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荷薄荷短文

发布时间:2017-01-28 来源: 短文摘抄 点击:

薄荷薄荷短文篇一:二年级语文下册 薄荷茶教案 沪教版

薄荷茶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沁、旷、怡、惜、隆、捆、桌、飒、币、瓷”等10个生字,理解“沁入心脾、心旷神怡”等词语的意思;能在田字格里正确书写“沁、惜、捆、隆、币”六个汉字。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能边读边想,试着提出问题。

3、体会桃花为他人着想,甘愿奉献的品质以及路人诚信的美德。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学习习惯。

教学难点

体会桃花为他人着想,甘愿奉献的品质以及路人诚信的美德。

教学媒体

ppt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叶子吗?(出示薄荷叶)

板书:薄荷(正音:荷读轻声)

2、体验理解,“沁人心脾、心旷神怡”

⑴ 闻一闻薄荷叶,有什么气味?给你什么感觉?

⑵ 出示句子:一股沁人心脾的薄荷香味儿真让人心旷神怡。

⑶ 指导朗读句子,学习生字“沁、旷、怡”。

3、大热天,采几片薄荷叶,泡成茶,那股凉爽的感觉让人神情气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一个有关薄荷茶的小故事。

出示课题:33、薄荷茶(齐读课题)

二 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 思考: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学生自由读文后交流。

⑴小组抽查自读情况。合作学习生字。

⑵小组合作完成填空:

桃花家门前的公路边有一棵 。大热天,人们都喜欢。路的另一边是 。一天,桃花在树阴底下摆了一个 。放学后,桃花发现 ,。

3、反馈交流。

⑴ 出示生字词语:

齐读——开火车读——自由交流。

⑵ 指导书写“隆”。

⑶ 交流填空练习,齐读。

三 读文质疑。

1 指名分节朗读课。

引导学生围绕课文质疑:读了课文之后,你有什么问题吗?

2 学生质疑,教师随机板书。

四 学文解疑。

问题:(1)桃花的茶水摊摆在什么地方

(2)桃花为什么要摆一个茶水摊?

(3)桃花是怎样摆茶水摊的?

(4)为什么桃花端着小瓷碗觉得手里很沉很沉?

(一)小组学习,解决问题(1)(2)。

1、 在组长的带领下,读课文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2 、交流:

(1)桃花的茶水摊摆在银杏树下。

为什么桃花要将茶水摊摆在这里呢?

引读第一节。

指导朗读:这景象美不美啊?你也来试着读读。

学生自由读。齐读。

(2)出示句子:

①可惜少了一个茶水摊儿。

②不是为了赚钱,就是让那些走累的过路人解解渴。

引读:面对这样的美景,桃花好几次听到有人这样叹息——(可惜少了一个茶水摊。) 她听了,心里想——(是啊,在这里摆一个茶水摊,生意一定兴隆,可是谁愿意呢?) 桃花真想来摆茶水摊,不是( 为了赚钱 ),而是( 让那些走累得过路人解解渴 )。 4 桃花是个怎样的姑娘?板书:为他人着想

(二)自读课文,解决问题(3)

1、 默读课文,圈出描写桃花摆茶水摊时的动词。

2、 交流:板书动词

3、 根据板书上的动词,说说桃花摆茶水摊的过程。

(三)师生合作,解决问题(4)

1、 自由读课文最后两小节,说说桃花为什么会觉得手里很沉很沉?

2、 这时桃花的心情是怎样的?是不是赚了很多钱她很高兴?

3、 想象说话“这些人啊,也真是的。”

4、 你们说这些人是怎样的人?板书:讲诚信

5、 齐读最后两小节

五、课外延伸,续编故事

在以后的日子里,这条公路上依然人来人往,桃花依然摆着茶水摊,还会发生什么事? 板书设计

﹡33、薄荷茶

为他人着想 讲诚信

抱 烧 盛 采撒 端 放

教学效果反馈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质疑问难的阅读习惯,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先给学生以充分的朗读课文的时间,让学生在整体感知课文后再读文本,学生在自由读文中产生疑问。然而有些学生性格内向,胆子较小,于是我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对提出问题的学生加以肯定和赞扬,这样激发了学生提问的兴趣和热情,活跃了学生的思维,同时也活跃了课堂的气氛。根据学生所提出的问题,我进行了梳理、归类,对各种类型和层次的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学习,让学生在学中解疑。对于一些较为浅显的问题,让学生通过反复读文,圈圈划划,自己领会文本内容解决疑问。如:学生提出“桃花是怎样摆茶水摊的?”我就让学生自读课文第三小节,圈出有关动词,并按顺序说一说摆茶水摊的过程,学生们都能独立完成,并较快的理解文本的内容。对于一些较难理解的问题,则可以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方式学习。如:学生提出“为什么桃花觉得手里很沉很沉?”简单的回答学生很快就找出来了:小碗里的硬币很多,所以很沉。但学生要体会心意沉,体会此时的歉疚、过意不去的心态,对他们来说,生活经验很少,难以体会。因此我用判断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当时的心情,并通过想象说话“这些人啊,也真是。”来加深学生对桃花当时心态的理解。在解决学生提出的字词方面的问题时,我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法进行。因为二年级学生已掌握了许多学习字词的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有一个交流的空间,来感受识字方法的多样性,进一步拓宽学生识字的渠道,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合作的团队精神。

薄荷薄荷短文篇二:我家种的薄荷草

我家种的薄荷草

从前,我在我们小区里采了一些薄荷草,把它们种在我家的阳台上,它们那又大又娇嫩的叶子可爱极了,香味跟口香糖差不多,清新怡人。每次妈妈炒笋子的时候,都要摘一两片放在里面,就这样,薄荷成了我家的必用品。一天天过去了,薄荷慢慢长大了,我却不高兴了,因为我想:薄荷小时候那么香,长大了成熟了就肯定不香了。今天当我再去闻的时候,让我大吃一惊,长大后的薄荷草竟比以前更香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想了很久很久都没想出来,没办法,只能去问妈妈,妈妈说:也许因为薄荷小时多汁,香味就很淡,老的时候成熟了,汁少了,香味就浓多了,所以就比以前更香了。

这个观察告诉我们:薄荷小的时候多汁,香味就很清淡,老的时候汁少,香味就更浓郁,所以比以前更香了。

绵竹市大西街小学三年级:杨撷鼎

薄荷薄荷短文篇三:浦东新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浦东新区2013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考生注意:本试卷共有24题,请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

一、文言文阅读(30分)

(一)默写(每空2分,共10分) 1. ,添得黄鹂四五声。(《三衢道中》)

2. 晨兴理荒秽, 。(《归园田居》)

3. 一封朝奏九重天,。(《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 ,只有香如故。(《卜算子·咏梅》)

5. 关河梦断何处, 。(《诉衷情》)

(二)阅读下面的词,完成6—7题(4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6. 这首词的作者是宋代著名词人 ,词中的“天下事”指的是 。(2分)

7. 对于这首词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上阕中“八百里分麾下炙”一句描绘了将士们饱餐烤牛肉的热闹场面。

B.下阕中“马作的卢飞快”一句表现了将士们勇往直前、势不可挡的锐气。

C.全词反映了作者渴望完成抗金大业却壮志难酬的现实。

D.全词刻画了一个虽人近暮年,仍雄姿英发,亲自领兵上阵杀敌的英雄形象。

(三)阅读下文,完成8—11题(8分)

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③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④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 本文出自《》一书,这本书是 学派的经典著作。(2分)

9.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的划线句。(2分)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10.本文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课文词语回答,2分)

11.下面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第①段列举了六个历史人物,他们出身卑微,历经磨难,却都有所成就。

B.第②段承接第①段,由点及面,由个别到一般地论证人才在忧患中造就的道理。

C.第③段由国家到个人,从正反两方面论证经受艰苦磨练的重要性。

D.第④段揭示本文中心论点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四)阅读下文,完成12—15题(8分)

许昌①士人张孝基,娶同里富人女。富人惟一子,不肖,斥逐之。富人病且死,尽以家财付孝基孝基与治后事如礼②。久之,其子丐于途,孝基见之,恻然谓曰:“汝能灌园乎?”答曰:“(来自:WWw.zHaoqT.net 蒲公 英文 摘:薄荷薄荷短文)如得灌园以就食,甚幸!”孝基使灌园。其子稍自力,孝基怪之,复谓曰:“汝能管库乎?”答曰:“得灌园,已出望外,况管库乎?又甚幸也。”孝基使管库。其子颇驯谨③,无他过。孝基徐察之,.

知其能自新,不复有故态,遂以其父所委财产归之。 .

【注释】①许昌: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②如礼:按规定礼节。③驯谨:顺从而谨慎。

12. 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2分)

(1)无他过 过: (2)不复有故态 故:..

13. 对文中划线句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得到了像浇灌园子这样轻松的活而有饭吃,很幸运!

B.得到了像浇灌园子这样轻松的活并且和您一起就餐,很幸运!

C.如果能得到浇灌园子的活并且和您一起就餐,很幸运!

D.如果能得到浇灌园子的活而有饭吃,很幸运!

14. 张孝基最终把财产归还给富人子的原因是 (请用原文回答,2分)

15. 从富人子角度给你的启发是 。(2分)

二、现代文阅读(28分)

(一)阅读下文,回答16—18题:(12分)

为何今年夏天特别热

①不断刷新的高温纪录,连续几天气温高达40℃,近三分之一的中国处在“烧烤”架上,这就是2013年夏季带给大家最深刻的印象。

②持续时间长、覆盖范围广、强度大、影响深,这是2013年我国南方地区持续高温的特点。据资料统计:2013年7月至8月上旬,我国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出现大范围高温天气。42个市县日最高气温超过40℃,53个市县出现极端高温事件,部分地区高温持续的时间和强度均突破历史纪录。高温天气覆盖江南、江淮、江汉及重庆等地,覆盖面积超过300万平方千米。

③众所周知,我国南方大部分地区的高温天气总是和西北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简称副高)相联系。在副高控制区域盛行下沉气流,空气增温强烈;同时,天气晴朗,太阳辐射可以更多

地到达地面,气温明显攀升,因而往往出现高温天气。一般来说,副高在7月上旬末移至长江中下游的江南一带。但是,今年6月底就抵达了该地区,由于副高过早北移,7月初,我国东部主雨带也随之北移到华北黄淮一带,比常年同期偏早近半个月。相对应,往年7月上旬还处在梅雨季节的长江中下游,今年7月初便被副高控制。于是,异常强大且稳定的副高导致了我国南方少雨、晴热,并持续高温,这是今年夏天特别热的主要原因。

④究其更深层次的原因,上海气候中心专家沈愈认为,这与今年的大气环流异常有关。 ⑤首先,与冬春时期,青藏高原积雪少有关。从去年冬季到今年春季,青藏高原的积雪比较少,使得高原接受的太阳辐射比较多。到了夏季,青藏高原就成为强大的热源。因此,今年的春夏转换比较快,东亚热带系统势力偏强,而这个热源也有利于副高的势力范围偏北、偏西。

⑥其次,西风带环流形式被锁定。今年西风带的环流在鄂霍次克海、欧洲沿岸各形成一个阻塞高压,从乌拉尔山到贝加尔湖形成一个宽槽。这样的环流形式造成西风带的环流形状非常少变,换言之,它的环流形式被锁定了。而在鄂霍次克海阻塞高压的南面还伴有切断低压。由于切断低压的存在,整个副高断裂成东西两环,东环是主体,西环就是造成高温的副高。对我国造成影响的西环副高受切断低压的影响,不易随副高主体向东退去。

⑦除了大气环流异常外,其他因素也或多或少地推动高温热浪的发生。今年夏天台风不多,而且台风主要影响我国偏南地区,无法把凉风和雨水带到备受高温煎熬的地区。还有,高温本身具有正反馈作用,天气形势稳定少变,高温的累积作用使得气温一直居高不下。

(选自《科学画报》2013年第九期,有删改)

16. 第②段运用了 和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3分)

17. 第⑤段与第⑥段不能互换的原因是因为两段之间采用了 的说明顺序。(1分)

18. 从全文看,今年夏天特别热的原因有哪些?(8分)

⑴ ⑵⑶⑷

(二)阅读下文,回答19—23题。(16分)

老莫的薄荷蛋

江泽涵

⑴我把课本堆成一座山,便于藏住脸,笔尖流畅,黄本子里写满了“薄荷蛋”。老莫像鬼一样飘到了面前,看了一眼黄本:“什么时候了,还想着吃,以为中考容易?”

⑵同桌笑了,我也噗嗤出声。老莫瞪了我一眼,让我捧上书本,站到后面的墙壁旁反思。⑶老莫是班主任,教数学,上学期教完初二,本可以退休,我也暗喜这一天来临。谁知她向校方申请要带完这一届,说初三最要紧,换了老师,学生又得费心力适应。校方求之不得。即使有我这样的学生拖后腿,老莫教的班级还是全县第一。

⑷人有了能耐,脾气就格涩(方言,意为特殊,与众不同),课内不可一世,课外一根筋,像极了传说中的灭绝师太。老莫的相貌不敢恭维,五短身材,脑袋像直接按在脖子上似的,两条眉毛微垂,稀疏的头发在脑后挽成一个髻子。

⑸那天放学,老莫照常揪我到办公室补习,我提前溜之大吉,直奔东霞街:“我的‘薄荷蛋’啊,我来啦——”

⑹怎么被摩托撞倒都不知道……

⑺老莫最先赶到医院,医生说不碍事,只是皮肉擦伤。她叹了口气,似乎很无奈。“你个馋猫,蛋没吃到,苦头吃饱了吧,我的心都跳到嗓子眼了!”老莫的五官本就极小,稍一发怒,就挤到一处了。又自言自语:“东霞街什么时候多了家卖什么‘薄荷蛋’的,我怎么不知道?”⑻我忘记了疼痛,想说老莫你太可爱了。

⑼“还笑!”老莫自己却笑了,“笑得出来就真没事。先专心读书,中考一结束,就去吃个够。”⑽我 (jǔ)丧:“都没了,今天是最后一天。不开心,呜呜,不开心……”哽起嗓子,像个孩子似的。

⑾老莫又无奈地叹了一口气,她懂我。父母常年在南方打工,爷爷在乡下劳作,奶奶陪我在镇上读书,一家子人分散在各地。

⑿第三天上课,手伸进课桌,感觉热乎乎的,低头一看,一个塑料饭盒,打开,青翠色的薄荷叶上“睡”着两个白嫩的鸡蛋,浇了一层卤水汁,也掩不住淡淡的清香。

⒀我忍不住尝了一口,算不上味美,对老莫来说,已经很难得了。有一次周末,我被拽到她家补习,中午留我吃饭,那饭菜的质量,连我都替她老伴委屈。

⒁这肯定也是老莫给的,因为只有她……“上课了!”老莫还是板着脸,但我却渐渐品悟出了老莫的慈爱。

⒂整个初中,我只在最后一个学期发奋努力。根基差,时间有限,最后只上了职高分数线。但五年的学厨生涯,我不再混日子,认认真真学得一手好厨艺,自创的一道“流珠碧波”,获了省级金奖。

⒃我带着这道作品去探望老莫。她的头发又少了一大片,身子板还是笔直的。她一眼认出了我,笑了:“你这小鬼头!”她尝了一口,竖起拇指,笑咧了嘴。

⒄老莫真的很可爱,至今都不知道,“薄荷蛋”是一个女歌手的艺名,也是我当年的偶像。对偶像的记忆已逐渐模糊,但老莫的“薄荷蛋”的淡淡的清香一直飘荡在我的生命里。

⒅每个人的生命中都会有人为你奉上一道“薄荷蛋”,也许那人就是你身边的“老莫”。

(《东方教育时报》 2013年5月15日,有删改)

19.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jǔ)丧 (1分)

20. 第⑿段划线句运用 的修辞方法,其在文中的作用是(3分)

21. 第⒁段划线句 “我却渐渐品悟出了老莫的慈爱”从全文看,老莫的慈爱体现在哪些方面?(6分)① ② ③

22. 下列对本文内容分析不准确的一项是()(2分)

A.第⑷段的划线句写出老莫的相貌让“我”不敢恭维,反衬后文老莫对“我”的慈爱。

B.第⒀段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老莫为“我”做蛋的用心,突出老莫委屈了老伴。

C.第⒃段划线句的描写表现出老莫对“我”的赞赏,为“我”感到骄傲。

D.第⒅段指出“薄荷蛋”是一位歌手的艺名而非食物名,在第⑵段、第⑻段“我”的反应中可以看出端倪。

23. 第⒃段中“我”带着获奖作品去看望老莫时,心里会想些什么?请你说一说。(80字左右,4分)

相关热词搜索:薄荷 短文 薄荷短文的结尾 薄荷阅读短文答案

版权所有 蒲公英文摘 www.zhaoqt.net