老人,多为他们着想,对待老人要 有礼貌,外出学会礼让老人;在学校里,更要尊重师长„„让我们大家从今天做起,从尊敬、关心 身边的每一位老人做起,说一句敬老话,读一本敬老书,做一件敬老事,让我们都拥有一颗 感恩的心,感谢他们为我们撑起的这片蓝天,争取做一名懂文明、有礼貌的学生,让“尊 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永放光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一千三百年前,有一位漂泊在异乡的游子低声叹息,叹远方的亲朋遍插茱萸,唯独缺了自己,这个人就是王维。

 本周六是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重”者,《博雅》解为“再也”。九为阳数之极,九月初九故称“重阳”。在重阳节这一天,人们会选择登高、饮菊花酒、插茱萸,以此迎接新的季节的到来。

 由于“九九”亦含长久、长寿之意,重阳菊花是长寿之草,重阳节便又有了尊老之意。事实上,《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中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敬老爱老成为了当下重阳节最广为人知的意义。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可见,尊老爱老助老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多年来亘古不变的伦理道德。尊敬老人是个人文明进步表现,尊敬老人也是的家庭和谐的保证,尊敬老人更是社会发展必然要求。尊老爱老助老,我们责无旁贷。

  但敬老爱老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应当仅仅在重阳节这一天被记起,它应当落实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之中,每一处微小的细节中。可能现在你不一定会扶着老奶奶过马路、然后骄傲地说一句“我叫红领巾”了,但你可以在公交车上给不认识的老爷爷让出一个座位、帮隔壁家的老太太把买回来的蔬菜拎上楼。我国的老龄化日渐严重,据预测,到 2020 年,我国六十岁以上的人口将达到 2.48 亿,这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从给予我们关怀和照拂的角色,转变成需要我们关心和照料的人。再看看自己的身边,你是否会在节假日陪伴爷爷奶奶看几出小品,每周给外公外婆打去问候的电话?心中是否无时无刻充满了牵挂与感恩?时光染白了他们的发丝,呱呱坠地的儿孙们似乎在提醒着他们自己已经老去,夕阳中他们慢慢地走着,是时候让我们上前搀扶着他们,踏着晚霞细碎的余晖,听他们念叨自己年轻时的

 故事,他们的心也许还只有十八岁。他们有那么多人生的经验想与我们分享,我们也有那么多的机会,让笑颜天天挂在他们脸上。都说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也许最大的孝顺,不过就是这一天一天简单的聆听和守护吧。

 我国古代就有“卧冰求鲤”“亲尝汤药”等著名的二十四孝故事,高二年级的同学们最近也刚刚学习过李密的《陈情表》,敬老爱老、注重人伦道德是我们文化传统中的精粹,它早已随着年岁的更迭,化开在我们的骨血之中。当然,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远远不止孝亲敬长,还有爱国明志、仁爱利义;尊师重教、敏而好学;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诚实守信、一诺千金……还有那些夹杂在传统礼仪和节日庆典中的美好祝愿,这些都是这个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如同敬老爱老一样,应当融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古语有言:“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回到一千三百年后的今天,让我们一起,以实际行动真正地做到尊老、敬老、爱老,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生活中得以传承!

 谢谢大家!

 第七个扶贫日心得感悟三篇

  第七个扶贫日心得感悟三篇

 【篇一】

 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了“啃最硬骨头”的冲刺时期,越是到最后,越要坚定信心,越要保持重新出发、脚踏实地、谦虚谨慎的“归零”心态,以“鼓劲扬帆再出发”的精神,不断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效,打好全面脱贫“收官战”。

 何谓“归零”?“归零”意味着卸下思想包袱,找寻初心,重新出发,以“空杯归零”的态度面对现在和将来。如果没有“归零”的心态,就容易听不进其他意见,看不到自己的短处,受不得别人的批评,久而久之,就会变得骄傲自满,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并堆积,脱贫攻坚亦是如此。脱贫攻坚收官在即,广大扶贫干部要正确对待目前脱贫攻坚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短板,保持谦虚谨慎、脚踏实地的作风,扎实走好脱贫攻坚“最后一公里”。

 “凡是过去,皆为序章”,保持“归零”心态,就要放眼将来重新出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国共派出 25.5 万个驻村工作队,累计选派 290 多万名党员干部担任贫困村第一书记或驻村干部,在全体选派帮扶干部的勠力同心、实干苦干下,我国脱贫攻坚取得了历史上最好的减贫成绩:贫困人口从**年年底的 9899 万人减到**年年底的551 万人,贫困发生率由 10.2%降至 0.6%,连续 7 年每年减贫 1000 万人以上。面对脱贫攻坚已取得的巨大成绩,广大党员干部要以一颗平常心对待,2020 年全面脱贫已进入冲刺倒计时,仍须着眼目前脱贫攻坚存在的一些难点痛点、短板弱项,要以重新出发、推倒重来的态度,立行立改、真抓真改。要围绕巩固脱贫攻坚成效、扶贫产

 业长远发展、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等前瞻性工作,提前进行思考与谋划,理顺工作思路,细化工作任务,落实工作举措。

 “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保持“归零”心态,就要脚踏实地起而行之。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发展机遇,在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任务时,也出现一些形式主义问题,如:村集体经济发展能力不强,靠投资企业保底分红,未发挥带动村民致富效应;少数地方和干部通过巧算收入账、虚假拔高群众收入,发展扶贫产业未能够深入调查、因地制宜,导致产业扶贫项目与当地贫困户产业需求严重脱节等等。广大党员干部要正视存在的问题,坚决杜绝“纸面政绩”和“数字政绩”。要从内心深处怀着对群众的关爱、把贫困群众当作亲人,倾听他们的想法和诉求,实事求是为群众办事,加大智与志的帮扶力度,积极宣传落实大病救助、医疗救助、民政救助、教育扶贫等各项扶贫政策。

 “行百里者半九十”,保持“归零”心态,就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脱贫攻坚收官在即,不少脱贫干部觉得胜利在望,会产生松一口气、干累了歇一歇的骄傲松懈思想。然而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虽然剩余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同过去相比总量不大,但都是贫中之贫、困中之困,而对于那些已脱贫的地区和人口而言,巩固脱贫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也并非易事。打赢脱贫攻坚战,是等不得、慢不得、拖不得的,在脱贫攻坚胜利的号角没有吹响前,要继续保持“慎始如终”的心态和戒骄戒躁的作风,坚持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开展各项工作。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脱贫攻坚已到了最后的冲刺时刻,广大党员干部坚持把成绩留给过去,把精力投到当下,把目光转向未来,保持重新出发、脚踏实地、谦虚谨慎的“归零”心态,走好脱贫攻坚的“最后一公里”。

 【篇二】

 在脱贫攻坚最后一百米冲刺阶段,广大帮扶干部应砥砺务实作风、涵养为民情怀、锤炼过硬本领,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不留遗憾、不余遗力,全力以赴、使命必达,以奋进的姿态书写脱贫答卷。

 砥砺“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务实作风,以“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擦亮公仆底色。脱贫攻坚已迎来最后的冲刺阶段,剩下的都是“难中之难、困中之困、坚中之坚”,要想啃下硬骨头,把硬骨头嚼碎,实属不易,加之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和严重的洪涝灾害双重加压下,要想高质量完成脱贫任务,还需付出更为艰苦的努力。帮扶干部要自觉端正工作作风,杜绝形式主义,在脱贫工作当中,要真抓实干、苦干实干,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锤一锤敲,拿出水滴石穿的韧劲,不管是入户了解,还是送去组织温暖慰问,不管是解燃眉之急还是提供脱贫致富之道,都要实实在在,不搞“花拳绣腿”,注重“求真务实”,切实把每一件群众事落实好,每一次走访都走到位,有实效,确保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

 涵养“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的为民情怀,以“一心为民、人民至上”诠释公仆情怀。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全心全意为

 人民服务的生动写照,是“一切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外在表现。对于广大帮扶干部来说,要主动倾听贫困户的心声,从他们的呼声里寻方向,多听听他们的想法和建议,多看看他们脸上的表情,多问问他们生活的困难,多找找问题的症结所在,及时了解他们的实际困难,深入分析困难的来源和影响,及时妥善地解决好群众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树立好“人民至上”的崇高理念,让脱贫攻坚工作始终以此为轴,不脱离人民群众,拥护人民群众,借走访时的一来一往凝聚鱼水之情,让人民群众这一底气更足,让群众基础地基更牢。

 锤炼“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的过硬本领,以“夯实底气、磨练功夫”彰显公仆担当。“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只有个人本领过硬、素质过高、底气过足,才能接得了“烫手的山芋”,当得了“热锅上的蚂蚁”。帮扶干部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时,不仅是要帮助贫困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还要注重个人的能力提升,为更好践行为民宗旨打下坚固基础。“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脱贫攻坚战已经到了攻城拔寨阶段,广大帮扶干部思想上不能有丝毫松懈,行动上不能有丝毫迟缓,要有“善始善终”的决心和“善作善成”的担当,在磨练中蜕变成长,在烈火中淬炼成钢。“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要能直面脱贫攻坚中涌现出来的问题,并能迎难而上,化险为夷,用“钢铁一般”的过硬本领助力脱贫攻坚战完美收官。

 【篇三】

 “逆水行舟用力撑,一篙松劲退千寻。”当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最后的冲刺阶段,距离响铃交卷,满打满算还有 2 个多月的时间,各项

 工作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韧劲,“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久久为功、善作善成。

 稳住“神”,守定“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初心。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关乎千万贫困人口拔穷根摘穷帽的务实之举,没有任何退路和弹性。“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面对贫中之贫、困中之困的硬骨头,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稳住“心神”、守定初心,做到摊子不撤、队伍不走、帮扶不减,对一些边缘贫困户、存在返贫风险的人口,要定期走访、常态化联系,进一步健全防止返贫监测帮扶机制。对部分地区存在的反复失学辍学、医疗服务水平不高、季节性缺水等问题,要静下心来、扑下身子、到问题一线,找症结、作分析,精准开好“处方”,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成果。

 铆住“劲”,下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决心。从区域扶贫开发到实施精准扶贫方略、从“输血式”单一帮扶到“造血式”探索之路,今年脱贫攻坚任务完成后,中国将有 1 亿左右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提前 10 年实现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减贫目标。“志不求易者成,事不避难者进。”在脱贫攻坚收官之年,遭遇疫情防控“加试题”,攻克最后的贫困堡垒,容不得任何懒惰思想、松劲心态,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铆住“劲”,下定决心,采取有力有效的举措解决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不足、扶贫产品滞销、产业基础薄弱同质化严重等问题,以发展特色产业激发活力,通过“直播带货”拓宽渠道,因

 地制宜推进产业发展壮大,在一项一项解决问题,一户一户攻坚中,确保脱贫攻坚成色十足。

 沉住“气”,笃定“为者常成,行者常至”的恒心。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到创造连续7年减贫1000万人以上的脱贫奇迹,从“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困境到“道路通畅,吃穿不愁”的新生,脱贫攻坚一路走来,全党全社会勠力同心真抓实干,贫困地区广大干部群众顽强奋斗攻坚克难,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成就。但这是一场耐力战更是持久战,“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沉住“气”,笃定恒心,在保持现有帮扶政策总体稳定的基础上,对贫困群众扶上马送一程,进一步厘清工作思路,建立长短结合、标本兼治的体制机制,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在过了一山再登一峰,跨过一沟再越一壑中,向着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继续前进。

相关热词搜索:例文 重阳节 扶贫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