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培根

发布时间:2017-01-26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短文两篇培根篇一:15.《短文两篇》《谈读书》《不求甚解》

15.《短文两篇》

一、 新课标对《短文两篇》的要求

从“知识和能力”这个维度说,这个单元课文主要是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本

单元的四篇课文都是阐述求知与读书的议论性文章。第四单元说明里要求:阅读这些随笔、

杂文,要区分观点和材料,辨析两者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对作者的论述做出判

断。语文课程标准说:“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

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编者的意图是,通过这个单元的学习,力求让学生能达到

课程标准的这个要求。一般来说,引导学生区分观点与事实、数据、图表,发现它们之间的

联系,并作出判断,大概不太困难。困难在于,区分观点与道理,发现它们之间的联系,并

作出判断,因为作为论据的道理有时不易分辨出来。即使分辨出来了,再判断道理与观点之

间联系也有一定难度,教师在这方面要另作指导。

“过程和方法”这个维度,主要是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

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

二、 本节教材内容分析、解读

《谈读书》是培根的一篇著名的随笔,围绕读书,论述了知识的价值、求知的目的、读

书的态度、方法等内容,论述的范围相当广泛。《不求甚解》是邓拓先生的一篇杂文,文章

采用驳论,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作了否定,阐述了读书的要

短文两篇培根

诀全在于会意,读书要虚心,

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的正面主张。

教学两篇短文,要从内容、写法两方面进行突破。

内容上,要引导学生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激发学生热爱读书,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

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

写法上,应引导学生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体会其表

达效果,并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教学本文,宜采用"批注式阅读法"和"比较阅读法"。批注式阅读法注重学思结合,注重

自我评价;比较阅读法注重求同存异,注重比较辨析。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指导

点拨,答疑解惑,组织学生互动合作,讨论探究,在思维的碰撞交流中,自主评价、独立判

断,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教案设计

15.《短文两篇》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积累词语,掌握“藻饰、狡黠、诘难、伦理、滞碍、

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豁然贯通、不求甚解”等词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

2.理解两文的读书观,进一步增强对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的认识。

3.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

能力目标

1.理清两文的论证思路,把握其思想内容。

2.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

3.引导学生对作者的观点进行自我评价和主观阐发。

德育目标

激发学生读书热情,培养正确的读书观,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

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关于读书的论述。

2.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

论证的方法。

【教学难点】

1.理清培根《谈读书》的论证思路。

2.如何理解“不求甚解”?为什么不少人批评“不求甚解”的读书方法?

【课前预习】

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了解课文的文化背景。

①培根(1561—1626), ,出生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

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

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代表作

是。《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共58篇,开创了英国随笔这种特有体裁。

②马南邨(1912—1966), 的笔名, 、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

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

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本文选自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诘难( ) 滞碍( ) 狡黠( ) 咀嚼( ) 死抠( ).....

豁然( ) 迂腐( ) 吹毛求疵( ) 味同嚼蜡( ) ....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味同嚼蜡: ②吹毛求疵:

③寻章摘句:④不求甚解:

⑤咬文嚼字: ⑥豁然贯通:

⑦怡情: ⑧诘难:

4.阅读《谈读书》,按要求找出句子。

①找出读书目的的句子:

②找出读书方法的句子:

③找出读书作用的句子:

5.《不求甚解》是一篇杂文,在批驳别人观点的同时,又阐述了自己的主张。“不求甚

解”有两层含义:一是,二是。在批驳过程中阐述

了读书的要诀全在于 ,重要的书要。

【课内探究】

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

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效果。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一)读一读。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关于读书,人们已经发表了大量有益的意见。培根的《谈

读书》的中心话题是什么?围绕这一话题,文章谈了些什么内容?

2.《不求甚解》是一篇驳论文,请同学们说一说作者批驳的观点是什么?又阐述了什么

主张?

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二)说一说。

3.《谈读书》笔法灵活,语言精辟,格言迭出,堪称一本读书名言录。让我们从用词、

句式、修辞、意蕴等角度,对文中的读书名言品一品,选择你最喜欢的句子,写出你的精彩

点评,共同编写一本《培根读书名言精评录》吧!

教师示例: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高度概括的语言,排比的方式,表明读书的作用之多、之大。

4.《不求甚解》中作者的观点你认同吗?你是怎样认识“不求甚解”的?请你以“我说

‘不求甚解’”为话题,谈谈你对课文的理解,以及对“不求甚解”这种读书方法的思考。

(三)悟一悟。

5.在《谈读书》中我们不仅领悟到许多读书的好建议,而且还学到许多好的论证方法。

请再次朗读课文,品味下列句子使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对作者观点的表达起到了什么作用?

①盖天生才干犹如自然花草,读书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

②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

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③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运动除

之。

6.《不求甚解》文中作者列举普列汉诺夫的诸葛亮的例子,是为了论证什么观点?

7.两篇文章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

(四)写一写。

8.学习《谈读书》后,任选一项进行写作练习。

①补写。请选择文中你最喜欢的一条名言警句作为论点,试着给它补上几个论据,写成

一篇小小议论文。

②仿写。自主选择文中有特色的句子,或揣摩特点,或提炼句式,试着仿写。

③自写。试一试,每人自创一条读书格言。

9.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从下列成语中任选一则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

口述新的立意。

①“见风使舵”新解②“班门弄斧”辩③“滥竿充数”辩

(五)背一背。

熟读课文中谈论读书的佳句,限定时间,看谁背诵的多。

四、总结梳理、整合提高、内化目标

回顾这节课,我们知道了读书的目的、方法和作用,知道了读书的要诀会意和读书要虚

心、重要的书要反复读,倍受启发。

最后共读名言:

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

扰。

——余秋雨

五、达标检测

【达标检测】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诘难(nàn)滞碍(zhì) 狡黠(xiá)味同嚼蜡(jiáo) ....

B.死抠(kōu)藻饰(zǎo) 迂腐(yǖ) 豁然贯通(huò) ....

C.咀嚼(jiáo) 阐证(chǎn)要诀(ju?)孜孜不倦(zī) .....

D.鄙(bǐ)涉猎(sha) 傅彩(fù )吹毛求疵(zī) ....

2.下列加点字的意思有误的一项是( )

A.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故意挑剔毛病,寻找过失) ....

B.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重要的诀窍) ..

C.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文章或言语乏味,毫无生气和感染力) ....

D.而书中所示,如不以经验范之,则又大而无当。(衡量,检验) .

3. 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不胜枚举。

汉代刘向说:“书犹药也, 。”

唐代颜真卿《劝学》说:“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白

首方悔读书迟。”

朱熹《读书有感》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

杜甫说:“ ,下笔如有神。”

●课内语段阅读。

读史使人充实,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

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报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

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滚球利睾肾,射箭利胸肺,慢步利肠胃,骑术利头

脑,诸如此类。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读数学,盖演题须全神贯注,稍有分散即须重演;如不

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是辈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阐证另一物,

可令读律师之案卷。如此头脑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药可医。

1.选段第①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至⑤句阐述的观点是什么?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你积累了哪些关于读书的格言警句?请写出两句来?

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以上两文中都有很多的名言警句,请从中任选一条作为论点,并试着给它配上几个

论据。

论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论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做一下自我分析,说说自己应加强哪些方面的学习?

●课外语段阅读。

善读可医愚

①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近

来又出现一种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

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为什

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他是汉高祖刘邦的

弟弟刘交的四世孙。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

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意义的。

②刘向说的“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

讲的是方法。“善读”这点很重要。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

分。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

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

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

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每一

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

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

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

③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

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

不同影响。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在我们目

前的社会生活中,被坏书、坏影视作品和有害网站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

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制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恶果。

因此,我们的社会各界,老师、家长,在教育青少年勤于读书的同时,还要帮助他们善于择

书,选择有益的书,充实他们,引导他们,正像选择好药一样,医治他们的缺乏知识的“愚

言”之症。此所谓“善读之可以医愚”也!

(《人民日报》 ( 2006-04-22 第07版 )

6.本文开头举出“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的说法,其目的是

7.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根据你阅读议论文的经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这一论点的?

8.作者将“医愚”与“善读”结合起来论述,从论述的重点来看,作者主要论述的

是 ,主要采用的论证方法是。

9.本文从哪两个方面论述了“善读”的必要性?还指出该怎样有选择地读书?

10.依照下面的例句,运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写出你对书的认识。

书是益友——臧克家说:“读过一本好书就象是交了一个益友。”

书是钥匙——托尔斯泰说:“理想的书籍是撕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书是 ——我说:“ ”

参考答案:

1.A

2.A

3. 善读之可以医愚 黑发不知勤学早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读

书破万卷

1.排比,有力地证明了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富有气势,增强了说服力和

感染力。

2.读书可以弥补人精神上的缺陷;类比论证、事例论证。

3.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

4.略。

短文两篇培根篇二: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5课 短文两篇

15.*短 文 两 篇

1.通过对比阅读,激发自身的探究精神。

2.分析两篇文章的论证方式、方法,初步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3.激发读书兴趣,认识读书的益处,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谈 读 书

●重点:分析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作用。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诘难( jié )( nàn )咀嚼( jué ) 味同嚼蜡( jiáo ) ....狡黠( xiá ) 滞碍( zhì )( ài ) 吹毛求疵( cī ) ....3.根据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读书费时过多易惰,文采藻饰太盛则矫,全凭条文断事乃学究故态。 .. 修饰文辞,这里指一味注重华丽辞藻和文辞的堆积。

(2)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 诘难:诘问,为难。

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这里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敲。

(3)书亦可请人代读,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题材较次或价值不高者,否则书经提炼犹如水经蒸馏,味同嚼蜡矣。 .... 形容文章或说话枯燥无味。

(4)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 .. 不通畅。

(5)如不能辨异,可令读经院哲学,盖此辈皆吹毛求疵之人。 .... 细致到繁琐、挑剔的地步。

4.古今中外有很多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请你查查资料,至少写出三句。 示例: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苏轼

5.本文是一篇精彩的随笔,随处可见思想的光辉,请摘抄出你认为能代表作者观点的句子。

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读书补天然之不足,经验又补读书之不足。

用书之智不在书中,而在书外,全凭观察得之。

书有可浅尝者,有可吞食者,少数则须咀嚼消化。

读书使人充实,讨论使人机智,作文使人准确。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

问题一:和小组的同学一起朗读课文,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谈读书。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问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认为读书的正确目的是什么?

作者认为读书的正确目的应该是怡情、傅彩和长才。 2.你认为自己目前的读书目的正确吗?示例:

我总觉得读书没什么用,是为了老师、父母而读,这么看来我的读书目的是错误的。

我读书的目的是学好知识,将来为社会做出贡献,就像周恩来总理所说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问题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作者给我们介绍了哪几种读书的方法?

①读书要仔细推敲细思,反对故意挑刺,迷信书本和仅限于文字推求。 ②对不同的书,要不同地读。

③提倡把读书和讨论、作文、做笔记结合起来。

2.这些方法你平时读书的时候是否用到了?结合实际谈一谈。

示例:我平时读书不少,可是很少做笔记,妈妈总是说我走马观花,我也发现读完了以后没留下什么深刻的印象,将来我读书要把讨论、作文和做笔记结合起来。

问题四:有人说这篇文章在论证方法的使用上灵活而又生动,你能不能给我们举例介绍一下?

短文两篇培根篇三:短文两篇15课

15.《短文两篇》导学案

设计:龙的故乡

【学习目标】

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背诵课文片断,积累优美词句。

2.理解作者关于读书的论述,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

3.结合课文反思自己对读书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学习重点】

1.理解作者关于读书的论述。

2.学习课文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学习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的方法。

【学习难点】

结合课文反思自己对读书目的、态度、方法和作用的认识,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自主预习案】

1.了解培根、马南邨的经历及其创作,了解课文的文化背景。

①培根(1561—1626),___ ,出生官僚家庭。剑桥大学毕业,后又学习法律,1618年任大理院院长,封为勋爵。1621年因受贿为国会弹劾去职,嗣后居家著述。1626年冬由于在野外试验雪的防腐作用而受寒致死。培根的主要建树在哲学方面。代表作是_____ 。《随笔》是其文学方面主要著作,共58篇,开创了英国随笔这种特有体裁。

②马南邨(1912—1966),_ 的笔名,__ 、杂文家、历史学家、著名新闻工作者,福建闽侯人。主要著作有:文论集《论中国历史的几个问题》、杂文集《燕山夜话》、《三家村札记》以及《邓拓散文》、《邓拓诗选》等。本文选自___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诘难( ) 滞碍( ) 狡黠( ) 咀嚼( ) 死抠( )

豁然( ) 迂腐( ) 吹毛求疵( ) 味同嚼蜡( )

3.解释下列词语。

①味同嚼蜡: ②吹毛求疵:

③寻章摘句: ④不求甚解:

⑤咬文嚼字: ⑥豁然贯通:

⑦怡情:⑧诘难:

4.阅读《谈读书》,按要求找出句子。

①找出读书目的的句子:

②找出读书方法的句子:

③找出读书作用的句子:

1.①英国哲学家、作家《随笔》、《新工具》

②邓拓当代作家 《燕山夜话》

2.nàn zhì xiá jué kōu huò yū cī jiáo

3.①味同嚼蜡:形容没有味道,多指文章或言语乏味,毫无生气和感染力。 ②吹毛求疵:吹开皮上的毛,寻找里面的毛病,比喻故意挑剔毛病,寻找过失。③寻章摘句:搜寻、摘取文章的片断词句。文中指读书局限于文字的推求。 ④不求甚解:原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⑤咬文嚼字: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批死抠字眼而不领会精神实质)。 ⑥豁然贯通:顿时晓悟。⑦怡情:使心情愉快。⑧诘难:(书)责难。

4.①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②读书时不可存心诘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只为寻章摘句,而应推敲细思。

③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滞碍,无不可读适当之书使之顺畅,一如身体百病,皆可借相宜之运动除之。

5.表示虚心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会意反复阅读。

【课内探究案】

一、创设情境,激情投入,明确目标。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朗读教学目标与教学重点,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效果。

二、学案引导,自主探究,指向目标。

(一)读一读。

1.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关于读书,人们已经发表了大量有益的意见。培根的《谈读书》的中心话题是什么?围绕这一话题,文章谈了些什么内容?

读书。

①读书的正确目的;②读书的方法;③读书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弥补精神上的缺陷。 三

略。

●课外语段阅读。

善读可医愚

①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深刻意义的。

②刘向说的“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包含两层意思:“医愚”讲的是作用,“善读”讲的是方法。“善读”这点很重要。从古至今,书籍之多,用“如山”、“如海”形容并不过分。人生有限,就是超世天才,也很难把天下的书读尽读完。因此,每个人特别是对主要职业不是与书打交道的人来说,读书还应该有自己的选择。各人应该根据各自需要从不同的典籍中吸收不同的知识,以丰富自己的营养。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学使人善辩……”每一类书籍有不同的作用和功能。因此,每个想读书的人都可以而且应该根据自己的不同需要,选择自己借书、购书、读书的目标。这些书就像“药”一样,“对症下药”,就可以治疗自己缺乏知识的“愚”的毛病,使自己变得聪明和充实起来。

③过去人们常说:“开卷有益”,一般来说这话不错,但对于一些涉世不深,头脑还很单纯的青少年来说,“善读”还是读书中的重要一环。图书就像朋友一样,会给人以善与恶的不同影响。英国一位作家说:“不好的书也像不好的朋友一样,可能会把你坑害。”在我们目前的社会生活中,被坏书、坏影视作品和有害网站坑害,从一个单纯无知的青少年走上犯罪道路的例子着实还不少。许多人都是因为缺乏知识,特别是缺乏法制方面的知识造成的恶果。

相关热词搜索:培根 短文 两篇 培根短文两篇ppt 培根短文两篇评论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